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 军
党的十九大的召开吹响了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强劲号角,对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做出重要部署。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明确指出“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迫切需要,是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促进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的重要举措。”2018年全国教育工作大会上,习近平指出:高校要“积极投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重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体系、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构建深度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体育专业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高校体育专业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突破口,具有重要的理论研究与现实意义。
本文运用实地调查法、逻辑分析法,以黄河科技学院体育学院“课堂—工作室—社会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改革为研究案例,2015年开始实施面向所有体育专业开设的《运动技能实训》课程改革为载体,进行了体育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的新探索,在理论和实践上积累一些实践经验。
目前,高校体育专业开展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刚刚起步,多数高校还处于探索阶段,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的融合度不高,尚未形成成熟的培养模式。体育院校实施创新创业教育在目标定位、课程内容、实施形式等方面仍存在“趋同”现象。普遍存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结合不紧密,课程体系融合度不足等问题。一是存在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课程单独开设,相互脱节,与实践结合不紧密等问题,亟待重构课程体系。二是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实践教学平台的融合度不够,专业类创新教育课程改革滞后,普遍存在教师创业实践能力缺乏,创新创业指导能力薄弱等问题,亟待构建深度融合的实践教学体系,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黄河科技学院体育学院确定了“强技能、善创新、能就业、敢创业”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急需对传统课程内容、教学方式、授课形式进行调整与改造,制定出符合创新创业教育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面对新时代对体育人才的新需求,体育术科教学体系亟待需要改革创新,体育技能教学模式、手段与方法需进一步改革与优化、完善, 通过搭建适应新理念的专业技术课教学平台, 可将体育项目运动特性渗透到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过程中, 从而为从事创新创业活动奠定基础。[4]通过优化现有体育技能教学知识结构并改变教学方式,突破传统教育课程设置的藩篱和教学资源的限制,才能实现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深度融合。《运动技能实训》课程改革就是以创新创业教育为导向,以社会需求为指引,以实践技能培养为基础,以项目教学为载体,强调“在做中学”,不断增强理论知识,提升专业技能,提高就业竞争力,旨在推动教学模式改革,培养应用型人才。总体目标是为学生提供主动学习、自由实践、协作共享的实践场所,不断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创造能力。构建以《运动技能实训》课程为载体的“课堂—工作室—社会实践”一体化创新创业教育育人体系,最终将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方法融入教学全过程,融入课程、深入课堂,实施深度改革,避免创新创业教育形式化、专业与创新创业教育两张皮现象出现。
2015年,黄河科技学院启动新一轮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首次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人才培养体系,体育学院开始探索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的“三三四”人才培养模式。
第一个“三”是把大学四年人才培养过程分成三个阶段,一年级为通识教育阶段;二年级为通识教育+专业教育阶段;三、四年级为多元化培养阶段。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贯穿人才培养始终,第一阶段:侧重创新思维、创新意识的培养,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融入通识类课程体系;第二阶段:侧重专业知识、技能与创新创业类课程的结合,学科、专业类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融入专业课程体系;第三阶段:创新创业课程融入多元化培养阶段,实施分类培养。
第二个“三”指在多元化培养阶段,依据学生发展需求分为三个方向:就业、创业和升学方向。就业方向侧重创新能力的培养;创业方向侧重创业技能、创业实践的训练;升学方向侧重创新思维、创新素养的培养,将创新创业教育分别融入不同的培养方向,贯穿于所有学生的培养过程。
第三个“四”指大三、四的学生依据就业未来去向选择四个教学模块之一进行学习,分别为:中小学教学模块、幼儿体育教学、健身指导、运动康复保健。打破传统的专业限制,将传统按照学科知识逻辑进行分类的课程进行重组,允许跨专业选择就业课程模块。依据学生未来发展的需要将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有机融合进四个模块。
“课堂—工作室—社会实践”一体化创新创业教育是在以上人培养模式改革的架构下做的有力探索。课堂,即《运动技能实训》课程纳入人才培养体系,打破学科知识界限,将专业教育与创新创教育内容进行深度融合,以运动技能培养为载体贯穿5个学期开展教学;工作室,即以《运动技能实训》课程的师生为依托,课外师生自发组织的新型学习共同体,借助工作室将教学内容延伸至课外。社会实践,即师生以工作室的组织形式参与各类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将学习空间扩展至校外。
2.2.1 《运动技能实训》课程性质及目标
就课程性质而言,《运动技能实训》课程为本科专业选修课程。就课程开设对象而言,面向所有体育专业学生,允许跨专业、跨年级选课。就课程目标而言,通过运动技能的学习,强化学生对一项运动项目理论、知识、能力和技能的系统掌握,综合提升学生的运动素养和对运动项目的感知,为下一步在课外开展“工作室制”教学奠定技能基础和提供组织保障,衔接课内外创新创业教育内容的实施,服务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就课程设置而言,本课程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连续开设5个学期,大一第二学期至大三第二学期,贯穿学生本科学业全过程。就课程内容而言,内容以篮球、足球、跆拳道等传统运动项目为载体,以学生熟练掌握一项运动技能为主线,综合提升学生与此运动项目密切联系的运动技能、裁判、竞赛组织、经营管理等能力。
2.2.2 课程实施“学长制”
课程实施“学长制”,即允许跨专业、跨年级选课,混班上课,不同专业、年级具有共同学习志趣的学生均可选课,大一至大三学生组建新的班级,发挥学长在学习过程的榜样示范作用。这是课程改革的重点与难点,也是最大的创新点。课程上课时间每周两次,统一安排在下午最后两节或晚间,不同专业、年级学生在同一时间段上课。将传统按照学科知识逻辑进行分类的课程内容进行重组与改革,推行 “足球操”、“武术操”、“跆拳舞”、“少儿拉丁舞”等技能类实训内容进课堂。此种形式打破传统的开课方式和专业限制,建立新型的师生学习共同体,改革授课方式与内容,实现不同专业背景学生的融合,发挥“高年级学长”的榜样作用,以老带新,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为课后延伸实施校内的“工作室制”教学+校外“社会实践”一体化育人体系奠定组织基础和提供机制保障。
2.3.1 体育技能工作室的组织形态
体育技能工作室(以下简称工作室)是依托《运动技能实训》课程建立的,由《运动技能实训》课程的原有师生在课外自主组建的新型学习共同体。它是一种“自下而上”教学组织模式,以学生学习需求为导向,以实践技能为基础,以项目为载体,师生共建学习共同体。体育技能工作室是实现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的有效载体,一方面将《运动技能实训》课程内容由课内延续到课外,一方面将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活动由理论联系到实际,由校内扩展到校外。它强调“在做中学”,不断增强理论知识,提升专业技能,提高就业竞争力,旨在推动教学模式改革,培养创新型人才。总体目标是以运动技能实践为平台,为学生提供主动学习、自由实践、协作共享的实践场所,不断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
2.3.2 体育技能工作室的组织特征
目前,学院已组建校园足球、全民健身、体育舞蹈、素质拓展等多个技能工作室。从组织结构来看,工作室是《运动技能实训》课程延伸建立的新型师生学习共同体;从空间来看,它是一个虚拟空间,而非实体场所。总体目标是以运动技能项目学习为载体,在熟练掌握运动技能的基础上,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与运动项目相关知识、技能的学习,逐步扩展到体育产业、行业服务、经营管理、创新创业等实践领域,为学生提供主动学习、自由实践、协作共享的实践场所,不断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创造能力,为下一步深入开展围绕项目的社会实践打下基础。工作室在与体育社团、俱乐部有着本质区别,工作室以课程为依托,与《运动技能实训》课程实现有机衔接,融入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体系之中,建立长效的育人机制,以课程为纽带形成稳定的师生学习组织。
2.3.3 体育技能工作室的运行机制——实践活动课程化
实践内容的“课程化”是工作室能够良性运行的关键。实践活动的“课程化”即将教学内容与实践活动有机结合,实现教学内容实践化、实践活动课程化,从而将科技创新、文化熏陶、职业培养、岗位磨练等创新创业活动元素融入专业实践教学之中。首先,开展企业、行业用人单位对人才需求的调研,形成调研报告,为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提供依据。其次,邀请企业、行业、政府部门管理者、从业人员参与培养方案、教学大纲论证。最后,组建由高校、企业、行业等不同背景的教师共同组建师资团队进行授课。同时,校企师资团队共同进行研究并撰写教学大纲、课程执行计划、校本教材(讲义)等教学资料。教师以任务为导向,指导学生开展任务教学,以“项目制”采取校内外资源并举的形式开展教学实践。
2.3.4 体育技能工作室教师团队建设
工作室由高校、企业、行业等不同背景的教师共同组建师资团队进行组织课外实践活动。以运动项目为载体,课内师生共同学习、研究、开发体育服务项目,课外师生共同参与校外实践活动,将课内研究成果转化为服务项目,参与社会实践、服务社会。例如,全民健身技术技能培养工作室获批郑州市技术技能名师工作室,主要开展全民健身服务;校园足球工作室针对中小学校开展校园足球的实际需要,师生共同编制了不同学段的“足球操”,为中小学提供技术服务与指导;武术工作室结合段位制考核的要求,师生共同研发适用中小学生的“武术操”,指导中小学开展“大课间”活动;跆拳道工作室结合品势教学的特点,编排少年儿童喜闻乐见的“跆拳舞”,服务中小学校课外体育活动;舞蹈工作室结合少儿的生长发育特征,编排了大课间“少儿拉丁操”,指导中小学开展“大课间”活动;素质拓展工作室依据社会需求,研发了“团队破冰”、“众志成城”等素质拓展项目。
2.3.5 由工作室扩展至校外社会实践,成功孵化创新创业项目
工作室为高校主动服务社会构建了实体性实践平台,可实现技能提升与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有机结合。体育学院先后建立河南省校园足球领导小组办公室、中国武术段位制一级考评机构、河南省“跆拳道示范校”、河南省学生跆拳道教练员培训基地、郑州市校园足球裁判员培训网点单位等研究、实践平台,构建了工作室+实践基地的一体化实践教学支撑系统。在满足健身企业对后备人才的现实需求同时,项目驱动引导学生创造性的开展实习、实训等实践活动,职业技能得到大幅提升。同时由于尽早的参与社会实践或企业经营活动,使学生对未来从业前景有了更深刻的体会,大大激发了学习兴趣或创业热情。课程化的深度合作使高校与行业、企业有了更加稳定、互利互惠的深度合作基础,有利于调动企业、行业参与教学过程的积极性,有利于学校建立稳定的实践基地,有利于学生在真实的实践中提升创新创业能力,在鲜活的工作场景中激发创新思维或孵化创业项目。
重视课程改革的顶层设计与规划,开展了系统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为课程实施提供了充分的理论支撑与智力支持。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了《体育教学技能实训教程》;针对中小学开展校园足球的实际需求,由校园足技能工作室编写出版了《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指导用书(含教学、游戏、竞赛、训练4篇)》。主持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三位一体”目标下大学生运动技能评价体系创新研究》、河南省教师教育课程改革项目《“工作室制”体育师范生教学技能培养模式研究》、郑州市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的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与实践》、校级《应用型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等教学研究项目。获教学成果奖省级二等奖2项,市级特等奖1项,校级一等奖2项。发表相关研究论文10余篇,其中在体育学刊发表的《源于创客教育的体育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场——以体育技能工作室为例》论文获郑州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由校园足球工作室申报的《高校精准扶持农村学校开展校园足球的实践探索——以“柴郭模式”为例》入选教育部“全国学校体育教学、训练、竞赛及条件保障体系建设优秀改革成果”。
2016年“河南省教育系统教学技能竞赛”3名教师获一等奖;2016、2017年河南省高等学校教育专业毕业生教学技能大赛,连续两年获一等奖,并获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2018年在各级体育竞赛中获奖429项,其中国家级79项,一等奖13项、二等奖9项;省级324项,一等奖70项、二等奖61项。
2015-2017年以工作室为依托,成功孵化创新创业项目15项。学生就业竞争力明显提升,黄河科技学院荣获“全国高校创新创业工作50强与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50强”,3年来体育专业创业成功人数近20人,其中学生创建的大学生侣行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已入住河南省大学生科技园。
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教学的实施是个系统工程,不能零敲碎打,必须具有系统的实践体系和长效的工作机制,只有系统性培养学生的运动技能与创新能力,才能实质性深入推进教学改革,使改革付诸实施并富有成效,才能真正解决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普遍存在的运动技能强、教学技能弱,创新创业能力难以系统培养的难题。校外实践基地对学校的支持是关键。建立用人单位与学校协同育人良性互动的机制是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保障,需要高校与用人单位从人才培养角度联合实施实践教学,将创新创业教育实践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实践活动的课程化是创新创业教育顺利开展的必要条件,需要从课程改革出发,深入研究体育专业教育的学科特点,以运动技能培养为切入点,着力促进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内容有机融入课程教学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