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核心素养主要构成要素间相互关系的辩证研究

2019-11-25 09:16:32吴向宁
四川体育科学 2019年5期
关键词:整体观品德要素

吴向宁

体育核心素养主要构成要素间相互关系的辩证研究

吴向宁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体育工作部,湖北 武汉,430074。

体育核心素养作为体育素养最为核心和重要的支撑,重点聚焦和关注个体应具备的与体育密切联系的关键素养。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对体育核心素养的主要构成要素从结构层次上进行了剖析,并对各构成要素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辩证研究。主要结论:体育核心素养有其稳定的内在结构和固有要求,个体体育核心素养的内在表现与体育品德和体育意识呈现出高度的正相关;外在表现与基础要素(体育品德)紧密关联,通过运动技能、体育行为和身体娱乐展示出来;体育知识的累积与学习可以有效促进个体体育核心素养的有效提升;主要构成要素之间呈现出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互为促进的辩证关系。

体育核心素养;构成要素;体育教育;整体观

体育核心素养是目前我国体育教育领域研究的热点与重点,特别是以体育核心素养为顶层设计的宏观构想与体育理念已经引发了学界的共鸣。对于如何有效推进、引领和发展现阶段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及其如何去规划、贯彻和实施,很多专家学者都提出了自己的真知灼见[1-6]。体育核心素养相对于独立的个体或者具体的对象而言是一个非常复杂、抽象、宽泛的概念性术语,在我国已经历经了近30年的发展与探索,长期以来学界围绕“体育核心素养”这一主题也坚持不懈地做了大量的探索和研究工作,但是对于体育核心素养主要构成要素间相互关系的研究尚不多见,尤其是随着体育学科的深入发展延伸和人们对体育课程认识的深化升华,体育核心素养必将会不断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与多维评价,那么,对于体育核心素养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研究就显得十分重要。

1 体育核心素养的主要构成要素确定

根据系统科学方法的相关理论:系统的结构是整体与部分之间相互关系的中介。整体不等于部分的总和,是通过特定的系统结构来实现的。在哲学范畴,把结构解释为组成有机整体的各个部分,要素和成分相互结合的方式或构成的形式。它是由各要素、成分的特殊本质共同决定的,按其发展的规律逐步形成内在的联系。从系统论的角度出发,系统的结构反映系统中要素之间的联络方式,组织次序及其时空表现形式[7]。

如果将体育核心素养的主要构成要素作为一个复杂和完整的系统,在认真学习和总结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2002年国家教育部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中所强调的构建以提高“大学生体育素养为主要目标的公共必修课程”作为国内学界正式研究体育素养的逻辑起点,认为体育核心素养相比较体育素养而言,应该会更加注重个体或者具体对象的关键性体育素养,在功能、价值和实用等重要方面对应其主要构成要素评价体系能够准确、完整、清晰地彰显出体育教育的精髓与精华,最终目标是实现个体体育核心素养与体育育人思想更加相融合与匹配,从而促进并促使自身健康、和谐、全面的发展,从而具备健全的人格、健康的体魄和优秀的意志品质。同时紧密结合国家先后颁布的引领性政策文件中对落实和发展体育相关素养的具体要求和举措,以及对于体育学科育人思想的导引和目标,并且严格遵循体育学科的特有教育规律和学科性质特点,从体育学科逻辑思维和学科理论的视角出发,认为体育核心素养的主要构成要素至少应该由以下6个2级目标组成,同时这些2级目标又可以细化为各自相对应的子层级(见图1)。

图1 体育核心素养的主要构成要素

2 体育核心素养主要构成要素的结构

系统性原则是指在科学研究中要站在整体水平的高度上去研究对象,始终把对象视作一个由多部分、多要素,按一定联系方式构成的相对独立的有机总体,始终注意从对象本身固有的各方面、各种联系上考察它,从系统与要素、系统与环境、结构与层次、结构与功能、控制与反馈、有序与无序等多种关系中把握它,以求达到研究结果的最优化[8]。系统的结构是指系统内部各种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总和,结构概念是用来表征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关系的范畴[9]。

体育核心素养作为一个复杂抽象并且难以量化的系统或者可以看成是多维评价的概念集合体,其组成结构是由其各个主要构成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渗透而形成的相对稳定和固定的概念综合。同时,体育核心素养的每个主要构成要素也有其独立的规律性与特定性的外在表现形式,具体到学生个体将会通过体育品德、体育学习态度、行为、努力程度、团队协作等多方位多层面展示并且体现出来。结构决定功能,一定的结构具有一定的功能。根据体育学科的特点和特性而言:作为学生个体的身体素质和体育基础普遍不同,但是通过体育教育可以不断增进与完善学生个体对于体育的认识和理解,特别是对体育本质的领悟和感悟,而体育核心素养作为一种更加符合时代特征和现代体育教育理念的概念和提法,可以更多地体现与表述出对学生个体的体育人文关怀和更好地贯彻与实施体育学科的重要育人价值与功能,其主要构成要素是体育核心素养组成结构中最具代表性和最具特征性的重要指标和参照。同时,构成体育核心素养的主要构成要素也在潜移默化之中影响、改变、推动着学生个体良好体育观念和体育理念的建立,从而不断维护并促进体育核心素养的组成结构始终处于稳定的状态之中。

3 体育核心素养各主要构成要素间的相互关系

3.1 对体育核心素养概念整体观的认识

体育核心素养由体育品德、体育意识、体育知识、运动技能、体育行为和身体娱乐6个主要构成要素组成,每个独立的构成要素又可以细化为各自相对应的子层级。例如:运用系统科学的相关理论研究体育核心素养概念整体观,其中体育品德中的体育道德修养和体育文化修养子层级,所对应学生个体表现出的勇于拼搏、积极进取、公平正义、奋发向上等良好意志品质往往决定着其今后体育核心素养的能力。更为重要的是,培养学生优秀的体育品德也是新时期切实贯彻和实施国家“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政策彰显与具体体现。

从整体观而言,体育品德和体育意识两个构成要素会是学生个体体育核心素养的内在表现,尤其是体育品德也是体育核心素养的基础要素,将会直接影响到学生个体体育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养成。值得注意的是:体育品德优秀和体育意识敏锐的学生并不一定都会表现出高超的运动技能和丰富的体育知识,但大都会积极主动参与到体育运动的团队协作与自身的体育锻炼之中。因为态度决定行为,依据体育核心素养的整体观,学生个体所具备的优秀体育品德和敏锐体育意识可以促使其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能够更好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变化,为终身学习、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并且能够达到促进社会良好运行的目的。

体育知识则更多的体现出作为学生个体对于体育学科的学习兴趣和体育运动的爱好程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丰富全面的体育知识会在无形之中促使并推进学生主动参与到运动技能的学习和身体娱乐的活动之中,反过来,运动技能的提高和身体娱乐的提升也能对体育知识的累积产生相应的积极影响。特别是学生在运动技能和身体娱乐参与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新的困惑与问题,而这些疑惑都是可以通过体育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得到理解和解答。

体育核心素养概念整体观的外在表现往往会通过运动技能、体育行为和身体娱乐这3个构成要素显现出来,因为这是由体育学科本身的特点和特性所决定,而这种外在表现更多的是学生个体身体素质水平和运动技术技能的展示和体现。众所周知,学生个体运动能力的高低受到多种复杂因素所制约与影响,其中与先天生理机能也有较大的关系。但是,运动能力突出的学生并不一定都会具备优秀的体育品德和敏锐的体育意识,特别是近年来被网络媒体报道和评论的校园体育暴力(冲突)事件已经不被人们所陌生,尤其不能忽视和必须正视的是:很多体育基础较差甚至很差的学生通过自己在体育课程学习过程中的不懈努力和刻苦努力,经过不断克服生理、心理和能力上的困难和阻碍而获得最终成功的事例早已不在少数,这些学生普遍都具有优秀的体育核心素养。

总之,体育核心素养概念的整体观既融合了各个主要构成要素各自的特点、价值、内涵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同时又反作用于各个主要构成要素之中,使其互为补充和相互完善(见图2)。

图2 体育核心素养概念的整体观

3.2 各个主要构成要素表现出的整体观

体育整体观以注重体育整体利益和要素的协调发展为其特征。体育这个大系统的正常运转和健康发展,有赖于它的各层次要素的有效运作与协调发展[10]。而概念是反映事物特有属性或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是人们在理性认识阶段的产物,是理性思维的一种基本形式[11]。具体对于体育核心素养这一概念而言,尽管目前学界对于其准确定义尚处于探寻和研究之中,但是对体育核心素养所表现出的多维评价体系和多元化构成要素已经达成共识,换言之,学生个体所表现出的体育核心素养一般都是多种构成要素共同发挥作用的结果。

从整体观而言,学生个体体育核心素养的优劣与否,完全取决于其主要构成要素相互作用与结合,在现实的学校体育教育之中,教师很难区分、划分以及针对实施纯粹理论意义上某一个独立构成要素的具体讲授与培养。显然,在有意识发展和完善学生体育核心素养某个构成要素的同时,也必然会对其它构成要素产生一定影响。学科结构理论的著名代表人物布鲁纳认为:任何学科知识都是具有结构的,反映了事物之间的联系性或规律性[12],体育学科本身的特点也决定了体育核心素养的所有构成要素之间不会是孤立存在和独立发展的,它们之间具体表现在学生个体中一定会具有多维度的相互影响和相互渗透,最终融汇结合,然而体育自身的复杂性又使这些构成要素表现出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多样性和包容性等不同特征。体育品德是体育核心素养的基础要素,因为个人的品德与修养历来是中华民族首要重视的立人标准,立人先立德、树人必树德的传统理念已经被国人根深蒂固,特别是教育部在2017年底正式颁布的《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年版)》,重点强调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和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13]。体育知识,包括学生个体的体育基本常识和体育专业知识是不断提升其体育核心素养能力的重要载体。学生通过对体育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与积累,不仅可以不断拓展和逐渐加深自己的体育视野和运动感悟,而且能更好地从宏观和整体上深入认识和理解体育与体育学科,尤其是能在潜移默化中构建起正确的体育观念与理念。体育品德和体育意识两者联系最为紧密,共同形成体育核心素养的内在表现,这种表现具有内隐性与实质性,是学生个体在各种复杂的外在体育学习中一种体育价值观的稳定性体现。学生个体体育核心素养的外在表现主要通过学生个体的运动技能、体育行为和身体娱乐显现出来,受到外界环境和自身身体素质的影响较大,但是通过自身的努力和付出可以不断提高自身的生理机能和运动能力。综上所述,学生个体体育核心素养是所有构成要素的综合作用的动态表征,从而形成特定的整合状态,表现出学生个体体育核心素养能力的不同高低程度。同时,各个构成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呈现出一种相对稳定和固定的整体观。

3.3 主要构成要素的整体观与体育核心素养的关系

从体育学科逻辑思维和学科理论的视角出发,认为体育核心相对于独立的个体或者具体的对象尽管是一个非常复杂、抽象、宽泛的概念性术语,但是体育核心素养的形成过程也可以综合表述为是教授指导学生通过系统完整的体育教育来促进并促使自身健康、和谐、全面的发展,从而具备健全的人格、健康的体魄和优秀的意志品质,最终使体育教育更加具备和教师与学生相融合与匹配的个性化特征,体育核心素养不仅是体育素养的进一步深化与精炼,而且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支撑与关键环节。

在体育核心素养的构成要素之中,每一个构成要素都可以细化为不同的子层级要素,构成要素的不同决定了其对于体育核心素养要求的差异。在培养与发展学生个体体育核心素养的教育过程之中,经常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学生个体的先天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很强但是体育品德和体育意识较差,主要原因在于他们长期没有注重加强自身体育文化的熏陶和体育内在精髓的学习;另一种是学生具备良好的体育品德和体育意识,部分学生体育知识也很丰富,但是运动技能和体育行为却较差,主要原因是他们很少参与到体育运动之中和很难真切感受到体育教育带给自己的快乐,上述现象在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实践过程之中具有一定的普遍性。显然,体育核心素养并非是各个构成要素的简单相加,在各个构成要素中的任何一个、两个或者三个的发展不均衡(不平衡)都会直接或者间接影响和阻碍到学生个体体育核心素养能力的提高。那么,各个构成要素往往统一融合为学生个体的体育核心素养,其整体观也要求系统内部与外部相互协调并且最终结合。

4 结 语

通过运用系统理论的相关知识来认识并去研究体育核心素养这一抽象而又宽泛的复杂概念,有助于从整体观上分析体育核心素养本身的整体功能;各个独立构成要素的作用与功能;主要构成要素之间的联系、关系与影响,特别是主要构成要素共同作用所表现出的整体观对于体育核心素养的作用,认为体育核心素养主要构成要素之间呈现出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互为促进的辩证关系,应始终注重从主要构成要素的结合性与综合性上去全面、完整、有序地推进、培养和发展学生个体体育核心素养的能力。

[1] 赵凤霞,程传银,张新辉,等.核心素养、体育核心素养模型构建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7(01):154~159.

[2] 尚力沛,程传银.核心素养、体育核心素养与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概念、构成及关系[J].体育文化导刊,2017(10):130~134.

[3] 辛 涛,姜 宇,林崇德.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内涵特征及框架定位[J].中国教育学刊,2016,38(06):3~7.

[4] 陈思同,刘 阳.加拿大体育素养测评研究及启示[J].体育科学,2016,36(03):44~51.

[5] 于素梅.中国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框架体系建构[J].体育学刊,2017,24(04):5~9.

[6] 周建东.核心素养、体育素养的文化根源及其教育理念[J].体育科学研究,2016,20(01):14~18.

[7] 普利高津.从混沌到有序[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246.

[8] 黄汉升,周登嵩.体育科研方法导论[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8:26~27.

[9] 杨德才.自然辩证法[M].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61~63.

[10] 周西宽.体育基本理论教程[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47~48.

[11] 彭漪涟,马钦荣. 逻辑学大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

[12] 奥恩斯坦.课程论:基础、原理和问题(第五版)(教育学经典教材·英文影印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177.

[13] 钟秉枢.深入学习、认真领会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年版)主要变化及教学实施建议》[J].体育教学,2018(03):8~10.

Dialectical Research on Main Constituent Elements of Key Literacy of P.E.

WU Xiangning

Wuhan Vocational 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 Department, Wuhan Hubei, 430074, China.

Key literacy of PE as the core and important support of physical literacy, focuses on and pays attention to the key literacy closely related to PE that an individual should hav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main constituent elements of key literacy of PE from the structural level by using the method of literature and logical analysis, and dialectically studies the relationship among the constituent elements. Main conclusion: key literacy of PE has its stable internal structure and inherent requirements, and the internal performance of individual key literacy of PE has a high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sports morality and sports consciousness. External performance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basic elements (sports morality), which are displayed through sports skills, sports behaviors and physical entertainment. The accumulation and learning of sports knowledge can effectively promote the improvement of individual key literacy of PE. There is a dialectical relationship of mutual influence, mutual restriction and mutual promotion among the main constituent elements.

Key literacy of PE; Constituent elements; Physical education; Holistic view

G80-3

A

10.13932/j.cnki.sctykx.2019.05.03

1007―6891(2019)05―0009―04

2019-05-22

2019-06-20

2019年度校级教科研立项项目:高职院校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提升路径与评价体系研究,项目编号:2019YJ011。

猜你喜欢
整体观品德要素
田野调查和学术整体观
戏曲研究(2021年3期)2021-06-05 07:07:26
掌握这6点要素,让肥水更高效
当代水产(2020年4期)2020-06-16 03:23:30
抓细微之处 促品德养成
甘肃教育(2020年8期)2020-06-11 06:09:46
观赏植物的色彩要素在家居设计中的应用
现代园艺(2017年22期)2018-01-19 05:07:22
论美术中“七大要素”的辩证关系
推进零售业务标准化转型需要整体观
现代金融(2016年7期)2016-12-01 04:50:16
也谈做人的要素
山东青年(2016年2期)2016-02-28 14:25:36
品德微视频评价的思考
新教育(2015年20期)2015-12-20 09:28:41
品德
读者(2015年7期)2015-04-01 12:28:14
基于“整体观”的“韦达定理”教学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