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超
中图分类号:D641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1145(2019)9-070-01
摘 要 加强政工干部队伍作风的建设,是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和思想政治工作的必然要求。国有企业生产经营需要保障其政工队伍的人员具有很好的素质,必须与时俱进,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以具有战斗力的政工队伍,为国有企业改革实践开创新局面。
关键词 国有企业 思想政治工作 政工队伍
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环节,国有企业改革同样进入深水期,这直接对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提出新要求。国有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坚持与时代同步、与社会联系,提高工作效率。如何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建设,本文即结合笔者工作实践展开探讨,从践行“以人为本”理念、完善政工队伍建设两个个角度展开分析探讨,希望有效提升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
一、践行“以人为本”理念,提升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
“以人为本”是国有企业政工工作的核心。国有企业政工工作对象是人,以发现人的问题、解决人的需求和促进人的发展为基本目标,进而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提升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但必须承认,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思想政治工作“形式主义”严重。随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与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部分企业开始片面追逐经济效益,忽视思想政治工作中重要性。对上级安排的思想政治工作,或是敷衍了事,或是片面追求形式,未能够将“以人为本”落实到实处。(2)思想政治工作针对性不足。大部分国有企业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时无法与时俱进,极不认真学习党和国家的各项文件精神,也不考虑企业员工的政治意识和理论水平,盲目从宏观角度说教。而在牵涉到企业员工切身利益时,则避重就轻、避而不谈。思想政治工作无法联系企业员工实际情况,导致工作效率下降。(3)思想政治工作与工作实践联系不够紧密。部分国有企业在思想政治工作尚未能够结合企业实际情况,不尊重企业员工的主体地位,工作观念陈旧,工作方式滞后,直接导致思想政治工作时效性不足。
践行以人为本理念,是企业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前提。本文认为国有企业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应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践行“以人为本”理念:(1)尊重企业员工的主体地位,提高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应该结合实际情况,寻找思想政治工作定位,尊重企业员工主体地位。除此之外,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还应该细化,将员工利益与企业利益相互融合,以激发员工工作积极性。作积极性。(2)尊重企业员工的基本需求。一方面,思想政治工作应该深入基层,与企业职工平等对话,了解企业员工思想的共通性,以解决员工需求为工作落脚点,消除企業员工的消极情绪。另一方面,思想政治工作更应该尊重企业员工的个体差异性。为调动企业员工工作积极性,思想政治工作应该在工作内容中体现出岗位要求与员工特征,不断强化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
二、完善政工队伍建设,提高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质量
专业、优秀和高效的政工队伍是提高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质量的前提。专业的政工人员拥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能够结合新形势、新问题,采取新方法和新内容来解决企业员工存在的问题。必须承认,当前国有企业政工队伍存在诸多结构性问题,如工作经验不足、学科专业不匹配等,直接影响到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开展。本文认为政工队伍结构性问题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1)政工队伍专业化程度严重不足。部分国有企业不重视思想政治工作,政工队伍大部分均非思想政治专业出身,或者临时转岗或者刚毕业的大学生。专业化程度严重不足已经成为制约政工队伍有效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原因。(2)政工队伍绩效考核未能够与思想政治工作联系。一些国有企业轻视思想政治工作,导致政工队伍建设责任不明确、分工不清晰、机制不完善。绩效考核直接与思想政治工作脱离,不能有效发挥绩效考核的引导作用。
必须承认,思想政治工作是系统性、长期性、复杂性工作。加强政工工作队伍建设,是提高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质量的重要基础,更是提升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举措。本文认为国有企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完善政工队伍建设。(1)完善政工队伍结构,合理的政工队伍人员结构,有利于转变队伍思想理念,便于联系工作实践,解决实际矛盾。国有企业既应该招收部分高学历、专业对口人才,也要将部分工作经验丰富、了解基层的企业职工流入到队伍中。(2)建立高效的绩效考核体系,发挥绩效考核的激励作用。国有企业应该强化绩效考核体系建设,为不同岗位、不同工种设置科学的评价标准,并严格落实绩效考核结果,发挥其引导作用。
参考文献:
[1]王尹.新形势下加强企业政工干部队伍建设的思考[J].现代国企研究,2018(24).
[2]张卫红.经济背景下企业政工干部队伍的完善[J].商,2013(16).
[3]蒋素娟.对国企基层政工干部队伍建设的思考[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7(05).
[4]崔成波.对国企基层政工干部队伍建设的思考[J].石油化工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