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刊记者 王炜/通讯员 杨青 李德品
岁月如磐,初心不改。
70年来,山东农商银行紧紧跟随经济发展的时代车轮,坚守“三农”阵地,撑起农村生产生活的“金融服务大伞”。
从一个算盘、一个挎包起家,农商银行不仅成为农民家门口的“家庭银行”,更是成为全省营业网点和从业人员最多、服务范围最广、资金规模最大的金融机构。
新时代,乡村振兴面貌一新,生产生活如火如荼。但始终不变的,是全省6.7万名山东农信人服务“三农”的初心。他们一直活跃在田间地头,关心着农民的金融需求。老董就是其中一个。
老董不老。“父亲干了一年农金员联络员,像年轻了10岁。”老董的儿子董国栋说。
“年前,我的农金点装修,他还来帮我筛沙。”日照市东港区陈疃镇南鲍疃村农金员潘连峰说。
老董叫董庆松,今年65岁,1978年参加工作,曾任陈疃农信社代办员、业务员、信贷员、副主任。因工作突出,他连续多年被评为市、区级先进工作者,曾荣获省级支农先进个人荣誉称号。退休多年后,老董又干起了东港农商行陈疃支行农金员联络员,“只要‘公家’需要,干到多少岁咱都愿意!”
新中国成立之初,农村信用社破茧而出,历经人民公社、农业银行管理、行社脱钩、两级法人、人行代管、统一法人、股份制银行等多次体制变迁。记者问老董,对几十年体制变迁有什么感受?老董沉思片刻,笑着说:“不管是农信社还是农商行,我们和农民都是最亲的。”
别看老董其貌不扬,在陈疃镇,他可是个“大人物”。许多村民发家致富的背后,都有他的身影。
“小时候,坐父亲的自行车到镇上上学,一路7里地,他要停车跟熟人打招呼五六次。”董国栋说。
“老董是我的‘财神爷’,多亏了他2001年贷给我3万块钱。”做石材加工的吴强,如今正忙着投入500万元盖新厂房。
“我是靠1991年老董贷给我的2000元起家的,他待我跟亲兄弟一样。”做运输起家的许崇军,如今拥有一支300多人的工程施工队。
听说要“宣传”老董,7月2日一早,10多个老客户坐满了陈疃支行会议室,你一言我一语,老董的“好”、老董的“亲”,一上午也没说完。
老董反倒拘谨起来:“20年前的事了,都是应该做的,没啥好说的。”可说起哪笔贷款什么情况,他又两眼放光,记得比谁都清楚。
从1991年转正到2007年退休,他发放的4500笔贷款,没有一笔逾期。这是如何做到的?农户们心里最清楚:“这是老董背着挎包跑出来的。只要有业务,不管几点、不管多远,老董挎上包就来。”2000年之前,信用社员工每天挎包下乡,包里装着公章、票据、复写纸,在田间地头办理存贷款,农民们亲切地称之为“挎包银行”。
“只要跟得上,考察好、跟踪好、服务好,就没有逾期。”老董的总结很简单。
“人熟、地熟、情况熟。谁家有几口人、干什么的、锅台朝哪,老董最清楚。他始终与农民在一起。”曾任陈疃信用社主任的许玉香为老董的话作了注解,“凡是能帮助农民致富的,他都积极给予支持;凡是不该发放的贷款,无论是谁,他都坚决不贷。”
当地很多村民发家致富的背后,都有基层信贷员老董(左)的身影
上蔡庄村的张桂吉本是贫困户,老董了解情况后,带他去巨峰镇拜师学种茶,为他办理贷款2000元,帮他买茶苗、化肥。当年,张桂吉收入5000余元。这样的例子,许玉香一下子举出了10多个。
如今,老董的挎包已升级为平板电脑,“家庭银行”服务模式正在当地推开。客户经理依靠网格化营销与整村授信工程,主动上门为农户开展信用评定,凭借外拓PAD即时生成贷款额度,农户仅需在手机客户端操作,随贷随用、一次办好。
但是,在贷款前,大家还是愿意找老董参谋。“老董可有眼光了,凡是他支持的项目,肯定能赚钱;他不同意的,你偏要干,准赔钱。”农户们说。
“老董整天絮叨:‘一分一厘也不能差。’”陈疃镇农金员赵以秀说。
“老董能着哩,原先打算盘打得好,现在用智能终端比谁都熟!”河东村农金员许延勤说。
老董的严谨认真,农金员们最清楚。去年7月,64岁的老董担任起农金员联络员,负责联络陈疃镇38个行政村的35名农金员。他制定了计划表,每天走访一位农金员。
记者随老董来到南鲍疃村农金点。这里窗明几净、宽敞整洁,智能终端一应俱全。当前,全省农商银行实施“农金点+农金员+农金通+自助机具+电子银行”战略,推进农金员向农金点转变、协理存款向经营客户转变,让农村基础客户业务回归农金点。
“如今条件比我们当时好多了。”1991年转正之前,老董在自家村水陈坡村干过15年代办员,类似于现在的农金员。“15年的代办员生涯中,他没有出过一笔账务问题。他的业务量是其他人的五六倍。”老领导许玉香说。
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信用社,还是大集体经济组织,基层工作人员亦工亦农。那时全国农信系统都一样,代办员很少能转正,大都在家办公,业务是手工记账。
“为吸引乡亲们办理业务,父亲买了台电视机。北屋长条桌上,一头是电视机,一头是业务台。一到晚上,看电视的、办业务的人络绎不绝,直到节目结束才散去。关上大门后,父亲开始对账、数钱。当时全靠算盘和纯手工记账,很是辛苦。”董国栋回忆说,“那时,银行工作最重要的就是‘三铁’:铁账、铁款、铁算盘。”
2001年,腾家庄一位代办员意外身亡,只留下一册账本。时任信用社副主任的老董,只能根据账本上的标记一项项去核查。很多业务是联户联保,信息不透明,老董驻村4个月才查清。“信用社的钱是乡亲们的血汗钱,一分一厘都不能差。”老董说。
农金通的出现,让算盘和手工记账成为了历史,电子凭证和电子档案成为主流。2010年,在东港农联社科技部工作的董国栋,为南湖镇东黄山前村代办点装上了东港区第一部农金通。这种智能服务终端整合了自动存取款、信息查询、智能柜员等功能,集储蓄、代缴、代付款及中间业务于一体。截至2018年底,山东农商银行已在农村布设各类电子机具21.6万台,基本覆盖全部行政村,实现了“基础金融服务不出村、综合金融服务不出镇”。
“有了好工具,咱更要在服务细节上想点子,培养过硬的业务能力,守好用好农民的血汗钱。”老董对农金员说。
小董接老董,这让老主任许玉香很羡慕,她的儿子毕业后留在了上海,“他不回来,我很生气,我觉着干啥也不如干咱农信”。
老董也这样想,给个村干部咱都不换。1987年,水陈坡村支书岗位出现空缺,村民们一致推选老董干。当时,老董还是代办员,并没有转正。他反复表示:“我得先管好村民们的血汗钱,这可容不得分心。”镇党委连续一周派人来做工作,也没能劝动他。
2006年,董国栋从山东经济学院工商管理专业毕业,听从老董的话,“哪都不想,就考农信社”。从普通柜员到科技部再到网点负责人,2016年,董国栋干上了陈疃支行副行长,这是老董工作了一辈子的地方。“父亲口碑好,群众基础好,无形中为我开展工作铺了路。”董国栋诚恳地说。
采访前一天,7月1日,董国栋就任东港农商行人力资源部经理。他表示:“‘吃苦在前,享乐在后。’‘不怕苦累,只管好好干,组织不会忘了你。’这都是父亲常说的话,也是我们农信人都认可的话。”
东港农商行陈疃支行实行网格化营销,把扶农助农做精做实
近年来,人才引进模式的转变,使农信社从传统企业走向现代化金融组织。“基层感受较为明显的是,省联社成立以来,每年都会新招一批大学生员工。持续的人才引进,使我们的人才结构发生了巨大改变。这些新生力量已经成为最重要的员工构成,他们来自国内各大高校,拥有不同的专业背景,正用知识才华为转型改革贡献力量。”董国栋说。
“不管怎样转型发展,都离不开农民群众的支持。”老董这样理解转型发展,“我们转型发展的初心,就是让农民朋友享受到更好的现代金融服务。”
“去单换卡”是老董最近的工作重点。从存单、存折到银行卡、手机银行,从上门收款到网上转账,农村金融又在经历一次转折。存单业务成本高、费时费力、不易保存,与智能系统对接不便;银行卡业务能与智能手机捆绑,让农村老百姓及时享受到现代金融服务的便捷。但老年群体还是不习惯,老董和农金员就走街串巷,挨家挨户介绍。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持续推进,转型发展后的农商行的前景绝对不差。”老董坚信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