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希 胡慧 李华 邢佳
以问题为基础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简称“PBL”)是起源于北美,由神经病学教授首创并逐渐在众多学科展开的教学模式[1]。PBL 在我国医学院校有着越来越广泛的应用[2-3]。其优势在于发挥学生主动性和参与性,增加团队协作,提高对知识的整合[4],符合东南亚留学生思维活跃的特点和注重针灸临床实践能力的要求。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生命科学院自2005 年与北京中医药大学合作开展双学位教育,本研究在其临床实习阶段采用PBL 教学,并进行效果评价。
本研究选择2016 年8 月—2018 年6 月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针灸科实习的13、14 级连续两届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双学位班留学生共46 人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0 人,女36 人。13 级平均年龄(24.22±0.52)岁;14 级平均年龄(23.96±1.11)岁。
对针灸治疗学“不寐”进行PBL 教学,以提出问题-收集资料-交流论证-成果展示-总结五段式教学代替传统的教学模式。
实施过程:
(1)准备阶段。开课之前将学生5~6 人随机分组,并指定组长。组长课前培训,使其对PBL 有充分的了解和准备,指导老师和组长要起到监督、鼓励和调控作用。
(2)确定问题。问题设定为“不寐”的针灸治疗。从定义、病因病机、辨证论治、治则、取穴及操作等进行细化。
(3)探究问题。学生钻研教材,查询文献,记录自学笔记及心理感受。此过程约3~5 d。
(4)交流讨论。小组内讨论,将收集资料汇总优化,提炼最佳方案。
(5)成果展示。全班学生分小组进行成果展示。每组选择1人以PPT 的方式汇报。
(6)小结。教师根据汇报,组织讨论并点评及总结,分析针灸治疗不寐的难点、重点,指出偏颇和不足,并进行客观评价。
采用间接询问调查法,使用自拟问卷进行调查。问卷由对PBL 的总体认识、对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PBL 课程组织情况以及教师授课情况等组成。为避免误差,对学生统一培训、填表。按照非常肯定、肯定、不确定、否定、非常否定进行评定。满意度=(非常肯定+肯定)/总人数×100%。对回收问卷进行效度及信度分析。
数据采用SPSS17.0 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表示,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
PBL 后共回收有效调查问卷34 份,问卷进行效度因子分析:0.695;信度分析:0.877。问卷结果显示学生对PBL 的总体认识满意度较高,认为PBL 是好的教学方法,值得推广;对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满意,多数同学能够明确重点、加深印象,全面掌握针灸治疗失眠并将其应用于临床;问卷显示此次PBL 课程组织有序,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和查阅文献等自学能力,增强了团体协作能力;对指导老师的教学能力和态度满意。具体数据见表1。
针灸治疗学与临床实践紧密结合,学生通过四诊收集,辨证分型、分经,给出针灸处方并进行实践操作[5]。此次教学对象毕业后将进行中医执业,因此对其理论及临床技能要求较高。此次PBL 教学获得了较为多数同学的认可,具体在如下方面产生了积极效果。
(1)激发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增加自主学习能力。自主学习是基于明确目的,对自我学习的行为负责,主动确定学习计划及实践,不断检视所学,并注重成效[6]。主动性学习是以学生为中心,实现“学而有思,学而不怠”[7]。讲授式教学使学生缺乏主动性,思维能力欠缺[4]。此次PBL 教学改变了学生过分强调“教师讲授内容枯燥导致学习效果欠佳”的外归因思维模式,更加依赖自我主动学习。PBL 给学生充分的自学机会,检索相关知识并合并精炼,在讨论中提高认识深度。
(2)提高对知识点的理解把握,增强临床应用能力。PBL 模式下学生收集最新研究进展,其后在讨论和提问过程中也会有持续的知识更新[8]。此次学生首先广泛收集论文、古籍、医案等扩大知识广度,之后教师在讨论过程中对辨证、取穴、刺灸法等重点内容进行梳理和强调,创造性的将失眠相关知识点综合起来,有助于其今后对类似临床问题的分析和解决。
表1 问卷调查评价表 [n =34,人(%)]
(3)增加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锻炼人际交往能力。团队合作是现代社会重要的社交能力。合作性学习是提高学生参与度的重要手段[9]。此次PBL 采用小组形式,组内成员相互合作查阅失眠治疗的理论和操作,组间在宽松的氛围中充分表达观点,自信和表达能力得到锻炼。
(4)促进教师角色变化,提高授课能力。教师由主导者成为引导者,而其角色的转换是PBL 教学成功的关键[10]。PBL 对教师态度及学科能力有着非常高的要求。本次成功经验在于教师能做到问题设置合理、提供充足资源、维系讨论并有效指导。
(1)重视问题的设计,分层细化。PBL 应选择与实际相关的临床问题,分层细化,避免学生展开不够全面[11]。本次拟定“失眠的针灸治疗”,还要明确围绕定义、病因病机、辨证论治、治则、取穴及操作等中医内容及流行病学特征、临床表现、既往史、体征、辅助检查、鉴别及诊断依据、西医诊断、现代医学病理机制及治疗等西医内容进行学习。
(2)提供丰富资源,避免小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首次接触PBL 的学生,其文献检索资料收集还存在“等、靠、要”的思想,教师应告知学生文献检索网站及方法,提供图书资料。例如此次提供CNKI、WANFANG DATA、Web of science、PubMed 等网址。此次查阅文献数量较小,说明检索和查阅还不够充分。由于PBL占用业余时间,小组学习不够充分,因此未来需要教师定期参与到各学习小组的讨论中,确认任务分配并监督参与,及时指导解决各种问题。
(3)避免治疗方案一致化,寻求最佳解决方案。此次PBL 过程中多次出现治疗方案不统一,老师要以临床实践经验帮助同学们讨论判断寻求最佳方案。尊重学生的思考内容和结果,弱化方案的唯一性。
(4)对PBL 教学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反思。本次研究发现教学对象在针灸临床思维辨证方面仍有问题,知识零散,临床操作技能欠熟练。PBL 参与度不高,部分学生依赖他人,不屑或不敢分享,讨论过程中只听不说。除此之外此次研究仅针对“不寐”,广度和深度十分有限,而只有系统的教学安排和足够的资源保障才能促使PBL 教学的顺利开展。本次PBL 未能使用真实病例,而真实病例有利于将枯燥的理论转化为生动的现实情境,提高教学效率[12]。
综上,此次PBL 教学为进一步探索留学生针灸教育奠定基础,指明方向。存在的问题也对未来提出了新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