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峰 湛江市体育学校
目前,中由于各方面环境因素的影响,很多学生心理抗压力能力较差。最为常见的就是在生活中,与父母意见不统一,或者学校内与同学存在误会,课堂上因为某些问题而被老师批评等,很多学生的内心就会因为一点小问题而出现不良情绪,严重的还会存在极端的想法或做出一些极端的行为等。而在排球教学训练中,很多学生由于没有掌握好运动技能,或者没有达老师的要求,亦或者在某一场比赛中没有取得理想的成绩等,从而出现了对排球失去信心,造成在排球教学训练中没有动力或难以提起兴趣等问题,这就需要教练员在平时排球教学与训练中巧妙的融入心理训练,并科学合理的安排教学训练方案,引导学生乐观的去面对排球学习,冷静对待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使他们拥有一个好的心态,增强学生抗压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良好的心理素质不仅使学生在排球比赛中减少失误,还能有效提高排球的教学训练效果,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在平时的排球教学训练中,避免不了一些技能需要重复性训练,这让部分学生觉得比较单调,乏味,从而对排球学习失去兴趣或动力,严重的还会出现反感、排斥。因此,在排球教学训练中引入心理训练,可以有效的打消学生存在的上述问题,还能培养学生对排球课的爱好,促进学生的学习动力,使学生主动的投入到排球课之中。
在排球教学训练过程中,学生需要熟练的掌握好各项运动技能,因此,在排球教学训练中对学生进行心理训练是非常必要的。有效的融入心理训练可以使学生掌握好运动技能的运用,特别是一些比较复杂的运动技能,通过心理训练可以让学生充分的理解及掌握好,从而提升学生运动技能的掌握及技能水平。
目前,很多学生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不管是在生活还是学习上自我管理控制能力较低,很多学生压根不懂得怎么去约束去控制自己,没有学习目标,也没有学习方向。由此可见,自我控制能力差的人,就算拥有一身顶尖的运动技能,但没办法控制好自己,在排球比赛中也就无法控制好局面,难以取得良好的成绩。因此,在进行排球教学过程中,教练员要通过心理训练来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从而引导学生纠正缺点,养成良好的自我调节与控制能力,使学生在排球训练中达到良好的效果。
目前,根据国家排球运动员心理素质调查分析,大部分运动员心理承受能力普遍较低,这也就影响到了他们的运动技能水平,因此,在排球教学中加强心理训练是十分必要。具体应用策略如下:
念动训练法即来自于运动观念从而产生的运动反应,其主要是通过平时的训练记忆来完成的,是一种依靠表现和自我暗示融合一起的心理训练方式。这种训练方式对于学生来说就是一种运动感知的体会,它可以很好的帮助学生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并通过情绪的调整来辅助学生掌握好运动技巧,使学生在排球运动中更好的发挥其技能水平。具体表现在排球教学训练之前,教练员要引导学生做好活动前的热身工作,同时,对学生注意力的集中采取动静结合的方法进行训练,比如,教练员喊口令,学生跟着教练员的口令进行做,继而让学生闭上眼睛,深呼吸,使学生完全投入到安静的状态,以促使学生注意力的集中。此外,教练员还可以通过和学生一块做些课堂游戏,以此让学生投入到排球学习状态之中。其次,教练员要在学生进入状态后,巧妙的采用语言暗示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以及学生对排球的兴趣。
视觉表象法也就是人类的大脑对所有事物感知能力的反映。在排球教学训练过程中,教练员可以在不同阶段给学生阅览一些图片,视频或者通过自己示范等方式来增加学生的视觉表象,并把每个动作的要点,环节加以说明,让学生根据所看到形象动作去分析,去讨论,比如,在学习发球动作的时候,教练员就要演示好每个抛球的动作,要点以及步骤,并对所有要点环节进行分解。同时,让学生把所观察到的形象动作全都展现出来,从而帮助学生掌握好发球技巧,使得学生更乐于投入到排球训练中。
在排球教学训练中最常用到的就是心理暗示法,其不仅可以激起学生的潜力,还能培养的自觉性。特别是在发球、传球、助跑起跳时心理暗示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因此,教练员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让学生了解心理暗示法的作用,才能有效的帮助学生战胜心理存在的问题,正确的去认识排球特点。比如助跑起跳的心理暗示就是要学生谙熟动作的要点,并以一定的高度作为学生挥臂的要求,让学生记得每次起跳的高度,以此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而传球时的心理暗示即学生通过手指的力量进行传球,并根据击球声音的强弱来确定身体的协调是不是已经处于最佳状态。由于很多学生觉得排球的球技过于复杂,心中存在一定的顾虑,因此,作为教练员一定要多鼓励学生,并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帮助学生战胜心理障碍,以此提高学生对排球的兴趣和主动性。
在体育运动中,作为三大球之一的排球,其在世界运动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我国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体育运动。因此,在排球教学训练中教练员要利用心理训练来提高学生的运动水平及作战技能,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从而确保排球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