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点点 彭洲恩 李宝国
体育与健康教育融合探究*
牛点点 彭洲恩 李宝国
(石河子大学 体育学院,新疆 石河子 832000)
对体育与健康教育的融合现状进行探究,梳理改革开放以来体育与健康教育融合的发展脉络,探讨体育与健康教育融合的现状,关注体育与健康教育的发展,完善体育与健康教育体系,增强学生的健康教育意识,丰富学校体育健康教育理论,旨在进一步提高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体育;健康教育;融合;学校体育课程
通过《体育与健康》教材的实行,在教材的内容和课堂教学结构中融入了健康教育,丰富了体育授课的教学内容。但是健康知识的增加并没有改变传统的体育课堂教学,即以运动基本技能为主要练习方式的课堂模式,健康教育融入体育课堂教学缺乏能够有机联系的要素[1]。对于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一是由于学校体育教师的培养目标与学校课程发展目标之间的关系定位不准确,二是在课程教学模式上,体育课堂中健康教育授课的内容缺少与体育技能相结合的理论知识,不足以支撑体育教学实践的发展。本文将以学校体育与健康教育融合的现状出发,梳理自改革开放以来体育与健康教育融合发展的脉络,对体育与健康教育的融合现状进行探讨,提高老师的教育教学水平,为提高学生的体育健康思想意识做出贡献。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体育与健康教育思想经历了以下几种变迁:
1978-1988年:“体育与健康教育”相融合的教育改革试验在天津试行,为健康教育思想融合体育实践提供了重大意义。随后《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的实行提出了开设体育与健康课程,是普通学校必须在校园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安排,明确了健康教育的教学活动对学校日常教育工作的重要性[2]。
1989-1999年:这个时期我国的体育思想形成了:以学生全面发展,追求课堂教学效果为目标的指导方向,在学生的全面发展思想中,“健康”是不可缺少的部分。《九年义务教育体育教学大纲》中再次提出健康教育对学生全面发展的作用,在原有的“三基”中提出了“新三基”的指导思想,丰富了学校体育教育思想,为健康教育与体育在教学课堂内容的融合上提供了理论条件。
2000-2010年:体育课由最早的“体育课”正式更名为“体育与健康”课程,在课程的教学内容中增加了有关于学生身体健康与健康教育的基础理论知识,明确了体育与健康教育之间的融合关系[2]。2008 年教育部在《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提出健康教育是学校教育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求与其他学科的内容相结合[3],通过与其他学科的交叉渗透,在学校的各个教学计划中渗透健康教育知识,加深学生在思想上对于健康教育的认知。
2011-2018年:《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2011版) 》的颁布在内容上增加了学生要了解一般的保健知识和促进健康的方法, 形成正确的身体姿态与形体, 锻炼身体体能并提高适应周围环境的能力[4]。《“健康中国 2030”规划纲要》和《关于加强健康促进与教育的指导意见》均在文件中强调指出,应加强学校学生的健康教育,把学生的健康教育作为素质教育阶段的重要组成部分[5]。
综上所述,在体育中融入健康教育是体育思想的发展目标,由原先的注重学习运动技能转向关注学生的身体健康。体育是传授健康教育知识的重要载体,通过体育锻炼中的运动环节,渗透体育健康教育知识,增强学生的行为主体意识。一方面,各个时期的体育思想都顺应了当时特定的历史发展背景,与当时的社会环境因素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在探索中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体育思想;另一方面,国家颁布的政策中都明确提出健康教育对于学生发展的重要性,但并未对健康教育融合体育学科课程内容进行系统的教学安排,健康教育的实践发展缺乏与理论相结合的指导,同时没有考虑到教师的教学水平与课程教学目标的一致性。体育与健康教育的融合需把理论知识与实践教学相联系,明确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育教学目标,培养符合课程发展的师资队伍,完善政府的监督服务体系,在融合中求发展,在发展中求进步。
学校的日常教育工作始终把“健康第一”作为安排教学工作的指导思想,突出了体育与健康课程在教学安排中的重要性[6]。传统的“三基”教学是我国体育教育思想的重要发展,体育教学内容大多数都是传授传统的竞技类体育项目,学生缺少健康教育的理论,因没有现成的教育模式可供参考,对于体育教学模式的建立缺少经验,对于两者的融合还需要摸索。
我国的体育教学缺乏与体育与健康课程相符合的教材[7],学校体育师资难以支撑日常的体育课程教学,教学效果质量不高[7-9];由于大多数学校缺乏 “体育与健康”课程的中健康教育理论教学时间[10],“体育与健康”课程中的支柱仍然仅仅是“体育”,健康教育理论知识的传授在课堂教学中处于“装饰”地带,体育与健康教育在实践教学中的结合质量尚未得到提高[11]。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对于“体育”在教学工作中的认知有待提高[12-13],而且健康教育在体育的实践教学活动中所占的比重较小,关于健康教育如何更好地在体育课程中的融合讨论和研究也很少[14],仍按照竞技体育的标准要求学生学习[15],他们没有足够的知识和技能来进行健康教育,学校体育教育的工作者们也没有建立与社会发展相结合的现代健康观,很多学校的培养人才专业并未成为培养健康教育的人才培养基地,体育与健康教育的融合还未引起全社会的关注[16]。
由于我国教育背景具有现有时代的特殊性,体育与健康教育在融合模式上没有可以参考的模板[17],只有与本国现有的国情相联系,建立真正的具有我国特色的、与现有教学水平相结合可供发展的体育健康教学模式[10,18]。在课程理论的教育教学时间不足,甚至有些学校没有向学生实施课堂教学的基本理论授课;学校体育器材多为体育传授技能教学所需的各类体育器材,能够进行的运动场地面积较小,很少有体育与健康课程所需的仪器和设备,无法使学生进行健康课堂教学实践,这些因素都限制着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开展与教学[18]。
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在课程时间设置、师资队伍建设方面缺乏重视[19];体育课和健康课合二为一没有增加课时量,很难做到两门课程协同发展[20];目前有一部分教育工作者,特别是中小学的体育老师,对于自我的健康教育知识的掌握碎片化,所传授的专业教育知识没有形成系统。由于我国体育师资培养模式单一,多对于体育老师进行体育技能的传授,突出培养体育的运动技能,忽略了对于理论知识的掌握。对于课程内容的理论教学,没有系统的教学安排,即使课程目标的设置上,进行了健康教育的课时安排计划,也因为没有足够的理论知识,未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很难保证教育教学效果和质量[21]。
教师对体育与健康教育知识的掌握、家长对体育与健康教育的思想认知、学生对体育与健康教育的课程理解等因素均制约着体育与健康教育的发展[22]。同时,学生不关注健康教育,对健康教育知识的一知半解,健康意识薄弱,这无形中影响着学生的体质健康发展。我们应加强学生的思想意识,进行健康教育知识的普及,还要加强体育课程的设置与《标准》的关联性[23],普及学生的健康教育,宣传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身体锻炼意识认知,提高学生体质测试成绩。体育与健康教育是相互协作,共同发展的,加强体育与健康教育之间的融合发展,形成系统的、互相渗透的教学安排,更好的促进学生的体质健康发展。
我国体育与健康教育的融合要实现更高层次的联系还需要更长远的发展,政府的教育行政部门对于体育与健康教育的发展,还没有形成一个比较系统的、有规范性的指导体系,缺失对体育与健康教育在理论融合上的认知[24]。对于这门课程是缺乏授课,缺乏考核,缺乏监督的现象,体育与健康教育的融合应建立健全的管理组织,完善管理法规制度,行之有效的评价及监督体系。整合社会资源,加强和社会的公益性组织之间的联系,并邀请学生家长参与进来,创建学校、社会、家长三者相结合的评价监督体系,更好的开展体育与健康教育。
对于体育与健康教育师资队伍的紧缺现象,依据教学实践的需要,我们应开办体育与健康教育专业,培养与学校体育课程目标相符合的教育工作者队伍。根据新时代的要求,将体育思想与老师的在岗培训相结合,进行理论知识更新和技能提高,不断加强在岗老师的知识储备和个人技能水平。除此之外,统筹学校和社会的健康教育资源也是必不可少的,学校是实施具体健康教育工作的平台,家庭和社会也是进行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可以通过社会上的非赢利性健康保健组织、兼职专业技术人员、公益健康教育组织等方式,整合社会上的健康教育资源,进行师资队伍的培养与培训。
体育与健康教育的融合发展,不仅要加强学校管理层面的认识,完善课程的基本内容建设,同时也要加强社会、家庭方面对于体育与健康教育的认知。在学校,进行健康思想教育,筹备与体育健康教育思想有关的主题班会,探讨体育锻炼中的健康安全意识。同时在校内环境中,增加学校体育健康教育的黑板报、宣讲模块,增加学生的思想认知水平;在家庭中,通过亲子活动增加家长和学生互动的机会,通过体育锻炼活动普及基础的健康教育知识,在加强和孩子情感互动的同时,建立了体育健康教育认知。在社会方面,通过发布小视频、宣传册的方式,对群众进行体育健康教育知识的普及,优化社会的健康教育环境。
政府需要加强自己的监督职能,构建科学有效的沟通信息渠道,建立行之有效地管理组织和法规制度,统一标准地学生健康监测与评价标准,以及校、级、学生三级组织与督导评价机制(校教务医院、各年级、学生组织)。同时,政府也要履行本身的服务职能,通过学校的教学效果反馈,更新顺应时代潮流的教学方法,通过安排教学计划,渗透教学知识,颁布教学准则,为学校的日常教学工作提供基本的教学保障。另外,学校的行政部门需构建校园健康教育服务平台,提供学校健康教育咨询服务,定期的开展健康教育知识的比赛和知识宣讲活动,在日常的教学安排中渗透健康教育理论知识,通过改善学校的教学环境来促进学校的卫生保健工作。
体育与健康教育的融合是学校教学中很重要的一环,对于融合方式的选择,既要考虑健康教育内容与体育教学内容的匹配程度,也要考虑学生对于身体素质全面发展的需要。基于学校体育课程目标培育体育与健康教育,对于缺乏师资建设,缺乏工作重视,缺乏管理机制的现状,要全方位地优化课程实施路径,加强师资队伍的培养,思想意识的教育,以及管理组织的机制。无论是体育教学还是进行健康教育教学,都要做到灵活掌握教学方式,提高体育教师对体育健康教育的综合把握能力,促进教育教学能力的提升,实现健康教育的目标要求。在结合的途径中,寻求两门课程的共通性,更好的开展体育与健康教育,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1]朱建国.体育课程中健康教育与体育教学的整合问题[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15(4):83-86.
[2]张龙,徐玖平.当前学校体育与健康教育结合现状及对策分析[J].康定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4):54-56.
[3]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http:/ / www.gov.cn/ xinwen/ 2015- 12/ 15/ content_5024400.htm.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2011年版) [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
[5]“健康中国 2030”规划纲要[EB/OL].
http:// news.xinhuanet.com/health/2016-10/25/ c_1119786029.htm.
[6]游蕴琦.健康教育困境及与体育课堂教学整合的策略[J].体育学刊,2014,21(5):91-93.
[7]马彦君,张丽娅,袁运生.关于学校体育实施健康教育的探讨[J].天中学刊,2001(2):93-94.
[8]李明霞,孙明涛.体育与健康新课程的研究进展[J].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18(1):45-47.
[9]肖岩.对学校体育背景下“体育与健康”的认识[J].青少年体育,2014(5):93-94.
[0]郝宏佳.当代中国中小学体育与健康教育现状及完善路径探究[D].吉林大学,2017.
[1]赵东平.对我国学校、家庭、社区一体化体育健康教育的探索[D].四川大学,2005.
[2]刘军.中国中小学体育与健康教育问题现状及对策研究[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17(12):199.
[3]郝宏佳.当代中国中小学体育与健康教育现状及完善路径探究[D].吉林大学,2017.
[4]黄岗.学校体育现状与健康教育探析[J].安康学院学报,2007(5):117-119.
[5]仲启丰.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体育与健康教育的现状与展望[J].中国教师,2008(S1):347-348.
[6]蒋子奎.新时期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现存问题及对策探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6,6(10):74-75.
[7]卢国,姚冰英.当前学校体育与健康教育相结合现状及对策的研究[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7(2):113-114.
[8]李东主.中学体育与健康教育探析[J].青海教育,2018 (10):32.
[9]郝宏佳.当代中国中小学体育与健康教育现状及完善路径探究[D].吉林大学,2017.
[20]王亚琼,罗玲,任波,等.黔南民族地区农村中学学生体质状况与体育健康教育的调查研究[J].武术研究,2016,1(11):114-118.
[2]朱寒笑,余健.健康教育是高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1(1):80-81.
[22]姚赛红.体育与健康教育应如何进行[J].运动,2016 (15):105-106.
[23]邹恒.《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下的独立院校体育教育改革[J].林区教学,2018(9):98-99.
[24]喻坚.体育与健康教育结合问题的探讨[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3(2):12-13.
Research on the Integration of Sports and Health Education
NIU Diandian, etal.
(Shihezi University, Shihezi 832000, Xinjiang, China)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新疆少数民族青少年健康促进、生命意义感与社会责任联动机制研究(批准号:16cty006)。
牛点点(1996—),硕士生,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
李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