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组织创新与布局优化研究

2019-11-25 11:30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019年4期
关键词:产业布局体育产业体育

宋 昱

2014年10月,《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发布实施,标志着中国体育产业进入了弯道超车的全新历史机遇期。经过近5年的政策实施与执行周期,逐步形成了国家推动、部门协同、地方落实体育产业政策的良好社会氛围与市场环境,体育产业在推动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健康中国建设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近年来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和政策的演进,以“一带一路”和“自由贸易区(港)”为主导的开放包容发展道路成为必然选择,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的发展方式正在快速变革。根据国家体育总局与国家统计局2019年1月8日联合发布的体育产业统计数据显示:2014-2017年,我国体育产业总规模从1.35万亿增长到2.2万亿,年均增长速度18%。从体育产业的增加值来看,2014年为4 040亿,到2017年达到7 800亿,年均增长19%。体育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从2014年的0.64%到2017年是0.94%,该比重2018年的预估数据将超过1%这个关键节点[1]。由以上数据判断,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市场带动力、消费引领力和健康促进力正在快速增强,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创新动能。

在体育产业取得快速发展的历史节点,回顾和梳理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进程与问题,研究发现:我国体育产业发展进程中存在一系列不足和问题,特别是体育产业组织发育不完整和不均衡、体育产业布局建设不科学和不合理两方面的要害问题,正在形成阻滞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节点性问题,需要引起政策制定者、理论界和市场人士的高度关注。从理论源流来看,产业经济学理论之于体育产业实践,乃是源头活水,然而,由于学科认知和研究者知识结构的原因,我国体育产业研究长期存在着“体育+产业”的惯性,把体育产业看作体育部门的衍生品,这固然在很大程度上匹配了体育产业资源政府垄断的现实,但严重压抑了知识交叉和思维创新,扭曲了体育产业的“经济+体育”本性。基于上述情况,本研究以“体育产业组织创新”和“体育产业布局优化”为着眼点,部分解构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进程中产业组织和产业布局的问题与出路,着力于在破解现实问题的同时促动理论创新。

1 研究回顾与简评

1.1 有关体育产业组织的研究述评

对于体育产业组织的研究主要来自产业经济学和体育经济学领域,其研究起点和阶段基本与体育产业自身的发展节奏相匹配。西方学者因其体育产业起飞较早(如美国在20世纪70年代就形成一定规模的体育产业市场和较为成熟的职业体育联盟),因而其相关研究开展也最早,在体育产业组织环境与生态、体育产业组织竞争优势等方面积累了研究基础。近年来,西方体育经济与管理领域涌现出Richard Thaler(美国芝加哥大学,201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Daniel Mason(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James Zhang(美国佐治亚大学)、Dennis Coates(美国马里兰大学)等代表性学者,他们的研究着眼点虽然各有特色,但高度集中在职业体育市场、俱乐部运营和职业体育赛事领域。20世纪80年代末,中国大陆地区开始出现体育经济研究,此后,有关体育产业组织的研究缓慢增加,到北京奥运会前后出现了快速增长的情况,研究主题集中在“产业组织规范发展”“体育产业组织环境”“体育产业组织业态类型”“体育产业组织竞争优势”等方面[2],涌现出鲍明晓、丛湖平、易剑东、张林、程林林、曹可强、马志和等代表性学者。最近5年,有关体育产业组织的研究开始深化和细化,研究者开始深入到体育产业组织的政策引导、业态融合、基于SCP范式的研讨等领域,理论深度和实用性同时得到了提升,表现出较好的发展性特点。从具体的研究视角和切入点来看,有关体育产业组织的研究主要基于动力机制、市场特性、空间分布、自组织发展、创业创新五个方面[3],代表性学者主要有易剑东、刘兵、李荣日、黄海燕、王裕雄、宋昱等。已有研究为我国体育产业组织的高质量发展研究提供了基础支撑和方向指引,但总体而言还比较薄弱,尤其是体育产业组织的理论研究与市场现实脱节的情况比较突出。此外,值得注意的是,截至2019年6月2日,中国知网以“体育产业组织”为主题的文献超过600篇,但以“体育产业组织”为篇名的论文总共只有9篇(其中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论文5篇,CSSCI来源期刊论文仅有2篇),显示出体育产业组织研究的频度仍然不高。上述情况,对研究者如何充分运用好产业经济学成熟理论路径和基本分析框架深入中国体育产业组织发展的实际,开展创新性研究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1)如何理清和重新界定中国体育产业组织的企业边界?(2)如何引导和解决体育产业组织的分工专业化问题?(3)如何挖掘和探究清楚体育产业组织的生态系统?通过深入挖掘相关话题及其背后的理论与现实领域,将为解决我国体育产业组织创新发展问题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1.2 有关体育产业布局的研究述评

有关产业布局的研究首先来源于经济学大师——英国剑桥大学的经济学教授马歇尔,他于1890年前后在研究特定区域的产业萌芽与增长过程中提出了“产业区”的概念,此后逐渐演化出了“产业集聚”等创新概念。近年来,产业集聚、产业集群、区域产业增长极等相关概念逐渐成为产业经济学之产业布局理论的重要概念[4],涌现出200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保罗·克鲁格曼(Paul R.Krugman)等领军人物。目前,学术界对特定区域和行业从集聚到集群的发展,通常沿着“集聚生成——集群演化——增长极引领带动”的脉络和思路渐次展开。有关体育领域的产业规划和区域发展问题,也已经成为体育产业研究的热点选题领域,代表性学者包括鲍明晓、张林、程林林、刘兵、黄海燕、方春妮、陈林会、刘东升等。一般认为,区域体育产业的发展,除了偶然因素和自然禀赋之外,政府规划是最主要的源流和动力源泉,这也与我国体育产业资源高度集中在政府手中高度有关和匹配。截至2019年6月2日,在中国知网以“体育产业布局”为主题的文献共有429篇,以“体育产业布局”为篇名的文献共有10篇(其中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论文3篇,CSSCI来源期刊论文仅1篇)。已有研究为我国体育产业布局优化的相关研究提供了基础支撑和方向指引,但总体而言前期研究基本以正面肯定和倡导发展为主,反思性研究很少,尤其是目前我国体育产业发展处在承前启后的关键时期,在宏观经济面临新旧动能转换和国际市场风云变幻的情况下,如何在经济新常态格局下重新梳理和探究我国体育产业布局的科学规范、务实高效与可持续发展,最终形成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规划布局,需要研究者深入一线,开展综合分析和调查研究,用最新的第一手资料与素材,对症下药,提出更有创造力和针对性的新建议。

2 我国体育产业组织发展的现状与问题

2.1 体育产业组织的数量与类型、结构

2.1.1 体育产业组织的数量指标分析

体育组织是以体育为范围和目标的社会组织的统称,一般认为我国的体育组织可以分为行政管理型、经营管理型、公益服务型三种,我们研究的体育产业组织主要指的是以营利为基本诉求和运营目标的经营管理型体育组织。根据国家统计局和国家体育总局联合授权发布的数据:2017年全国体育产业总规模(总产出)为2.2万亿元,增加值为7 811亿元;从名义增长看,总产出比2016年增长15.7%,增加值增长了20.6%,体育产业从业人数达到440余万人,这与《体育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的到2020年我国体育产业总规模超过3万亿、从业人口达到600万人的目标还有一定的差距[5],但从年均增长率来看,“十三五”规划目标依然是有望达成的。上述440余万体育产业从业人员分布在全国近20万家各类体育产业组织(公司、协会、俱乐部、合伙或个体工商户)中,2018年体育产业机构数量增幅预测值超过20%,显现出明显的规模小、数量多、增速猛的特征。从体育产业机构的规模来看,从业人员低于10人的机构超过40%,从业人数在11-50人之间的约占25%,也就是说,超过65%的体育产业组织人数在50人以下,是地地道道的小微企业。从数量和增速看,体育产业组织总量大,且数量上增速迅猛,特别是民营体育公司、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社会性体育协会和行会组织的增长速度很快。

2.1.2 体育产业组织的类型与结构概述

从具体的产业组织类型来看,随着体育市场化进程的深化,体育产业组织类型多元化趋势明显,体育企业、青少年体育俱乐部、体育项目协会和行会组织成为市场主体。目前,我国注册登记的体育企业逾10万家,其中实际开展体育业务的公司约占注册数的65%-70%之间,大多数公司的专职员工人数少于10人,兼职员工成为体育服务企业用工的主体。从具有很强示范性和行业龙头地位的体育类上市公司情况来看,截至2018年11月1日,共有81家上市公司布局体育业务,这81家A股概念上市公司合计营收达5 539亿元,平均营业收入为78亿元,较2017年同期增加13亿元[6]。此外,随着体育项目协会实体化进程的加速深化,部分社会主体和社会资本发起和运营管理的体育项目协会也成为体育产业组织的重要来源,与分布在全国的数万家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其中国家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近3 000家)一起,在全民健身和青少年体育市场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2.2 体育产业组织的运营状况与主要问题

2.2.1 体育产业组织的整体运营情况及问题

由于我国体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转轨特征十分突出,传统体育管理体制下形成的体育行业资源的高度垄断现实严重制约了体育的商业化进程,因此,我国体育产业的真正兴起是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才开始的,其重要标志就是以足球为代表的职业体育市场化改革的起步,这个时间长度至今不过20余年。随着2014年以来国家加快体育产业发展促进体育消费的政策逐步落地,以及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和大健康战略的深入实施,我国体育行业的市场氛围和契机已然显现,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国家战略的深度融合一度成为理论界和业界的焦点,但实际的体育产业发展进程并不像设想得那么顺利。《人民日报》2019年1月11日刊发薛原的文章《体育产业快与慢》,直言不讳地指出以体育竞赛表演业和体育健身休闲业为代表的体育服务业尚不能与体育用品制造业形成鼎足之势,共同支撑中国体育产业的可持续增长,其背后的根本原因就在于体育消费启动情况还不容乐观。对此,卢元镇、易剑东等知名学者也几乎同时表达了类似看法。笔者认为,我国人均体育消费水平不高的根本原因在于供给侧薄弱,体育服务产品提供者的规模经济效应尚未充分显现,竞争活力也不强,简而言之,就是体育产业组织发育滞后,无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消费需求[7],市场在迫切呼唤体育产业组织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2.2.2 主导细分子产业类型组织的问题评析

从具体的细分子产业领域来看:(1)竞赛表演产业。经过20多年的职业体育市场化改革,我国职业体育俱乐部和职业体育联盟的运营管理水平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与全球顶级职业体育联盟和俱乐部的差距还非常大。体育竞赛表演业表现出赛事精彩程度较差从而观赏性不强、俱乐部运营管理规范化程度不够从而品牌效应与忠诚度不佳、职业体育联盟自治能力弱从而利益冲突加剧等多重矛盾和问题。此外,由于赛事水平和观赏性较差,赛事版权的商业开发并不乐观,无论是联赛版权还是媒体版权开发都遭遇了泡沫挤破后的滑坡阵痛。(2)健身休闲产业。近年来随着居民运动健康意识和消费能力的提高,健身休闲产业的发展迎来了快速增长期,特别是在“体育+”和“+体育”领域开展产品衍生性开发的新兴企业和项目获得了一轮爆发式增长周期,以“洛克篮球公园”等为代表的时尚运动休闲项目的确吸引了众多年轻人的参与[8],获得了政府和市场的广泛关注。但值得注意的是,绝大多数健身休闲产业企业及其项目的技术门槛不高、团队运营管理能力有限,短期行为多,以健身会所跑路现象为代表的不诚信经营问题频发,凸显出行业管理和经营的乱象。(3)体育场馆产业。我国体育场馆的所有权高度集中在政府手中,国有体育场馆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一直是业界的关键痛点,真正的市场主体往往只能开展中小型体育场馆的管理服务,其进入和退出的门槛很低,经营波动性和风险大。对体育赛事和活动的运营主体来说,场馆使用成本往往覆盖其运营成本的8成以上。(4)其它细分产业。包括但不限于体育金融、体育旅游、体育服务贸易、体育培训、体育中介等行业,由于体育行业资源仍由政府主导,而政府缺少营利性冲动,其政策目标主要还是公共管理和行政管理的需求,以及稳步提高老百姓的健身休闲活动满意度[9],在体育消费刺激与带动问题上,缺少针对性的政策和思路,因此,近年来其它细分产业领域的体育企业发展主要依靠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的单一渠道,市场化程度还远远不够。

2.2.3 体育产业组织运营问题的根源与创新发展障碍

从产业发展环境与组织运营的发展阶段看,体育企业(体育市场主体)的规模经济效应与竞争活力存在着天然的矛盾,而具体到我国体育市场主体的发育环境和实际状况来看,却呈现出规模经济效应不足、竞争活力也不强的双重问题。一方面,具有政府和行业资源垄断背景的国有企业管理和运营着绝大多数的品牌IP赛事和大型体育场馆,而这些赛事和场馆的营利性一直受到质疑,与其品牌塑造和社会效益形成鲜明对比;另一方面,基于前一方面的原因,大多数体育企业属于中小微民营企业,它们的发展与我国民营经济和民企发展的情况高度类似,在朝阳行业领域参与红海竞争,处境尴尬,无法与具有垄断优势的国有企业和体育体制内单位有效竞争。因此,我国体育产业组织凸显出明显的二重性矛盾和不足,既缺少规模经济效应,又缺乏竞争活力,这个问题如果不能得到真正重视和有效解决,势必影响中国体育产业的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3 我国体育产业组织创新发展的思路与实施路径

3.1 体育产业组织创新发展的思路分析

3.1.1 体育产业组织的制度创新

制度经济学大师科斯的产权理论为产业组织的制度创新提供了理论武器。具体到我国体育产业组织的发展进程和现实情况来看,体育产业资源高度集中在政府和官方背景的项目协会、各级各类学校、官办青少年俱乐部等不同类型的组织机构手中,成为制约体育市场化进程的根源问题。要推动体育产业组织的制度创新,首先就要从根本上改革体育产业资源垄断的格局,打破政府管理和带动体育赛事活动、场馆服务、健身休闲的一元结构,引导和培育市场化主体(特别是体育服务类公司、俱乐部、协会组织等);其次,要在体育市场中鼓励和培育富含体育要素、融入主导产业、完善资本进入和退出机制的完全市场化的体育产业组织,真正让市场经济理念和机制进入体育领域;再次,要优化体育产业组织的外部治理和内部管理机制,形成政府提供平台和政策服务、市场在体育资源配置中起主导作用、价格机制在体育资源交换中起关键作用的新型体育产业组织环境。

3.1.2 体育产业组织的技术创新

长期以来,体育产业组织在竞赛组织与服务、场馆管理与服务、健身休闲活动组织与运营等主导细分产业的市场化运作中,存在着技术手段落后、脱离市场需求、忽视学习型组织建设、质疑和回避资本运作等一系列问题。近年来,随时“互联网+体育”“文化、旅游、会展、商业+体育”等的技术与市场环境的变化,能够有效带动新兴产业腾飞的新技术乃至“黑科技”手段层出不穷,正在作用于体育领域。例如,国内互联网体育领跑者虎扑体育投资的“超级猩猩”“智慧运动场”,就充分利用了“移动互联+体育”的新模式,塑造在“线上+线下”全方位、立体化、实时化、可比对的全新运动健身生态链,获得了市场认可。再例如,每步(科技)上海有限公司通过自主研发的跑步跟踪系统及配套APP,成功塑造了一个以专业、共享、社群为核心,将体育资源融入互联网,打造创新模式的体育平台。目前,每步科技公司已经成长为长三角地区路跑赛事和活动运营的领先企业,其在上海路跑市场的占有率超过80%。由此可见,对体育科技创新带动企业和产业发展来说,新科技演化出新经营模式,新模式催生出新的增长点[10],体育产业组织的技术创新成为其可持续发展的不二选择。

3.1.3 体育产业组织的服务与管理创新

体育产业组织的服务管理是近年来理论研究和业界探索的热点话题。尽管我国每年有数万名体育相关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毕业进入体育行业,但尚未有效突破体育行业重技术、轻服务、不懂乃至不关心市场规则的惯性问题。上述情况不仅造成了体育产业组织发展滞后、人员流动频繁、市场控制力弱的局面,而且导致了体育市场主体行为的短期化及严重的“委托——代理”问题[11]。以全民健身领域最为常见的健身俱乐部(会所)频繁出现的会员卡权益纠纷为例,上海市为了规制健身机构卷款跑路现象,从2018年开始试点推广健身服务企业“黑名单”和“联保”制度,通过信用管理和连锁经营管控等方式,维护健身休闲市场秩序,强力回应百姓健身休闲消费的权益保护诉求。由此可见,体育产业组织的服务与管理,仍然面临较为严峻的局面,需要通过制度建设来引导和做好服务管理创新工作。

3.2 体育产业组织的建设发展路径

3.2.1 强化对体育产业组织的政策引导与扶持力度

传统意义上的体育产业组织并没有特殊的政策扶持依据和理由,然而,我国体育产业组织发展呈现的“规模小、数量多、增长迅猛”等特征,又使得其具有获得新的政策引导与扶持的迫切需要。特别是随着2019年以来国务院力推营商环境改善和为小微企业减税的惠民举措,已经开始影响和作用于数以十万计的小微体育企业,对小微体育服务企业和体育用品制造与零售企业构成利好[12]。除了降税减费这一普惠的核心举措之外,体育产业组织在人员培训与招募、场地设施使用的便利性与奖补机制、体育产业引导资金、体育行业投资基金、体育企业上市辅导、文创科技类扶持倾斜政策、国家和省、市级体育示范项目(基地、企业、具体项目)等的评定和奖补中,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供促进行业可持续发展的有力因素[13],亟待获得进一步的更大力度的引导与扶持。

3.2.2 塑造体育产业资本进退自由的规范流程与环境

目前我国体育产业引导基金和投资基金增长速度很快,有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体育领域投融资达到180起,融资接近90亿元人民币[14]。市场上涌现出的政府背景的体育产业引导资金(基金)近20个,市场化体育投资基金逾30家。比较有代表性的包括江苏省体育产业引导资金、虎扑体育产业投资基金、光大体育产业投资基金、邓亚萍体育产业投资基金等。除了纯政府财政出资的体育产业引导资金因其奖补性质不存在外部资本进入和退出的问题以外,所有具有吸引和撬动社会资本进入的体育扶持和投资基金项目,都需要按照现代金融市场游戏规则,进行风险评估、项目评审和项目跟踪,设置严格的资本进入和退出流程,否则,体育产业组织无法有效运用现代资本市场的力量撬动社会资源,有效助推机构和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3.2.3 形成体育产业人才培养、使用、共享与流动的市场环境与法律保障体系

如前所述,我国体育产业组织绝大多数属于小微企业和非营利组织,在专业人才培养、使用和激励方面存在着天然的弱势特征。此外,体育产业(特别是体育服务业)具有较为明显的周期性特点,无论是赛事活动的举办、场地设施的使用还是健身休闲的消费需求都具有淡旺季明显的周期性问题,因此在人员招募和使用管理上存在较大波动性风险。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体育产业组织的人才招募、培养和使用面临更为严峻的调整,需要通过人力资源共享和合理流动来控制成本、消除不确定性风险,增强体育产业组织的抗风险能力。目前,体育人力资源补充的主要方式仍然是市场招聘,体育组织机构与体育人才之间的互信和权益保障是其中的关键一环,形成和塑造更为快捷高效、进出有序的体育人才使用机制和保障体系是下一步体育人力资源管理的重中之重。

4 我国体育产业布局的现状与问题

4.1 体育产业布局对产业发展的基础性作用

产业布局是产业结构在地理空间上的投射,一般来说,在一定地域内,产业总是从一两个优势节点开始萌发的,在此基础上,点与点之间开始出现连接轴线,轴线经纬交织形成网络,因此,特定区域的产业发展基本遵循了由一个或多个增长极向经济轴线再向经济网络演进的规律。尽管近年来国内外诸多学者纷纷对产业发展是否需要前置规划(政策性布局)提出不同看法,但总体而言,我国宏观经济和产业经济发展与规划布局的关系十分紧密,也就是说,产业布局是产业发展不可回避的关键环节之一。由于中国体育是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依靠自上而下的改革逐步推进的,因而,体育产业从改革开放之初的萌芽,到体育职业化以来的初步发展,凝聚了几代管理者和实践者的心血,是具体地、历史地体现中国产业经济演进和优化发展的行业例证。

4.2 我国体育产业布局发展的政策依据与热点区域

自从2014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体育产业发展促进体育消费”的46号文件以来,我国体育产业的规划(布局)发展持续加速,自上而下结合体育(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乃至体育产业、项目产业的中长期规划,各地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区域体育产业和项目产业发展的政策文件,除了按照传统行政区划开展了五年规划之外,比较有代表性的体育产业优势与创新发展区域包括了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内地区域)、成渝一体化自贸试验区、海南自由贸易港等,这些区域既是当前中国区域经济和产业经济发展的关键亮点和重心,也是区域产业增长极孕育和生成的热点地带。此外,部分市场化程度高或者群众基础好、社会关注度高的项目也依托国家体育总局直属的项目中心单独出台了发展规划,比较有代表性的包括马拉松、户外运动、自行车等项目产业的国家级规划。

值得注意的是,经过近10年国家体育总局、国家旅游局等中央层面自上而下的规划布局和示范发展,目前我国区域体育产业规划布局涌现出一些有代表性的引导性政策和做法,如国家级体育产业示范基地(示范园区、示范单位、示范项目)、国家精品体育旅游线路与体育旅游示范项目、国家和各地纷纷兴起推进的体育主题特色小镇等,这些示范性政策的总体目标依然是通过政府自上而下的宣传鼓动和自下而上的遴选申报相结合,引导、鼓励和支持有产业资源优势的地方政府、体育机构和体育组织为体育产业健康持续发展提供要素支撑和资源支持。结合前述区域体育产业发展的亮点与增长极分布的情况,这些国家级示范项目也大量分布在了前述五大地域,这就为研究者以地域为观察节点开展调查研究打下来现实基础。

4.3 体育产业布局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取得巨大成绩的同时,笔者也注意到,当前我国体育产业规划和布局还不够成熟,体育产业规划的随意性和粗线条现象比较突出,地域布局规划中的产业结构趋同问题较为明显,数据指标的设定相对盲目,已经引起高层关注,研究者开始重新梳理和审视中国体育产业规划布局存在的各类突出问题,我们认为,目前我国体育产业布局存在以下几个重要问题需要认真对待和逐步解决:(1)体育产业规划的牵头部门以体育行政主管机关为主,规划布局政策的协同性差;(2)不同区域体育产业布局相似度偏高,产业结构趋同现象日益凸显;(3)体育产业示范项目偏普及鼓励和概念包装,要素根植性不强,体育产业的可持续性较差;(4)区域内各类体育要素资源互动不足,协作效果不强,竞争性平衡问题尚未得到有效关注和解决;(5)部分地区的体育产业布局随意性大,企业和项目的市场认可度低、拉动体育消费效果不明显、经营的连贯性差。

5 我国体育产业布局优化的导向与实施策略

5.1 我国体育产业布局的政策导向

5.1.1 尊重差异性,推动多元化

我国体育产业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的本质是注重体育产业的内涵式发展,从夯实产业发展基础、协调产业发展利益出发,尊重不同省、市、区体育产业发展的差异性,并在此基础上推动体育产业的多元化发展。基于此,我国体育产业布局的政策设计与制度选择要充分体现因地制宜、因时而动的原则,既强调区域体育产业资源特点和产业发展基础,突出稳定性和可持续,又注重不同区域体育产业结构的差异性,培育和塑造适度差异化和多元发展的体育产业良性竞争合作格局。

5.1.2 引导热点区域的优先发展

紧密结合当前我国进一步开放发展的新战略格局,突出基于“一带一路”和“自由贸易区(港)”的体育产业开放发展潮流,围绕京津冀区域、长三角地区、粤港澳大湾区(内地区域)、成渝地区、海南自由贸易港等政策集中投放的先发地区,引导其试点布局新兴、时尚、科技含量足、国际化水平高的体育产业业态和项目,推动政策落地和项目生根,在培育示范效应的同时,努力促进热点区域体育产业的壮大发展,提升其对区域经济社会的贡献率与融入宏观经济发展的能力与效果。在上述基础上,渐次引导和扶持中、西部地区的梯度发展,充分考虑不同区域、不同细分产业门类增长速度和实际发展水准的差异,避免“一刀切”式的传统评价方式,合理界定特定区域、具体细分产业门类的增速和价值。

5.1.3 突出主导细分产业的战略位置

以不同区域体育产业发展基础和资源配置情况为基本依据和出发点,以区域体育产业统计数据为依托,明确区域细分产业的排位和主导产业门类,突出主导细分产业在区域体育产业增长中的引领带动和融合发展力量。以上海市为例,根据《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和《上海市体育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的“建设世界著名体育城市和赛事之都”的战略目标,上海市聚焦发展体育服务业,创新发展体育用品业,推动体育新兴业态发展。在体育服务业聚焦发展进程中,明确“以体育竞赛表演为引领,推动赛事运作的市场化;以健身休闲为基础,扶持培育‘专、精、特、新’的专业健身休闲市场主体;以体育场馆服务为核心,场馆实现标准化、智能化、多元化;以体育总部经济为特色,提升上海全球体育资源配置能力;以体育中介市场为桥梁,形成若干家有国际影响力的体育中介组织;以体育培训为重点,发展各类体育培训业。”[15]此后,结合上海打响“四大品牌”推动内涵式发展的新举措,上海体育产业借力“体育+文化”“体育+服务”“体育+互联网”“体育+会展”“体育+旅游”实现融合发展和打造上海体育服务品牌的战略意图逐步落地。

5.1.4 形塑完整的区域体育产业链条与格局

通过整合区域体育产业资源,夯实组织和项目基础,我国正在形成先“自上而下”,又“自下而上”的四级(国家、省、市、区县)体育产业示范评价体系,初步构建了以“体育产业示范基地、示范企业和示范项目”“精品体育旅游推荐线路”等为主线的体育产业竞合发展环境。下一步,要继续下大力气形成和塑造有特色、差异化的区域体育产业链条,不断完善和优化区域体育产业布局,形成各具特色、百花齐放的区域体育产业大格局。在此基础上,逐步推动体育产业梯度转移与均衡发展,形成以体育服务业为主导和侧重点的体育产业梯度发展新格局,推动我国宏观经济的梯度发展与均衡发展,缩小地区间体育产业发展的整体差距。

5.2 我国体育产业布局优化的实施策略

5.2.1 改革“自上而下”的体育产业布局决策机制

回顾近20多年我国体育产业演进发展的历程,可以较为清晰地看到政府“自上而下”通过会议、文件、展览和审批挂牌产业基地、示范单位、精品线路等一系列举措力推体育产业发展的决策反应机制。在行业和产业资源高度集中的状态下,这些做法似乎是顺势而为的结果。然而,单纯依赖从中央到地方层层指令推动体育产业发展的做法,并不符合现代市场经济的规则,在很大程度上强化了体育产业的政策引致性扭曲,必须引起高度重视,通过制度改革和机制创新予以根本性扭转。

5.2.2 形成“自下而上”的体育产业布局驱动链条

从根本上讲,体育产业作为新兴、时尚产业,其服务性特征十分显著。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经验和现实告诉我们:“驱动-博弈-协调-共赢”的反应机制可以通过市场供求关系的博弈均衡相对完美地解决后发产业的发展问题。回到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现实环境,就是要通过市场自身形成和塑造体育产业的利益链条,成为驱动体育产业布局的原发性动力,在此基础上,再通过政策引导和扶持,培育出具有区域特征和中国特色的体育产业生态。

5.2.3 完善体育产业布局的利益协调渠道

通过体育产业规划引致区域体育产业发展是各地发展体育产业的基本模式。然而,现实中的“体育规划”“体育产业规划”“体育产业统计”“体育消费调查”都来自从国家到地方的各级体育行政主管机关,而这些规划和调查统计的工作内容和结果,并不能直接作用于体育产业发展的现实,仅达到为体育行政机关发出部门声音、表达政策期望、倡导和激励市场主体的效果。上述局面,固然是由于政府部门权利分割造成的,但更重要的是体育产业发展的诸多核心资源来自多部门共治格局之下,体育行政部门的政策文件需要多部门联动才能达成好的效果。此外,体育产业发展过程中的区域竞合与博弈,也需要一系列规划磋商和利益协调,才能达到规避产业结构趋同风险的目的。因此,完善体育产业布局的利益协调渠道和工作机制,是实现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5.2.4 拓展体育产业布局的梯度转移路径

随着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我国区域体育经济发展的差距有望进一步缩小,体育产业在东部和中、西部地区间的梯度转移正在成为现实潮流。以2019年3月13日,A股上市公司莱茵体育(000558.SZ)控股股东莱茵达集团与成都体育产业投资集团签署股权转让协议,上市公司实际控制权转归成都市国资委,这是中国资本市场上迎来的首次西部地区收购东部体育类上市公司的案例。尽管成都体投收购莱茵体育的运营目标尚未经过市场验证,但却从一个侧面提供了体育产业跨区域转移的新例证,预示着体育市场风向正在悄然转变,区域体育产业布局发展面临很多新动向,尤其是体育服务业的梯度转移和资本运作正在走向立体化和成熟化。

6 结语

2018年11月,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成功举办,进博会上的体育元素吸引了多方眼球:意甲球队国际米兰作为唯一足球俱乐部参展;世界一级方程式锦标赛全球21站赛事齐聚亮相;英超联赛成为英国馆“体育日活动”的主打品牌推出……随着国际体育组织、俱乐部关注并参展进口博览会,体育板块也成为进口博览会服务贸易板块的一大亮点,中国体育产业的组织的出海道路和对外布局跃然眼前。2019年5月23日到26日,第37届中国国际体育用品博览会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举行,作为中国唯一的国家级、国际化、专业化的体育用品展会,“体博会”是亚太区域规模最大、最权威的体育用品盛会,是全球体育品牌进入中国市场的捷径,也是中国体育品牌向世界展示实力的重要窗口。尽管有观察者尖锐指出了体博会存在的“环境越来越好、人气越来越差”的现实问题,但在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节点,体育产业作为新兴、慢热的产业门类,依然需要“打基础、强组织、优布局”,实现渐进式增长。与会的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江小娟对体育产业从稳中求进、踏上高质量发展之路表达了充分信心。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李颍川、总局经济司司长刘扶民分别谈了对未来一个时期我国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愿景与期望:下一阶段,将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结合体育强国建设,全面深化体育改革,积极落实各项产业政策、措施和规划,推动体育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上述展会生态、专家观点和官员发言,集中体现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市场环境和政策基调,为下一步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组织创新和布局优化指明了新的方向。

猜你喜欢
产业布局体育产业体育
从上市公司股票走势看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现状
我国冰雪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研究
体育产业之篮球
我国体育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我国风电可持续发展的策略研究
浅谈城市物流中心建设对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我国都市工业园的家具产业发展模式研究
我们的“体育梦”
关于江西省高铁经济发展的思考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