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名著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语文思维能力

2019-11-26 15:30
文学教育 2019年16期
关键词:名著导图思维能力

林 赟

不言而喻,语文课需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而语文思维,既离不开语言形式,又离不开语言内容。从这一角度看,语文思维的载体非常重要。像备受学生青睐的“电子文本”[1],由于“‘眼动频率’决定了它在多数情况下是一种浮光掠影的‘浅阅读’”[2],所以对学生语文思维的培养自然是很不利的。而像较受学生喜爱的“通俗读物”[3]或者“时尚读物”[4],虽然能满足年轻人一定的“精神生活需求”[5],但除了可能具有“潜在负价值”[6]外,还存在着内容缺乏思维“深度”[7]或者说“无法使人的精神世界得到有效提升”[8]的问题,所以也同样不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理想载体。毫不夸张地讲,培养学生语文思维能力的最佳载体,非“高值化”的经典名著[9]莫属,因为其呈现出来的思维深刻性已达到了很高的层次,其中的一部分甚至达到了“精神世界的巅峰”[10]。其无论在促进“审美感知、审美体验和审美理解”方面[11],还是在养成“语言的清晰和思维的深刻”方面[12],抑或在促成“阅读可持续发展”方面[13],都具有无与伦比的力量。这里,拟探讨如何在名著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

一.“摹仿”阅读为学生语文思维奠定基础

如上所述,思维离不开语言的形式及所涉对象,作为语言大师或思想大师的精心之作,经典名著为学生提供了人类思维的高级范本。如果学生对其有“足够敬意”[14]和“摹仿”,那思维就会有扎实的底子。不仅这样,经典名著中所描绘的各式各样的人物,其思维方法方式,也常能让“摹仿”阅读者受到启发或加以借鉴。

如《富兰克林传》传主的丰功伟绩,常令学生感叹和敬佩。故可让学生读后谈谈自己和“传奇人物”之间的差距,并设想如果自己想成为“富兰克林”,还需要从哪些方面努力。在发言中,学生既有对“扼住雷电的咽喉的‘国父’”的肯定,又有对“夺暴君权杖还于民众的‘科学家’”的欣赏,还有对其“双赢的实用主义”的财富自由之路的羡慕,但更多的是对其面对复杂问题时所表现出的多元化思维的惊叹。这种惊叹带动着学生在今后的阅读中灵活地思考问题,逐渐形成多元化的立体思维模式。

由此可知,当前教师“在非常有限的语文教材上‘精雕细刻’”[15],并“采取各种措施和方法来对学生进行应考能力的强化训练,包括月考和周测试以及跨校联评、联考等等”[16],从而导致学生“名著阅读量少”[17]、“名著阅读困难”[18],是学生语文思维“苍白”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换位”阅读促进学生批判性思维

“当考试成绩在学生的学习生涯中具有压倒一切的意义时”[19],许多学生已经没有多少“空余时间来看课外书”[20],甚至连对极需要耐心的读名著也是抱着一种“求速度”、“求效益”的“急功近利的浮躁心理”[21],他们往往先上网看简介或评论,然后再进入阅读。这种“先入为主”的阅读习惯,使得他们失去了自主思考的机会,很不利于形成批判性思维。因此,在名著阅读教学时,可提出“换位思考”式的问题,让学生对名著进行“个性化解读和多元化解读”[22]。

如在教《老人与海》时,笔者要求学生“为‘与老人搏斗的鱼’做一次专访,让它谈谈对这次生死搏斗的感想。”为完成这次“访问”,许多学生不满于通读全文,而是在熟读基础上设计出了一些别出心裁的问题和答案——如“奋斗路上的老人与我”、“牺牲了一条鱼,成全了千万人”、“谈谈生存竞争中的双赢”等等,甚至有学生在课上“化身”为鱼,和采访者互动问答。这些“反套路”式的问题带领学生脱离了“循规蹈矩、人云亦云”式的窠臼,促进其批判性思维的产生。

三.“导图”阅读促成学生综合性思维

越是“意蕴深邃且结构宏大”[23]的作品,学生阅读的积极性越低。究其原因,表面上看是因为“懒得看”,实则是因其读了一部分就迷失了方向。正如艾丽斯·马蒂森所言:“阅读体验不应像在牧场里漫无边际地巡游,而应该像在公路上沿着既定线路前进”[24],为理清结构,可引入“思维导图”,以直观的方式引导学生概括归类,把握作品主旨。

如《红楼梦》教学,笔者请学生三人或五人组队,在前五回中任选一回,化身为作者或者小说中的人物,向同学们介绍“我眼中的”,学生通过团队分工,最终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分别展示了“曹雪芹眼中的石头情缘”、“林黛玉眼中的贾府”“警幻仙姑的金陵十二钗”。“思维导图”的设计,不仅带学生进入了小说情境,也帮助学生完成了逻辑思维的推导演绎。

四.“对比”阅读触发学生创新性思维

良好的名著教学,“离不开比较分析”[25],因为“有比较才会有鉴别”。更重要的是,通过与不断出现的新参照物进行对比性分析,能找出其中新的共同点和差异点,触发创新性思维的产生。

如读《三国演义》后,可让学生进一步阅读《三国志》中关于某一人物如曹操的描述,并提出“文学真实性”问题[26],然后再让学生以“史实”中曹操的身份给《三国演义》的作者或当今读者写一封信。如能这样,学生的抽象性思维、想象性思维、创新性思维等,都会有所提升。

五.结语

长期以来,高中语文教师在“文选教材”和“强化训练及由此而来的批量课外作业”[27]上拼尽全力,加上“学校普遍不重视课外阅读教育”[28],结果是学生的语文思维变得“苍白”。而随着《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颁布,“整本书阅读与研讨”已成“显性课程”[29],作为“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基石的名著教学[30]也将正式地出现在语文课堂上。那么,它会改变目前学生语文思维的“苍白”状态吗?只要我们有“榜样”意识[31]且“引领尽心”[32],从逻辑上讲,应该是会的。

猜你喜欢
名著导图思维能力
借助思维导图,助力学生“逆行”
应用思维导图 提升学生化学学习力
国外名刊名著
国内外名刊名著
国内外名刊名著
国内外名刊名著
党的十九大报告思维导图
第6章 一次函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