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谈“作”色变成因及应对策略

2019-11-26 16:21江苏省昆山市周市华城美地小学谭晓宇
小学生作文辅导 2019年7期
关键词:色变习作作文

江苏省昆山市周市华城美地小学 谭晓宇

在长期的语文教学工作中,我发现“习作”是让大部分学生谈之色变的“拦路虎”。孩子们在拿到一个作文题目后,往往不知道该从何处下手,而教师虽然每每为习作课的教学设计、教学方式绞尽脑汁,但仍无法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着实让人头疼不已。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尤为重要、不可或缺的环节,是语文素养的体现。正所谓“听、说、读、写”,通过“写”可以反映出作者的价值观、世界观,表达自己的思想与情感,是一种语文素养甚至是人生观的综合体现,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意义。因此在不断的实践和探索中,我从学生和教师两个方面对小学语文教学中谈“作”色变的成因进行了分析。

一、谈“作”变色的成因分析

1.学生对习作概念的理解存在误区

首先,学生受自身知识水平的制约,导致他们对习作概念的理解不够准确,存在误区。通过调查法、谈话法对班级学生进行了解分析,我发现他们常常把“写作”和“创作”混为一谈,“创作”是高难度的、富有艺术性的,而“写作”是常见的、通俗的。对于习作概念理解的误解,导致孩子们对习作产生了沉重的心理负担,认为这是一项难度很高的“作业”,因此也就有了“谈‘作’色变”这样的普遍现象。

其次,素材匮乏是学生谈“作”色变的一个重要原因。主要表现为学生拿到一个习作题目却不知道如何下笔、该写些什么,也就是缺少写作素材。缺少写作素材的根源是学生缺少生活积累、语言积累。正是由于写作素材的缺失,导致学生写出的习作不能“表情达意”,自己的“情”“意”尚且无法流畅地表述,更何谈对习作产生兴趣?他们体验不到习作的愉悦和成功,自然就会对习作产生负面情绪。

2.教师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也存在着不利因素

首先,学生负担过重,挤压了习作的时间和空间。习作是一项需要花较多时间构思、修改的作业,而现在的孩子们依然存在着学业压力大、作业量多的老大难问题。负担着堆积如山的作业,较多学生写作文只能生搬硬套,草草了事,这样的习作质量可想而知。

其次,教师习作指导方式不当也是小学生对习作产生畏惧心理的原因之一。其实不难发现,同一个班级中,在上诸如《变色龙》这类课文时,孩子们的参与度、积极性明显好于习作课,究其原因是教师在上习作课时,指导方法单一、古板,缺乏新意,无法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大多数教师讲授习作课时,往往都是提供很多材料、范文、思路给学生,却没有引导学生自己主动去观察生活,独立思考自己想写什么、自己怎样写。教师把自己的思路灌输给学生,剥夺学生“自食其力”的机会,长此以往,这样单一、古板的习作指导方法,必然会导致小学生对习作的厌倦感和恐惧感。

二、解除谈“作”色变的方法策略

1.正确理解习作概念,以平常心面对习作

对习作概念的正确、准确理解是培养学生良好习作能力的基础。帮助学生正确、准确地理解习作内涵,树立正确的作文观是语文教师习作教学的基础性工作。必须让孩子们形成这样一种观念:其实习作就是用笔把所见、所闻、所感写下来。 这样一来,孩子们就会改变“习作=高难度”的认知,认为这其实只是一项普通的作业,从而逐渐消除“谈‘作’色变”的畏惧心理。

2.注重课内外素材的积累

孩子们在习作时往往有“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之感,自己空有一肚子的“情”“意”,却不知道写些什么去表达出来,这就需要孩子们做生活的有心人,去积累课堂内外的习作素材,充分调动他们的感官去感受世界的每个角落。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文章必须从真实的生活里产生出来,把真实生活所不曾经历的事勉强拉到笔下来,那是必然失败的勾当。人固然为写文章而留心自己的生活,有了充实的生活,才有好文章。”对于小学生来说,光用眼睛去观察是不够的,还应当做到四个“多”——多读、多说、多看、多写。“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多读”不仅可以让学生增长知识,还能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他们提炼和概括的能力;“多说”绝不仅仅只是口头表达能力的体现,在班级开展如“小小演说家”“故事接龙”等多种形式的说话练习,更是积累习作素材的好时机;“多看”是鼓励学生们敞开心扉,大胆地去现实生活中发现“美好”的事物,可以是一棵草,可以是一句简单的问候,还可以是一次集体出游……鼓励孩子们去发现美,激发他们去探索美,感受美,形成乐于作文的激情;“多写”就是让学生把平时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用文字的形式记录下来,坚持写周记、日记、小练笔等。通过四个“多”来解决学生无话可写的难题,这样一来,学生对于习作的畏惧心理也就克服不少。

3.教师创新作文指导的方法和策略

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改变单一的、古板的习作指导方式,改进和创造新的作文指导方法,给学生提供良好的课堂练笔环境。教师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来创设习作环境,例如班级举行拔河赛、故事擂台赛、演讲比赛等,再让学生写参加本次活动的体会感悟。这样一来,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习作能力,又消除了他们对习作的恐惧和厌烦情绪,提高了对习作的兴趣。教师还可以将影视资源纳入习作教学的环节中去,如利用孩子们喜爱的电影《千与千寻》片段来引导学生对“亲情”这一习作主题进行审题、写作,形象生动,能收到很好的效果。简而言之,教师要不断地探索创新作文指导方法并且与实际相结合,才能帮助学生有效地克服“谈‘作’色变”的畏惧心理,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

4.落实减负,提高作文兴趣

虽然“减负”的呼声不绝于耳,但是小学生课业负担沉重依然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我们应该转变教育理念,全面推行素质教育,以培养学生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学校的支持下,教师应当尽量科学合理地布置作业,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对于作文,教师的评价应该是多元化的,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情达意,让他们感受到自由表达的快乐,而不是用生硬的框架去束缚孩子们的思想自由,只有这样,才能引起他们对习作的兴趣,克服畏惧心理,提高习作水平。

综上所述,小学生“谈‘作’色变”的成因是一个由学生、教师两方面不同因素组成的复合体。要改变这一现状,不仅需要学生自身知识水平的提高和不断累积生活中的习作素材,也对教师和教育界提出了要求,那就是要求教师要创新作文指导的方法和策略,继续实施教育改革,不断创新,将现有的旧的作文教学机制努力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的、从学生的发展和需要出发的、将课内课外融合一体的、将培养学生写作技巧和个性发展及情感陶冶相统一的新的作文教学机制,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从根源上解除语文教学中“谈‘作’色变”这一难题。

猜你喜欢
色变习作作文
新时代下如何加强基层企业反腐廉政工作建设研究
彩虹的形成原理
吃什么,让牙齿为之“色变”
习作展示
闻“咳”色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