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有荣
要想使自己的议论文脱颖而出,就必须具备过硬的理性思辨能力。它需要历练,也需要借力。现选取2019年高考优秀作文中的精彩论段,探究其出彩奥秘,以期给大家一点启迪。
1把握行文结构,展开三维思辨
议论文的行文结构一般分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三个部分。有些考生不仅在构思时能够从这三个维度全面展开思辨,而且在行文过程中能够根据自身的认知水平,有所侧重,重点展开。
1.厘清内涵,思辨“是什么”。“切题是最大的文采。”有些考生能够在吃透题意的基础上,厘清概念的内涵,表明自己的态度,提出自己的主张。如:
“我再看看你们。”三年时光,老师看到了我们的成长过程,看到了我们的喜怒哀乐,看到了我们的风雨阴晴。哪怕“千遍也不厌倦”,看不够,最后再看看,是要珍惜往昔和我们的相依相伴。这一句“我再看看你们”饱含了多少温柔与深情、珍重与不舍!
“你们再看看书。”三年来老师们“要认真看书”“要多读点书”等话语最终汇成这句郑重之言。这句话里,饱含着老师对我们的期许与勉励。我们即将奔赴高考考场,再看看书,做临阵的最后准备,多准备一点,多一分把握,可能就多一点分数,这一点分数可能就会改变我们的前途。我们即将走向新的人生征途,再看看书,便是一句人生叮咛——生命不息,学习不止,因为唯有不断学习,才能有持续前进的力量。这一句“你们再看看书”饱含了多少期许与叮嘱!(全国卷Ⅲ·四川考生《惜别,珍重,在路上》)
考生能够调动其人生体验和认知储备,精当地把握老师说的两句话的内涵。既看到了其字面意思,更挖掘出了其背后的隐含情义;既看到了其对眼前高考的意义,更体会到了其对人生的深远意义——终身学习,持续发展。
2.理清逻辑,思辨“为什么”。医生用“望闻问切”来诊断病情,我们则应用理性思辨的利器来探究事物发展背后的成因、运行规律和事理逻辑。如:
《千里江山图》如此有魅力,原因非他,在于熔多种工艺、丰富的元素为一炉……
如果有人以为《千里江山图》只是因为融合了名贵材料而流传近千年,那就太肤浅了。《千里江山图》更了不起的是融进了对贤才的渴求之意,画作后隔水黄绫上蔡京的题跋充分说明了此意,蔡京写道:“上嘉之,因以赐臣京,谓天下士在作之而已。”“天下士在作之而已”的意思是:对于天下的高士、俊杰,关键在于如何去起复他,使其为国家所用。这位有名的奸相这一次倒是完美地传达了皇帝的旨意。画作里有很多打鱼的场景,各种鱼实际上就是各式贤才。如此来看,宋徽宗还是渴望把江山治理好的。(江苏考生《千里江山图》)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千里江山图》何以能成为传世名画?作者不仅看出了门道——作画之法融众家之长,还看出了精明——作画之料集诸物之珍,更看出了玄机——作画之人特别是赐画之人在画中寄寓了“招贤纳士,为我(国)所用”之意。艺术修养臻于此境,令人叹服!
3.探究路径,思辨“怎么办”。“一打宣言不如一个行动。”分析问题是“知”,解决问题是“行”,思辨的结果要落地,要从“知”走向“行”。如:
在文化领域,这种借由其他文化来认识自身、发展自身的路径极具价值……而将这一种方法推及所有事物时,这就成了一种普通的认识事物的路径,我将之称为“曲径”。它是迂回的、曲折的、不直接的。因为如果我们假定所有事物在它们某个确凿的近处有着相同的本质时,那么认识事物的方式就绝不仅有单刀直入、直捣目的这一种方法了——从相似事物上着手,在相反事物上着眼,甚至从看似毫无关联的他者身上来认识事物。这就是曲径。而且,如果认识事物的真正目的是让我们从大局上把握这个世界,从而认识并确证自我,那么这条曲径甚至会成为更有价值的一条道路,因为只有在这样的密网里我们才能真正不止于认识事物,而是体认把握世界的样貌,从而自立。
然而,走向“曲径”的路也是一条弯折而不易的曲径。要坚定……要宽容……要对抗功利……(上海考生《曲径通幽处》)
作者不仅找到了“比较性认知”这一认识事物的普遍方式,而且揭示了其曲折、漫长的特点,并提出了“坚定”“宽容”“对抗功利”的建议。源于思辨的通透,作者在诠释“比较性认知”时还提出了“曲径”这一思维模型,形象生动,颇有见地。
2转换思维角度,提出个性见解
“角度改变观念。”有些考生能够打破思维定式,不去讲人人皆知的公理、常理、大道理,而去转换思维角度,提出属于“我的”个性化见解,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如:
1.向深处想,揭示本质。把对事物的认识从感性层面提升到理性层面,透过表象,揭示本质。如:
也许有人会说:“难道我们每个人都得种田下矿吗?”自然不是,劳动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就像我们学习知识,也是一种劳动。霍金在轮椅上度过了大半辈子,难道能说他是一个不劳动的人吗?恰恰相反,他对世间万物的思考,对宇宙的探索,是另一种艰苦的劳动。我们尊重劳动,并不是说我们要“弃笔从锄”,而是站在我们青年的角度,去做好我们应该做的事,为社会国家发展尽绵薄之力。(全国卷Ⅰ·山东考生《劳动,欣荣之源,固国之本》)
衡量“劳动”的标准并不是有没有“干体力活”,“活”只是一种表象和形式,“干”才是其本质。作者由此提出了学习、思考、探索“是另一种艰苦的劳动”的见解,并向青年发出了“尽力”“干事”的呼吁。
2.向前面想,探明原因。探明事物呈现现状的“缘”和“故”,从而把握事物的生成脉络。如:
古之圣贤谨守敬师爱师之礼,现当代的风流名士亦常怀师恩,留下许多佳话。一如文学巨匠鲁迅,不管行程多么匆忙,也一定不忘探望对自己有启蒙之恩的寿老先生(即寿镜吾)。何也?皆因鲁迅深知笔下的累累巨著便萌发于“三味书屋”的一个“早”字,源于老师的严格要求。一如蜚声海内外的数学家华羅庚,功成名就后仍不忘第一个发现其数学才能的伯乐王老先生(即王季梁),做报告必请老师上座。何也?只因华罗庚深知若没有老师的慧眼识珠,他将泯然众人矣。若论名声成就,他们不知要高出老师多少,然而他们却时刻铭记恩师曾经的点点滴滴。有如此楷模在前,我们更应以此为激励,握好尊师重道的接力棒。(全国卷Ⅲ·广西考生《师恩情重莫相忘》)
作者用两个“何也”引出了对“尊师重道”原因的探究,生之尊重源于师之恩重——没有师之严,何来生之高?没有师之慧眼,焉识生之珠光?
3.向后面想,预见发展。认识、把握并运用事物的发展规律,预见事物的发展趋势,给人启发。如:
当南宋灭亡的局面难以挽回之时,南宋丞相文天祥依然率军抗击元军,虽然屡屡败退,但文天祥并没有因此接受敌人的劝降,即使兵败被俘之后被忽必烈皇帝许以元朝丞相之职,他也毫不动摇,一心向着他的大宋。最终,在留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绝唱后,文天祥从容就义。他凛然的气节,在历史的洪流中越发明亮。老百姓都记住了他。文天祥的死,令此后所有汉人士大夫的膝盖不敢再弯。有这样的志士,中华文明又怎会被世人遗忘?(北京考生《文明的韧性》)
作者对其流风余韵的论述不仅与文题中“中华文明历经风雨,绵延至今”的意旨一脉贯通,而且能够联系史实,形成史观,显示出深远的历史眼光。
4.换角度想,提出新论。转换视角,以“第三只眼”审视事物,从而见人之所未见,发人之所未发。如:
回首来路,老师总说“你们是我教过最差的一届”“你们的智商为负数”“你们吃的苦还不够”……这些话听时刺耳、不快,然而确乎是基于事实对我们的深情鞭策。成长路上,老师类似的“毒鸡汤”不仅让我们醍醐灌顶,也让我们紧绷严肃的求学生活暂得轻松。有人总说这样的话会害人无穷,让人丧失斗志。然而在我看来,对困境的解嘲、对正经的解构是老师别出心裁的智慧,这些金句是老师锤炼所得,是见识的凝结,老师轻轻的叮咛是为引起“疗救的注意”,听得这些箴言,也让我们有了直面人生更多刺耳苛责的勇气!(全国卷Ⅲ·贵州考生《轻盈数行字,浓抹一生人》)
对老师的所谓“毒鸡汤”,众人得到的是打击,而作者慧眼独具,看到了其正面的鞭策、历练作用。
5.拆开来想,分清析透。对错综复杂、纠结缠绕的事物进行切割、分解,逐一加以思辨,从而将其分清析透。如:
张衡曾言:“人生在勤,不索何获?”苏霍姆林斯基也讲过:“劳动是有神奇力量的民间教育学,给我们开辟了教育智慧的新源泉。这种源泉是书本教育理论所不知道的。”劳动是物质性的:劳动可以达到目的,勤劳不懈终将获得成果。同时,它也是精神性的:主动地投身劳动,是一种自我教育的方式。(全国卷Ⅰ·河北考生《人生在勤,不索何获》)
作者从“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分别阐释了劳动特别是主动劳动的“保障”和“教育”作用,前者侧重于生存、生活,后者侧重于洗礼、革新,分而析之,清晰透彻。
6.合起来想,综合考量。将从不同角度观照、思考后做出的判断加以整合,从而形成对事物较为全面、科学的判断。如:
一人之力尚弱,需聚沙成塔,集思广益。多家思维千差万别,需厘清甄别。因此,在人生这部作品里,作为作者,我们的最佳选择非独自荒原驰骋,亦非完全交出掌控权,而应依莎士比亚之言,聆听他人之意见,但保留自我之判断。他人意见支撑作品完成,自己掌控剧情走向,如此合力才能完成属于自己的佳作。(浙江考生《听之不盲从,书笔下惊鸿》)
作者从“自我(内)”和“他人(外)”两个角度分析了人生作品的完成条件,做出了“聆听他人意见”“保留自我判断”的判断,经过整合,作者界定了各自的地位和作用,提出了“他人意见支撑作品完成,自己掌控剧情走向”的独到见解。
3运用论证方法,增强说理效果
在说理过程中,要能结合所论证的观点、事理在深度、难度和知晓度等方面的特點,发挥自身的说理特长,灵活机智地运用恰当的论证方法,增强说理的效果。
具体方法如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等,不再一一列举。我们坚信:考生只要内化上述心法,定可升级思辨能力,决胜考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