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潇
在语用学及相关领域的研究,通常会以会话为基础,研究人员用语料库的相关内容去理解会话如何起作用,尤其是一些带会话功能的词汇和短语,如well,you know,alright,you see等等,这些都属于公式化语言的使用,并且在会话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最常见的信号词是right,几乎用于所有场合,尤其是在终结前一段对话内容并转入下一个谈论话题的时候。语料库中记载了大量的公式化语言,这说明,公式化语言在日常交流中,语言运用中是必不可少甚至是主要的部分,比如去商店买东西,售货员的一句“can I help you?”就快速的完成了许多信息的展示,包括说话者的身份、说话者在这个地方的作用,以及向对方表达出一个信号——您可以说出你的需要,我可以帮助您。
英国哲学家奥斯汀提出了有关话语施事力量的学说。传统哲学家和语言学家大多认为,语言是一个与世界相对照的符号系统,其首要功用‘描画’世界,传递有关事实的信息,提供有真伪可言的命题。奥斯汀的‘施事话语’概念对传统的语言观提出严峻的挑战,因为他发现了一类可与记述话语相对照的“施事话语”,其功用不是描述事实,而是实施某种行为(杨玉成,2002)。语言不仅用来描述世界,更是用来完成指令,而公式化语言不仅更快速的传达了指令,而且由于它所带有的文化背景,它所传达的意思也更为准确。
种种语言现象表明,对于公式化语言的教学,在外语教学中占据重要地位,但是在现在的外语教学中,对于公式化教学的落实并不到位。流利的语言表达并非只依靠语法,很多时候,恰恰因为大脑中要对句子中的语法成分进行分析,反而会影响对话的流利度。因此,对于含有大量信息的公式化语言的学习是很有必要的。
公式化语言作为一个稳定的结构,其中蕴含了大量的信息,包括了说话者的情感、情绪、目的等等,这就决定了公式化语言在日常交流活动中起到许多的作用。
公式化语言作为一个固定的搭配,在人的脑海中作为一个整体的语块儿存在。大脑对于这个语块儿的熟悉和了解,就像对一个单词的了解一样,当听到这个固定搭配时,会快速地做出反应,减少对每个单词意思做出反应再把它们排序重组得出最后结论的时间。当你听到,see you tomorrow的时候,你只需要注意听名字就可以,或者是利用一些固定的句型,只改变其中的主语或宾语就能快速完成一个句子表达。即使在你想不出要说什么的时候,使用uhm、you know…这种暂停填充物,也能大大减少了交流中可能出现的沉默和尴尬。
在《奥斯汀:语言现象学与哲学》一书中提到,在奥斯汀看来,言词与世界的关系是极其复杂的,“真”只是评估言词与世界关系的维度之一,而且也并非非常重要吗,陈述应该另有目的,需要考虑说话者的情境和说话者的意图、听者的兴趣以及问题的精确性等因素(杨玉成,2002)。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似银河落九天”、拔地而起、泪千行……这些话语或多或少都有夸张的成分,但它们用于作品中,用于日常人们抒发自己的情感时,就是适合的。在外语学习中,比如一些序数词的使用,可以增加话语的节奏感。这些公式化语言,蕴含着丰富的情感,既生动有有趣,既能够准确表达心情,又能够增加语言表达的生动性。
一些公式化语言通常蕴含着一定言语群体共有的社会知识和语用知识,是日常交际中不可缺少的言语组成部分。它具有调节日常生活和社会关系的功能,可以标识社会地位,增加参与者的集体意识(常晨光,2004)。如每个语言都有的问候语、道歉语、感谢语等。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命令、指令、协商等,也可以通过公式化语言较为婉转或者快速地完成,比如May I …?Could you…?这些表达,有助于为说者节省时间,也有利于听者的更好的理解,有利于人际关系的发展。
如今的外语教学,不再是以取得高分成绩、获得证书为目的,而是更多的注重实用性。语言的掌握并不是一种简单的接受和习得,关键在于生存活动,或者说语言是在生存活动中形成的。梅洛-庞德说:“语言的获得不应该局限在最初的几年:它与语言的实践本身是同外延的。”这就突出了言语实践的重要意义(杨大春,2007)。基于公式化语言的作用,公式化在增加语言的实用性、促进学习者去运用语言方面有重要的作用。
人的大脑记忆可以分为三种:长期记忆、中期记忆和短期记忆。长期记忆是较为稳定的一种记忆,时间可以维持几天到几年不等。中期记忆是不稳定的联系,通过不断地强化练习可以转化为长期记忆。短期记忆则是是神经连接的暂时性强化,记忆时间很短,有研究表明,每人每天只能保存1%的短期记忆。而公式化语言是一个固定结构,多是短语、短句或者句子,包含信息量大。这样,每人每天记忆1%的公式化语言,就比记忆1%的单词所输入的知识点要多,从而增加了知识的输入。
语言作为一个人与人之间交流的工具,带有很强的目的性。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家和民族,有不同的说话方式。在外语教学活动中,公式化语言的教学,通过一些简单的寒暄语或者成语俗语,这些都是贴近实际的语言,能够快速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不仅对于这门语言的学习产生兴趣,更对语言背后的文化环境产生兴趣,促使他们加强对外语的学习和了解。同时,学习一些公式化语言,能够给他人一种亲切感,增加彼此的理解快速地融入另一个环境。
公式化语言中有许多是学习者还没有学习过的知识,但是通过整体语块儿的学习和练习,他们能够很自然的说出比较地道的句子和表达方式。通过多个表达方式的练习,学习者可以发现其中的规律并且加以归纳总结,获得更多的知识,而且记忆也比较牢固。这就大大提高了外语学习的效率。
人文主义教学理论强调,教师,特别是语言教师在关注学生认知(cognition)的同时,也不应忽视学生的情感(affect),要把学生当作有智力和情感需求的完整的人(a whole person)来对待,在努力帮助学生扩展语言知识的同时,也不应忘记对其情感智力(emotionalintelligence)——情商(EQ)的培养(范琳,2007)。教师在讲解公式化语言时,不应该只告知意思,应该关注其深层含义、文化背景以及应用情境,同时关注学生的反应和需求,帮助学生创设相应的情境,来运用所学的公式化语言,培养他们对于语言的实用能力。不只是在智力上教授知识点,而是使学生在情感上也懂得公式化语言的含义和用途。
这一理论还强调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学生的全身心参与来提高外语教学的效率与效果。教师应该在公式化语言的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设置活动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学习中,鼓励他们自主学习、寻找感兴趣的表达方式,并了解它们适用的情境。
教学中还应避免因为文化差异不同而有可能产生的对公式化语言所指含义的误解(范琳,2007)。比如在中文中接受赞赏时说的“哪里哪里”,在翻译成英文时,就不能逐字翻译,应该明白它的深层含义,翻译为西方文化中接受表扬时的答语。此外,还要注意公式化语言的时效性。因为公式化语言是长期使用的稳定的结构,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有些语句可能不适用于现代社会,或者它的原有意义已经发生了变化。这时,就要关注公式化语言的现实意义,避免意义的理解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