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洪磊 童锦锋
竞技视阈下高校龙舟竞渡发展的SWOT分析及优化策略研究
李洪磊 童锦锋
(1.长江职业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4;2.武汉城市职业学院,湖北 武汉 430064)
高校发展龙舟竞渡运动是实现竞技化的有效平台,为给当前竞技视阈下高校龙舟竞渡项目提供理论支撑与智力支持,运用SWOT法对高校龙舟竞渡项目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进行分析,提出相应优化策略,以深化高校龙舟竞技运动路径发展。
竞技视阈;高校;龙舟竞渡;SWOT
龙舟竞渡作为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瑰宝,自春秋战国时期起源并传承至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随着当前社会形势的多元化发展,基于竞技龙舟为主导的项目发展迅速延伸至高校领域当中,集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校园文化、促进身心健康和竞技水平多维因素为一体的项目发展深受学生喜爱,并逐步在高校领域中进行有效开展。与此用时,攻坚龙舟竞渡项目奥运发展战略实现其竞技化推进一直受到政府部门高度重视,以高校领域模式为平台的竞技龙舟发展便形成了发展的重要路径。当前高校龙舟项目得到了蓬勃发展,然而基于当前视阈背景下促进高校龙舟项目竞技化存在诸多因素共向制约,相关多方利益博弈的矛盾不可避免的日益凸显。因此研究利用SWOT战略分析方法,通过当前高校龙舟竞渡项目的外部和内部条件,对其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等加以综合评估与分析得出结论,突破单一、零碎的研究视角形成资源有效整合,对其高校竞技龙舟开展所面临的态势进行研究,以此为竞技视阈下高校竞技龙舟的发展拓展思路。
龙舟运动经过多年的文化传承和品牌建设,在其我国改革开放进程当中迅速与西方文化交融,独特的运动魅力和文化特色深受世界各国大学生喜爱。当前视阈下龙舟竞渡已成为世界各国大学生相互学习与交流的桥梁和纽带,以品牌竞技为载体进行龙舟项目发展与对外交流以成为高校宣传工作的亮点和特色,以此扩大高校品牌影响及突出高校特色校园精神文化理念。近些年来,随着竞赛活动体系增多,以全运会、全国性省市性的锦标赛、邀请赛及中华龙舟大赛等为背景下的高校龙舟竞技不断繁衍,受到政府部门及社会力量的广泛关注。因此相关高校组织积极投入物资建设和资源保障,其打造高校品牌宣传为终极进行龙舟竞渡项目的有效发展。
以其民族传统为载体的文化传承一直深植于我国的建设当中。龙舟竞渡项目从自身特色来讲蕴含了竞技之美。自古以来以“喧江雷鼓鳞甲动,三十六龙衔浪飞”的龙舟竞技文化不断追求更快、更高、更强的精神特色。同时龙舟运动不断演化,在其特色发展过程当中竞技龙舟在构造、比赛形式、规则等等日臻完善。但传统文化的根基作用使其仍旧保持着中华民族的特色,从竞技本身来讲,每条龙舟的颜色各异,龙头栩栩如生,船速快得劈波斩浪,宛如条条真龙戏水。独有的审美情趣和娱乐精神不断开拓着民族特色文化传承和发展。对于高校竞技龙舟来讲亦是如此,在其丰富校园文化建构、营造体育文化精神、增强民族时代精神和团体协作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进入新世纪以来,龙舟竞技比赛在我国各地方兴未艾的兴起。以各种杯赛、邀请赛、锦标赛等为主体赛事的参赛规模越来越大,其相应队伍越来越磅礴,高校龙舟队伍越来越受重视。2004年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赛艇与龙舟分会的成立标志着高校龙舟项目拥有了相应的组织管理机构和竞赛组织体系,以其国内或国外龙舟运动队伍分沓而至参与相应赛事。同时龙舟赛事以逐渐形成层级相应的体系,正式的竞技类比赛包含全国龙舟锦标赛、全国综合性运动会龙舟赛和地方龙舟赛以及我国教育部门主办的大学生龙舟锦标赛等。竞技水平的不断提高促进了龙舟运动的世界影响力及多元文化的广泛发展。
龙舟运动为水上项目。其项目的运动发展离不开江河、湖泊等水域资源的合理利用。这便为高校开展龙舟运动形成了场地资源的阻力。当前高校多集中于城市中心地域或者城市边缘,从而远离河流地段。从我国国情的地理风貌和气候环境来讲,各区域的差异性较大,尤其是在北方地区,受制于气候干燥、缺少湖泊资源以及寒冬时节气候寒冷的影响,高校开展龙舟竞技相对较少。而师资力量不足同样也是制约高校龙舟竞渡发展的重要因素,当前高校从事竞技龙舟的教练员多为非龙舟专业,其从事水上运动项目教练员占其主导,这便对技术水平和执教能力形成了一定弊端,尤其是特定的项目特征发展形成了训练竞赛的边缘化。
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推进发展,竞技体育发展模式已有举国体制逐步过渡到市场机制。因此以职业化、营利化为主导的体育产业不断优化升级,追求品牌效益和挖掘项目市场化形成产业利益已成为当前的博弈需求。相较于龙舟竞技运动而言,以“龙舟搭台,经贸唱戏”的市场化双赢模式初见成效,但在其文化传承及竞渡发展方面受制于自身特征影响,并未形成有效的市场资源。相关的竞技比赛模式一般由政府主导和社会组织,市场化体系不完善、管理效益低下、缺乏市场制度保障机制以及赛事影响力低、观赏性开发不足等现象依旧是当前视阈下存在的重要问题。
龙舟竞技性的不断发展使其相应的配备设施更加现代化和专业化。因此一定的物质资金保障是实现项目向前迈进的重要因素。然而实际情况却是高校龙舟竞技运动乃至专业队伍都受到资金瓶颈的现实问题。训练配备的龙舟器材设施少则几万,多则十几万。其训练所使用的专业碳纤维船桨、救生船只、器材以及其他装备和日常比赛训练的费用等等,实为高规格的经费开支,这对于本身即非奥项目又缺乏政府出资支持的龙舟项目来讲,是高校难以实现的预算开支。
随着中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特别在经济体制处在转型的十三五关键攻坚时期,以竞技体育为主导背景的体制化机制不断转入市场调节和社会学校团体。龙舟运动作为拥有传统文化底蕴的休闲体育项目,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锻炼价值。因此集竞技文化与健身于一体必然受到政府和社会力量的广泛关注,大学生主体作为龙舟竞技的中坚力量,占据着将近20%的参与人群,因此在当前项目发展缺乏实际性人才培养战略之前,高校竞技龙舟必然形成发展的主体力量,以适应当前社会环境影响下的竞技事业发展。
龙舟竞渡是我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重要组成,具有特定的文化符号。是以端午节为载体进行的体育活动。因此将龙舟运动推广进入奥运会战略计划,既能推动龙舟运动的发展,又可以促进中国传统文化与奥林匹克文化和交流与融合。相比较而言龙舟运动的竞赛规则和制胜规律与西方传统竞技水上项目具有一定的相似性,更易被奥运组织所接受并开展。而近些年来奥组委不断接纳新项目,其本意便是基于经济全球一体化下,开拓项目市场,形成以经济利益为主体的市场模式。龙舟运动作为团体运动项目,具备极高的社会凝聚力、文化归属感,同时也有着极高的市场推广价值,因此形成以奥运战略为主导背景下,是当前高校竞技龙舟发展的有效平台。
完善的选材制度体系是竞技项目发展的有效保障,从当前龙舟运动项目发展来看,人才培养体系并未有效形成。以跨项人才引进以及对在校大学生进行培训是高校竞技龙舟选材的现有模式。从项目长远发展和竞技成绩保障方面,其制约性强很难得到运动水平的有效提高。针对于部分高校学生形成的龙舟竞技团体,其培训与训练计划完全要从基础技术进行开展,很难达到其他传统体育项目的运动技术水平,这便形成了输在起跑线上的体育项目竞争,因此基于人才体制培养方面来讲,高校竞技龙舟发展形成了长远规划的威胁制约。
对于我国体育事业推进过程中的宏观布局来讲,建设成为体育强国是中国体育事业的最终愿景。而在各运动项目资源战略布局方面,基于目前中国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导向机制方面不健全的背景下,依然过度重视“奥运争光”战略以及“全运”发展战略,从而导致金牌主义论,使其竞技体育的发展更加推崇功利化。这对同和龙舟运动为水上项目的其他项目来讲,便形成了发展过程当中的不平衡性。以传统水上项目为主体的赛艇、皮划艇奥运项目比较而言,赛艇、皮划艇拥有巨大的推广发展平台,在世界各地域关注度高。同时基于竞技化体制来讲,赛艇、皮划艇项目赛事体系成熟、近些年来不断涌现优秀运动员,国家投入程度高,项目发展拥有较为成熟的竞训体制。而龙舟竞技运动各地域发展程度不一,国外发展更是局限于华人群体,辨识度不高。
形成龙舟运动竞技化与民族化相结合,因此实现我国传统特色理念的竞技训练体系,是打造竞技龙舟发展的有效模式。这必然基于品牌赛事为出发点,建立契合项目特点发展的人才体系培养、竞技训练体系等多维机制。以此保持龙舟竞技运动能够长期受到社会关注和扶持。对于相关政府部门及大学生体协来讲,应建立以高校为平台领域的龙舟竞渡赛事,特别是实现端午文化相结合的经典品牌赛事,以此扩大宣传效应和体育文化建设。将龙舟运动纳入到大学生体育运动会正式比赛项目亦是当前视阈下发展我国品牌传统体育的重要手段,特色体育的多维化必然对大学生投身于体育锻炼具有实际意义,特别是具备文化底蕴与现代竞技体育为核心竞争的龙舟运动,对挖掘大学生精神价值和文化内涵,同时实现校园文明建设具有是重要作用。
实现物质资源保障是高校竞技龙舟实现发展最为重要的手段,这必然鼓励龙舟运动走多元化发展的模式。随着当前社会经济体系的不断发展,以竞技体育和市场经济相结合是当前运动职业化的特色化路径。因此实现龙舟项目市场化和产业化运营以此拓展有机市场,实现社会力量的物质资源投入以实现竞技龙舟经费投入至关重要。突出以赛事为龙头发展龙舟产业、塑造品牌赛事以及推进龙舟旅游事业开发有利于形成产业化经营。而突破传统的政府垄断式资源配备,通过合理的竞争平台以促进项目竞技水平是源于计划经济主导模式的手段理念。但受制于当前龙舟运动市场开发效应羸弱的现状,龙舟项目发展必然要以政府扶持为阶段重点,从而以“双轨制”结合增加物质资金投入为发展重点。基于此促进龙舟项目共向发展以各区域相协作至关重要。
竞技龙舟的发展必须配置与当前其他项目相结合,促进竞技体系规范化、完善化至关重要。对于高校龙舟竞技运动来讲,一方面要响应当前社会体育发展政策,不断突出特色理念以形成高校宣传效应,另一方面亦要形成与竞技职业化相结合的层次队伍建设,高校可通过招收高水平龙舟运动员和后备人才引进相协作的模式,通过开展龙舟运动的中小学委托培养、定向选拔招收优秀龙舟运动员的形式,以此加强运动选材和用人体系建设。同时对高校目前所配置的教练团体进行培训和考核,对教学、训练及其裁判工作等任务进行交流实践,加强教练团体和科研团体的业务配备能力。
[1]严华.高校龙舟运动发展的SWOT分析与策略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9(2):120-122.
[2]张作斌.对我国传统体育项目入奥发展策略的思考-以竞技龙舟运动为例[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2,32(3):126-128.
[3]李兵,徐彬.现代社会条件下高校龙舟运动发展的瓶颈及对策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5,38(12):110-114.
[4]林立.高校龙舟运动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J].体育科学研究,2014(6):49-51.
SWOT Analysis and Optimization Strategy 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of Dragon Boat Race in the Perspective of Competitive Vision
LI Honglei, etal.
(Changjiang Vocational College, Wuhan 430074, Hubei, China)
;李洪磊(1988—),硕士,助教,研究方向:体育教学与训练、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