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职业院校公共基础课程与工匠精神培育的有效融合

2019-11-24 03:12葛振娣李子震
职业·下旬 2019年9期
关键词:工匠精神融合

葛振娣 李子震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要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李克强总理连续三年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培育和弘扬工匠精神。那么,作为职业院校公共基础课程教师,应如何在一线教学中有效融合“工匠精神”的培育呢?笔者以一节汽车专业职业素养课《打造学习型团队》为例,分别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学习任务四个方面着手。第一,定目标,育“匠”德;第二,定内容,育“匠”心;第三,定方法,育“匠”策;第四,定任务,育“匠”行。

关键词:公共基础课程 工匠精神 融合

建设高素质产业工人队伍、打造大国工匠、培育新时期的工匠精神已经成为社会各界热议的话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要“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李克强总理连续三年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培育和弘扬工匠精神。《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中也指出,把提高学生职业技能和培养职业精神高度融合。

那么.作为职业院校公共基础课程教师,应如何在一线教学中培育工匠精神呢?下面,笔者将以一节汽车专业职业素养课《打造学习型团队》为例,分别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学习任务等四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定教学目标,育“匠”德

在课堂教学中,教学目标十分重要。课堂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活动预期达到的结果,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所要达到的要求和标准。一般来说,每门学科的课堂教学目标主要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知识与技能目标重在让学生学会,过程与方法目标重在让学生会学,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重在让学生乐学。这三个维度的目标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整体。因此,课堂教学应该全面关注这三个维度的目标,并将它有效地融合于整个教学活动中。

例如,在汽车专业班级教学《打造学习型团队>时,笔者确定了以下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一是了解什么是学习型团队,学习型团队包含哪些基本要素,并能联系汽车专业小组较为准确地进行判断。

二是熟悉学习型团队的创建步骤,并能积极运用到汽车专业小组的未来发展中。

2.过程与方法

一是让学生经历知识的探究过程,学会自己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二是通过汽车专业小组探究学习,让学生体验在未来工作岗位上的团队合作意识。

三是能熟练运用云班课等信息化教学软件,培养学生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信息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一是让学生形成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和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

二是在探究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吃苦耐劳、精益求精、开拓创新的工匠精神,为未来走入职场能尽快适应新环境做好铺垫。

总之,课堂教学活动应始终围绕实现教学目标进行。而将工匠精神的培育直接写入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中,可以有针对性地引导教师和学生在掌握知识、技能的基础上,注重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

二、定教学内容,育“匠”心

落实教学目标,还需要教学内容这个载体,而教学内容的呈现需要教师对教材进行综合加工。因此,教师匠心的教学设计,对于教学内容在一节课中的实施尤为重要。教学设计主要来自师生对课程內容、教材内容与教学实际的再加工,如对教材内容的取舍、补充、整合等,师生可以科学地整合教材,合理安排教学过程。

比如,在《打造学习型团队》教学设计中,除了让学生了解学习型团队的内涵和基本要素,如何创建学习型团队等知识点之外,笔者还结合汽车专业班级的自身特点和教学实际,精心设计了一项团队活动任务,即车辆定期维护方案。首先,教师创设情境。如某客户的轿车

2015年别克昂科拉(1.4T),行驶里程32000km,上次维护是26000km,现在需要做一次常规保养检查。其次,学生分组活动。各小组在15分钟内,为这位客户量身定制一份车辆常规保养检查方案,邀请汽车专业课教师从方案的完整性、可行性等方面进行评价,最后供客户参考。再次,进行活动小结。为了完成活动任务,小组成员必须以匠人的身份,钻研汽车维护的业务,精益求精,一丝不苟,全心全意为客户服务,制定出较为完善的汽车保养检查方案。

教师通过教学设计可以有效地把握学生的学习状况,从而提醒教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采取一定的教学措施,为后续教学奠定良好基础。如果教师没有匠心的设计,学生没有匠人的责任,那么,一堂课就很难确保教学活动的质量。

三、定教学方法,育“匠”策

教学方法是师生为了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的方式与手段,它包括教师的教法、学生的学法、教与学的方法。教学方法多种多样、丰富多彩,教师需要根据自己课堂的实际情况灵活采用。

例如,在教学《打造学习型团队》时,笔者主要采用了讲授法、问题探究法、训练实践法、现代教学媒体法等。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在帮助学生梳理何为学习型团队和如何创建学习型团队知识点时,主要运用了讲授法,厘清概念,并结合“诺基亚手机和华为手机的变化”案例进行分析,告知同学们应具备持之以恒的学习态度和开拓创新的工匠精神,否则必然会被社会所淘汰。

第二,在导入新课中,主要运用了问题探究法,通过播放公益广告《阅读相伴一生》,设置了两个问题:一是团队成员应如何看待阅读与人生的关系?二是团队成员需要树立怎样的学习观念?激活旧知,引起思考,学生通过汽车专业小组精诚合作,完成任务,养成一丝不苟的学习作风。

第三,在应用新知识环节中,主要运用了训练实践法,即各小组在规定的时间内,为这位客户制定一份车辆常规保养检查方案。

教学需方法,育人需策略。教学方法只有适应了教师的教学特征和教学内容的需要,并能为教师和学生所理解和把握,才会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课堂教学中,如果将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与教师教学方法的运用相结合,必能实现教书与育人的统一。

四、定学习任务,育“匠”行

马克思主义理论告诉我们,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理论只有应用于实践,才能实现其理论的价值。实践出真知,课堂教学内容能否深入生心,学以致用,必须通过学生的实践活动加以检验。只有将课堂理论教学和课后实践训练两者结合起来,才能发挥教育教学的最大作用。

比如,笔者在安排《打造学习型团队》教学最后一个环节 布置作业时,让学生结合所学专业,以课堂上拟定的车辆常规保养方案为参照,本着对客户负责、对工作尽责的态度,利用课后时间,向全校有车一族的教师发出邀请,并筛选出不同型号、不同里程的车辆用于实习。在汽车专业老师的指导下,学生分组模拟汽车4S店的维修保养流程,以汽车匠人的身份,严格遵循企业6S管理要求,精益求精地完成工作。通过实施类似的教学实践活动,教师既有效地完成了教学任务,提高了学生的汽车专业技能,又增强了学生的工作责任意识,培养了他们的工匠精神。教书育人,理实结合,线上线下,课堂内外,这样才能真正实现课堂教学与工匠精神培育的有效融合。

《苟子·儒效》中有描述“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學至于行止矣。”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让学生在实践中渗透匠人精神,磨砺匠人意志,成就匠人品质。

李克强总理指出,引导广大青年大力弘扬工匠精神,走上技能成长成才之路。注重增强学生实践能力,培育工匠精神,践行知行合一,多为学生提供动手机会。因此,作为职业院校公共基础课程的一线教师,更应紧密联系实际,在课堂教学中有效融合工匠精神的培育,为我国培养未来的大国工匠尽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1]王丽媛,高职教育中培养工匠精神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研究[J]职教论坛,2014(22).

[2]罗苑云,职业教育现代化背景下学生工匠精神培养路径探索[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8(9).

[3]喻建,工匠精神研究综述[J]价值工程,2016(34).

[4]王艳,高红旺,高职教育中“工匠精神”培育途径探析[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6).

猜你喜欢
工匠精神融合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宽窄融合便携箱IPFS500
《融合》
德日“工匠精神”,中国怎么学
政府官员也需要“工匠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