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儒 贺升杰
摘 要:深刻诠释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是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的关键议题,也是开创新时代伟大历史新征程、推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必然要求。本文在简要回顾相关文献的基础上,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分析方法,从历史维度、理论维度和现实维度具体分析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的历史渊源、本质属性和破解之道。从历史维度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要矛盾的历史嬗变,是以中国当下社会发展与变革为事实依据,蕴含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波澜壮阔的实践探索和理论探索的历史内在逻辑,更是顶层设计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目标、新任务、新安排、新要求充分结合的完美阐释;从理论维度看,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尤其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理论创新成果,社会主要矛盾内涵的科学转变具有其鲜明特色,主要表现为人民性、继承性和创新性三个方面;从现实维度看,破解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主要是推动经济高质优质发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牢牢把握和立足中国基本国情和客观实际,适应新常态,落实新理念,以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进高质量、高效率发展。
关键词: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历史维度;理论维度;現实维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中图分类号:F0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76X(2019)10-0011-08
社会主要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在一定历史时期的集中和突出表现,贯穿于一定社会发展阶段的整个过程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是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正确认识和深刻把握社会主要矛盾,事关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全局、大局和中心任务。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站起来”的历史变革基础上实现了“富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强起来”的新时代,对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也经历了重大变化。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辉煌成就得益于牢牢把握社会基本矛盾,精准研判社会主要矛盾,使中国的大政方针政策既不落后于时代,也不脱离实际、超越阶段。
党的十九大报告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一发展新的历史方位的准确把握和深刻阐述的基础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1]。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是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全局的历史性变化,标志着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进入了一个新境界和新里程。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转化有何历史脉理、深刻内涵和鲜明特征,未来如何破解社会主要矛盾,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新的研究议题,也是当下乃至未来一段时期内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一、文献回顾
在党的十九大提出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的重大论断以来,学界掀起了有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研究热潮,问题涵盖为何转化、有何转化和如何化解等主要方面,目前已经取得了十分丰富的思想认识和丰硕的研究成果,为进一步探讨和深耕这一问题奠定了基础。
(一)关于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逻辑研究
现有研究把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缘由归结为两大逻辑:即矛盾转化的理论逻辑和现实逻辑。从马克思主义量变与质变辩证关系原理和矛盾学说分析来看,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既具有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稳定性,又遵循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量变的规律,对这一转化过程的提炼和总结体现了主体能动性与认识客观性的内在统一[2]。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外在表现,从根本上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变化,这是深刻理解和把握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历史性变化的理论依据[3]。社会主义社会区别于其他社会形态的内在属性是人民性,以人民为中心、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需要和其他需要是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的不变内核,也是其构建逻辑[4]。
新中国成立70年,尤其是改革开放40年,中国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实现了“落后的社会生产”向“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1]的历史性变革,人民生活从温饱到“富起来”总体目标基本实现的历史性跨越。刘同舫[5]认为,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蕴含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奇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新时期到新时代的现实必然。栾亚丽和宋则宸[6]认为,生产落后状态下旧的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解决、人民需求发生结构性变化、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成为主要制约因素是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三个现实依据”。因此,落后的生产力已不符合中国的当前实际[7]。而且伴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人民需求的层次、方面和结构均发生了实质性变化,多层次性和多方面性需求中的民主、法治等需求日益增长。因此,美好生活需要成为当前社会主要矛盾的一侧[8],而其另一侧则是制约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得以有效满足的不平衡不充分发展问题。
(二)关于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内涵的解读
“美好生活需要”“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作为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需求侧和供给侧,是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内涵的两大构成部分。韩庆祥[9]认为,根据党的十九大报告的相关论述,“美好生活需要”体现为数量的拓展和质量的提升两方面的新要求,即人民群众对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等方面需要的拓展及各种需要质量的提升。侯秋月和李建群[10]认为,依据马克思人的发展“三大社会形态理论”和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对人的需要对象的划分,中国人民的温饱问题已经得以解决,而享受和发展需要提升为主要方面。在解读“不平衡不充分发展”内涵上,“不平衡发展”是一种结构问题[11],也表现在领域间、区域间、社会阶层间的结构性不平衡[12]。白玫[13]认为,“不充分发展”涵盖了实体经济、创新能力、民生领域和市场化改革等多个方面发展的不充分,主要指的是中国目前的发展质量和效益相对于人民更高质量、更高层次需求的不充分。卫兴华[14]认为,从需求侧和供给侧两个方面的关系来看,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日益增长和社会生产和供给不足间的不平衡以及后者体现出的不充分构成了“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主要内涵。肖贵清[15]认为,应从现代化各领域、社会各群体和人的发展三个层面界定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内涵。
(三)破解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路径选择
化解社会主要矛盾,是新时代我们党一切工作的着力点。旷爱梅[16]认为,必须将始终坚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不断提升中国共产党破解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领导水平作为首要前提,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指导一切工作的准则[17],以新发展理念推进社会各领域协调发展[18]。在中国社会发展阶段没有发生变化的基础上,继续将大力发展生产力作为破解社会主要矛盾的基本途径,不断提高创新能力。桑玉成[19]认为,继续深化改革,特别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通过构建良好的制度供给体系和制度保障体系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四)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综上所述,学界对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问题进行了广泛的探讨和比较集中的研究,为进一步深耕这一问题奠定了基础。但是,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提出历时较短,现有研究还存在不足之处,亟待我们在未来继续深化对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问题的探讨。尽管学界已经从实践和理论视角对社会主要矛盾的历史性转化进行了一些研究,但这些研究在整体性、系统性和整合性上有待进一步提升。笔者认为:对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研判,既是一个历史问题,也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现实问题,是三者内在逻辑的统一。当前,对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政治、经济和文化等领域,注重现实层面的横向拓展,对历史层面的研究略显不足,其厚度和深度有待进一步拓展。本文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要政治经济学的分析视角,从历史维度、理论维度和现实维度三个维度全面、系统地诠释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并提出化解之道。
二、从历史维度诠释新中国70年社会主要矛盾的演变更迭
作为现代化的后来者,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具有明显的政府主导性。有效社会经济政策的制定是基于对现代化建设不同时期的阶段性特征和中心任务的准确把握,首先必须充分了解全面把握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过程,明晰其在各个阶段社会主要矛盾的演变更迭。新中国成立70年,中国共产党在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现代化建设这一民族复兴伟业的实践历程中,对社会主要矛盾的认知过程异常艰辛。
新中国的诞生“实现了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20]。到1956年底,伴随农业、手工业以及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社會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最终确立,中国人民在历史上第一次成为自己国家和自己命运的主人,其对物质文化日益增长的需要成为社会的主体性需要。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落后农业社会到新中国的诞生,这期间社会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经济文化发展极为落后。中国是个经济不发达国家[21]。据国家统计局数据资料显示:1956年,中国作为拥有六亿多人口的世界人口大国,国内生产总值仅为1 030.7亿元,人均166.0元。工业体系阙如落后的农业国家的社会生产面对上述社会主体性需要显得力不从心,这成为刚刚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新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所呈现出来的最根本的阶段性特征。正如毛泽东在1954年讲的那样:“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椅子桌子,能造茶碗茶壶……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21]。
善于把握社会主要矛盾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中国共产党人敏锐地意识到社会主要矛盾已由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两个阶级、两条道路的矛盾转化为人民的物质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的矛盾,党的根本任务是将落后的农业国转变为先进的工业国,发展社会生产力。到1956年党的八大,全党对这一问题形成了统一认识,“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之间的矛盾”[22]。然而,由于党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方面缺乏基本经验,再加上复杂的国际形势影响,党对主要矛盾的认识很快发生了偏离。党的八届三中全会上两个阶级、两条道路的矛盾被重提,并于次年的八大二次会议上进一步宣布确认为国内的主要矛盾。当时对社会主要矛盾的错判导致了主要任务的偏离,最终发展到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地步,酿就了长达10年的“文革”浩劫。这一时期的社会主义建设虽然走过一段弯路,但还是在工农业发展、重大工程建设和国防尖端科技等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也为后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提供了以资借鉴的宝贵经验。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总结历史经验教训,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正确判断时代主题,顺民意,挽狂澜,作出了“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伟大决策。开阔了我们的视域,使我们深刻体会到了与西方发达国家存在的显著差距,“我国科学技术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在许多领域内大约相差一、二十年”[23]。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该《决议》在客观分析国情的基础上肯定了八大对于社会主要矛盾的正确论断,并进一步凝练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24]。基于这一论断,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社会生产力成为中国各项工作的核心,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不断取得历史性转折。
马克思主义认为,任何矛盾的变化都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经过40年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国已经从落后农业国转变为拥有诸多先进技术的工业国,国内生产总值连续8年稳居世界第二位,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多领域生产能力稳居世界第一位。伴随着中国经济社会高速发展,人民在满足温饱的基础之上,需求层次也在不断提升,物质需求以外的其他各方面需求也日益增长。与需求方面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相对应的供给方面却存在不少问题,如供给质量不高、供给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显著。2016年,中国东部、中部、西部的GDP总量地区分布比例为3∶1∶1,城镇化率分别为65.90%、52.77%、50.19%;全国居民收入基尼系数为0.465,城市居民收入是农村居民收入的2.720倍,收入存在巨大鸿沟[25]。
2017年党的十九大,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在“两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深度把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情况,提出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转变。这一科学的判断,既与十一届六中全会以来党对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一脉相承,又是对其与时俱进的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要矛盾的历史嬗变,是以中国当下社会主义发展与变革为事实依据,蕴含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波澜壮阔的实践探索和理论探索的历史内在逻辑,更是顶层设计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目标、新任务、新安排、新要求充分结合的完美阐释。
三、从理论维度诠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的鲜明特色
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贯穿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过程以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全面准确地理解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科学内涵和鲜明特点,不仅为破解新时代发展难题提供了方向指引,更是实现经济社会平衡发展、充分发展目标的重要前提。
(一)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科学内涵
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面世,意味着从十一届六中全会开始沿用了36年的社会主要矛盾的论断发生重大转变,开启了一个全新的时代。相比之下,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内涵更加丰富、描绘的愿景更加振奋人心,我们可以从主要矛盾的供给与需求两侧的表述转变来理解其科学内涵。
1.从“物质文化需求”向内涵更丰富的“美好生活需要”迈进
从社会主要矛盾的新表述上看,“美好生活需要”所涵盖范围更加广泛,无论在实践和理论的广度上还是深度上都更具备纵深性,概念体系、结构框架以及蕴涵内容都更加精准清晰,涵盖了人民群众的综合性需要。人民生活需要的转变不仅是表述上的差异,更深刻反映出经济社会发展的时代性更叠及其特征。改革开放伟大实践的不断深入,不仅解决了温饱需要和基本物质需要,而且在教育和就业等民生事业方面发展成效显著,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升。当前,中国与发达国家人均收入差距不断缩小。数据显示:中国居民恩格尔系数为0.301,接近联合国划分的0.2—0.3的富足标准[25]。正如党的十九大报告所指出的:“城乡居民收入都超过经济增速,中等收入群体不断扩大”“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1]。随着经济持续发展,总体来说,人民基本物质文化需求得以满足,但东西部地区之间、城市与农村之间、不同收入群体之间需求层次千差万别、内容各不相同,需求方面出现许多新问题,主要表现为更高层次需求的激增而供给相对不足。人民群众基本温饱得到满足后,更高层次的需求矛盾就会凸显,充分体现在更高需求的物质文化生活以及日益增长的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等方面的其他需求。
人们个性化、多样化、智能化、精准化的要求,当然不是单一的物质文化需要可以涵括的。人民群众需要的品质层次在不断提高,已经从简单的生存型需要迈向全面性的发展型需要,而不断满足人的全面發展的需要是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是中国新时代的重要奋斗目标。
2.从“落后的社会生产”到问题更加聚焦的“不平衡不充分发展”
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非常滞后。经过70年波澜壮阔的艰辛探索和努力,改革开放40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创新为第一驱动的“五大发展理念”引领下,社会生产力得到极大释放,创造了经济发展、生产力提升的中国奇迹。2013—2017年,中国GDP年平均增长率为7.1%,远远高于同期的世界平均增长水平。2017年,中国全年全员劳动生产率为101 231元/人,比上年提高6.7%[26]。而且,由于生产力水平的提升,中国经济已经由以往的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除了经济总量与经济增速的大幅提升,经济结构也不断优化,新兴产业不断涌现,基础设施不断完备,科技创新成为当下引领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显然“落后的社会生产”已不适合描述当下中国的现实情况。
当前,“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问题突出,成为制约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一步提高社会供给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最主要瓶颈。准确把握“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问题,不能离开它是相对于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提出来的[27]。所谓“发展不平衡”,主要是指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与高质量、高水平的供给之间的不平衡,集中体现为结构性问题,包括经济结构、人才结构和分配结构等多方面的结构不平衡,具体表现为供给总量大与供给质量不高二者之间的不平衡。中国虽然是制造业大国,但在全球产业链中大多仍然处于中低端水平,显然离制造业强国还存在距离;传统产能过剩、效益低,新兴产业发展滞后;工业创新能力、核心竞争能力还亟待提高;中低端人才供给过剩,创新型人才相对不足;收入初次分配不平衡不合理,收入再分配调节力度弱等诸多方面的问题。所谓“发展不充分”,应解读为满足美好生活需要的供给能力发展不充分,集中体现为发展质量不高,创新能力不强,开放水平不够,经济社会发展依然保存传统方式的巨大惯性。具体表现为中国自主创新能力和水平与中国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并且创新投入全球第二的地位不相匹配;科技创新还存在大量体制机制弊端有待破除,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格局还未得到实质改变;市场发育和市场竞争不充分问题依然突出,阻碍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的人为藩篱、制度桎梏仍大量存在,政府与市场关系还未理顺,石油、天然气和电力等垄断领域的市场化程度还比较低。
(二)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鲜明特色
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不仅是对社会生产与人的发展需要矛盾关系的新的解读,也是对新时代历史方位下中国具体发展实际的科学凝练,是对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更深层次的诠释。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尤其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理论创新成果,社会主要矛盾内涵的科学转变具有鲜明特色,主要体现在人民性、继承性和创新性三个方面。
一是人民性。以人民为中心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鲜明立场,贯穿于中国共产党历史的全过程,贯穿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要矛盾的内涵判断中,始终彰显着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品质和制度优势。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活动的主体,是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活动承载着满足自身需要、人类生存和发展需要的历史任务。这也是人的需要及其应得到满足的内在合理性。正是遵循人民主体性、人民中心性的原则,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精准地抓住了影响人民社会实践创造潜力、阻碍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核心制约因素——“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使中国总体性发展的具体现状在人民美好生活需求侧的审视下更加明晰化,为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实现共同富裕提供了问题导向、价值指引和路径选择。面对人民不断强烈和旺盛的各方面需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28],“我们要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1]。
二是继承性。新中國成立以来,党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发展进程中对社会主要矛盾作出了三次重大历史性判断,这三次判断具有明显的历史承继性。首先是出发点和落脚点一致,都是以回应和满足人民群众所需为根本诉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我们讲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就是从广大人民最根本利益出发”[28];要适应当前中国民生工作发生的新变化以及人民群众在民生方面的多层次需求,要“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29]。其次是方法论一致,都始终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为科学方法,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基本原则。“从最过硬的事实出发”“从当前的国民经济的事实出发”是马克思主义的一贯主张。历史充分证明,中国共产党关于社会主要矛盾的三次判断之所以正确,一条最基本的经验就是始终以现阶段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世情、国情为基础,并根据不断变化的客观实际深化认识。最后是理论依据和分析视角一致,都始终遵循马克思主义的矛盾学说,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需要与社会生产的矛盾分析为视角,集中体现为中国共产党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矛盾学说和矛盾分析视角分析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出现的问题,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需要和其他需要。可以说,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过程实质上就是马克思主义矛盾学说中国化的历史过程。
三是创新性。社会主要矛盾是一定历史阶段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发展的集中体现,具有历史性、发展性和创新性,是判断一定社会历史方位的基本依据。马克思认为:“我们判断这样一个变革时代也不能以它的意识为根据;相反,这个意识必须从物质生活的矛盾中,从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现存冲突中去解释”[30]。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问题导向、聆听时代声音,敏锐捕捉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及其特征、经济发展取得的历史性变革,强调只有“把社会基本矛盾作为一个整体来观察,才能全面把握整个社会的基本面貌和发展方向”[31],形成了一系列关于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变化、人民生活需求多面提升和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日益突出等全局性、前瞻性认识,成为准确把握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的思想基础和基本认识依据。可以说,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是社会基本矛盾的普遍性与社会主要矛盾的特殊性的有机统一,意味着旧矛盾的基本解决和新矛盾的集中突出显现,深刻反映中国社会发展的新特点。关于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重大政治论断,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矛盾学说中国化发展进入新的阶段。
四、从现实维度诠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的破解之道
矛盾是社会发展与进步的动力。中国要实现由量的积累到质的突破的新型发展之路,不仅需要精准定位中国社会主要矛盾,更加需要将解决好社会主要矛盾的着力点落实到改革发展的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和各项工作中去。新时代社会矛盾主要方面是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体现在经济政治社会等各个方面和领域,其中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是最根本方面,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经济发展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规定着人的需要的具体内容和形式,是当下中国各项工作的中心。因此,着力破解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牵住这个关系全局的“牛鼻子”。破解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主要是推动经济高质优质发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牢牢把握和立足中国基本国情和客观实际,适应新常态,落实新理念,以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进高质量、高效率发展。
(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新时代始终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实践证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党一以贯之的工作主线,是中国共产党革命、建设和改革不同历史时期正确把握、处理和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根本原则和关键。在新时代,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深刻理解新时代人民需要的客观变化,才能提出和作出正确的、合乎实际和民意的思想认识、路线方针政策和改革总体部署,在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基础上促进人民群众需要的满足、推动人的全面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任何情况下“必须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1]。解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中国共产党领导和团结广大人民不断探索、不断斗争,必须坚持将人民的满意度和获得感作为衡量一切工作的标准。破解矛盾难题,就必须以人民需求为出发点,以增强人民的获得感为根本归宿。
(二)立足初级阶段和国情实际,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
新时代是党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整体历史阶段的又一精细划分,中国仍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当代中国最大实际、最大国情即一切问题的总依据是中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方位的变化并没有改变中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历史阶段。破解社会主要矛盾,需要我们充分认清其在新时代的变与发展阶段、国际地位两个不变之间的关系,在牢牢把握两个不变的基础上,继续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以改革的办法破解改革发展中出现的难题,推动经济社会稳步发展。我们提出时代之问也要做好时代之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当前最重要的表现就是经济新常态。新常态下中国经济的基本特征是“三期叠加”,是调整结构、转型升级的关键期和阵痛期,也是优化供给侧结构、实现三去一降一补的机遇期,这就决定了新常态是一个长期的转变过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中国经济“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1]。因此,化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也需要经历一个调整发展思路、升级优化结构和转换发展方式的较长过程。化解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必须要遵循经济发展规律,要在适应、把握和引领新常态这一经济发展的大逻辑下逐步推进。
(三)贯彻新发展理念,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至新时代,经济发展已经由过去追求高速增长进而转向对高质量发展的追求。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客观的经济发展形势出发,提出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实践论断,并提出经济新常态必须用新发展理念来引领带动。针对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突出问题一定要全面贯彻深入落实新发展理念,要以创新发展全面提升发展动力、以协调发展优化新格局、以绿色发展构建人与自然新和谐、以开放发展开创对外开放新格局、以共享发展顺应人民生活新期待。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经济正处于跨越转方式、优结构、换动力的攻坚期,明确指出跨越当前关口的迫切任务就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并提出了六条具体路径,这六条路径对解决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有很强的针对性,而新发展理念则对其发挥着思想引领作用。
改革开放至今,我们在取得一系列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的同时,也积累了许多深层次的问题,如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亟待提高,不平衡不充分发展问题凸显。新矛盾内涵清晰地指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这一关键性问题,这是中国这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阿喀琉斯之踵”,而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突出体现为结构性失衡。解决结构性失衡问题必须建立起能够满足当下美好生活需求的供给体系,不断提升供给能力。增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动力,优化结构,提升供给能力,实现均衡发展、协调发展、全面发展是破解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跨越当前关口的关键一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包含‘优化结构和‘增加供给两个方面,为解决新时代‘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提供了良好药方”[32]。化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应从优化经济结构和增加高质量供给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针对产能过剩引发的结构性失衡问题,要实现经济结构的具体优化。淘汰供给过剩的落后产能从而实现产能优化,充分拉动潜在消费消除过量库存,制定符合市场规律的政策、提高有效投资以能够循序渐进地抑制杠杆或使杠杆回归合理范畴,加大科研投入,提升企业生产效率,降低成本,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实现供需动态平衡弥补经济结构中的短板,消除阻碍要素流动的体制、机制和制度障碍,创新发展产业新业态,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另一方面,聚焦在经济“大而不强”的问题,增加有效供给,注重高质量发展,提升中国经济抗风险能力;营造良好创新发展环境,发挥创新对经济发展的支撑能力和贡献能力;加强宏观调控,进一步落实改革部署和重大政策举措,提升政府经济治理能力,实现高质量发展。
五、小 结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推动着中国社会主要矛盾不断演进。新时代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主体性需要日益旺盛,不平衡不充分发展问题已成为制约满足人民主体性需要的硬核。破解这一硬核,我们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的根本立场,立足新时代发展阶段与现代化建设实际,适应引领经济新常态,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一方面,我们必须贯彻新发展理念。新发展理念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一个重大理论新创,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进入新阶段。新时代要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做到有的放矢、重点施策,通过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来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另一方面,必须在供给上下功夫。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重要抓手,充分释放经济发展动力、活力、潜力,推进中国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目标的完成。与此同时,我们要始终围绕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一逻辑主线,做到总量与质量并重、效率与公平兼顾,蹄疾步稳谋发展,在化解社会主要矛盾的动态过程中,按步骤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目标。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N].人民日报,2017-10-28.
[2] 王昱清.辩证把握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四个维度[J].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2):18-23.
[3] 吕普生.论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历史性转化的理论与实践依据[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4):18-31.
[4] 颜晓峰.论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J].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9,(2):5-13.
[5] 刘同舫.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背后的必然逻辑[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6):47-52.
[6] 栾亚丽,宋则宸.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及其深远影响[J].宁夏社会科学,2018,(1):5-11.
[7] 王永贵,陈雪.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航标[J].思想理论教育,2018,(3):4-8.
[8] 張三元.科学认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要矛盾[J].思想理论教育,2017,(12):14-20.
[9] 韩庆祥.深刻把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新特点[J].政策瞭望,2017,(10):21-23.
[10] 侯秋月,李建群.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人学解读[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4):40-46.
[11] 郝立新.如何看待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J].中国高等教育,2017,(22):14-16.
[12] 陈跃.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J].重庆社会科学,2017,(12):26-32.
[13] 白玫.抓住新矛盾 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难题——“十九大”报告学习体会之新矛盾篇[J].价格理论与实践,2017,(11):11-14.
[14] 卫兴华.应准确解读我国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科学内涵[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8,(9):5-12.
[15] 肖贵清.科学理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EB/OL].http://www.cssn.cn/index/mjlt/201805/t20180507_4238441.shtml,2018-05-07.
[16] 旷爱梅.破解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哲学思考[J].社会科学家,2018,(11):31-34.
[17] 孙亮.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与理论分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9,(4):4-9.
[18] 杨章文.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及其破解——一个马克思社会结构理论的分析框架[J].西部论坛,2018,(4):22-34.
[19] 桑玉成.论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之制度供给体系的建构[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2):16-22.
[20] 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05-05.
[21] 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六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71,329.
[22]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关于政治报告的决议[N].人民日报,1956-09-28.
[23]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注释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573.
[24]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改革开放三十年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212.
[25] 国家统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http://www.stats.gov.cn/tjsj/zxfb/201802/t20180228_1585631.html,2018-02-28.
[26] 国家统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http://www.stats.gov.cn/tjsj/zxfb/201902/t20190228_1651265.html,2019-02-28.
[27] 卫兴华.对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问题的解读[J].社会科学辑刊,2018,(2):5-14.
[28]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101,96.
[29] 習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374.
[30]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3.
[31]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推动全党学习和掌握历史唯物主义 更好认识规律更加能动地推进工作[N].人民日报,2013-12-05.
[32] 蒋永穆,周宇晗.着力破解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1):20-28.
[32] 胡鞍钢,程文银,鄢一龙.中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18,(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