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彪,陈琳,陆一红,曹健,吴炜
(南通职业大学,江苏 南通 226007)
改革开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1];同时随着全球产业升级的不断深入,我国制造业也面临着结构和价值链调整。完成由制造业大国到制造业强国的转变,助力我国顺利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所以,加快职业教育的改革,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是有效保障我国向强大制造业国家转变的关键[2]。
传统教学中以理论课程为主,实践课程为辅,教学效果并不明显,实践与理论不能完全融合,而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则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不同于传统的只是在生产过程中以言传身教为主要形式的技能传授方式,现代学徒制的实质它以校企合作为基础,以学生(学徒)的培养为核心,以课程为纽带,以学校、企业的深度参与和教师、师傅的深入指导为支撑,既不同于传统的学徒制,也不同于单纯的学校职业教育。它可以促进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的有机结合,实现校企一体化双元育人[3-4]。
现代学徒制在国外比较典型的有德国的“双元制”模式,英国的“三明治”模式,以及美国的“合作教育”模式。
德国的“双元制”模式的最大特点是企业本位,校企共同组织教学。学徒每周在学校学习1-2 天,剩余3-4 天到企业学习专业技能;英国的“三明治”模式是国家主导的现代学徒制模式,以“学习——实践——学习”的产学结合模式实施教学的制度;美国的“合作教育”最大特点是以工作为本,将实际工作所应具备的能力目标,分解成几个小目标,每个小目标由对应领域领先的企业进行培训指导,提高教学效果;现代学徒制为这些国家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被称为国家强大的秘密武器。
2014 年6 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指出一方面多年来我国职业教育快速发展,培养了众多的技能型人才,提高了劳动者的素养,有力的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另一方面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职业教育还存在着体质不畅、结构不合理、质量需提升等问题,调整结构,转变办学方式,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意义重大。《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全面部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鼓励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的现代学徒制试点,完善支持政策,推进校企一体化育人[5]。
2015 年8 月,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意见》提出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进一步完善校企合作育人机制,创新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
教育部于2015 年公布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作为首批全国百所现代学徒制试点高职院校之一, 南通职业大来积极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和工学结合,探索知识与实践结合的良好模式,推进现代职教体系建设。
2018 年中国汽车工业总体运行平稳,汽车产销量分别达到了2780.9 万辆和2808.1 万辆,创造了连续十年保持世界第一的惊人成绩。南通通江达海,与上海一江之隔,站在长江流域经济带、一带一路、长三角一体化等国家战略风口的叠加区域,南通获得了高速的发展,2018 在全国城市GDP 排行榜中位居第20 名,汽车工业也获得了巨大的发展,截止2018 年年末全市个人汽车保有量达149.3 万辆,比上年末增加13.6 万辆,聚集了南通宝诚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南通长江汽贸集团、南通新城集团、南通涌鑫集团、江苏文峰集团、无锡东方集团、江苏益昌集团、江苏太平洋集团等知名企业。
我校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以深化产教融合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探索建立学校、企业联合培养、一体化育人模式,培养行业、企业急需的具有理论基础扎实和过硬实践能力的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通过反复调研南通本地知名汽车企业,我院决定与南通宝诚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合作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
南通宝诚提供BMW 全线产品的汽车销售、以及原厂配件、售后服务、信息反馈等服务,拥有直接由德国进口原装的先进检测仪器和更新的修理、加工及喷漆设备。技术工人和销售人员全部接受过BMW 的专业培训,遵循BMW 全球统一的高标准,能够提供最完美服务。
针对大二下学期学生,校企联合召开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选拔说明会,让学生懂得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与原有培养模式的不同。然后对提出加入申请的同学,校企共同主持进行心理测试和面试。最终通过选拔的30 名同学组件“宝马班”,每位同学与企业及学校签订三方协议,规定各自的权责。
“宝马班”采用双导师制,即有专职从事教育教学的学校导师,也有企业委任并经学校聘任的企业导师。学校导师要做好学徒的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还要与企业导师共同开发适合岗位职业理论和技术标准的课程,协助企业导师做好学徒的技能指导和示范,同时协助企业导师的技术研发,帮助企业解决遇到的问题,另外指导学生认真填写学徒手册并经常检查,对学徒小结填写评语并签字。企业导师要参加学校组织的教育教学培训,与学校导师合作编制人才培养方案,尤其是负责学徒的岗位技能课程教学,传授岗位实践经验,传承企业文化,最后对学徒进行技能考核和成绩评定。
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实践课在培养模式中的比例,实践课与理论课的比例不低于1:1;明确学徒参与的机电维修工和汽车配件管理员等岗位的岗位职责;学徒每门课程的学习包括学校理论讲解、企业系统培训和岗位实习三个环节,其在该课程最终成绩的占比为2:3:5,学校完成第一个环节的评分,后两个环节的成绩由企业完成。
通过各方的通力合作,南通职业大学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与南通宝诚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培养的首批学徒顺利出师,现将在实施过程中的思考总结如下:
企业的高层往往比较认可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但某些部门与一线指导师傅的积极性有待提高。与学校的公益性相比,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在育人方面,企业往往会认为学校是主角,企业是配角,因此在学生教育和管理方面,企业往往把主导权交给学校。另外在现代学徒制的实施过程中,企业认为已经为学徒提供了实践岗位、企业导师、培养计划以及食宿等成本,因此每月提供给学徒的薪酬相对较低,同时由于担心学徒毕业后的流失问题,导致企业在对学徒的培养上显得不够重视。
企业通常是将学徒分派给某位师傅,但是并没有对企业师傅的育人能力进行系统的培训,导致有些企业师傅虽然技能较高,但是忘记了学徒并不完全等同于工人,沟通方式有时会让学徒感到不能接受,同时企业给师傅的报酬并没有明显增加,导致企业师傅带学徒的热情也不高。
学生虽然在现代学徒制开班前,已经学习了新的学生管理、课程设置、考核评价、资源统筹模式,但到4s 店后由于轮岗、住宿、薪酬、师徒关系以与公司文化等方面的原因,仍然有部分学徒坚持退出。
基于以上存在的问题,未来应重点建立校企“双主体”育人机制,明确校企的职责与分工,推进协同育人;完善人才培养制度和标准,校企共同设计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制订专业教学标准、课程标准、师傅标准及对应的实施方案;建立校企互聘共用的教师队伍,建立健全双导师的选拔、培养、考核、激励制度,形成校企互聘共用的管理机制;建立体现现代学徒制特点的管理制度,制定学分制管理办法和弹性学制管理办法。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是统筹政府、行业协会、学校和企业各种资源的有效探索,极大的提供了学生的职业能力,出师学徒获得了企业的高度认可,防止了出现学生找不到工作,企业找不到工人的尴尬情况,推进了招生招工一体化进程,目前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足,需继续探索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