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高校农耕文化教育与教学的新阵地

2019-11-22 16:50苏海洋
安徽农业科学 2019年20期
关键词:博物馆教育农耕文化高校教学

摘要 面对高校课堂传承农耕文化的困境,分析了农耕文化博物馆传承农耕文化的优势,即展示手段多样多样、展示方式直观、叙事方式故事化和价值阐释形象。总结了高校农耕文化博物馆需要把握的原则:一是必须建立在扎实的科学研究基础上,并突出高校所立足的区域的地域特色;二是建立农耕文化博物馆,应该充分考虑高校自身的财力与研究实力;三是高校农耕文化博物馆只有与特色课程相配合,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教育功能。

关键词 农耕文化;博物馆教育;高校教学

中图分类号 S-01;G4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19)20-0280-03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19.20.077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Museum: A New Position for Farming Culture Education and Teaching in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Taking the Inheritance of Longyou Farming Culture Museum as an Example

SU Hai yang (College of History and Culture,Tianshui Normal University,Tianshui,Gansu741001)

Abstract Facing the dilemma of inheriting farming culture in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advantages of the farming culture museum in inheriting farming culture, namely, the diversified display means, the intuitive display methods, the storytelling of narrative style and the visualization of value interpretation. This paper summarized the principles thatagricultural culture museum in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needed to grasp:Firstly, it should be noted that the farm culture museum in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must be based on solid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highlight the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region in which the university located;Secondly, the establishment of a farm culture museum should fully consider the financial strength and research strength of the university itself. Thirdly, the farming culture museum in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can only playits educational function to the maximum extent when it is matched with the featured curriculum.

Key words Farming culture;Museum education;Teaching in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农耕文化是人类社会由蒙昧走向文明发展的基础,同时也是通向现代文明的桥梁。我国农耕文化源远流长,是华夏文明最根本、最基础、最重要的组成部分[1-2]。目前高校教学中对农耕文化遗产的教育普及度不高,在校大学生对农耕文化没有兴趣,也缺乏相应了解。为了解决这一困境,有人提出在开展丰富的形式多样的推广活动的同时,需要在课程设置、教学方式、学习方法、课程考核等方面进行改革,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较好地传承和创新农耕文化的目的[3]。限于时间和课程容量,以课程方式传播农耕文化的模式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而博物馆教育不仅能突破时间和空间的制约,而且因其直观性、形象性、生动性,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笔者以陇右农耕文化博物馆传承为例,阐述了博物馆在农耕文化教育与教学方面的独特优势,旨在为提高农耕文化遗产的教育普及度提供参考。

1 陇右农耕文化的独特价值

陇右是指今陇山(今六盘山)以西、乌鞘岭和青海湖以东广大地区,位于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和内蒙古高原交错区和青藏高寒区、中亚干旱区与东亚季风区的过渡地带。独特的区位和自然环境使这里的农耕文化在中华农耕文化中占据了重要位置。大地湾一期文化是目前西北地区最早的新石器农业文化,是我国黍作农业的重要源头。马家窑农业文化处于东亚、西亚两大农业体系和中国南北稻作与旱作农业文化汇流中心,最早从事农业多样化生产[4]。齐家文化位于东亚农耕文化与欧亚草原游牧文化交流的中继站,是中国上古时期文化的中心[5]。周祖农耕文化具有亲民性和农神崇拜与祖先崇拜结合的特点,是周人礼乐文明的渊薮和中国传统农耕文化的肇始,在世界农耕文化史上独树一帜。早期秦文化农、牧并重,为东亚精耕细作农业经济与欧亚草原游牧经济的集大成者[6]。戰国至隋唐时期,丝绸之路黄金干道沿线的甘肃位于多民族农牧文化和中外农业文化交流荟萃的枢纽,兼容并包,异彩纷呈。宋元至明清时期穿越甘肃的“茶马古道”促进了东亚季风区与中亚干旱区农业文化交流与民族的交往。19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马铃薯与甘肃干旱环境和质朴的历史文化传统结合,形成了独特的“马铃薯”文化[7]。从中华文明起源与演变的高度认识农业文化的价值、展示农耕文化的魅力,对华夏文明传承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2 以博物馆传播形式进行农耕文化教育与教学的优势

2.1 展示手段的多样性

陇右远古农耕文化博物馆由前言、序言、主展厅和结语4个部分组成。前言部分简要介绍了陇右远古农耕文化的孕育、形成与演变过程及其在中国乃至世界农耕文化史上的地位;序言以彩陶为线索,通过文字、图片、地图、图表结合的形式,向观众介绍了陇右农耕文化的发现、研究、命名、时空分布及地域特点;主展厅分为“曙光初露”“文明序曲”“西部陶花始盛开”“高原山地上的文明”和“羌童看洮水,牛羊岭上村”5个单元。除了生活用陶等实物陈列外,陇右远古农耕文化博物馆辅助系统采用情景复原、建筑模型、遗物与遗迹照片、地图、图表、文字说明等多种形式,展示了甘青地区农耕文明的产生、发展、扩散、鼎盛与转型历程,相较于以口语和文字媒介为主的课堂教学,展示手段更加丰富多样。

2.2 展示方式的直观性

博物馆传播展现的信息具有强烈的直观性与形象性,观众通过对实物、图像的直接观察获取感性认识,再结合文字等辅助传播媒体,获得初步的理性认识,因而相较于以口语和文字为主要传播媒介的传统课堂,博物馆传播有较大的优势。比如陇右远古农耕文化博物馆序厅,在介绍甘青彩陶文化的时间序列和空间分布时,不是采用大段抽象的文字描述,而是主要借助《甘青地区新石器时代至铁器时代文化序列图》《新石器文化空间分布图》《青铜时代诸文化空间分布图》直观地展示学术界的研究成果和考古界的普查结果,这种设计可使普通观众在较短时间内了解甘青地区远古时代的考古学文化及其出现的先后顺序、分布地区等。在介绍每一种考古学文化时,文字、遗址分布图和典型器物相互配合,观众甚至不需要仔细阅读文字介绍,仅凭地图和实物影像就可以获得直观感受和初步认识。

又如在主展厅第一单元“曙光初露”部分,笔者整合了孢粉、植物和动物遗存考古诸多分散的信息,再结合其地貌特点,复原了大地湾遗址及其附近距今6 000~8 000年的生态环境。

大地湾一带山坡上有茂密的森林和灌木,分布有桦、栎、榛、鹅耳栎、栗、胡桃、椴、漆等树种,凶猛的食肉动物虎、豹、豺和食草动物狍、黄牛隐匿其中;海拔较高的山地上有松和云杉等针叶乔木,棕熊活动期间;针叶林带以上亚高山草甸中有盘羊奔跑;清水河河谷为灌丛草甸,马鹿、麝、梅花鹿、獐等动物出没其中;河边竹林中有竹鼠啃食竹笋;长满芦苇的沼泽地里大象、犀牛栖息期间;河流水流平缓的地方栖息着鱼类、短翅毛蚌、金龟、微红楔蚌;鹬飞在河面上捕食河蚌;牛轭湖边长着中华里白、紫其等喜欢温暖湿润的蕨类植物,湖中有双星藻,鱼游弋其中;夜间野猪和貉从密林里窜出来,偷食庄稼[8]。

形式设计人员根据陈展大纲的文字描述,以图画的形式复原了前仰韶文化至仰韶文化早期大地湾遗址及其周围优越的生态环境,观众看到的是具有视角冲击力的直观画面,而不是抽象的、专业化的研究报告,传播效果非常好。

2.3 叙事方式的故事化

笔者从大量的考古素材中选取了最能反映时代特色与地域特点的精华部分,将新石器至青铜时代先民们开拓与奋斗、梦想与渴望、对亲情与爱情的追求、生活的艰难与快乐串联起来。比如主展厅第三单元“西部陶花始盛开”,通过文物陈列、遗址空间分布图、文化传播路线图、农业生产工具与狩猎生产工具比例变化饼状图、农作物遗迹图、彩陶纹饰与符号、装饰品变化柱状图、多人合葬墓及简短的文字说明,展示了距今4 000~5 800年甘肃东部发达的农业文化西进甘青高原后的演变历程,内容包括“拓荒西部”“丰收的祈祷”“子嗣繁衍,绵延不绝”“相亲相爱,永不分离”“用美标识的身份”“永不凋谢的百花园”6个部分。“拓荒西部”以时间为顺序,讲述了石岭下文化西进、马家窑文化马家窑类型大规模西进、半山类型时中西農业首次碰撞和马厂类型时期原始农业复兴的曲折开拓“故事”。这一部分和其他部分之间顺序的安排依据相互之间的逻辑关联展开:因为从事农业生产的先民渴望农业丰收,所以此单元第二部分展示马家窑文化的农业祭祀。又因为农业丰收严重依赖劳动力,因此第三、四部分展示了先民多子多福的生育观念和重视亲情的家庭观念。随着农业的发展和原始农耕生活的稳定、繁荣,先民们对美有了日益强烈的追求,因此第四、五部分分别从装饰品和彩陶艺术角度展示先民审美观念和精神世界。

2.4 价值阐释的形象化

对于以“物”为核心的博物馆,社会结构等非物质形态的文化现象的展示,是一个重要的议题,同时也是一个难题。通过营造和构建具有包容性的想象空间,制造出与展示对象相关联的想象场景,让场景“开口说话”,阐释非物质对象的深层涵义与价值[9]。比如主展厅第一单元“曙光初露”以沙盘形式展示大地湾遗址二期一段单中心向心式聚落布局,而且在该段向心式聚落壕沟外,以微型雕塑形式表现大地湾二期时活跃的大型食肉动物豹子、虎等企图越过壕沟,聚落首领带领众人驱赶野兽的惊险场景。大地湾遗址二期一段单中心向心式聚落与半坡遗址多中心向心式聚落有很大不同,而其形成的原因迄今尚无定论。因为不便于将个人的观点以文字形式强加给观众,所以特意安排这一想象场景,一方面真实地反映了环境考古信息,另一方面暗示了共同应对自然环境的威胁,是单中心向心式聚落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将聚落形态放置在特定的生态环境中,引导观众思考二者之间的关系,探究前者出现的原因,是博物馆传播中独特的阐释方法。这种方法不同于课堂教学中的口头语言或文字解释,而是在情景复原的基础上,以图像的形式形象化地阐释现象背后隐藏的原因和考古价值。

3 高校以博物馆为阵地进行农耕文化教育与教学时需注意的问题

3.1 以扎实的科学研究为后盾

高校农耕文化博物馆应该建立在对农耕文化扎实的科学研究基础上。陇右远古农耕文化博物馆设计思想与内容绝大部分源于笔者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甘青地区新石器时期社会复杂化进程与文明起源研究”和教育部社会基金项目“丝绸之路陇右南道历史地理考察”的研究成果和心得。笔者研究发现,仰韶文化中期,除了根据自然属性确定个人社会地位外,财富逐渐成为衡量个人地位高低的标尺。仰韶文化晚期,政治权也开始成为影响个人社会属性的尺度[10]。为了将这一抽象的研究结论直观地表达出来,笔者选取了大地湾遗址大地湾二期至四期大房址,统计了房址内部出土的生产工具、生活用具、装饰品和礼器比例的变化,并用柱状图直观地反映出来,大房址从生产组织功能为主向管理功能为主的转变过程,形象、直观地揭示仰韶文化时期社会结构的复杂化进程。大地湾遗址前仰韶文化至仰韶文化晚期食谱的变化,也是笔者在研究该遗址出土野生动物和家养动物骨骼及出土碳化农作物种类与比例变化的基础上,以菜单和柱状图的形式直观地表达出来。

3.2 突出地域特色

受自然环境特点、生产力发展水平和人文交流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地域不同,农耕文化的特点也有所不同。陇右地区位于中亚干旱区、东亚季风区和青藏高原区三大自然区的过渡地带上和中西交流的枢纽地带,赋予远古时期农耕文化源头性、过渡性和多样性的特点:源头性是指陇右是我国旱作农业的起源之一,是我国彩陶和彩陶文字的故乡,齐家文化开创的礼乐文明、青铜文明是我国礼乐文明与青铜文明的重要来源。主展厅第一单元“曙光初露”通过中国农业起源地示意图和粟作农业在世界上的传播路线图,表现甘肃东部在中国农业起源中的地位;第一单元“曙光初露”和第三单元“西部陶花始盛开”将大地湾遗址8 000年前彩陶符号与半坡陶符、马家窑文化陶符及彝文对比,让观众认识后者对前者的继承和发展,突出陇右彩陶符号的源头性;第四单元“高原山地上的文明”第五部分“玉声清越,礼乐滥觞”和第六部分“青铜之路”将齐家玉器、青铜器与二里头相关器物进行对比,反映齐家文化与二里头文明的密切联系。多样性指陇右地域早在新石器時代晚期至青铜时期,就处于东亚农业体系与西亚农业体系的汇流区,是最早从事农业多样化生产的区域。这点在第三单元半山文化时期东亚农业体系和西亚农业体系的首次碰撞和齐家文化农作物与家养动物比列变化环节反映出来。过渡性是指齐家文化及其以后的青铜晚期文化,处于中西交流的中继续站和东亚农耕文明和欧亚草原文明的过渡带上,农业文化具有农牧兼容的特点。这一特点在第四、五单元甘青地区与欧亚草原青铜文化的联系及粟作农业与麦作农业联系的相关内容中表现了出来。

3.3 量力而行

高校建立农耕文化博物馆应该考虑财力、研究团队的实际情况。陇右远古农耕文化博物馆鉴于我校财力限制,收藏的实物主要是新石器至青铜时代的生活用陶器。其他与农耕生活、生产关系密切的遗物主要以照片的形式呈现。为了突出主题,大纲通过辅助系统对非物质形态的考古信息进行了形象化表达,将陈列的实物放在具体的历史信息环境中,凸显其种类、造型和纹饰与农耕生活的联系。博物馆在选择主题时,也充分考虑了团队多年来在农耕文化和甘青远古文化研究上的积累。如果所处区域内地方高校或其他高校有类似博物馆,学校不必重复建设,或学校研究团队对所立足的区域内的农耕文化没有深入研究,也没必要盲目建设。

3.4 博物馆传播与课堂教学相结合

由于历史类博物馆中的许多实物不能成套或成系统地收集与处理,它们所展现出的信息与具有全面、系统特点的课堂教学相比,多是孤立的、片面的。为了克服博物馆传播的缺点,发挥课堂教学的优势,全面和深刻理解农耕文化的精神内涵,需要二者相互配合,取长补短。天水师范学院多年来依托甘肃省人文社科研究基地陇右文化研究中心,开设了陇右文化概论、陇右文学概论、陇右石窟艺术、陇右民俗和陇右历史地理等全校公选课。这些富于地域特色的课程与博物馆相互补充、相互配合,在塑造大学生的地方人文精神方面将起到了良好的作用,引起了社会和教育管理机构的关注。

4 结语

博物馆是高校开展农耕文化教育与教学的新阵地。以博物馆形式传承农耕文化,具有展示手段多样、展示方式直观和生动、叙事方式故事化、价值阐释形象化等优势。它不仅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而且能极大地激发在校大学生传承农耕文化的兴趣,提高教育效果,是高校课堂教学有效的补充手段。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要建一个好的农耕文化博物馆,必须对农耕文化有扎实的科学研究,并突出其所立足区域的地域特色。是否建立农耕文化博物馆,应根据高校自身的财力与人力来决定。如何与高校特色课程配合,最大限度地发挥博物馆的教育功能,是高校类农耕文化博物馆需要关注的重要问题。

参考文献

[1] 王殿安.我国低碳农业的制度支撑与文化培育[J].农业经济,2012(6):3-5.

[2] 刘超.华夏文明的传承创新需深入挖掘农耕文化[N].兰州日报,2013-03-04(003).

[3] 周飞,姚倩,杨中旭,等.农业文化遗产在高校教育中的传承与创新[J].天津农业科学,2019,25(4):82-85.

[4] 苏海洋.论中国最早的农业多样化产生的地理背景及影响[J].农业考古,2015(3):17-23.

[5] 易华.齐家文化:史前东西文明交流的中转站[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02-22(B03).

[6] 苏海洋.论早秦文化和西戎文化中域外因素传入的途径[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19(5):108-112.

[7] 苏海洋.甘肃农业文化传承与创新战略研究:以农业文化博览园建设为中心[R].2018:4.

[8] 苏海洋.陇右远古农耕文化博物馆陈列大纲[R].2019:6-7.

[9] 李丹.用博物馆语言讲好非遗故事[N].中国民族报,2018-08-24(012).

[10] 苏海洋.原始农业推动甘青地区文明起源[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11-12(005).

猜你喜欢
博物馆教育农耕文化高校教学
中美博物馆与学校合作的比较研究
寓教于乐 开创博物馆教育新形式
从农业谚语看壮泰民族的传统农耕文化
关于未来“会诊化”高校教学模式构建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青少年教育活动的发展现状
民间美术是本我的放逐和情感的宣泄图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