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宏刚 德阳城市轨道交通职业学院
教育就是一个塑造的过程,素质教育环境下必须重视高职院校学生的身体素质发展,为了帮助高职院校学生正确的看待体育,形成良好的体育精神,就需要提高高职体育教学质量,推动高职体育教学事业的发展。当前素质教育这种大环境所带来的影响较为明显,高职院校教学发展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针对高职体育教学现状与问题,必须做出相应的改革,以期将素质教育融入到高职体育教学当中。
素质教育是指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教育模式。在素质教育的环境下,高职院校体育教学观念适应社会的需要,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帮助学生正确的看待体育,形成良好的体育精神。高职院校应多以素质教育为重,考虑学生的综合发展情况,输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应试教育是指以应付考试为目的的传统教育模式。在应试教育环境下,高职院校体育教学观念较为传统,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使学生更好地面对就业问题,因此并不重视体育教学,从而使教学氛围长期处于一种简单的单向传授式的模式,缺乏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目标,这和当前整个社会在应试教育环境下观念的侧重点不同有关。
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并不是都有着明确的职业指向性,其实这仍旧与当前传统教学观念密不可分。缺乏明确的职业指向性,就好像所有的学生都以一个模式进行无差别的教学,并没有因材施教,帮助学生成长为一名综合的人才。若有了明确的职业指向性,培养的学生将能够更好的服务于社会。
如今,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环境下的观念不同的问题,导致高职体育教学不受重视,因此普遍存在一系列的问题。
在素质教育环境下,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目标应以提高高职院校学生诸方面素质为主。响应时代的号召,教师通过增加教学的趣味性,帮助学生坚持进行体育锻炼,增强身体素质,以便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一般在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教学目标不明确,多为体育技巧与方法的填鸭式教学,没有明确的侧重点,因此在素质教育环境下的高职体育教学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
在素质教育环境下,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观念仍较为传统,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教材中的内容大部分不分主次地教给学生,不利于学生坚持持续性的体育锻炼。第二,教学方法普遍为传统的单向传授式,填鸭式教学不利于培养学生持之以恒的兴趣。第三,教师教学过于死板,学生并不能感受到其中的乐趣,也不会起到体育教学的意义与作用。
在素质教育环境下,高职院校体育考核制度主要以传统的达标测试为主,这种考核制度可能影响到学生的积极性,缺失了体育锻炼过程中的趣味性,教学中也缺乏了培养学生养成持续进行体育锻炼的习惯,不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观。
高职院校在体育教学中应明确教学目标,以培养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养成良好的体育习惯为目标,使得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观,并能够保持终身进行体育锻炼的习惯。打破传统教学中单向传授理论知识与体育技巧的桎梏,明确体育教学不仅仅是以增强学生体质为目标。例如,在课程中设立教学段目标,每一段明确教学的任务以及教学的重点,有的放矢的完成教学任务。
在素质教育环境下的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要确定正确的现代化教学观念,首先,教师应在教学中分清主次,以学生为本,对部分内容进行重点教学,同时兼顾趣味性的体育教学模式。其次,丰富教学方式,比如通过分组竞技,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体育锻炼的意义与作用,正确的看待体育,形成良好的体育精神,持之以恒的坚持体育锻炼。
高职院校体育考核制度应以学生的综合表现来评定成绩,其中可以包括课堂表现成绩、分组竞技成绩、体育技巧成绩这三项,综合得出最终成绩。这样的考核制度有利于学生重视自己在体育方面的发展,而不是仅仅为了应付这门课程的考试,从而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体育的魅力,推动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随着高职院校体育的快速发展,在当前社会环境下面临着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在未来这些问题将会一个一个的解决。高职院校重视素质教育环境下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培养学生终身进行体育锻炼的能力,使体育的教学不断延续,培养出综合型的高素质人才,这样才能为学生的成才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