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自天
2004年12月10日至12日,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梅县博物馆、梅江区文化局,在梅州市郊月梅村建设工地发掘了一座南朝古墓。墓砖上有叶脉纹、钩方格纹、方格菱纹及三角几何组合等七种图案,还有“颍川钟氏墓”字样和一些吉字。古墓采用双层铺砖,这在梅州是首次发现。这块刻有颍川钟氏墓铭文的墓砖,证明客家鐘氏源自颍川郡。
颍川郡在今河南省中部,秦汉颍川郡治阳翟县(今禹州市),包括今登封、许昌、平顶山、漯河等地,魏晋颍川郡治移到许昌。颍川郡还走出了陈姓等大姓,现在福建、广东等地的陈姓人家常在门楣上写“颍水流芳”“颍川世泽”等字,纪念祖先的居住地。
汉晋时期,颍川长社县(今长葛)的钟氏是望族。《三国志》卷十九《钟繇传》裴松之注引《先贤行状》说,长社人钟皓是汉代著名学者,门生千余人。钟皓的玄孙钟繇,汉献帝时先后任尚书郎、廷尉正、黄门侍郎,他帮助曹操挟持汉献帝,获得曹操的赏识,拜御史中丞,迁侍中尚书仆射,封东武亭侯。曹操为魏王,钟繇迁相国。魏文帝即位,任他为廷尉,封崇高乡侯,迁太尉,转封平阳乡侯。魏明帝封其定陵侯,迁太傅。钟繇是曹魏的三朝元老,八十岁去世,谥曰成。
钟繇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书法家,被誉为楷书鼻祖。
钟繇的长子钟毓任青州刺史,幼子钟会任司隶校尉、镇西将军,率军灭蜀,想割据西南,被诛杀。虽然司马昭没有族灭钟氏,但是钟氏从此衰落,不过钟氏在南北朝时来到岭南,获得了新的发展空间。
梅州在东晋之前不设县,属南海郡。晋安帝义熙九年分东官郡(治今深圳)设义安郡(治今潮州),同时以东官五营设义招县。北宋乐史《太平寰宇记》卷一五八潮州潮阳县引《南越志》说:“义安郡有义招县,昔流人营也,义熙九年立为县。”说明义招县的五营是流放犯人的军营,义招这两个字一般指的是招徕土著汉化,这很可能是一个兼具屯田和边防功能的军营。南朝萧齐又在今梅州设程乡县,在今兴宁设兴宁县。此时有很多北方汉人来到广东,梅州古墓砖文的“颍川钟氏”证明其中包括钟氏。
钟氏很早就来到梅州,分布最密集的中心就是梅州,梅州成为魏晋以来钟氏扩散的源头。向北扩散到赣州,向西扩散到广东的西部和广西的南部。
现在广州番禺区的钟村已经成为繁华的闹市,钟村在南宋末年由钟姓建村。钟村地铁站的西面一站是谢村站,谢氏也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贵族大姓,但是在南朝末年衰落。唐代著名诗人刘禹锡的《乌衣巷》诗云:“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指的就是南朝贵族王、谢等家族,到了唐代已经变成了平民百姓。谢姓和钟姓一样,在华南得到大发展。
因为钟氏是客家人形成过程中最重要的一支,所以使得土著的畲族也有了钟姓。畲族的源头是南岭的瑶族,瑶族有盘、蓝、雷等姓,没有钟姓。盘姓源自苗族,传说瑶族的祖先盘瓠,因为是王族的姓,所以很少东迁,现在畲族的盘姓很少。畲族东迁到梅州,使得畲族有了钟姓。现在有的人认为客家钟氏源自畲族,这是毫无根据的臆测,缺乏历史依据。梅州出土的南朝颍川钟氏墓砖证明了是因为颍川郡的钟氏南迁,才使得畲族出现了钟氏。如果没有中原来的钟氏,畲族不可能自己编织出一个钟氏来。
曾有学者怀疑唐末割据江西的高安县人钟传是畲族,现在看来证据不足,钟传很可能是汉族。《元和姓纂》钟姓:“项羽将钟离。中子楼,亦单姓钟氏。始居颍川长社。魏太尉钟繇……繇弟演,演元孙雅,过江为晋侍中,五代孙韬。韬生屿、嵘……(屿)生宠,梁临海令,侯景时避地南康。南康,唐洛邑府统军钟山操,状称宠孙也,代居虔州赣县。”说明江西的钟氏也有从江南迁徙而来的成分,但是源头还是在中原。孙吴在今江西省进贤县设钟陵县,但是我们现在不知道钟陵县是否源自钟姓。
畲族钟氏很早就从内陆山地来到了海岛,现在厦门北部的五缘湾原名钟宅湾,因为旁边是钟宅村。钟宅村的钟氏原本是畲族,明初来到厦门岛。沿海畲族不多,所以钟宅村的钟氏在历史上汉化很深。现在钟宅村的庙宇护国王公宫,已经不是畲族信仰。不过护国王公很可能来自苗族、瑶族、畲族共同祭祀的祖先盘瓠,瓠、护读音接近。而且护国王公的名字暗示他的事迹很可能来自盘瓠,传说盘瓠在高辛氏时代打败了来犯的敌人,这不就是保护国家的事迹吗?盘瓠在苗族、瑶族、畲族的传说中是狗的样子,但是在钟宅村的王公宫,已经完全是人形,说明钟宅村在改造原有信仰的时候是有筛选的,保留了忠贞爱国的成分,这也是明朝提倡的儒家文化。
钟宅村现在还有澜海宫、妈祖庙、相公宫等很多庙宇,钟宅人不仅祭祀海神,还有闽南沿海常见的送王船习俗,钟氏在海边早已融入了海洋文化。钟宅村的钟氏近年来恢复为畲族身份,殊不知畲族的钟氏有一些很可能来自汉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