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开展层医医养疗结机合构的SWOT分析

2019-11-24 00:47邱鹏芳
就业与保障 2019年5期
关键词:医养服务中心养老

邱鹏芳

医养结合是指医疗资源与养老资源相结合,实现社会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其中,“医”包括医疗康复保健服务,具体有医疗服务、健康咨询服务、健康检查服务、疾病诊治和护理服务、大病康复服务以及临终关怀服务等;“养”包括生活照护服务、精神心理服务、文化活动服务。本文结合龙岩市长汀县新桥镇开展医养结合服务的实践,探讨和分析目前乡镇卫生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医养结合服务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为基层医疗机构的医疗资源与养老资源的有效融合提供依据。

一、开展医养结合实践的SWOT分析

(一)优势分析

1.整合医养资源,实现“零距离”就医

当前多数医疗机构和养老机构相互独立,难以满足老年人的“治病”与“养老”需求。医养服务中心打破了医疗机构和养老机构之间相互独立、自成系统的格局,把医疗和养老资源有机结合起来,提供“1+1>2”的新型医养服务,为老年人提供医疗、养老相结合的一体化综合服务,有效弥补了养老机构在医疗服务上的“短板”,让老年人医疗和养老链接无缝隙,解决了老年人生存困境。目前传统的养老方式有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医养服务中心养老则搭建了传统养老方式外的“第四根脊柱”。

2.创新服务模式,实现“人性化”管理

医养服务中心打破传统的粗放式服务,利用卫生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疗服务平台,为入住对象提供“个性化”服务,推动医养服务行业从“千篇一律”向“量身定做”的转变。老人住在医养服务中心不仅饮食起居可以得到悉心照料,而且生病时也可以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视病情需要还可以进行传统和现代的康复疗法,以及心理辅导和精神慰藉,真正实现了“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这种方便、温馨、舒适、有人情味的医养环境,充分体现人性化,满足康复、托养人群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

3.公益性为基础,实现“微负担”养老

由基层医疗机构延伸的医养服务中心,不同于社会办养老机构以营利性为目的,是以公益性和微利为原则的。入住人员在医养服务中心接受“医”和“养”,按接受服务内容分类付费,费用相对低廉。如长汀县新桥卫生院的康复收费标准为:伙食费每月330元;护工费按生活能自理、部分自理和完全不能自理不同,每月分别收取300、500、800元不等;而对于病情稳定的新农合患者,其治疗费按低保和非低保不同,分别按每月400或700元的标准包干。托养收费标准为:伙食费每月330元;托养费按生活能自理、部分自理和完全不能自理,每月分别收取600、800、1000元不等;床位费按单人、双人、三人间不同,每人每天分别收取20、15和10元。因此,一个生活能够部分自理的普通参合患者,如病情稳定后,其每月康复费用为1500元左右;无基础性疾病且生活能够部分自理的群众,其每月托养费为1600元左右。对于普通家庭而言,上述费用还是在可承受范围内的;再加上政府对计生家庭、精准扶贫对象的补助,上述费用减免幅度更大。

4.解放生产劳动力,诠释“孝道”新内涵

过去,许多患有慢性病的老人,不仅自身丧失了劳动力,而且其家庭需要一个甚至多个亲属照料其起居饮食,极大限制了劳动力输出。现代家庭的规模越来越小,青年人负担养老的责任越来越重,大多数家庭具备一定的经济能力,但就是缺乏时间和精力,医养服务中心的开设让年轻人从家庭的琐事中解放出来,更有时间和精力去创造生产力。老人入住中心后,同样能感受到家的温馨和幸福,生活安静和舒心,真正为当代年轻人解决尽孝问题。此外,基层医疗机构开展医养结合服务后,需要配备较多的护工、清洁工、食堂职工等后勤人员。医院可优先选择当地贫困人员录用,甚至为患者家属进行职业培训,解决他们的就业问题。

(二)劣势分析

1.专科医护人才缺乏

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是医养结合模式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由于医养服务为新兴行业,各基层医院机构缺乏如老年护理、老年心理、老年医疗等方面的专业人才。此外,目前养老护理员的培训仍未达到规范化。很多护理员缺乏医学知识,只能做一些诸如饮食、生活照料等低层次的护理工作,整体素质和专业化水平偏低,难以适应当代医养服务的需求。

2.基础设施和医疗康复设备简陋

由于历年来卫生事业经费投入不足,乡镇卫生院底子薄,无法投入更多的资金搞基础设施建设和及时更新医疗设备,业务用房严重不足,医疗设备陈旧简陋,不能适应医疗业务发展的需要,更难以适应老年人多层次的康复、托养需求。

(三)机遇

1.医养结合需求缺口大

按国家统计局人口抽样调查推算数据,截至2017年,我国65周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11.4%,老年抚养比为15.9%。根据全国老龄办公布的数字,至2020年我国老年人口将达2.48亿,老龄化水平将达到17%。随着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口的增长以及人口高龄化、空巢化,失能老人照料、护理和医疗问题日益突出。老年人最怕两个问题,一是生病,二是孤独。而医养中心的医疗资源和群居环境,很好地解决了老年人生病和孤独的问题,开展医养结合服务很有市场前景。

2.政府政策支持

2013年,国务院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健康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提出,要“探索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合作新模式”,确定了未来我国养老模式医养结合的方向。2015年11月,国务院各相关部委联合发布《关于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的指导意见》,全面部署了医养结合工作。

3.顺应当前深化基层医改的需要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7年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指出,在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过程中,我们要以基层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坚持基本医疗卫生事业的公益性,不断完善制度、扩展服务、提高质量,让广大人民群众享有公平可及、系统连续的预防、治疗、康复、健康促进等健康服务。

在基层医疗机构推行医养结合服务工作,拓宽了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办院和发展的新路子,拓展了业务,提升了医疗技术和服务水平,使卫生院迸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并带动了人流、物流、财流,推动了区域经济发展。因为通过开展医养结合服务,可以使卫生院的服务对象由单一到多元的增加;服务范围从有限到无限的拓宽;收入结构从“以药为主”到“以医为主”的转变;收入性质由纯医疗收入到医疗和非医疗收入的改变。

(四)挑战

1.群众对医养结合服务的认识有偏差

老年人受传统居家养老观念的影响,有着“金窝银窝赶不上自己老窝”的恋家情结,大多不愿出门,守着“故土难离”“叶落归根”的养老归宿感。同时,儿女们把老人送到医养服务中心康复疗养,也需要顶着世俗偏见。因此,部分群众对入住医养服务中心还心存顾虑。

2.接受医养长期照料的支付能力不足

许多高龄、失能、患病老人等特殊群体,家庭收入水平普遍偏低,经济条件较为困难,长期入驻医养的费用支付能力有限。国家虽然出台医养结合政策,但是医保基金参与医养结合服务,将长期护理及康复服务等纳入医保范围仍有待落实。

3.医养安全问题不容忽视

医养中心入驻的基本上是年老体弱、多病的人员,其发生意外的情况明显比其他人员多。因此,抓好医养安全工作,做好医疗纠纷的防范至关重要,医养安全必须警钟长鸣。

二、基于SWOT分析提出的对策建议

(一)加大宣传,提高群众认知

传统的养老观念是通过子女和家庭养老。随着家庭结构的变化和社会保障水平的提高,家庭养老模式正在向社会养老模式转变。因此,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百姓对医养中心的认知,是拓宽服务对象的重要途径。基层医疗机构可利用基本公共卫生驻村入户的机会,适时开展一对一的上门宣传和咨询服务,引导服务对象提高健康保健、康复托养意识,营造浓厚的医养服务氛围。

(二)统筹协调,争取医保支持

医养结合的费用是制约百姓入住医养中心的瓶颈。虽然群众入住医疗机构举办的医养服务中心,产生的医疗费用能够通过医保基金进行支付(如前述的新桥卫生院),但对于绝大多数无内设医疗服务的养老机构而言,群众的医疗康复、托养费用均不能报销,由此滋生了“挂床、押床”现象,有违医保的公平性。因此,完善医保支付制度,探索推广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将长期护理及康复服务等纳入医保支付范围,一方面可以杜绝医院“挂床”造成医保基金浪费的现象,另一方面可以扩大受益人群,解决老百姓支付能力不足的问题。在现阶段,笔者认为可以试行将医保基金的个人账户用于支付托养费用,以减少个人账户基金的过多沉淀问题。

(三)加大投入,提升服务能力

首先,要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基层医疗机构开展医养结合模式建设,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基于其公益属性,需要政府加大扶持力度。一方面,要争取上级有关部门的经费支持,采购先进的医疗康复设备,加强硬件建设,改善医养环境;另一方面,要给予土地使用、政府贴息等方面的政策支持,并鼓励民营资本投入和民政养老机构的联谊。

其次,要全力打造医养品牌。通过“选送进修、外出交流、院内培训、业余自学”等形式,打造一支医德高尚、技术过硬、作风优良的医养服务队伍。同时,争取上级医院的对口帮扶,得到有关专家(尤其在心血管内科、神经内科、内分泌科)传、帮、带,不断提升医养中心的服务水平。

再次,要全面提升综合服务能力。在服务对象、服务范围、服务模式和服务档次上下功夫,达到“四个实现”,即实现服务对象差别化,既服务于普通家庭,又服务于因病因残致贫的贫困家庭康复托养,同时也服务于康健富裕的小康之家颐养天年;实现服务范围扩大化,不仅服务辖区内群众医养,而且也可以为候鸟式的养老人群提供服务;实现服务模式信息化,利用互联网技术与上级医院建立互联网远程会诊,利用互联网进行网上预订,发展“互联网+医养结合”的模式;实现服务档次多样化,根据服务对象的经济能力、文化水平等分别制定高、中、低档服务内容,满足不同层次人员需求。

(四)注重质量,保证医养安全

医养服务质量是关键。好的口碑比任何广告宣传更有效,唯有立足“质量第一,服务至上”的理念,才能挽留病人,并通过亲友团对外做好辐射。

提升服务质量的同时,抓好医养安全至关重要。除了在入院前充分告知家属风险,与家属签订协议书,减少纠纷的发生外,新桥卫生院通过多年的摸索,建立了行之有效的“11249”制度,即慎重收治每一位住院病人,写好一份合格病历,做好两个告知(病情变化要立即告知医务科,同时要立即告知家属);四个严: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严格执行危重病人床边交接班制度,严格按规定要求巡视病房或查看监控,严禁呵斥或辱骂病人,最大限度地避免医疗纠纷。

猜你喜欢
医养服务中心养老
医养当兴
队旗在党群服务中心飘扬
中证法律服务中心调解程序知多少
养生不是养老
上海看见爱志愿者服务中心
养老更无忧了
以房养老为何会“水土不服”?
医养结合 我们这么做
养老之要在于“安”
医养结合真的难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