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体育营地建设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2019-11-25 14:55罗晚霞上海体育学院休闲学院
灌篮 2019年14期
关键词:营地青少年体育

罗晚霞 上海体育学院休闲学院

一、营地教育发展概述

经查阅,美国是最早开展以教育为目的的营地教育活动的国家。1861年,肯恩带领学生开展了第一次有组织的露营活动。1907年,英国贝登堡爵士带领20名儿童在白浪岛露营,这是英国营地教育的雏形。进入20世纪后,营地教育经历了快速发展阶段,传入加拿大、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国家。亚洲的营地教育最早是兴起于中国香港地区。英国政府将童子军引进至中国香港,开展以童军训练内容为主的营地教育。1967年,新加坡国防和内务部长吴克瑞博士提出了在新加坡建立户外运动学校的想法,邀请了两名新西兰人来建立户外拓展学校[1]。主要内容有航海、定向越野、独木舟、露营。为了响应国家对建立刚性社会的号召,教育部规定每个中学生在学习生涯中至少有一次露营经历。1991年教育部调查显示98%的小学都为学生开设了夏令营。营地建设成为新加坡教育系统的一个重要方面。

二、我国营地教育发展现状

2004年,32个户外体育活动营地得到了国家体育总局的批准开始建设,这标志着我国青少年体育营地的发展逐渐走向成熟。青少年营地教育获得快速的发展的同时,也暴露了诸多问题。

(一)发展理念不明晰,对营地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当前,国内对营地教育并没有统一的概念界定。营地教育作为青少年校外体育的形式之一,被认为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积极补充。然而,目前有很多家长将营地教育看成是户外托管班,跟风为孩子报名户外营地。对营地教育的意义认识不到位,认为是一群孩子在户外玩耍。有的营地讲师将营地教育看成是赚钱的一种手段,重复地对孩子进行团建活动,对于营地教育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扮演的角色认识也不到位。整个社会对营地教育意义认识性的不足,将成为制约营地发展的桎梏。

(二)课程项目内容单一,创新性不强

课程是营地的招牌,是营地发展的核心所在。目前,青少年户外营地课程琳琅满目,花样繁多。总体来看也不外乎于定向越野、野外露营、野外生存能力训练、自然知识及野外物种的学习与考察等内容。课程项目创新型不足,对学生的吸引力有限,容易使学员产生倦怠感。

(三)专业人才缺乏,管理无序

我国青少年营地按照行政级别分为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分别隶属于教育、共青团、妇联、体育、旅游、公安、解放军等部门。因为部门利益,导致多头审批,条块分割,形成“无事大家管,有事没人管”的混乱局面。[2]同时,青少年户外体育营地的师资培训和资格认证的标准尚不完善,权威认证部门仅有国家体育总局一家单位。这就造成了很多培训师无证上岗,整个营地教育系统鱼龙混杂。

三、我国青少年体育营地建设发展的启示

(一)精准营地教育理念,明晰营地教育在教育系统中的地位

营地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延伸和补充,是教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加坡将户外教育纳入课程体系,成为中小学生的必修课程,规定学校必须为学生组织一次露营活动。营地教育不应该只是搭帐篷、建营地。2016年12月19日教育部联合11部门出台《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意见中提出要规范重视研学活动。建议我国教育部门加强对营地教育的重视,明确营地教育在教育系统中的地位,助推营地教育的稳定健康发展。

(二)注重和校外户外教育机构合作,加强各领域的合作

国外户外教育的成熟发展离不开政府和社会的支持。完善的户外教育体系依托的是发达的社会户外教育。例如美国户外教育学校(NOLS)是全美最具规模、最专业的社会户外教育机构,他与美国的多所学校进行合作,进行学分认证,许多学生在 NOLS所学而课程可以置换学分。[3]当前,我国的教育、休闲、体育、旅游等相关领域纷纷投身户外运动各个组织的工作交叉重叠,因此可以建立网络平台,成立有关组织,整合资源,加强各系统的合作交流,要户外教育得到更好的发展。

(三)结合地方特色开展户外教育活动,打造本土地方特色户外品牌

国外户外教育的开展充分结合本国、本地区的文化、充分利用各地方不同的地理、历史、人文环境,既体现了户外教育的共性,有展现了不同的民族地方特色。在规划营地课程时,不仅要注重当地自然风光、地域特点,同时要注重增加对环境保护的认识。新加坡户外教育的目标之一即是建立公民的生态文化素养。我国目前少数青少年营地课程仍以计划经济时代“强身健体”为学习目的,没有意识到在青少年营地中必须加入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弥补文化教育中环保意识的不足。

猜你喜欢
营地青少年体育
关爱青少年的胡耀邦
Camp welcomes kids back
青少年生活
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
青少年发明家
回归营地活动
我们的“体育梦”
板龙很呆板吗?
拯救营地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