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雪峰
摘 要閱读教学,要坚持以“读”为主,引导学生入情入境读好书,透过语言文字与作者进行心灵对话,领悟文字表情达意之精妙。学好语文更要品词品句,在品读中要激情,要入境,要尊重个性。引导学生悉心品味,从字词句中揣摩、感悟,加深对语言文字的深刻理解,领悟其思想精髓。
关键词入情入境;读书;品词品句;学文
中图分类号:C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25-0190-01
所谓品读,就是强调学生学习课文时以朗读为主要手段和基本途径,以体验感悟为基础,以语文实践为抓手,以语文综合素养为依归的教学策略。阅读教学中“品读”是根本,是最佳的学习方式的选择。
一、品读要激情
激情,就是激发学生阅读情感,也就是捕捉课文的动情点,煽动品读主体的情感,使其与作者息息相通,与人物同悲欢,共爱恨,以求心潮澎湃,情感共鸣,它是以心入境为基础,以动情为途径,达到情感的体验、发展和能力提高的目的。
《荷叶圆圆》的执教者在引导学生阅读“小水珠把荷叶当摇篮”这一部分时,这样点拨激情:“小朋友,摇篮是什么?”在学生理解明白了摇篮之后,教师接着问:“躺在摇篮的感觉怎么样?”学生争先恐后地回答:“感觉很舒服,感觉很快乐,感觉很好,感觉很温暖,感觉很棒……”学生的情自然被激发,然后教师指导朗读:能把这种舒服和快乐的感觉读出来吗?学生读得是有姿有味,有声有色。
《爱之链》的执教者在引导学生品读课文时这样动情叙述以激发学生情感:“风呼呼地刮,雪纷纷地下,环境是这样的恶劣,乔依的心情是那样的凄凉,可他依然那样尽心帮助老妇人,此时此刻,你想说些什么?”学生的情感瞬间爆发,回答得也是精彩纷呈。然后,教者播放配乐画面,引导学生再次走进文本,品味字里行间透露出的感动,学生的阅读层面得到进一步的扩大,阅读情感也得到进一步的升华。
二、品读要入境
入境是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使其步入课文展示的情景和空间,是走进和体味语言文字的过程。教材中有不少文章感染力很强,但无论是时间还是空间距离学生的实际都很远。这样,在学生与课文的对话之间就会产生一定的障碍。因此,要创设情境,想办法缩短时空差距,将语言文字还原成语言形象,从而激起学生阅读的兴趣,进而对课文产生阅读的欲望。在课堂上,我们总是引导学生通过反复的朗读体验作者的情感、领悟语言的内涵,然而,要想使学生真正把书读好,读出语言的滋味、读出语言的神韵,就要引领学生入境入情地,逐渐深入地读书。通过多元探读,体验课文描写的意境,体味语言文字的节奏美、音韵美,丰富自己的语言储备和语感经验,并启迪自己的思想,使之更深邃。“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久而久之,学生就能做到有理解地读,有体验地读,传情达意地读。学生的探究朗读能力自然也就大大提高了。
《荷叶圆圆》的执教者采用音乐、配音朗读、多媒体动画等形式,把学生带进文章描绘的境界中。教师在指导学生品读的过程中,要求学生把课文中的一切看成是自己身边发生的事,让学生进入课文中去,充当其中的角色,把自己当成小水珠、小青蛙、小鱼儿、小蜻蜓,再去朗读,感情就表达得十分真切自然。《爱之链》的执教者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边读边想象画面,再指名读课文,让其他同学闭上眼睛,想象你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指导学生带着这份感动,走进乔依,齐读课文,学生对乔依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三、品读要尊重个性
品读,强调以学生个体的体验感悟为基础,以动情为特征,以达到声情并茂为目的。品读是一种创造性的朗读,是在原作品的基础上的一次再创造,它需要朗读者对作品独立的理解和体会,它要求朗读者用富有个性的声音、情感、动作、表情来表现作品,展示作品。在西谚中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之说,中国古语也讲“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可见,在阅读中,不同的人会建构出不同的审美结果。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入课文,读出“自己”。很高兴地看到,《爱之链》一课的执教者在引导学生多元化理解这一方面很精彩。首先,她在投影幕上打出自学提示:自由读课文1-8自然段,一边读一边画出乔依帮助老妇人的动作、神态、语言的词语或句子,然后读一读,体会乔依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也可在旁边写上自己的感受。接着汇报交流。学生通过认真阅读,读出了各自不同的体会:有的读出了乔依的贫穷,有的读出了乔依的乐于助人,有的读出了乔依的不求回报,有的读出了乔依很有礼貌……学生真正在品读文字中完善了自我,完成了个性化的阅读体验。
总之,如果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坚持以“读”为主,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读,品词品句地读,充分利用文质兼美的课本,引领学生抓住内容精彩之处、语言运用经典之处,品读语言文字,让学生从课文中的字、词、句甚至标点符号的比较、揣摩、感悟、运用中得到人文的关怀,受到语言的熏陶,努力使学生提高语文素养。相信,这样以“品读语言”为核心的语文课才能让我们的学生都沉浸在“语言文化”的无穷魅力中,让每一个学生都“想说”“会说”“能说”,使我们的语文课真正散发出迷人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