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动共生、协调并进
——中学体育教学与心理训练协调发展研究

2019-11-24 23:33高志荣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19年12期
关键词:中学融合心理

高志荣

前言

从运动心理学角度来说,心理训练是在没有任何明显肌肉运动下大脑对于身体活动的一种象征性训练。心理训练是当前运动心理学界的研究热点,对于体育运动和教学实践都具有极强的指导意义,能够有效提升体育教学的直观性、情境性,增加反映外界客观事物、有效提升成绩的整体效果。针对中学体育训练中存在的诸多心理动因障碍,探索中学体育教学与心理训练协调发展的路径,显得尤为重要并具有极强的可操作性。

1 中学体育教学与心理训练互动并进的契合点

任何一项体育运动都有心理动因趋势,心理动因状态影响体育训练开展的实效性。中学体育教学与心理训练的契合点,体现在二者结合必要性和可行性。

1.1 学生情感与身体素质全面提升的必然要求

从必要性角度来说,当前体育教学课程设置上较为复杂,与时代结合性要求越来越强,对于学生技能、体适能、心理素质、心智模式的要求越来越高。[1]然而,在体育教学中,鉴于学生需求的多元性和个性化特征,引进心理拓展训练能够拓展其基本内容。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学生常见的心理动因既包括紧张恐惧心理,也有纪律涣散、动作懒散的松懈心理,还包括动作迟缓、积极性不足的消极心理。心理训练作为集情感性、交际性、时代性、娱乐性并举的项目,其综合性特征在与体育教学模式相互融合过程中,会极大促进学生情感与身体素质维度的全面提升,对于学生的全面进步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1.2 改变教学模式创新教学理念的客观需要

中学体育教学中使用心理训练与体育教学融合,能够有效地改变过去传统意义上的教学模式,创造具有时代性的全新教学理念。二者融合能够引发学生关注,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热情,引导学生间有效合作,促进教师与学生间沟通和互动,提高课堂训练项目内容丰富性,增强学生适应社会能力,全面加强学生身心素养提升。

1.3 挖掘学生潜能完善学生人格的内在特质

体育教学与心理素质训练融合,教学的课程内容设置、教学模式要改变传统习惯更为丰富。实际上,心理素质训练本身就是一个不断摸索思考、反思纠正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根据训练项目不同、训练场地变化、训练难度的提升,学生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挑战。而这也正是考验学生自身心理素质重要关口。[2]心理训练引入能够积极地引导学生在面对困难时,保持沉着冷静,有效地思考当前困局,寻求解决方案。尤其是,学生能够发现别人长处,正视自己的短板,挖掘潜能挑战极限,取长补短不断完善自己,顺利地完成各项工作。

2 中学体育教学与心理训练结合的核心机理

中学体育教学与心理训练结合的核心机理,体现在动作技能表象与恢复训练、各种心理状态的挫折控制训练、克服心理障碍下的心理补偿等方面。

2.1 对于动作技能的表象与恢复训练

中学体育教学的核心是要让学生掌握一定的核心动作技能。对于中学体育教学而言,要达到上述目标,就要在技能动作训练中融入心理指导,否则陷入重复的动作讲解和枯燥的技术练习,会极大挫伤中学生体育学习与锻炼的热情和积极性。此外,中学生在大运动量考试、比赛和训练后,心理、精力就会产生较大损耗。一般情况下,这样损耗能够自然恢复。然而,在某些特别重大的比赛、考试和极为紧张情况及运动量较大前提下,造成一时难以恢复的局面,这同样需要心理训练介入。[3]在一些运动心理专家看来,通常情况下,可以采取自然呼吸法、集体放松法、专注力训练、自我暗示等方式进行相关的恢复训练,从而让心里消耗得到控制,保证能够以充沛精力参与比赛。例如,在体育教学课结束后,可以采取冥想、静坐等方式,甚至于中国传统气功进行训练,都能够有效地恢复精力和体力。对于某项运动技术技能的训练并非单纯肌肉记忆,还要涉及到心理层面和大脑皮层表象记忆。在训练中,对于某项动作,只有经过演示并在大脑皮层中留有印象,才能更好在回忆中提取相关信息,依靠表象记忆和大脑复盘。

2.2 各种心理状态的挫折控制训练

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对于某些技术动作和训练项目可能会产生某种错觉,自信地以为能够在场上较快地掌握并真正应用起来,从而将这种错觉扩展到体育教学和比赛整个过程。实际上,错觉的产生并不神秘也是体育教学中在心理方面重要的一环。我们可以通过心理训练,了解错觉产生原因,采取措施控制其对体育活动和比赛产生不良影响。比赛和训练中上述错觉的产生是因过于情绪化,在做决定时缺乏理性,让理性的思考问题远离了训练活动。因此,我们也不能做情绪的奴隶,而要通过心理训练调节情绪,远离消极情绪,发现积极意义,变消极为积极,投身紧张体育教学中去,在赛场上有更好的表现。对于比赛中由于自己原因而造成错误和缺点,我们不要过分自责,用勇于面对敢于承认,承担起犯下错误,关键是要能够在心理上复盘,了解产生原因是技术动作不到位、理解上出现了偏差,或者在和团队合作中出现了不完善,找寻到原因后有效改正,从而实现个人进步,与他人关系融洽,化干戈为理解,让错误成为机遇,让不足成为优势。

2.3 克服心理障碍下的心理补偿

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由于个体自身素质的不同,体育学习和训练中可能存在着诸多弱点与缺陷。这种弱点和缺陷如果不能有效理解和把控,就会成为训练和个人成长障碍。相反,如果能够认识到弱点也是一种力量,那么就能恢复内心平静,产生弥补机体和心理弱点的力量,更好发挥个人的潜能去弥补自身的不足。所以,补偿也就是发挥优势、激发信心、抵消弱点。但凡体育方面能够有所成绩的,都会在某个方面存在弱点,为了补偿其弱点激发潜能成为走向成功决定性要素。补偿的方法可以采取直接补偿和间接补偿两种,直接补偿就是在体育教学或者比赛中,面对个体失败和不足,通过全面复盘和巧妙布局变弱点优势,依赖优势弥补短板全面发展。间接补偿就是某个领域优势来弥补短板,实现全局意义统筹改变。

3 心理训练互动导向下中学体育教学的路径拓展

心理训练导向是指学生在体育锻炼时,将着眼点立足于学生身体素质和基本运动能力上。中学体育课程开展中,学校和教研部门要充分借助体育资源对当前课程进行精准定位、科学评估、重新架构。心理导向前提下,只有强化体育资源的课程设置,完善相应促进学生心理提升的策略配置,才能极大地促进学生整体体适能的改善。

3.1 加大基础理论研究,推动融合层次升级

3.1.1 强化理论先行,坚持多元主体互动,实现教育主管部门、教育专家学者、基层体育教师等有效实现无缝对接。在此基础上,明确二者融合的动因、路径、策略、可行性,确保心理拓展在体育教学中的计划性、操作性、实效性,将二者融合价值最大化展示出来。

3.1.2 考虑到我国青少年身心素质在国际竞争中的劣势,要突出理论研究的水平和层次,加大心理基础理论研究,拓展体育教学核心质素范围,推动二者融合的领域、方式、手段创新。

3.1.3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构建二者融合的试点基地。心理拓展与体育教育的融合,对于运动基础设施的要求相对较低。然而,并不能为此而拉低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相反,有条件的学校要积极争取上级扶持资金力度,配置更为高级的拓展训练技术装备,为二者有效融合提供硬件支持。第四,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顶层设计,统筹考量教育政策和教学大纲的内容设置,借助教育战略性资源的优化,建设一批二者有机结合的试点基地,为心理拓展在体育教学中实施奠定基础,为教师顺利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创设坚实基础。而且,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前提下,要借助政府部门的推广实现以点带面的发展,提升融合成果的全面推广。

3.2 精准定位,突出体育课程设置的心理导向

3.2.1 要更新体育教学的理念

要以《中学生体育课程指导纲要》为依托,结合各自学校实际和学生个性特征,结合当前体适能教学发展的现状,中学体育教学要充分研究并改革既有课程教材内容,并研究出适合中学课程的内容体系,借助全新的教材去引领客观的教学实践。[4]

3.2.2 要明确目标整合的要求

在体育课程设置的心理转向中,要采取标准的运作措施,进行目标分解和实践整合。所谓目标分解,就是要结合《中学生体育课程指导纲要》的具体要求,将心理训练的总体目标落实为参与程度、技能提升、素质优化、心理健康适应性等几个方面。然后,要根据上述目标,结合中学生的身心特征组织教学内容,考虑因为年龄段不同、接受能力差异而造成的相关要素连续性。在此基础上,将课程内容与学生实际有机结合,实现目标选择与整合,促进课程目标更好地转变为学习目标。

3.2.3 要突出教学内容分类与选择

在具体的教学内容设计上,要借助先进的体适能训练方法与实践,融合进中学体育课程中去。要重视相同年级不同班级学生在横向、纵向层面的要素协调性。中学体育课程设置上,要包含理论知识、技能组成、拓展开发等多方面内容,要根据学生专长、兴趣,结合课程实际和学校需求,开设课题化、小型化教学形式,让学生更好结合自身情况进行学习。

3.3 搭建全员育人平台,促进心理训练与体育课程融合

3.3.1 根据中学生体质特征,依托专项训练内容,分析心理训练模式、手段与方法,制定科学合理的推荐策略。

3.3.2 改变传统意义上的体育教学训练模式,强化技术训练与心理训练的结合,确保用心理为技术发展提供保障。

3.3.3 完善运动能力与认知能力的双向互动,强化理论内容的学习,让中学生了解心理训练的目的及意义,养成自觉锻炼习惯和意识。心理教练在心理训练与课程优化中,对于学生的心理锻炼有极强的指导价值和意义。中学体育教师教学中要把握重点,准确把握心理训练基本的发展导向,积极参与到当前的心理培训进程中。既要借助一切机会去学习并认真梳理运动的生理学、心理学相关知识、以及营养学等方面知识,做到有的放矢真正为学生制定较为完善的学习计划;也要加强学生身心理训练的创新方式、全新方法探索,开发出适合当前中学生体质素质的运动方法和锻炼手段,让学生在课程学习中实现自身心理的有效提升。

3.3.4 突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育教学水平。针对当前制约心理训练与体育教学融合的因素,要积极从师资力量上寻找解决路径,采取全员育人模式。也即,提升学校主管层面的战略规划能力,加大师资设施的投入力度,通过定期展开教师教学研讨会、学术交流会,总结二者融合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水平,发挥心理训练在体能训练中对人格提升、意志磨练、潜能开发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同时,要改革教育教学模式和教师评价机制,突破单纯地以成绩为导向评价模式,体现终极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的有机结合。

结语

中学体育教学与心理训练结合的核心机理,体现在动作技能表象与恢复训练、各种心理状态的挫折控制训练、克服心理障碍下的心理补偿等方面。针对当前教育理念的更新,中学体育教学中要充分重视多元化、多角度、多样化心理课堂模式的开发,完善体育课程设置的内容,推动中学体育课程的心理训练导向转型,不断提升中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水平。

猜你喜欢
中学融合心理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心理小测试
《融合》
心理感受
我和这个世界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了
Big Hero 6: Always be with You
宁波市四眼碶中学
媒体的五个融合和两个不融合
诸暨市学勉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