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CA管理下分层级责任制护理的效果观察

2019-11-25 01:37覃凤
中国卫生产业 2019年24期
关键词:护理效果

覃凤

[摘要] 目的 探究观察PDCA管理下分层级责任制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2018年7月—2019年2月实施PDCA管理下分层级责任制期间收治的8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2018年1—6月实施常规护理管理模式期间收治的8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给予PDCA模式下分层级责任制护理管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基础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以及护理文书质量评分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977、 6.493、7.278,P<0.05)。结论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实施给予PDCA管理下分层级责任制护理可显著提高护理效果,减少护患纠纷,确保护理质量,提升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 PDCA管理;分层级责任制;护理效果

[中图分类号] R4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9)08(c)-0050-02

“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作为医院服务的最高宗旨,关注患者健康成为了当前护理模式广泛推广的观念,也是目前临床护理工作中的一大重点[1]。PDCA循环管理以P→D→C→A这一转动循环方式为基本原理,意在实现质量管理的持续改进,营造了一种合理、有效的护理管理环境[2]。结合分层级责任制,能最大程度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对患者病情进行实时监测,给予针对性治疗、护理,全面满足患者诉求,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对提高护理质量起到了促进作用[3]。该文就实施常规护理模式和PDCA管理下分层级责任制护理模式对提高护理效果进行深入探讨,作对比分析,以期为将后来的研究提供科学依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8年7月—2019年2月实施PDCA管理下分层级责任制期间收治的8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2018年1—6月实施常规护理管理模式期间收治的8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其中,观察组男48例,女32例,年龄18~72岁,平均年龄(43.16±5.69)岁;对照组男45例,女35例;年龄20~71岁,平均年龄(43.85±6.01)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给予PDCA模式下分层级责任制护理管理,具体如下。

①P计划:成立分层级管理护理小组,由护士长牵头,分设护理组长、责任护士、辅助护士,综合考虑成员工作年限、技术水平、业务职称、学历水平以及工作能力等方面,对小组成员实施分层级管理。护士长根据所在科室患者人数、不同患者病情需要合理分配护理人员,建立完善的护理质量管理制度以及评价标准。

②D执行:量化职责范畴,明确小组成员职责,做好岗位分工。

护士长全面负责科室管理工作,保证分工的合理性。每周对护理质量进行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整改措施;每月召开一次例会,通报护理质量督查情況,并讨论疑难病例处理措施,对护理质量进行严格把控,以防护理差错事故发生。定期开展相关培训,提高护理人员主动学习意识,提升业务水平。将护理质量评分纳入考核体系中,作为奖惩依据。

护理组长负责指导全体护士完成治疗、护理工作,在详细了解患者病情基础上,制定个性化护理措施,同时做好对年轻护士的帮扶工作。

责任护士需做好患者各项护理工作,如心理疏导、健康宣教、用药指导等。

辅助护士做好生活护理和无创护理,及时补充治疗和护理工作的各项耗材,保证病房干净整洁。

③C检查:护士长结合护士自我评价以及实际护理情况,检查护理质量各指标是否达标,了解护理工作进展,对护理质量进行督察和指导,评估护理偏差,并提出对下一步工作的具体要求和目标。

④A处理:处理环节是整个管理过程中的关键阶段。循环周期以月作为单位,科室每月召开总结会议,深入分析质量检查结果,讨论循环中出现问题的解决方案,依据护理情况,结合护理目标,对护理管理工作及时调整,并对护理措施进行重新拟定修订。同时,制定质量改进方案,把待解决的问题或新问题并入下一个循环,避免出现断层,实现护理质量的持续改善。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护理效果,评价指标包含基础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以及护理文书质量。

1.4  统计方法

将该次研究数据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实施分析,以(x±s)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生活水平提升,社会发展日新月异,人们更注重对生活的享受,寻求舒适的环境。高标准的护理服务需求,导致护患关系、医患关系出现不和谐的画面,矛盾日益凸显。为确保临床护理质量,就需要不断提升护理管理能力,转变原有的传统护理理念和模式,寻求新的护理方式,深化护理内涵,稳步推进优质的护理服务[4]。在临床护理实践中,影响护理质量的重要因素就包含护理管理,而护理质量是衡量医疗水平的一大重要指标[5]。

PDCA循环管理模式由休哈特博士提出、戴明环改造而形成,适用于各种质量管理工作,是一种科学的、全面的、完整的、规范的治疗管理程序,逐步实现质量计划的制定和组织的现实化[6-7]。分层级责任制护理管理中,护理人员呈梯队型,根据护理人员的不同能级,设定岗位层级,给予不同的工作权限及待遇,履行不同岗位职责,充分满足不同病情患者的需求,保证高效率完成各项护理工作[8]。基于PDCA管理下分层级责任制护理体现了其人性化,以防控为主,全院参与其中,对护理过程严密控制,持续改进护理质量,在“分析→实施→改进→实施→改进”的循环体系下,使护理工作更为规范,不仅能明确护理人员工作职责,使护理工作具体化、个性化,引导成员找准角色定位,充当“照顾者”角色,发挥护理人员能动性,培养独立意识,处理紧急、疑难病例时的应对能力明显提升,有利于提高护理效率,还能充分考虑患者实际需求,及时了解病患病情,取得患者信任,促进护患关系和谐。此外,该方式可有效避免盲目工作状态,各项护理工作在护士长的监督下有条不紊地进行,减少了护理差错的发生几率,可避免护患纠纷,保证护理工作的安全性和有效性[9-10]。护士长的检查和监管工作、严格的考核标准也是落实分层级责任制的有效措施,使行业作风有了明显改善,工作态度也发生了转变。从该次研究数据中也可看出,观察组基础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以及护理文书质量等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有明显上升趋势。

综上所述,PDCA管理下分层级责任制护理对提高护理质量具有积极影响,可有效改善护理效果,提升护理满意度,增强护理人员责任感,保证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  黄青,罗萍.PDCA管理下分层级责任制护理对提高护理质量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6,13(21):101-102.

[2]  殷铁梅.PDCA管理系统下的APN排班及层级责任制护理对减少护理差错发生率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1):221-222.

[3]  殷铁梅.PDCA管理系统下的APN排班及责任制护理模式对提高护理质量的效果研究[J].内蒙古中医药,2016,35(3):89-90.

[4]  廖宁宁.PDCA管理下分层级责任制护理对护理质量的影响[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8,11(24):180-181.

[5]  单美丽,潘颖.PDCA管理下分层级责任制护理的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20):252-253.

[6]  黄颖.PDCA管理下分层级责任制护理对提高护理质量的影响[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5):155,158.

[7]  罗翠玲.PDCA循环管理模式在临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6,13(17):90-93.

[8]  孙海燕.PDCA循环在护士分层培训中的应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7,36(21):2911.

[9]  冯英璞,张婧爽,李灿灿,等.介入病房实施医护协同分层级责任制护理的效果[J].介入放射学杂志,2015,17(6):537-539.

[10]  谭梨丽.PDCA管理系统下的APN排班及层级责任制护理对提高护理质量的影响[J].医药前沿,2014,8(24):349-350.

(收稿日期:2019-05-23)

猜你喜欢
护理效果
早期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