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其六
(浙江省余姚市瑞云学校,浙江余姚 315400)
在生本课堂下,体现“以生为本”的对话教学,不只是教学的又一新策略,更是充满了把学生从被动世界中解放出来的情怀,使“学校因此少些喧嚣、厌恶和无益的劳苦,多了独具闲暇、快乐及坚实的进步”(夸美纽斯)。下面笔者结合一些名师课例和优质课课例谈谈生本课堂下如何凸显“以生为本,学为中心”的理念,以期为广大教师提供参考。
学生的未知和未能就是学生的学习需求。“以生为本”的语文课堂需要教师通过预习单和导学案等调查的方式,发现学生的未知和未能,并将此作为课堂教学的起点,从而展开对话话题[1]。
例如,朱兴祥老师的课例《逍遥游》,上课伊始,朱老师就要求学生在小黑板上写出在预习时小组内无法完成的翻译和争论比较激烈的句子,把学生的未能作为教学的起点。翻译没有问题了,接下来就是内容理解。朱老师出示在预习反馈中摘录的一些主要问题:(1)鲲变成大鹏的目的是什么?为什么要飞往南冥?为什么需要变得足够大?(2)文章末尾写道大鹏在飞翔的过程中向下看,作者为什么要这样描写,想表达什么观点?(3)庄子写这篇文章的主要意图是什么?想表达什么样的情感?
在围绕这些问题探究时,有的学生说:“庄子借助大鹏的逍遥来表达自己的逍遥。”朱老师便借机询问学生:“大鹏真的只是逍遥吗?在查阅昨天同学们预习反馈的结果时,我有很多收获,一些同学的答案别出心裁,很有创造性,下面我们请沈同学发言,大家听一下她的观点。”由此展开本堂课的又一个重点话题,学生通过探究“大鹏鸟究竟逍遥不逍遥”这一话题,来探究庄子的哲学思想。
教无趣,必不乐学。教师应选择学生最感兴趣的点为线索,让学生主动投入语文活动中。例如,曹琦老师的课例《醉翁亭记》的教学,曹老师一开始就用幻灯片展示学生在预习时提出的几个问题:(1)作者在文中要表达什么情感?(2)文中有许多的“而”“也”有什么作用?(3)题目是《醉翁亭记》,可本文在写“景”和“宴”方面下了不少笔墨,有什么作用?(4)欧阳修为什么被贬还这么快乐?他究竟“乐”些什么?(5)为什么作者不以第一人称,而以第三人称来写?
然后,教师发挥组织者的作用,要求学生在这些问题中,找出一个特别有意思的问题,大部分学生选择了第5个问题。在讨论这个问题的过程中,其他四个问题也迎刃而解了。教师踏准了课堂教学的起点,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学生的知识体系及各类教学资源,选择了学生最感兴趣的问题,并对课堂教学结构进行了适当的重组安排,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得到了全面提高。这样的教学方法满足了学生的兴趣需求和好奇心理特点,实现了教者与学者在感情上的沟通和在情感上的共鸣。
要想建立生生对话,教师需要精心设置适当的能启发学生探究的主问题或对话话题,如谷雪雅老师执教的《桃花源记》“今天我们就化身为渔人,以渔人的目光来再看桃源,让渔人最惊叹的会是什么呢”,成磊老师执教的《岳阳楼记》“范仲淹如何劝勉滕子京”,以及舟山鲍红瑛老师执教的《江城子密州出猎》“这是一位怎样的苏轼?这是一位怎样的太守”等问题的设置,让每位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中,营造出自由对话的学习氛围。
要建立生生对话,教师还要引导学生之间展开交流,生生对话最有效的组织方式是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是全新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设计环节,教师需要合理安排教学时间和各个教学环节,使学生能够充分学习阅读教材内容,实现师生与生生间的有效对话沟通,以此来引导学生通过深入的思考与教材内容实现良好的对话,通过师生位置的转换,促进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除此之外,教师需要精心组织学生进行讨论,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
生本课堂,学习的过程是重点内容,对教学质量的系统评估应当以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参与度、学习状态、学习效果为主要标准。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并指导学生掌握正确获取知识的方法,使其实现学习能力和学习效率的同步提高。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创新,如单纯对学生已掌握的内容进行不断重复或对学生进行简单的鼓励,会导致学生无法达到自身最真实的学习状态,不利于其记忆和巩固知识。为此,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充分结合学生现有的学情,适时地渗透相关知识内容,引领学生走入未知的领域。
例如,毛然馨老师执教的《南乡子》,在教学过程中,其将知识的讲解渗透与学生朗读相融合。课堂教学开始后,毛老师请学生朗读课文,学生对于字音、节奏、情感等因素把握得十分准确,毛老师并没有急于赞美学生,而是对学生朗读过程中节奏把握准确这一优点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并引出了诗词教学中关于节奏的相关内容,其告诉学生,在诵读词的过程中需要将七字句处理成为223,将五字句处理成212,准确地把握词的节奏能够加深对词的理解程度。在课堂上,毛老师还为学生讲解了“悠悠”朗读的方式,在实际朗读过程中需要准确把握停顿的位置,并保证词语的意义准确连接,以使听者能够产生一定的遐想。毛老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准确利用自身情感及专业的语文理论知识,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了其学习能力。
“使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利用已有的知识结构学习全新的知识是教学的最高标准。”谷雪雅老师在讲解《桃花源记》一课时,以文中“相、并、便、遂”四个关键字为教学的切入点,深入挖掘文章内涵,使学生在重温经典的同时有了新的体会和发现。如讲解“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谷老师解释字词时联系“并、咸、皆、悉”四字同义,同时引申出“并”字是“都”的意思,“咸、皆、悉”,都是同义出能不能换成其他的词?在学生面露困惑时,她出示甲骨文中的“并”字,让学生感受到了“并”字中蕴含着一种非同寻常的“我和你一起慢慢变老”和谐的韵味。
“以生为本,学为中心”的绿色生态课堂,是语文课堂的“美丽转身”,在转变师生教学地位的同时,更加注重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在生本课堂下,教师要用热情、耐心的态度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指导和启发,促进学生创新意识的提高,使学生能够以高度活跃的思维模式完成学习过程,同时,教师对学生在学习中的收获也需要给予更高的重视,并以此作为衡量自身教学成功与否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