福建省漳州市南靖县实验小学 魏月凤
相对于传统教学中将单元中的每一篇课文划分成一个独立的学习内容的方式,单元主题整合的阅读教学方式更加注重学生对教材阅读的兴趣和理解,同时对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也有着更为针对性的训练。
将单元主题进行整合的阅读教学,并不是将每篇课文进行随意拼接,而是根据语文教材中每一个单元内的文章所具备的共同特点进行系统整合,让该单元的主题能够更加凸显出来,也为开展主题阅读的教学活动提供了更加切实可行的依据。首先,需要教师根据现有的教材和创新的教学理念进行重新阅读和备课,只有在充分挖掘教材主旨和内涵的基础上,才能确定本次单元主题的教学基调,才能在方向不偏离的情况下安排好主题阅读的内容。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六年级的课程时,教师首先应该明确《语文课程标准》中对学生学习的要求和想要达到的目标,保证在进行单元主题整合阅读教学中不偏离正确的学习方向。在学习第一单元时,可以看出《山中访友》《山雨》《草虫的村落》和《索溪峪的野》都是以自然为主题的文章,因此可以确定本单元的主题是让学生们能够通过文字更好地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那么,在进行本单元的主题阅读时,语文教师应该将领略自然美好风光的主题贯穿全文,引领学生们在学习作者表达方式的同时能够更好地在脑海中对大自然的风光进行描绘,从而产生身临其境之感,激发学生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任何形式的课堂创新都是为了能够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提高课堂质量的效果,单元主题整合的阅读教学方式自然也不例外。语文教师在进行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应该注意避免犯下传统教学的常见错误,比如:传统教学主要是在线下通过对词汇和语句赏析的形式来进行教学,具体是通过分解文章段落和知识点给学生干巴巴地灌输。而在主题式教学的过程中,语文教师可以结合两者,利用旧知识的同时让学生看到多媒体里的场景再现,进而更容易理解课文大意,从而达到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目的。
所谓的旧知识其实指的是学生们已经掌握的知识和长期阅读以来积累下来的优秀文章,让学生们能够在熟悉的环境中利用已经掌握的阅读技能来学习新的文章,从而大大降低学生们的学习难度并提高阅读的积极性。仍然以人教版六年级第一单元为例,本次学习的主题是领略自然,因此可以借鉴学生们已经学过的《忆江南》这篇课文,让学生们重新回顾江南时节的美丽风光并唤醒他们对自然的喜爱,更好地引导学生们走进不一样的自然环境,感受不一样的自然风光。在此基础上,为了让学生们能够摆脱课本的束缚更好地贴近自然,语文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的形式进行辅助教学。通过多媒体设备,教师可以向学生们展示山中的优美景色和宁静舒适、山中听雨的从容和恬淡状态以及神奇村落里不一样的特色等,让同学们在充分调动视觉和听觉的基础上实现视野的开拓,对语文阅读产生浓厚的兴趣以及对大自然产生探索的兴趣。
在进行单元主题整合的阅读教学中,还需要教师对该单元的文章的表达方法进行规整,划分成比喻、拟人和排比等领域,并通过逐个介绍的方式向学生们展示不同作者使用不同表达方式的特色,从而让学生在对比的基础上掌握不同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尤其是文中很多对大自然的描写手法中,都突出了作者不一样的情感,而学生们通过学习和模仿,就能将这些表达方法加以应用。
例如,同样是拟人的手法,在《索溪峪的野》中主要是通过将索溪比作一个野孩子,通过着重表现它“野”的方面,从而表现作者在该环境下感受到的刺激和享受。而在《山中访友》通过对“山泉姐姐”“溪流妹妹”“白云大嫂”等描写,突出的是作者在自然中感受到的亲切感。因此,表达方法作为表现作者情绪的重要手段,在进行使用的时候应该将其作用进行有效发挥。
单元整合式的教学并不是为了将文章进行无差别学习,因为即使是同一个主题的文章,也会在很多方面存在着差别,但正是由于这些差别的存在,才让文章的层次更加鲜明、主旨更加突出。
在学习人教版六年级第一单元时,可以将四篇文章进行两两对比,一方面能够更加适应小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另一方面也能够更好地突出文章特点。例如,教师在备课时可以将《山中访友》和《草虫的村落》划分为一组,将《山雨》和《索溪峪的野》划分为另一组,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从而在思考、交流的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可以这样提问:“同样是描写山林的,为什么这两篇文章给人的感受会存在差别?”通过提问来引导学生们从文章的描写角度和写作技巧方面进行思考和讨论,而学生们在进行内部讨论的过程中就能够实现思维的有效开发和阅读理解能力的迅速提升。为了将课堂形式变得更加丰富和有层次性,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们进行观察和积累,让他们更好地去领悟。不仅是在校园内、公园内,只要是生活中的自然景观都可以作为观察的对象,让学生们在充分感受自然的基础上,通过亲手触摸和近距离观察的形式,直接和作者对自然的情感产生共鸣,从而加深对单元主题的理解。
总而言之,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掌握阅读的技巧和具备相应的理解能力,不仅能够帮助学生领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而且也为学生今后的阅读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语文教师肩负着教书育人的重要使命,不仅要帮助学生提高语文成绩,更重要的是在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帮助学生激发语文阅读兴趣和提高阅读理解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