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体育课堂引入运动处方模式的应用实效性研究

2019-11-25 14:55胡垚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
灌篮 2019年14期
关键词:处方实效性素质

胡垚 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

一、引言

传统高校体育教学缺乏对学生基础体能素质、运动习惯的综合考虑,未能引导学生对参与体育运动的价值形成全面认识,影响了学生参与体育课堂的积极性和实效性。在当前将运动处方模式引入体育课堂,推进教学创新进程中,注重发挥该模式的个性化与差异化优势,实现高校体育教育的最佳效果。

二、高校体育课堂引入运动处方模式的具体背景

运动运动处方模式是根据学生实际素质状况和教学需要,以运动生理学、训练学等理论为基础,科学设置训练方案的模式。该模式是“学生为本”理念在体育教学中的生动展示,更是体育教学实践领域的重要突破。将该模式引入高校体育课堂之中,主要基于:

(一)传统“无差异”的体育教学课堂成效不佳,亟待引入新模式

传统高校体育课堂实施的是“统一化”教学模式,从教学内容到方案,再到考核标准都基本相同。根据具体教学实践看,该模式缺乏对学生身心素质、运动习惯的系统化融合,影响了学生在体育课堂上的“归属感”。从体育教学条件看,目前体育课堂上“师生比”较高,教学资源相对不均衡,老师很难全面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实际需要、实时状况。因此,针对目前体育课堂所存在的学生个人基础差异较大,学生课堂表现不佳等问题,需要寻找到合适的切入点。运动处方模式作为针对学生实际情况设置教学考核标准、选择教学素材的全新模式,积极使用该模式将在实现学生身心健康的同时,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运动习惯。

(二)“学生为本”理念的体育教学新要求,需要引入相应模式

当前高校学生成长过程中,由于缺乏必要的锻炼意识,加上不规律的生活习惯,以至于学生出现不同程度的“亚健康”问题。学生是教学的核心,也是推进教学创新的关键。在当前高校体育教学实施过程中,需要满足“学生为本”的全新要求。运动处方模式从学生基础素质出发,根据学生学习能力和兴趣爱好,设置相应的教学方案和针对性的运动处方,从而实现学生培养的最佳效果。

三、高校体育课堂引入运动处方模式的应用实效性

当前高校体育课堂教学存在“重视技能教育”、“忽略学生素养培养”的问题,同时课堂教学也缺乏学生个性化兴趣的有效融合。运动处方模式聚焦学生对体育教学内容的理解,最大程度的激发和调动学生参与体育课堂的热情,实现教学目标与教学方案的有效匹配,实现教学机制与学生全面成长的有效融合。研究运动处方模式应用于高校体育课堂的实效性,对于当前创新高校体育课堂教学模式,有着重要意义。

(一)基于学生身心体能素质变化视角的应用实效性研究

目前高校体育课堂在使用运动处方模式时,先对学生的身心体能素质状况进行测试,在完成数据分析之后,针对学生个人身心素质制定相应的运动处方。之后在学生依据处方锻炼后,再次测试数据,根据数据分析结果,及时调整运动处方。因此,学生身心体能素质变化状况最能反映该模式的应用效果。整体上看,引入运动处方模式后,学生的BMI成绩得到整体提升,学生的核心力量更发到,体脂含量在降低。根据体育课堂实际反馈和运动生理学等相关标准看,学生在肺活量、哈佛指数等各方面都稳步上升,各项体育成绩也得到显著改善。

(二)基于学生参与体育课堂积极性视角的应用实效性研究

将运动处方模式引入高校体育课堂,有效解决了课堂教学内容单一、教学针对性不强的问题,同时根据学生的身心素质状况来设置运动负荷量和制定教学出发,有效避免了学生出现运动“超负荷”现象,学生在该处方影响下,更容易达到个人预期目标,从而提升了学生的“获得感”,有效提升了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根据相关研究表明,无论是学生的课堂状态,还是对课堂教学内容的关注度都有明显提升。

(三)基于学生体育运动习惯培养视角的应用实效性研究

运动处方模式是以学生为基础,充分尊重学生运动习惯的教学模式,将该模式引入高校体育课堂之后,通过实施针对性教学,确保了学生参与体育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同时,以学生为主导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养成了主动参与的良好习惯,通过阶段化实施之后,学生认识到体育锻炼对自身健康的积极作用,逐渐养成了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和锻炼意识,实现了从课堂教学到运动素养的转型。

四、结语

运动处方模式是一种从学生身心素质出发,制定符合学生实际的教育模式。该模式为不同身心素质的学生提供个性化锻炼建议,该处方的运动负荷量也符合学生的身体承受力。因此,将该模式应用于高校体育课堂之中,在全面创新体育教学的同时,实现学生身心素质与健康习惯的有效培养。

猜你喜欢
处方实效性素质
提高农村初中历史教学实效性探究
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提高
人间处方
精梳巧练 理性分析——提升小学数学复习课实效性的教学策略
怎样增强人大专题询问的实效性
卫健委新规:药师将审核医生处方
公关摄影师必备素质
素质太差
素质开发完全图册
数学素质浅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