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雅斐
◆摘 要:本文基于国内出土的元青花高足杯材料,进行了初步分析和研究,对元代高足杯的用途和造型来源做了推测,认为高足杯的用途是饮酒具,其中有一部分是用来盛装水果的;高足杯造型来源于西亚,瓷质高足杯则是对金银高足杯的模仿。
◆关键词:元青花;高足杯;用途;造型来源
青花瓷的烧制成功使得元代的制瓷业在我国陶瓷史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本文选取了国内出土元青花中的一类小件器物——高足杯来进行初步研究,探讨其造型特征、用途及造型来源。
一、发现状况
据公开发表的资料,国内元青花高足杯出土的范围较广,其中内蒙古自治区出土的数量最多。从出土情况来看,窖藏占了绝大多数,遗址和墓葬出土的只有少数几例。元青花高足杯大多出土于窖藏从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其作为生活实用器的性质,而非明器。
已发现元代烧造青花瓷器的地点有江西景德镇窑和吉州,浙江省的江山县和云南省的玉溪、建水①。景德镇是最主要的生产地。部分高足杯在原发掘报告中判定为景德镇烧造,元代烧造青花瓷的其他地点几乎都没有发现高足杯②。
二、形态特征分析
高足杯的形制分为两部分,上部为杯体,平面呈圆形,腹深小于口径,杯体大略上有碗形和杯形两种形态。下接较高的圈足,呈喇叭形。杯体和高足用胎泥接,所以在柄的内底(与杯身结合处)可以看到一小团瓷泥,而明代为带釉的乳突物(明代用釉接)③。杯体用来盛装物体,器足具有放置和使用时手执的功能。大多为国内出土,基本不见于西亚藏品。
总体上来说,国内出土的元青花高足杯在形态上差异并不是特别大。由于元青花的烧造时间很短,而且高足杯大都出土于年代不详的窖藏中,因而没有确切年代或标准器物可供参考,所以很难依据形态分析来讨论分期问题,暂不涉及由于年代不同造成的形态差异。
三、高足杯用途及造型来源探讨
本文中所论述的高足杯,实际上有一些称为高足碗更为合适,形制不同,用途也存在差异。青花高足杯在元代应该是作为饮酒用的器具。从出现有高足杯形象的元墓壁画看,一般是由侍者捧在手中的(有的放在托盘中),也有放在案上的,出现的场景一般为侍酒、侍宴图④。至于高足碗,应该是放置瓜果用的。江建新在《景德镇宋、元、明瓷酒具考》一文中提到“据元《事林广记》版画中蒙古人聚宴来看,其靶盏既为饮酒器,又为陈列水果之器”⑤。图画中器物的真实尺寸无法知晓,艺术创作过程中也有可能比例失调,根据出土的实物尺寸来看,口径在13厘米以下并且腹较深的高足杯用来盛装水果并不合适,而且口径在16厘米以上的高足大碗也不适合用来饮酒,这恰好符合了《事林广记》版画中高足杯的两种用途。
高安窖藏出土的诗文高足杯内底草书“人生百年长在醉,算来三万六千场”,类似的文字在卵白釉高足杯上也出现过⑥,也从一个方面反映了高足杯的用途与酒有关。
至于高足杯这种造型的来源,陈克伦将高足杯和高足碗分开来讨论,认为高足碗的造型与13世纪中东地区的嵌银铜碗或玻璃高足碗非常相似,瓷器是模仿金属或玻璃器制作的,是伊斯兰文化东渐造成的影响。而高足杯则是喇嘛教中具有极高地位的供器,随着藏传佛教而在元代流传,其功用也与宗教有关。并且,卵白釉高足杯在元代高足杯中最为多见,而卵白釉瓷器主要是元政府定烧的官用瓷器,官府定烧是为了作佛前的供器⑦。高足杯造型来源于藏传佛教是有可能的,但是陈的其余观点则有待商榷。首先,陈所说的带有“太禧”款的瓷器是很少的,卵白釉瓷器并不只作为元廷的定烧器而存在,民间是允许流通的,而且“太禧”款也不见于高足杯上;再者,所举的八吉祥纹饰虽然是受藏传佛教影响而流行的纹饰,但并不代表带有这种纹饰的器物其功用一定和藏传佛教有关,许多纹饰在不断应用的过程中早就失去了其原来代表的意义,只带有一种图案化的审美意识在其中。所以,他所举的这两条都不能作为元廷定烧高足杯为供器的依据。但是不排除有一部分高足杯存在这种可能性。
也有人提出元代高足杯的造型是对基督教中圣餐杯的模仿,它的流行是由于信仰景教的蒙古人的推动,然而景教流行并不广泛,所以当时汉族人将这种高足杯作为了普通酒具来使用⑧。
不管怎样,高足杯是西来造型这一点似乎是可以肯定的。它的造型虽与中国本土的“豆”造型相似,但不应是对“豆”的模仿,“因为在宋代仿青铜的热潮中,这种造型并未被承袭下来,因此,也没有在元代少数民族统治的情况下被延续下来的可能”⑨。高足杯不是中国传统杯的造型,器物形制与使用方式和生活习俗有关,高足杯并不符合中国传统的生活习俗,直至今日,使用形形色色的高脚杯也还是西餐中的礼仪而已。
高足杯的造型在唐代金银器中曾大量出现,齐东方在《唐代金银器研究》中对此有详细论述。他认同日本学者桑山正进的看法,认为高足杯“最初应是罗马风格的器物,拜占廷时仍沿用。唐代的高足杯类,可能源于拜占廷的影响。当然,由于萨珊控制着中国通往拜占廷的要道,不能排除这种影响是间接的”⑩。虽然还没有人对元代的各种材质的高足杯做过详细研究,但是从唐代高足杯研究中,我们仍可得到一些启发。唐代银高足杯分為三型,A型杯和拜占廷的高足杯最为相似,年代也最早。B型III式高足杯形制与元代流行的高足杯样式最为接近,但流行时间并不长。晚唐花瓣形杯身的C型高足杯则一直流行到宋元时期。由此可见,元代高足杯不是对唐代金银器的模仿,也不是对唐代模仿金银器生产的陶瓷高足杯的延续,而是再一次受到外来影响的产物。
元代是一个开放的社会,蒙古人一度征服了欧亚大陆,在蒙古帝国的早期,掠夺成为蒙古人财富累积最主要的来源,在不断的征伐过程中,蒙古贵族掠夺了大量的金、银、宝石、珍珠等贵重物品?。在这些来自异域的奇珍异宝中,可能就会有高足杯。蒙古贵族在日常生活中更偏爱金银器,而且专门请来自西方的工匠为自己设计豪华、新颖的器具?。
另外,国内也发现有元代的金银高足杯,在内蒙古发现的几件高足杯中有两件是汗国时期的,筒形腹;也有和陶瓷高足杯形制几乎一模一样的银高足杯。而且这些金银高足杯的尺寸也和陶瓷高足杯差不多?。
“一般说来,模仿贵族的生活方式,追求高级生活用品,是社会的自然现象。但很多人無能力、财力拥有这些奢侈品,而其他材料仿金银器的制品,也能部分地满足一些人的心理”?。在不能拥有这些高级生活用品的前提下,当时广泛作为生活用品的陶瓷器自然成为了高足杯的模仿者。青花高足杯只不过是元代高足杯中的小宗罢了。
注释
①中国硅酸盐学会.中国陶瓷史[M].文物出版社,1982:338.
②唐昌朴.江西吉州窑发现宋元青花瓷[J].文物,1980,4;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玉溪市红塔区文物管理所·杨帆,王河云,龚绍林.玉溪窑综合勘查报告[J].文物,2001,4;葛季芳.云南古代青花料和青花瓷器[J].江西文物,1990,2;葛季芳.云南建水窑的调查和分析[J].考古,1987,1.
③景德镇陶瓷历史博物馆·刘新园,白焜.景德镇湖田窑考察纪要[J].文物,1980,11.
④北京市文物事业管理局门头沟区文化办公室发掘小组.北京市斋堂辽壁画墓发掘简报[J].文物,1980,7;冯恩学.北京斋堂壁画墓的时代[J].北方文物,1997,4;河北省文物研究所,保定市文物管理处,涿州市文物保管所.河北涿州元代壁画墓[J].文物,2004,3;陕西省考古研究所.陕西蒲城洞耳村元代壁画墓[J].考古与文物,2000,1;呼林贵,刘合心,徐涛.蒲城发现的元墓壁画及其对文物鉴定的意义[J].文博,1998,5.
⑤江建新.景德镇宋、元明瓷酒具考[J].中国古陶瓷研究·第十辑,中国古陶瓷学会编[M].紫禁城出版社,2004.
⑥赵曰斌.高安元瓷窖藏与景德镇元瓷标本[J].江西文物,1990,2.
⑦陈克伦.多元文化因素对元瓷造型的影响.中国陶瓷全集·10·元(上).中国陶瓷全集编辑委员会[M].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5.
⑧施茜.元代青花的造型与纹饰[D].苏州大学.
⑨同⑧.
⑩齐东方.唐代金银器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5:410.
?施静菲.蒙元宫廷中瓷器使用初探[J].美术史研究集刊.
?同?.
?中国金银玻璃珐琅器全集编辑委员会.中国美术分类全集·中国金银玻璃珐琅器全集·3·金银器(三)[M].河北美术出版社,2004,12.
?同?: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