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祖伟 北海职业学院
导向教学是一种在教学中以老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并且在教学活动中进行了层次规划,层层递进地引导学生进行学习,以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方法。在教室分步骤的引导中,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还实现了对于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能动学习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接受理论知识的同时,转变自身思维方式,更加积极地面对、处理、解决、反思问题。当前,处于新课改新时期,高职体育也面对有新情况——学生身体素质有所下滑、高职体育课程教学中教学方法单一、老旧等都是横亘在高职体育课程发展路上亟待解决的问题。这时候探索、引入新的教育思想、新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课程上的创新就显得十分的有必要。本文将探讨在高职体育的乒乓球课程中,引入“导向教学”方法对于教学现状的改善。
高职体育课程中,教材始终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目前有关于乒乓球课程的可使用教材单一,可选教材少。甚至日常乒乓球课程中,学生有脱离教材的普遍状况,学生对于教材接触少,就会使其对于课程知识掌握的不到位,复习巩固也难以进行。要解决这一问题,不只要社会对于高职体育教材用书发展更新的关注,使其和其他,如文学、外语等学科教材齐头并进,还要求教师在课程教学中对于教学方法的改进,以适应学生的新情况、新问题,帮助学生完成课程知识的理解掌握,达到教学目标。
当前高职体育的乒乓球课程中,体育教师的教学方法比较单一、直接,大多为面传口授的“教授法”,课程过程为教师进行演示,学生观摩教师的示范和练习,以及课后的自主复习。从中可以看到,课程设置过于简单,缺少步骤性的引导和理解,容易造成学生对知识掌握的不到位,甚至于学生课堂参与度的下降。并且课程过程中,对于学生在课程学习中的全方位发展的新课改要求,注重的不够,没有关注到学生作为教学主体的主观感受。教师应该找到自己的位置,做学生的引路人,在教育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学的和设置开展也要考虑到对学生的适用性,做到以人为本,不单只在体育知识上教导还要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乒乓球课程中,学生的积极性不高,是有多种原因的。首先,传统观念上,学生通常会把体育课程归为——无需花费太多精力和时间进行学习的课程,也就是说,它不重要。但是轻松的同时体育又“不轻松”,体育课程通常是激烈的竞技和非常耗费体力运动的集合,而且课堂活动单一缺少创新,这些都注定学生对于体育项目的热情大打折扣,对于乒乓球也是如此。而且课程教材的缺少,课程中教师教授乒乓球知识的笼统化,都对于学生掌握这方面知识有一定难度,从而使得学生课堂参与度不高。
所以要解决这一系列问题,就要求高校体育教师在教学方法上下功夫,探究出适应学生、适应新时期的教育教学方法。
新课改要求教师应该转变传统教学观念,不应只作知识的传播者,更要做学生的引导者,这就要求高职体育教师在乒乓球课程中,找到自己恰当的位置——课堂的主导者,以学生为课程主体进行教学任务,注重以人为本,注重学生在课堂上的感受。运用导向教学可以有效完善乒乓球课程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课堂气氛,让学生体会乒乓球运动带来的乐趣和成就感,激发学生对于课程的兴趣使得学生课程参与度得到提高。如实例一,乒乓球课程中“推挡”的导向教学过程:①先引导学生对“推挡球”技术中的推和挡进行理解。推,有主动推送的动作用力和方向要求;挡。则是被动护送的动作用力和方向要求。②引导学生想象和模拟“推和挡”的动作。③引导学生把自己所想象的动作进行展示。④教师进行规范动作的示范。⑤与教师动作相比较,学生自主进行改进动作的学习。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实例一的教学过程是有步骤有层次的进行的。在正式学习“推挡”之前,引导学生想象动作、理解动作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也有利于学生对于动作运用的理解。引导学生展示动作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和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也能预先发现学生练习“推挡”动作的易错点,加以指正或使演示正确的学生的表扬,使其拥有成就感。然后教师再进行规范动作的展示,已经是在一次一次的铺垫后的了,学生能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得到螺旋式的发展体验,更加深了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和记忆,使得缺乏教材指导,学生对知识掌握不牢固的问题能够的得到一定的解决。
乒乓球作为一项体育竞技项目,不单只要求对于乒乓球知识的掌握,还要求学生体能、团队合作的同步发展,如同木桶的短板效应,缺其一都不能培养达到学生的全面发展。所以, 在进行教学前,可以进行如跑步,游戏等适当运动。跑步可以提高学生的耐力和体能。游戏可以进行团队性的游戏,培养学生间的沟通交流和合作能力,在游戏的过程中也使学生得到身体的锻炼,最终都达到提高高职学生身体素质的目的。
在乒乓球课程知识难点的教学上,应找到更方便学生理解的角度切入,由浅及深引导学生理解,如实例二实例三中,首先引导学生从身边熟悉的事物开始理解动作。还可以通过同学间的相互交流,使学生互相监督的同时得到交流和合作。在学生进行讨论时,教师还可以适当加入,对于学生思考的错误方向进行点拨,对学生的疑问答疑解惑。并且建立学习小组或学习搭档的制度,通过小组间的合作,互相监督练习、互相矫正动作,使得学生对于正确动作的掌握更加深刻。在课后的练习时,学生也能与小组的伙伴继续合作,互相纠正动作,从而使完全知识掌握到位。在教学内容的设置中将重难点,化整为零,分派成一个个小点运用多种教学形式逐一击破。
例二,“搓球”的导向教学:①先引导学生对“搓球”中“搓”的理解,例如日常生活中有关于“搓”的动作事例。从事例中对于动作“搓”进行加深理解。②引导学生间合作想象、讨论和模拟“搓球”动作。③学生把自己想象出来的动作与老师的示范动作作比较。④学生分组进行自主学习和练习。
例三,下旋球的导向教学:①先引导学生对“发下旋球”的理解,尤其重点理解旋转的方向,想象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向下旋转的例子是怎样的。②引导学生思考形成下旋的原因,进而想象发出下旋球的动作方法。③引导学生把自己想象出来的动作与老师的示范动作相比较。④学生分组进行自主学习和练习。
通过实例和分析,我们可以得到,将导向教学应用于高职体育乒乓球课程中是合理的、有效的,较之传统乒乓球体育教学,它使学生得到了对于知识更加深刻的理解,更完全的掌握,更投入的学习,课堂更积极地氛围,更丰富的课堂形式等等,这是传统教育所不能给予的学习体验。学生使得学生得到更好,更全面的发展。
综上所述,导向教学是一种非常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它符合新形势下社会对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的培养要求。更是适用于高职体育中乒乓球课程中,使教学任务更高效率的完成,随着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导向教学更新传统教学观念,成为高职乒乓球教学理念的重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