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慧敏
以蒙古族“猎人海力布”命名的民间故事类型,讲述的是善良的猎人从神灵(或动物)那里获得懂禽言兽语的能力,面对一系列禁忌表现出不同态度,由此产生了风格多样的故事。“猎人海力布”型故事是一个流传甚广,深受我国民众喜爱的民间故事。根据调查收集发现,在白族的民间故事中也有“猎人海力布”型故事,已收集“猎人海力布”型故事异文12则。
在对“猎人海力布”型故事进行分类的时候,会有一定的难度,由于涉及“猎人海力布”型的故事涵盖面广泛,内容和情节相对于某一个故事复杂多变。因此,根据情节划分,由懂动物语言和禁忌母题组成的猎人海力布型故事,面对不同的地域传统和民族文化生成了风格各异的故事。从所掌握该类型故事异文看,它大致可分为两个亚型,即违禁型和守约型。
以上这种划分标准是根据本文的研究对象而设定的,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1.违禁型。违禁型又分为显形违禁和隐形违禁两种。显形违禁以故事《长生得宝》最为典型,它讲述的是长生从老虎口中救出化为白蛇的龙女三公主。龙王为感谢救女之恩,赏给了长生一颗能听懂动物语言的宝石,但是听到的消息不能对任何人说,否则有生命危险。然而不久的一天,他听到一群飞鸟议论这里要山崩地裂,洪水奔腾。长生不顾个人生命安危,立即将消息告诉乡亲。乡亲们得救了,长生却因违禁化成一块石头。①
2.守约型。守约型,与AT分类法中670号“动物的语言”指的是同一个类型,斯蒂·汤普森是这样概括的:“一条蛇为报一男子的恩而教他说兽语,条件是千万不能对旁人讲,否则他必定要死。有一天,他在家中听到两牲畜谈话,它们的会话使他乐得大笑。他的妻子看到他无缘无故地发笑,很想知道他发笑的原因。他犹豫不决,如果说出发笑的原因,他就会死。然而他的妻子坚持要知道,最后他决心满足他妻子的好奇心。恰在此时,他碰巧听到另一家畜的对话,雄性家畜(一般是一只公鸡)警告谁在家不守诺言谁就得为妻子的缘故死掉。男人把这些兽语听到心里而拒绝泄密。”②
1.奇妙的“猎人海力布”型故事。在猎人海力布型故事中,能听懂禽言兽语的主人公一般都是猎人、牧人,这些猎人、牧人,长期行走在深山老林、旷野草地之间,成天与动物为伍,动物成为他们赖以生存的基础,因此强烈的生存意识,迫使他们必须想尽各种办法去了解动物的活动规律和生物特性。无论是从现实生活的需要,还是精神上的需求,故事安排的主人公懂禽言兽语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现实基础。
2.正义的“猎人海力布”型故事。亚型I的主人公面对个人生存与乡亲牺牲的矛盾时,猎人海力布作出了果敢的决定“我宁肯牺牲自己,也要救出大家。”故事主人公牺牲小家保大家,牺牲自己保百姓,以及勇于承担责任的英雄性格和悲壮献身精神是令人敬佩的。
亚型II的主人公虽然没有泄密,也是将百姓利益置于个人利益之上的表现。当男子将要对妻子说出发笑秘密时,忽听山羊的对话,羞愧难当。尽管故事主人公没有亚型I那样崇高悲壮,却体现了他们爱护百姓、体恤民众的观念。
1.万物有灵观念。猎人海力布型故事中“懂动物语言”母题是各个民族在原始时代可能发生的。这种共同的文化心理、文化精神使该类型故事表现为它的既是以懂动物语言母题为基础生成相对独立的民族地域亚型故事,又在传承中相互影响、彼此涵化,形成一些复合型的猎人海力布故事。
2.勇于奉献的精神。显形违禁型一般以主人公为善救助动物(神灵)开头,以主人公为民悲壮献身结局。主人公献身后常化为永不毁灭的坚硬巨石或天上闪亮的星星,这一构想寄托了人们对舍己为人英雄的无限敬仰之情。故事主人公悲壮的献身精神是令人敬佩。亚型II的主人公虽然没有泄密,也是将百姓利益置于个人利益之上的表现,体现了他们爱护百姓、体恤民众的观念。这些情节体现的民众的价值判断,闪烁了舍己救人、为民造福的民族英雄的光彩。
注 释
①李星华编.白族民间故事传说集[M].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2.第37页.
②〔美〕斯蒂·汤普森著,郑凡等译:世界民间故事分类学[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1,第103-10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