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萍
【摘要】毕业论文是高校本科教学中重要的实践环节,是检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近年来,应用型高校文科毕业论文质量呈现下滑趋势,问题越来越严重,这与毕业论文质量监管的形式化、表面化倾向密切相关。这就需要从应用型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文科专业特色出发,探索符合实际需求的毕业论文管理模式。
【关键词】应用型高校;文科毕业论文;人才培养
【基金项目】湖北大学知行学院教改项目“应用型高校文科毕业论文质量监管体系的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JY201803)。
毕业论文是高校本科教学中重要的实践环节,是检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2013年,教育部实施《学位论文作假行为处理办法》;2018年9月,《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指出,围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潜能,深化教学改革,必须加强学习过程管理,尤其是要“加强对毕业设计(论文)选题、开题、答辩等环节的全过程管理,对形式、内容、难度进行严格监控,提高毕业设计(论文)质量”。而近年来,应用型高校文科毕业论文质量呈现下滑趋势,这与毕业论文质监管体系的形式化、表面化密切相关。
应用型高校不能照搬研究型高校的毕业论文管理模式,要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引导学生从实际出发解决具体问题,以论文写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为出发点,加大规范化管理的力度。同时,文科专业学生思维活跃,语言表达能力强,但逻辑思维能力较差,科学性和严谨性不足,在论文写作方面呈现与理科学生不同的特点。这需要从文科专业特色出发,探索符合实际需求的毕业论文管理模式。
一、应用型高校文科毕业论文质量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选题的实用性不强
目前,高校毕业论文选题多是由专业教师从不同的学术研究方向出发提出。而高校文科教师多为研究生、博士生,虽然学历高,但从事理论研究较多,实践经验不足。处于应用转型阶段的高校“双师型”教师不多。这些因素都使得毕业论文选题的实用性不强。
(二)内容空洞,缺乏创新性
文科学生在毕业论文写作过程中,受学科研究方式的局限,以查阅文献资料为主,缺乏研究性实验的开展和调研数据等实证性材料,因此论文内容较为空洞,多是从理论到理论的分析论述。论文中文献资料运用较多,缺乏独立思考问题后的观点,没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新视角、新方法。
(三)内在逻辑不够严谨,主体部分论证不足
文科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不够严谨,在提出问题和分析问题过程中,容易将问题的表象与产生问题的原因相混淆,因此二级标题中常出现内容的重叠和交叉,内在逻辑不够严谨。文科学生因为分析能力的不足,在毕业论文中往往对概念、基本理论、背景性资料阐述较多,运用专业基础知识分析具体案例不足,解决问题部分缺乏联系实际的具体措施,在结构上容易出现详略不分、重点内容不突出的问题。
(四)格式不规范
论文格式虽然有规范性文件,但学生并没有很好地理解和执行到位。教师在论文指导过程中主要提出内容上的修改要求,对格式方面的问题多要求学生自己对照文件要求和往届毕业论文的例子进行调整。在论文定稿时,指导教师对格式方面的细节问题并没有认真审核一一指出。这使得毕业论文格式不规范的现象较为普遍地存在。
二、应用型高校文科毕业论文质量问题的成因分析
应用型高校文科毕业论文中存在的这些问题,与其管理体系的不完善密切相关,具体来说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不够
学生进入大四后多面临就业、考研、考公务员、出国等压力,对毕业论文缺乏正确的认识和态度,很多人将之视为一个并不影响自己学业成绩的形式,只要能通过答辩即可。而高校对毕业论文奖惩涉及的范围有限,难以起到引领作用。加之,有些学生对论文选题内容不感兴趣,缺乏钻研的动力。有的认为,文科毕业论文与理科不一样,比较简单,不需要做实验,记录准确的数据,只需要找些相关文献资料复制粘贴即可。因此,学生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在毕业论文写作过程中投入的时间和精力有限,与指导教师的沟通和交流也很被动,有些学生经常处于失联状态,直到论文答辩前一两周才主动找指导老师修改论文。
(二)指导教师的责任心不强
高校对教师指导毕业论文过程的要求较少,学生论文成绩的好坏也不影响教师的年度考评和职称晋升,加之教师自身教学、科研任务的压力,因此,有些指导教师不重视这项工作,与学生沟通较少,给学生指出的问题不够具体和明确,学生提出的问题回复也不及时,对论文质量的把关不严格,有的教师甚至只要求学生到达字数、通过查重即可。在论文答辩过程中,指出学生的问题、提出修改意见不够严谨认真,成绩评定也较为主观和随意。
(三)论文抽检机制不够完善
目前,高校的论文工作主要由教务处负责相关规范性文件的制定,各学院成立的毕业论文工作小组具体来开展,各学院的工作小组主要是对毕业论文的开展情况进行管理,而对论文质量缺乏检查和监督机制。学生论文答辩完成、成绩评定之后,教务处组织学院的专家抽取各专业部分学生的毕业论文进行检查,检查的内容既包括开题报告、指导记录表、答辩记录等文件资料,也包括论文的质量。抽检发现的问题,无论是选题不当、内容空洞还是格式不规范,都缺乏事后追惩制度。
(四)信息化管理方式较为形式化
目前,一些高校为了加强毕业论文的过程管理,采用了信息化管理方式,对论文选题、开题、内容修改、查重、成績评定等环节进行网络管理。但目前这种管理方式主要用于将毕业论文各项工作高速快捷地反映出来,而缺乏对各项工作完成状况的监管。如在教师指导学生修改论文的环节,只能体现师生互动的频率和次数,并不能促进双方的深入沟通和交流,更缺乏对论文内容和质量的把关。这种管理方式呈现形式化、表面化的倾向。
我国《高等教育法》指出,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然而当下学生、指导教师对毕业论文的态度不认真,毕业论文抽检机制的不完善,信息化管理方式的形式化,使得文科毕业论文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既无法体现专业理论研究的深度,又不能体现实践运用的意义,影响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水平。
三、加强应用型高校文科毕业论文质量监管的具体措施
(一)调动毕业生论文写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1.调整毕业论文选题内容和方式。高校毕业论文选题多是由专业教师提出,虽然每年的选题都在更新,但实用性不强,而且不一定都是学生感兴趣的角度和问题,无法激发学生自主钻研的积极性。从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的特点来看,文科毕业论文的选题可以改为教师选题和学生选题相结合的方式,一部分选题由学生结合创新创业项目、实习实践、考研复习等自主提出,再由专业教师进行审核和完善。从实际效果来看,学生感兴趣的选题更能调动其深入分析和思考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完善毕业论文的奖惩机制。对优秀毕业论文的奖励能起到示范和引领作用。因此,可以将优秀毕业论文整理成论文集进行宣传、展示和存档,还可以为其中具有实践性、创新性的研究项目设立专项奖励资金,积极鼓励学生运用专业知识研究解决实际问题,培养科研意识。同时,严格执行毕业论文质量标准,增强论文答辩过程的严谨性,积极宣传,使学生明确毕业论文与学历、学位证书之间的关系。
(二)加强对指导教师的考核管理
指导教师的专业水平和责任心对学生毕业论文的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要加强对指导教师的考核,完善相关奖惩制度。将毕业论文指导情况的考核列入年度考核和职称评聘条件,对责任心不强的教师减少次年指导人数,对优秀毕业论文的指导教师进行精神和物质奖励。
(三)完善毕业论文抽检机制
完善毕业论文抽检机制,建立毕业论文抽检的校级和院级二级体系。各院毕业论文工作小组不仅负责毕业论文的开展和组织工作,而且要对论文的质量进行抽查,对论文格式及内容上出现的问题要求学生限期修改,对指导教师与评阅教师给出的论文成绩和答辩成绩进行复核,对于分值相差大的论文与相关教师进行沟通,情节严重的予以通报批评。对论文质量不仅要开展检查,而且要反馈检查结果,对抽查中发现的格式未达到标准、质量差的论文进行处罚。
(四)充分发挥信息化管理的优势
信息化管理系统具有便捷、高效的特点,可以在过程管理的基础上完善有利于毕业论文质量管理的细节。从提高毕业论文选题质量的角度看,可以借助信息化管理系统对每年选题的更新情况进行监督。在论文写作过程中,可以借助该系统建立互动群组,实现信息共享和实时沟通,加强指导教师的精细化指导。还可以通过该系统展示优秀学生论文,教师分析讲解,从而推动和鼓励学生联系实际,深入调研。针对格式不规范、语言表达不严谨的问题,可以通过信息化管理系统为学生提供形象生动的范文演示小视频,提示常见错误点。论文答辩前还可以借助信息化管理系统进行答辩前盲审,增强论文答辩的规范性和严谨性。这些方式有利于充分发挥信息化管理的优势,全方位提高毕业论文质量监管水平。
四、结论
毕业论文对于应用型高校的文科学生而言,是提高综合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一个重要学习环节,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和创业能力。对于应用型高校而言,只有在过程管理中不断提升毕业论文质量,才有利于實现人才培养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张洪秀.高校本科毕业论文质量问题及对策[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6(01):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