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娜
(北京师范大学体育与运动学院,北京 100875)
跆拳道运动起源于朝鲜半岛,20世纪80年代韩国开始系统地向国际推广跆拳道运动,由于韩国的重视和大力推广,跆拳道运动在全世界得到快速普及,已经成为世界上热门流行的运动之一,并被列为奥运会正式竞赛项目。起初,跆拳道运动是以防御为主,将人类最本能的防护意识通过肢体动作表现出来,随着跆拳道运动的发展,人们将更多的主动进攻动作加入其中,从而形成现阶段跆拳道运动攻防一体、攻守相结合的运动。
跆拳道运动是奥运会竞赛的主要项目之一,青少年在学习和参加跆拳道运动训练时要经过长时间的练习过程,而青少年正处于身体发育的黄金时期,适量的体能训练可以强化青少年的身体素质。跆拳道运动训练主要以踢腿为主,各种踢腿动作的练习要求青少年高度集中注意力,而踢腿的动作对韧带和协调性的要求很高,因此跆拳道运动训练对青少年身体柔韧性和协调性的提升有着积极的作用。除此之外,青少年通过适量的体能训练,可以提升心血管系统结合氧的能力,从而改善心血管技能,提升人体有氧工作能力。
如今青少年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从小锦衣玉食,备受父母和祖辈的疼爱,而由于家庭教育某些方面的畸形和缺失,青少年对自身礼仪方面的重视相对下降越来越明显。中华民族自古重视礼仪,传承中华民族优秀的礼仪文化对青少年未来在社会上的发展和立足具有重要的作用。跆拳道运动虽起源于朝鲜半岛,发扬于韩国,但跆拳道运动与中华武术有着不解的渊源,且与武术一样重视礼仪的教育。跆拳道运动教学不仅要求青少年掌握基本的技术动作,更要求青少年牢记跆拳道运动基本礼仪。跆拳道运动的礼仪教学是跆拳道运动教学的第一课,不管是平时训练、表演,还是竞赛,跆拳道运动必须以礼始、以礼终。跆拳道运动的内涵就是在跆拳道运动练习的同时展现学习者的本心和道德素质,跆拳道运动教学的实质是对学习者品德的完善和提升。
跆拳道运动中的对抗实战是需要多变的腿法和步法,讲究攻守平衡,既要集中注意力,观察对手的进攻路线做好自身的防守,又要根据对方的防守漏洞抓住进攻机会,取得胜利。青少年的智力发育尚不完全,需要通过各种途径进行开发和提升,跆拳道运动训练对青少年智力的开发及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提升都有一定的好处。跆拳道运动需要青少年具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和敏捷的反应能力,才能对对手的动作做出及时的判断并予以反击。青少年进行跆拳道运动学习和训练对智力的发展非常有益。
跆拳道运动是一项对抗性很强的搏击运动,无论是练习还是比赛,每完成一个动作教练员都会要求青少年大声地叫喊,大声地叫喊对青少年心理不良情绪的释放非常有帮助。首先大声地叫喊容易使自己处于兴奋的状态,增强大脑中枢的兴奋度,增强自信心。此外现阶段青少年所面临的学业压力非常之大,大声地喊叫对情绪的释放以及压力的缓解非常有益,而青少年心理问题的发生多与繁重的学业压力有关,练习跆拳道运动正是避免负面情绪堆积的良好通道。
跆拳道运动的精神就是强化青少年的意志品质,意志品质是保证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保障。现如今青少年从小生活在父母和长辈营造的温室里,未经过风吹雨打,也正是这种生活环境导致了青少年面对挫折和困难时缺乏应对能力和基本的解决能力。青少年心理脆弱以及身体素质下降的根本原因是缺乏坚忍的意志品质,心理容易因受到小的挫折而崩溃,身体素质因无法坚持体育锻炼和缺乏基本的自律而逐渐降低。跆拳道运动训练首先能够强化其道德品质,其次通过跆拳道运动训练能够提升青少年的身体素质,以保证青少年在面对困难时有足够的精力去解决困难。因为跆拳道运动训练需要多次反复的练习过程,是相对枯燥乏味的,必须持之以恒、坚持不懈,方能取得成就,这也是青少年最应具备的品质。
现在的青少年平时面临大量的课业负担,家长为了提高其文化成绩,几乎把青少年全部的业余时间都安排到了各种补习班,即便少数青少年可以学习兴趣爱好,但也多是琴棋书画之类。现阶段中国教育的发展还是比较滞后的,尤其是有些家长的教育观念还无法适应社会的发展。社会各界尤其是教育主管部门要加强跆拳道运动的宣导工作,引导教师、家长认识到跆拳道运动对青少年身心发展的重要作用,鼓励学校将跆拳道运动作为教学中体育课程的一部分。跆拳道运动是奥运会的主要竞赛项目之一,我国跆拳道运动员也不断在国际赛场上取得突破,学校和教育部门可以结合国际赛事举行进行跆拳道运动的宣传,提升各界对此运动的重视,吸引更多的青少年参与跆拳道运动。
跆拳道运动之所以在我国中小学发展缓慢是因为很多青少年根本没有机会切身体验跆拳道运动的魅力,尤其在偏远地区和广大乡村地区。青少年被各种文化课程的补习班和各种艺术类兴趣班所“套牢”,家长一致认为体育项目的培养是浪费时间的,因此青少年对跆拳道运动的兴趣也就无法养成。教育主管部门要尽快制定相关的教学规定,要求将跆拳道运动列入中小学体育教学的大纲内,给予青少年了解、体验跆拳道运动的机会,培养青少年跆拳道运动兴趣。
由于我国跆拳道运动的发展相对滞后,因此各级院校缺乏跆拳道运动专业人才,很难提高学校跆拳道运动教学的效率,教学效果也很难达到预期。社会上的跆拳道运动教练员又普遍缺少文化素养,尤其是教育学理论知识的掌握更加匮乏,只会灌输式地教导青少年技术动作,对跆拳道运动内涵和文化的传递欠缺。教学方式落后导致课堂枯燥乏味,加之不能有效地引导青少年对跆拳道运动的认知,使青少年缺乏跆拳道运动兴趣。学校要加强跆拳道运动教师的队伍建设,从高校对专业人才的培养,到中小学院校教师的选拔、培养以及组织跆拳道运动教师进行学术交流等,都要予以足够的重视和投入。
跆拳道运动具有一定的对抗性,相比于其他非对抗性的体育项目,其危险程度略高。因此,跆拳道运动对场地及护具有一定的要求,而对于中小学来讲,建设符合跆拳道运动教学的场地以及配置相应的护具具有一定的难度。这就要求各级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进行一定程度的教育资源投入比例和方式上的调整,对跆拳道运动教学设施及场地加大投入力度。也可以适当地考虑引入社会投入,再以合适的方式进行对社会的反馈,实现双赢。
我国现阶段的教育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青少年身体素质持续下降和心理问题频发,而跆拳道运动的内涵和特点正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跆拳道运动训练可以强化青少年的身体素质,培养青少年坚忍的意志品质,提升青少年身体的柔韧性和协调能力,增强智力开发程度,从而达到整体上提升青少年身体素质和适应能力,促进青少年身心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