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超
(江苏省邳州市奚仲路小学 江苏 邳州 221300)
中国少年先锋队是一个具有丰富历史的儿童组织,也是学生在接受爱国教育的主要途径,丰富多彩少先队活动的开展能够有效的帮助我国少年儿童形成正确的思想意识。少先队员在参加的各种不同类型的活动中,可以接受相应的教育,并取得相应的发展。并且对大多数少年儿童来说,开展教育离不开活动,只有在活动中才能获得体验,在活动中才能受到教育,在活动中才能得到成长。通过开展多种多样的少先队活动,才能够促进少先队员快乐生活和自我发展。
我国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过度重视成绩,在平时开展的教学活动基本是围绕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成绩来进行的。还有教师和家长将成绩作为评判孩子是否优秀的唯一标准,在这种以学生考试成绩来评判一切的思想指导下,必然会导致教师缺乏对少先队活动课程的关怀,不利于少年儿童的成长和发展。此外,每个人的成长环境等都是有很大差别的,在思想价值观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教师必须要充分的认识到学生之间的差异,对学生给予足够的关注,合理的设计少先队的活动课程,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
2.1 传统的教学评价体系。少先队活动虽然在每周一课时中完成,但是它又不同于一般的语文、数学等学科课程,很难以学科课程的课堂评价来评判,不能简单套用。但是目前我国对少先队活动课程的评价缺乏对“人”的关怀,主要原因就是缺乏对课程评价的正确认识。受到传统教学评价方式的影响。由于少先队活动课程的评价不以考试和分数作为评价的手段,少先队活动课程的实效有赖于少先队员自主性的发挥、主体地位的提高、思想道德的不断发展等等,因此少先队活动效果不如学科课程那样明显。而且学校对教学任务指标、升学率、考试成绩过于关注,对少先队活动课程关注却严重不足,在对少先队员进行评价时,极易受到课程教学的影响,用传统教学评价的方式对少先队员的表现进行评价,将学科成绩作为评价队员的唯一标准,而不是从少先队活动课程的角度出发,造成对少先队员评价时关怀的缺失。
2.2 辅导员专业化发展不足。少年队辅导员是与少先队员进行紧密接触的人,但是绝大多数的少先队辅导员工作压力大,导致对队员关怀不足。一般一个班级就是一个中队,班主任就是这个中队的辅导员,所以一名老师要分饰两个角色,不仅要进行日常的班级管理和教学工作,也要尽力开展好每周一课时的少先队活动,工作比较繁忙,有可能出现“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情况。此外,也有不正确的辅导模式忽视队员主体地位的现象发生。
3.1 构建“关怀型”关系,增进关怀情感。关怀理论认为师生之间也是一种关怀关系,这种关怀关系由关怀者和被关怀者共同构成,即教师和学生之间形成一种连接或接触,在关怀的时候,关怀者意识到自己在关怀他人时,需要具备两个特征,一个是关注,会特别注意他人,另一个是动机移位,将产生关怀动机的力量向被关怀者的需求转移,被关怀者接受了关怀并回应了关怀者,至此关怀关系才建立起来。因此,在这种“关怀型”关系中,辅导员作为关怀者不仅要关怀少先队员的身心健康,还要重视队员的关怀体验,激发关怀的快乐情感和被关怀者的温暖情感,置身于关怀关系中;辅导员和队员相互之间加深理解,维系关怀关系。
3.2 辅导员对少先队员的关怀。要发展关怀关系,辅导员首先要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洞察他们的内心,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信任他们做出的选择,当然必要的时候教师要帮助和引导学生做出适合他们自己的选择,信任队员能够在实践中管理自己、丰富自己、发展自己。此外,还要帮助队员学会关怀,辅导员除了让队员学会感受关怀、接受关怀,还要学会在实践中如何关怀他人,因为每个人都有被关怀的需要,队员应该对这种需要做出一定的回应,因此在少先队活动中,辅导员应该注意培养队员的关怀精神。
3.3 运用“关怀型”评价,促进人的幸福感。要运用多种评价方式对少先队员进行激励评价,其中教师可以运用表扬激励、物质激励、赞赏激励、评比激励、榜样示范、目标引导、情感激励等方法进行关怀评价,但是无论哪种评价方式,目的都应该是为了少先队活动课程的目标更加清晰,促进队员学习能力、实践能力、道德品质、身心健康等多方面的综合发展,为少年儿童的终身发展和幸福奠定基础。
少先队活动课程的开展离不开活动,少先队活动是少先队组织的最大特色,少先队的主张和目标往往通过各种各样的活动去完成,活动教育是少先队教育的基本特征,在开展少先队活动的过程中,一定要充分的贯彻关怀理论,促进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