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庆亮 胡小婵 赵松林
槟榔果为棕榈科植物槟榔的干燥成熟种子。槟榔是一种原生于马来半岛的典型热带植物,对土壤要求不严,具有抗风、抗寒等特点,经济寿命较长,一般管理水平下,榔干产量可达3000 kg/hm2(鲜果可达14 000?15 000 kg/hm2)以上;管理较好的情况下,榔干產量可超过6000 kg/hm2,经济效益十分可观。
海南属于热带地区,种植槟榔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栽培历史超过1500年,产量占全国的95%以上,代表着中国大陆槟榔生产的总体情况。目前,国内槟榔传统食用消费市场发展势头强劲,年产值已突破百亿元大关,市场销量仍以年均20%以上的速度增长。同时,槟榔又位居中国四大南药之首,其药用和保健市场需求十分旺盛,不仅具有良好的杀虫、消积、利水、除湿、截疟等功效,对于老年痴呆、抑郁症、偏头痛、痛风等也有独特疗效。而且在此基础上,随着槟榔深加工技术的不断开发,其作为副食品的消费数量也在快速增长。综合来看,海南槟榔产业潜力巨大,前景十分广阔。
海南槟榔产业现状
海南槟榔种植情况
种植优势。海南发展槟榔产业的集中优势,在于其地理区域的优越,不仅具有良好的自然资源,而且气候温和,雨量丰沛,阳光充足,年平均气温26.7 ℃,年平均降水量约1000 毫米,年平均日照时数约1800小时,非常适宜热带水果的种植,尤其是槟榔,海南全岛均可,且产量高,品质优,市场价格好,农民种植积极性高。
种植现状。我国槟榔主要分布在海南、台湾及云南三省。海南则是中国槟榔的最大生产地,其种植面积、年产量、收购量均占全国的90%以上(不含台湾)。海南省槟榔种植主要分布于东部、西部和中部,东部主要产区为琼海、万宁和陵水;西部主要产区为白沙、东方和儋州;中部主要产区为屯昌和琼中。由于槟榔种植成本低、管理粗放,经济效益好,近20年来,海南槟榔种植业飞速发展,种植面积大幅增加(见表1)。
据统计,至2017年底,海南省槟榔种植面积高达102530 hm2,收获面积超过73872 hm2,总产量为255114 t(表1)。而在2000年,海南全省槟榔种植面积仅2万hm2,年产量仅3万多吨,但到2010年,年产量则猛增到15万吨,随后海南槟榔产量和面积持续攀升,到2014年年产量就已高达23万吨。同时,由于海南省对槟榔产业的高度重视,在研究与投入方面不断加大力度,其单产超过3000 kg/hm2,仅次于尼泊尔的3336 kg/hm2,位居世界第二。相信随着新增面积投产、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提高,海南槟榔产业仍将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海南槟榔产业特点
海南是世界槟榔主产区之一。我国虽然是世界槟榔第二大生产国,但作为主产区的海南,却占中国大陆槟榔总产量的 99%。槟榔作为海南仅次于橡胶的第二大热带经济作物,已逐渐成为东部、中部和南部山区 200 多万农民主要的经济来源之一。种植槟榔已自发地成为海南农民发家致富的一项优选产业。
海南槟榔品质相对优越。海南槟榔与东南亚槟榔相比,不仅肉质厚,纤维细小、柔软,耐咀嚼,生物碱含量也更高,更有利于口腔健康,质量优势明显。而且,随着槟榔深加工技术的不断开发,海南产槟榔品质的优势,将愈发明显。
海南槟榔的生产与加工相分离。就槟榔产业而言,其生产主产区海南与加工主产区湖南基本分离。海南主产区鲜果采摘后直接食用的约占1%,在海南初加工成干果的仅占4%(主要集中在万宁和屯昌),而高达95%的海南产区槟榔,都供应给湖南进行深加工,最终才作为成品送达消费者手中。
由此,我国形成了槟榔生产主要集中在海南、深加工主要集中在湖南省的格局。种植槟榔的海南人要吃湖南加工的槟榔,这一直都是海南槟榔产业的尴尬。湖南多数企业不愿在海南进行深加工,主要原因是海南本地槟榔消费数量不多,只能销往消费市场较大的湖南,导致不种植槟榔树的湖南成为槟榔深加工重地,并凭借海南的槟榔原料迅速发展起一个较大的新兴产业。
海南槟榔产业存在的问题
生产技术创新意识不强。海南槟榔的种植多以农户自主种植为主,企业种植面积较少。大部分农户在对槟榔选育培养时采用传统方法,缺乏科学的理论支撑,对生产技术的创新意识较为薄弱,对改进生产技术,达到高产高量有心无力。具体表现有二:一是品种单一,分布不均,极少形成规模,且管理粗放,品牌少,市场竞争力弱;二是种植技术落后、方法不当,槟榔种植易发生病虫害,黄化病发生严重。
生产设备技术落后。海南岛是我国最年轻的省份,1988年建省,起步时间较晚,许多软件硬件都不成熟,人才缺乏;同时又与内地各省远隔琼州海峡,往来交通不便,附加成本增加,科技发展相对落后,技术设备更新较慢。具体表现有两点:一是产品初加工技术落后,对环境污染严重,采用木柴炉灶熏干,槟榔黑果传统的作坊初加工烟尘污染较大;二是海南槟榔深加工产业不成熟,经济价值没有得到充分挖掘。
新产品研发严重滞后。海南传统槟榔食品加工业的发展仍处于低端区位,虽经一再努力初具规模,但在槟榔有效成分提取和深加工产品研究及规模开发方面十分滞后,槟榔综合利用程度低,导致支撑海南槟榔产业持续发展的后劲不足,尤其是在挖掘槟榔的药用价值方面未行深度研发,未能充分增加槟榔产业附加值,延长槟榔产业链,严重制约了槟榔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海南槟榔产业投资分析报告
政策环境
国家政策环境。2016年以来,随着政府刺激内需政策效应的逐渐显现,以及国际经济形势的好转,槟榔下游行业进入新一轮景气周期,从而带来槟榔市场需求的膨胀,槟榔行业的销售回升明显,供求关系得到改善,行业盈利能力稳步提升。同时,在国家“十三五”规划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大方针下,槟榔面临巨大的市场投资机遇,行业迎来了持续性的新的发展契机。
海南政策环境。海南岛具有种植槟榔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槟榔作为海南省第二大经济作物,开发好这一资源对海南经济发展意义重大。然而由于槟榔加工技术严重滞后,多年来海南只能作为湖南等省槟榔加工业原料基地,长期以来,海南槟榔加工以家庭作坊式为主,使用传统土灶烟熏槟榔,不仅生产技术落后、能耗与成本高、劳动强度大,而且产品质量不稳定、环境污染严重。
但自2013年起,海南省农业厅开始实施槟榔烘干绿色改造项目,将一批环保、先进、价格合理、配套设施完善的设备推荐给槟榔加工户。2017年12月,海南省出台《关于加强槟榔加工行业污染防治的意见》,进一步通过绿色改造推动槟榔产业做大做强,并在定安、万宁、琼海等主产区设立节能环保型槟榔烘烤技术与设备示范基地,推广应用环保技术与设备,引导槟榔加工产业规模化、聚集化发展,全面禁止槟榔土法熏烤。目前海南槟榔鲜果初加工有农户加工与企业加工,并逐步发展为企业初加工为主,初加工主要分布在万宁市、琼海市、陵水县、定安、屯昌县等市县。
投资前景
种植产业前景。槟榔种植属第一产业,槟榔加工属第二产业,从事槟榔生果交易属第三产业。常规来说三产业强于二产业,二产业好过一产业。但槟榔产业是一个例外,由于经过近20年的发展,槟榔产业已趋成熟,特别是终端消费市场的飞速发展,带动了整个产业的发展,同时也形成了相对稳定的产业格局。
正因为产业成熟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生态结构,保障了槟榔能从传统靠天吃饭的农产品中脱颖而出,加之槟榔具有与其他农产品所不同的“高产出低投入”的投资回报特性,使得槟榔能与橡胶并驾齐驱成为海南岛重要热带经济作物,最终成为海南省农业的支柱产业,是海南农户脱贫致富的重要来源,无论是槟榔的种果种苗、槟榔种植、槟榔采摘,均能稳定地增收致富。
消费市场前景。目前,我国槟榔消费人群众多,嚼食槟榔的地区不断扩大,槟榔消费人口目前已超过6 000万。其中湖南湘潭市居民槟榔消费历史跨越数百年,部分人群平均每年每人消费槟榔达0.5 kg,多者达数十公斤。因此当地的槟榔加工业十分旺盛,产品销往上海、广州、深圳、台湾等地,部分返销海南,由此全国槟榔产业从业人数超过300万,而与槟榔产业相关的产业,其从业人数更是超过1 000万。
事实上,近年来,槟榔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消费市场也在不断扩大,产品常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原来只有湖南的企业收购槟榔干果,但现在全国29个省(市)都有消费市场,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根据目前海南槟榔实际收获面积、槟榔鲜果加工能力、槟榔成品市场消费增长情况等预测,海南槟榔鲜果产量增长速度跟不上槟榔成品市场消费每年20%的增长速度。
国际产业前景。目前,在“一带一路”大背景下,全球槟榔产业产值正以年均20%的速率增长。据专家预计,2025年后,全球将形成20亿的消费人群,年产值将突破2万亿元大关,我国(海南)在槟榔产业方面,理应乘势而上,而且还应发挥充分的主导作用。
投资策略
建立健全槟榔良种苗木繁育体系和种植技术培训体系。建设一个大型槟榔种质资源保存与鉴定中心,建立多个良种苗木繁育基地,为槟榔种植提供优质种苗。通过选育良种,提供优质种苗,提高槟榔单位面积产量并保障槟榔品质,加强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先进生产技术推广和科技文化培训,推广先进的槟榔生产栽培技术,提高农民的管理水平,促进槟榔标准化生产。
科学种植与管理,提高综合经济效益。及时更新低产园,高标准建设生态园,果园管理进一步科学化。一方面,槟榔无主根而须根发达,属于浅根系植物,是理想的间作树种,若与其他作物一起间种,可显著提高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另一方面,可发展槟榔园种养经营模式,有选择地开发槟榔园林下经济,增强槟榔园生态系统的循环利用。
加强科技开发。加大槟榔综合利用和深加工研发力度,使槟榔产品更科学、更卫生、更安全,积极开拓高端消费市场,增加产业附加值,延长产业链。槟榔作为中国四大南药之一,药用方面尚有许多研究和开发价值,加强对槟榔有效成分的提取,加大对槟榔药用与食用的综合利用研究力度,开发药品、保健品、美容品和日用品等一系列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槟榔深加工产品,积极延伸并强化槟榔产业链,足以引领槟榔产业走上良性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树立品牌意识,制定行业标准,提高市场竞争力。要使槟榔产业做大做强,应做好品牌宣傳,举行槟榔产品促销活动,提高槟榔品牌知名度,提高市场竞争力。同时,政府应构建槟榔批发市场,加强槟榔产业交易市场,成立槟榔协会,制定槟榔行业标准,做好市场流通及信息收集,确保公平交易。
争取国家产业政策扶持。中国槟榔产业的快速、可持续发展,离不开政府的积极扶持。对于涉及槟榔良种苗木繁育、技术推广、新产品研发、病虫防控、市场建设、检验检疫等方面的基础性、公益性项目,要争取政策无偿支助。对于槟榔采后商品化加工、运输和批发等方面的经营性项目,要争取政府在财政、信贷和税收上给予扶持,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
早日实现向深加工转型。积极调整槟榔加工布局,淘汰小企业,消灭熏制加工作坊,避免浪费资源污染环境,提高槟榔加工产品质量。政府与企业应充分利用海南岛的区位优势,加大人才引进力度,积极开展国内外人才合作交流;加大设备技术创新力度,积极与内地企业合作,引进先进生产设备,争取槟榔深加工产业落户海南,免除往返海南湖南的税收、保鲜、运输费等成本,提升海南经销商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加快槟榔精深加工产品的研发步伐,开发槟榔精深加工系列产品,促进传统槟榔产品的换代升级,引导和重点支持发展槟榔深加工工厂,加强新产品研发能力,确实解决海南槟榔深加工存在的诸如污染大、品味不纯等问题。
成本效益分析
上游成本效益分析。供需关系是决定价格行情走势的根本,近年来海南槟榔种植面积每年都在不断扩张,保障了下游市场稳定和充裕的产量供应;下游市场销售一直也持续增长,终端市场销量每年都在递增,根据目前海南槟榔实际收获面积、槟榔鲜果加工能力、槟榔成品市场消费增长情况等预测,海南槟榔鲜果产量增长速度跟不上成品市场消费每年20%的增长速度。
统计显示,海南低产槟榔园约占种植面积的20%?30%,这部分槟榔园种植生产管理有待加强。按精细化管理标准,种植成龄槟榔投入约22500元/ hm2(不含地价),按产量11250 kg/hm2计,不考虑财务和管理成本,槟榔生果卖到4元/ kg就可保本。但事实上,近年来海南槟榔产量高达13500?15000 kg/hm2,其盈利空间巨大。
中游成本效益分析。中游市场重点是指加工环节,初加工环节的收益主要包含“加工费”和“合理利润”及“囤货行情”三个部分,深加工收购商按照市场的生果价格,给到合理加工费和合理利润,形成理论收购价就能保障初加工环节盈利,当年实际价格等于或高于理论价格时初加工环节就能赚钱,实际价格低于理论价格则初加工环节不赚钱或少赚钱。
2015—2017年海南槟榔鲜果价格持续上涨,种植环节产值分别是45亿元、50亿元、90亿元。数据分析表明:2015—2017年,生果价格都较高,种植户均获得了较大利润,2015年初加工环节仍是除正常利润外大赚的一年,2016年初加工环节正好赚取了正常和合理的利润。2017年初加工环节除加工费和合理的利润外,赚取了一定的行情利润,获益不少。
2018年收购季海南槟榔鲜果平均价格超过20.1元/kg,价格普遍高于2017年同期,同比增长约10%。海南槟榔2018年收购季槟榔白果加工费约1.0元/kg,黑果的加工费约2.0?2.4元/kg,槟榔干果销售综合平均价74.4元/kg。
预计2019年海南及国内外生果产量、湖南深加工行业竞争、终端消费市场表现以及环保政策影响均对海南槟榔鲜果价格走向具主导影响。
投资回报
市场情况。据海南省农业厅统计,近5年来,海南槟榔鲜果价格在8?22元/kg之间稳步攀升。2014—2018年这5年间,生果的平均价格分别为11.6元/kg、13.0元/kg、16.6元/kg、19.2元/kg、20.8元/kg。因此,未来海南槟榔的价格和形势十分喜人!
生产情况。海南种植槟榔一般6?8年开花结果,种植后15?30年为旺产期,寿命一般可达40?50年。正常管理的槟榔园,一般鲜果产量15 000 kg/hm2,按2018年20.8元/kg计,收益约312 000元/hm2,生产成本按22500元/hm2,年利润约217500元/hm2。因此,未来海南槟榔种植大有“钱”途!
加工情况。海南是槟榔生产地,湖南是槟榔销售地;海南人种槟榔,湖南人吃槟榔。海南槟榔约99%是以鲜果或干果供应湖南槟榔深加工。有报道指出:在湖南深加工,成本价每公斤不超过90元的槟榔,可做成26包产品,出厂批发总价约160元,而经销商卖出总价可达260元。也就是说,深加工效益是初加工效益的4?5倍,利润十分可观!
投资风险
槟榔与口腔癌的问题。早在2003年,WHO国际癌症研究中心(IARC)发出警告:传统的槟榔嚼食可能致癌!这一预警其前提有严格的科学界定:一是传统的嚼食,二是可能致癌。但此后的新闻界,时不时有人语出惊人,大肆炒作,特别是2013年,将嚼食槟榔致癌恐惧渲染到了高潮。然而,恰恰就是这些年,海南槟榔产业不但没有因为负面的新闻炒作而萧条,相反,海南槟榔的产量和消费,还呈现出逐年快速增长的态势;即使在我国台湾,政府以“三不”(不鼓勵、不辅导、不禁止)政策冷眼对待,但近十几年来,台湾槟榔产值仍然持续高居台湾农产品年产值第二名,仅次于主食稻米,年平均产值都超过80亿新台币。
因此,对于槟榔产业而言,就像在香烟上写着“吸烟有害健康”一样,并没有因为偶尔大肆炒作“嚼食槟榔致癌”的新闻,而长期遭受实质性的影响。
偶发性价格波动。纵观海南槟榔产业这十几年的发展历史,海南槟榔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消费市场也不断扩大,产品供不应求,而且海南槟榔产业的发展整体是健康的、平稳的、持续的增长。但也存在偶发性的价格波动,导致槟榔鲜果价格短暂性下跌。经查证分析发现,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受到负面炒作新闻的影响,譬如夸大传言“嚼食槟榔致癌”,导致短暂性的市场恐慌;二是个别企业偶尔大量囤积,操控市场,扰乱价格,导致槟榔市价产生严重的波动,但终究未能逃过法律的约束。
投资的可行性。总之,综合政策环境、投资前景、投资策略、成本分析、投资回报、投资风险,以及人力资源、设备技术、商业运作模式等方方面面的因素,可以明确地得出结论:进一步发展海南槟榔产业,其前景是乐观的,具有完全的可行性。
(作者单位: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科技信息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