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小梅
(甘肃省临夏广河县三甲集小学 甘肃 广河 731300)
小学语文审美教育主要内容由审美文化教育和审美能力两大因素组成。审美文化形成具有复杂性和长期性,绝非一蹴而就,我们拥有悠久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这是推动审美教育纵深发展的前提。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那些优美文字、意境深远的语言、艳丽图片、独特人物形象都闪烁着独特美。因此,教师要有意识,有步骤培养学生审美知识和审美能力。现代社会,更加重视审美,然而这些先进理念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并没有深入到具体教学中,一些教师深受传统教育束缚,重视知识传授和技能培养,眼下,教学形式趋于形式化,这些肤浅的认识,导致学生审美能力得不到有效提高,在注重全面发展的现代社会,实施审美教育迫在眉睫。
2.1 小学语文教师要打造优美意境,培养学生审美意识。那些鲜艳色彩,活泼画面和悦耳声音都有利于学生形象直观感受具体事物,全方位刺激学生视觉、听觉和大脑。为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发挥学生想象力,将时代感和独特性融于课堂教学中。比如:在学习某篇课文是,结合课文插图描述的内容,课文中以特定语言文字进行藐视,为此,教师要充分利用插图,引导学生结合自身所见、所闻和所感描述课文内容,逐步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2 小学语文教师要利用多媒体,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小学生由于自身局限性,做不到深入理解和灵活掌握语言文字。因此,对于那些篇幅较长或者复杂的内容,假如教师采取一般教学方法,学生很难深入体会课文内容和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为此,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将那些静止语言文字以生动形象的形式展示在学生面前,以期弥补教学单一性,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对于课文景色和人物优秀品德给与发自肺腑的赞美,促使学生在深入理解和不断感悟中,提高审美能力。比如:在学习某篇课文时,针对课文描述的景象,教师在讲解同时充分发挥多媒体生动画面,悦耳声音,促使学生沉浸其中,深入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由此一来,不仅有助于学生深入立即而而且促使学生领悟课文意境美。
2.3 小学语文教师要培养学生感知美的深度。审美教育中的美并非停留在肤浅层面,需要学生深度感悟其中的美。比如:在学习某篇课文时,针对作者遣词造句艺术功底,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入分析,这些词句在课堂中发挥的独特作用,促使学生以特定历史背景为基础,品味人物情感。引导学生通过表面语言文字,深度领悟美。
3.1 过于推崇审美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许多语文教师存在这样的思想误区,一旦过多涉及某些问题,便着重关注这些内容,无论是否适合,生搬硬套,这是思维的一个误区。辩证主义认为:每种事物都要遵循一个度之。尽管审美教育研究和实践是大势所趋和人心所向,审美教育对于推动学生可持续发展具有不容小觑作用。其在语文教学中具有必要性,然而语文毕竟是一门独立学科,具有自身鲜明特点和教育目标,以免语文教育误入歧途。为此,审美教育运用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是有迹可循和有章可依的,就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小学生具有自身局限性,缺乏明辨是非能力,一般只是被动记忆,假如教师过于推崇审美性,势必会导入审美教育在语文将教学中过于凸显,以至于语文教育误入歧途。
3.2 语文审美教育形式化和简单化。语文教师不要为了实现审美教育效率,而过于注重审美方法。比如:课文中的插图,无论其是否适合学生多样化需求,都格外彰显蕴含的美感。那些通俗易懂的内容,引导学生以美学视角看待。这些形式化和简单化内容,不仅和语文教育本质背道而驰而且和审美教育大相径庭。一般而言,语文审美教育由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组成,而并非是单一的插图和文字。因此,审美教育也具有适用性,比如:教师要注重自身仪表美和语言美,以期促使学生沉浸在和谐环境中,融洽师生关系。在课堂教学中,那些外在性内容很容易流露美,而那些深层次内容需要教师有意识,有步骤挖掘和深度才能显示美感,并非仅有的插图、音乐所能彰显的,这需要学生具备敏锐的感知美和享受美。为此,教师要引导学生跳过这些形式和简单,最大限度挖掘语文教学中的美感。
言而总之:以上三点只是作者的点滴教学体会。审美教育运用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具有复杂性和阶段性,绝非一朝一夕所致,但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我们小学语文教师,深入研究、积极实践和勤于反思,学生审美能力一定能够得到根本性提高,从而为学生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