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苓兰
拔尖创新人才如何培养?这个问题让我首先联想到了“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回顾这几天在Y 学院调研的经历,通过与Y 学院的师生交流,深入了解Y 学院的培养模式后,我发现我们离能够解答“钱学森之问”仍然道阻且长。在这个命题上,我们有一些根本问题没有得到恰当的回应,甚至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比如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到底是应该追求“优秀”还是应当以“适合”为出发点与归宿。
目前各高校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囿于优质师资缺乏、教学管理体制全面改革难度大、学生缺乏了解持观望态度等因素,也因为拔尖人才自带的精英化、小众化、个性强等特性,基本是以从全校几千名本科新生中挑选几十名至几百名进行试点培养的模式。从教育部启动的“珠峰计划”,到北京大学的“元培学院”、浙江大学的“竺可桢学院”、南京大学的“匡亚明学院”、中国科技大学的“科技英才班”、四川大学的“吴玉章学院”等等试验计划,莫不如是。在这种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中,第一步也是很重要的一步就是哪些学生适合被挑选出来,分流到专注于培养创新能力与卓越素质的体系中。
一直以来,我们都是以高考分数为主要参考依据来选拔优秀学生,这固然存在相对公正、程序简单等优点,但是其中也存在着两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其一,高考作为一次性考试,其分数具有偶然性,学生的考场发挥也具有偶然性,平时水平相差无几的两名学生,他们的高考分数可能会相差几十分之多,因此仅凭高考成绩来评判学生的优秀水平并不十分妥当。其二,我们应该明确“优秀不等同于适合”的选拔思路,由于绝大多数高考学生既不了解高校各专业设置的具体情况,也不了解自身真正兴趣所在,因此志愿的填报具有盲目性,有些学生因为被选入“拔尖计划”中的学生具有更高比例的出国率、保研率、奖学金获得率,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班的教学软硬件条件更好,被选入拔尖创新班能让自己继续满足“尖子生”的虚荣心等各方面因素,选择进入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其学习动机是庸俗、功利的,并不具备强烈学科研究志趣与较高的专业匹配度,这样挑选出来的学生也许很“优秀”,但绝不“适合”。
通过对Y 学院的调研,我们发现,Y 学院的选拔方式也是以高考成绩为主,校领导根据每年新入学学生的高考成绩划定分数线,该分数线以上的学生可以选择进入Y学院学习,可以说进入Y学院的学生总体上应该比普通班学生更优秀。经过两天的访谈,我感到Y 学院的学生与水利学院或土木学院普通班的学生之间差距确实有,但并没有我们想的那么大。在访谈中,不止一个同学表达出“后悔来Y 学院”或“如果再给一次机会,不会再选择Y 学院”等类似的想法,他们或认为Y 学院的培养理念与自身发展方向不符,或认为Y 学院的培养方法与自身性格志向不符,或不认同Y 学院的管理风格与模式,总之这部分学生认为自己并不“适合”Y 学院。这些被误选入拔尖创新培养计划的学生不禁让我们反思,今后应该制定更有效的选拔方式,选出真正适合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的学生。
那应当如何甄别出哪些学生适合被选入拔尖创新计划呢?既然培养目标既强调“拔尖”又强调“创新”,那么符合条件的学生一定是在综合素质优异的基础上创造能力突出的个体,因此应该在目前以成绩为主的基础上,采取更为多元的评价方式。我们在选拔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对象时,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以高考与高中历次考试成绩作为主要依据,一方面学生的成绩在很大程度上确实能够代表其智力水平与努力程度,另一方面高中成绩的相对稳定性能够弥补高考成绩的相对偶然性。
第二,以培养目标的相关学科成绩作为重点考察对象,拔尖创新人才的选拔一定要与相关学科相结合,如选拔理工科拔尖创新人才须重点关注数学与物理等科的成绩,选拔人文社科拔尖创新人才应关注语文、外语、历史、政治等科的成绩,选拔通识人才则应关注全科,因高中全科式、常规化的测验很少能使单科成绩表现突出的学生脱颖而出,而这些学生中有很多人正是我们在寻找的专注于某一领域的人。
第三,以师生面对面交流作为选拔的重要参考,面试环节能够较好地甄别学生的学习动机,到底是为了入选拔尖创新计划附带的种种福利,还是真正对这一学科抱有研究的热忱与决心,入学时的专业匹配度对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能否成功相当重要,而这些无法通过纸笔测验得出,得通过面对面交谈才能比较有效地看出。
我们通过对比Y 学院学生与普通班学生后发现,Y 学院的学生在国内深造率、国际经历比率、科研参与率等方面,都比普通班的学生高,其深造院校或就业单位的实力也更强。不仅是Y 学院,很多高校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中的毕业生,其表面数据都“很好看”,能代表他们在某些方面相对优秀,但是这就能代表这些学生适合成为我国未来各方面的领军人才吗?显然不能仅从表面表现来断定。
从对学生的访谈中,我们可以看到部分学生更为注重表面的优秀,而不是自己在学习过程中获得了哪些内在的成长,他们会为了GPA、奖学金、出国机会、保研名额等而学习,成为所谓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也许在这样的培养体系下,学生会表现出世俗意义上的“优秀”,但是在盲目甚至庸俗的学习动机的驱动下,未必能培养出国家需要的拔尖创新人才。拔尖创新人才,并不代表学生在本科学习阶段就是“拔尖的”“创新的”,而要在他们心中激起创新的欲望与学术的兴趣,希冀他们能在若干年后成为拔尖创新人才。因此,想成为拔尖创新人才,就必须热爱学术并付出努力,勇于克服学术探索中的艰难险阻,甚至安于清心寡欲的生活,如果没有这份热爱与毅力,无论多么聪颖的人才,都无法真正成为拔尖创新人才。一些学生被选入拔尖创新计划时成绩很好,天资也确实很高,但由于没有超越功利的心理动力引导他们进入更高层次的学习与研究,使他们的心态仍然屈从于现实名利,并没有真正建立起学术兴趣,无法潜下心来学习,到毕业时得到的也只是浅层的知识与技能。因此我们必须要重视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内涵质量,着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与问题解决能力,激发出学生的学术兴趣。不少学者认同“当今我国科技精英教育应当首要重视学生的‘志趣’”这一观点,学术兴趣显然是最“适合”在拔尖创新计划中培养的。
通过本次调研,我认为应当在以下几个方面注意向学生供给优质且合适的资源。
首先,在教师资源方面应当用知名学者的魅力感召学生,用青年学者的经历激励学生。学术领袖是本学科带头人,有丰硕科研成果与著作等,为人治学也有其独特的魅力与风度,广受尊敬,这一类教师尽管可能做不到了解每一个学生,但是他们能在学生周围存在,对学生们而言就是一种莫大的感召与吸引,学生能够自然地产生“成为像这些大师一样的人”之类的想法。而目前高水平大学的青年教师基本都具有国外博士学历背景,研究能力较强,青年教师与学生年纪相近,容易与学生建立起亦师亦友的亲密关系。同时,青年教师乐意让学生参与到自己职后教学科研中来,这为学生了解学者的入职准备与职后生活提供了很多机会,能够让学生们对学术生涯产生兴趣。
其次,成体系且难度适中的课程对学术兴趣的养成同样至关重要。Y 学院的学生普遍反映其课程存在总量太大、门类太杂、选择余地太小、连续性较差等问题,课程庞杂,呈现出“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的现象,有些课难度过大而有些课则又过于简单,这对于学生专业理想的发展十分不利。有调查显示能帮助学生建构专业知识体系且具有一定挑战性的课程对学术志趣的养成非常重要,尤其对于理工科专业而言。[1]曾培养出钱学森等一批拔尖创新人才的叶企孙的经验是:课程设置重质不重量,只传授学生基本知识,因材施教鼓励学生自主学习。 可见,课程应始终注重知识体系的构建,精炼内容而不一味求难求多,让学生感受到知识之间的连接点从而促使学生融会贯通、活学活用,体会到学科背后的意义,并感受到学习这一学科具有一定挑战度,从而被激发出更浓厚的兴趣。
最后,在科研训练方面,学生参与到创造科研成果的过程中这一体验也十分关键。Y 学院的许多学生虽然有参与导师的科研项目甚至自己主持过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但是学生们参与科研项目属于半强迫性,是服从于学院规定必须要跟着导师做项目的,在与Y学院学生访谈的过程中,也能体会到大部分学生在科研项目中的参与感、获得感、归属感、荣誉感不强。对于学生而言,我认为最重要的不是最终的研究成果,而是在这一过程到底做了什么,与团队其他成员之间进行了怎样的互动,相互产生了什么影响,自己对研究成果赋予了哪些积极意义,这些体验才是最重要的,使其真正明白自己所从事的专业研究是需要为之奋斗奉献的事业,对于自己实现人生价值,促进国家发展与人民幸福都具有重要意义,这才能够激励学生坚定自己的学术理想,确定自己的学术兴趣,在学术道路上走得更远。
在“优秀”与“适合”之间,我们应当坚定不移的选择“适合”,选择适合的苗子,培养适合的素质,促使学生能在毕业后成为真正的拔尖创新人才。
注释:
[1]陆一,史静寰.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中影响学术志趣的教育因素探析——以清华大学生命科学专业本科生为例[J]. 教育研究,2015,(5):38-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