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素昭
[摘要]随着网络的普及、新媒体的到来,我们的日常工作、学习与交流变得异常便利,可随之而来的海量信息也给大学生的认知造成了一定冲击。目前,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普遍存在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式单一、课堂中学生活跃度较低等问题。面对这些实际情况,可以从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设置,建立“大思政”工作格局;增强思政教师的教学思想意识,丰富教学形式;布局网络意识形态阵地建设这些方面来创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课的教学路径。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创新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19)11-0130-03
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国家教育的根本,贯穿于整个教育事业的始终,从九年义务教育到高等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以下简称“思政课”)是高校教育的重点。高校的思政教育是大学生系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途径,能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一、新时代高校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创新的意义
思政课能帮助大学生系统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最新进展和改革实践的最新成果。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维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在学习和工作中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培育社会主义的合格接班人,增强学生的使命感,让他们意识到自己肩负着为人民服务,实现中国伟大复兴梦的历史重任。
(一)提升大学生的思想境界
伟大事业需要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来承担。进入大学校园后,学生的学习方向有了更细致的划分,学生在刻苦钻研的同时,仍需要继续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树立对中国国情的正确认识,增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觉自信。当前,一些人片面地认为,进了大学只需要把学习做好,毕业以后找份好工作就行了,学不学思政课无所谓。习近平指出:“理论自觉、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进步的力量;价值先进、思想解放,是一个社会活力的来源。”青年人是祖国未来建设的主力军,系好人生每个阶段的扣子,才能让学生意识到自身的使命,从小我格局走向大我境界,胸怀家国情怀、民族情怀、人民情怀,以青春的力量为实现中国梦而不断奋斗。而高校开展思政课教育,有助于将专业课学习与学生的未来发展有机衔接起来,帮助学生认清新时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将自身发展规划融入祖国发展的蓝图当中。在实践中,个人既可以实现个人理想,而无数的个人理想的实现也必然有助于推动中国复兴梦的实现。
(二)提高大学教师的专业素养
打铁还需自身硬。作为高校教师,在错综复杂的社会问题和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面前,需要有坚定的信念,这样才不至于被歪風邪气所左右。而这种坚定的信念从何而来,必然是来自于研读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掌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为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又一次指明了方向,他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习主席这一番讲话,从政治全局的高度对我国高校开展思政课教育的大局方向进行了规划,也对高校思政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期望。新时代开展思政教育,需要高校教师自觉提高政治素养,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秉持身高为正,立德树人的教学信念,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贡献。
二、当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面临的问题
(一)高校开设课程过于集中化
当前的大学生群体思想较为活跃,自主意识强烈,他们从小就接触到多元的信息,宣教类授课方式对他们来说并不一定具备很强烈的吸引力。现阶段高校把外语课与思政课作为在校大学生的必修课程,这能在一定程度上督促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从学校开设课程的形式来看,一般都是以集中时间与地点的大班大课的授课方式为主,这一举措虽然提高了教师的工作效率,节省了时间,也确保了每名大学生都接受到思想政治教育,但是这种无差别的教育方式的教学效果却不尽如人意。首先,由于学生基础不同,每个学生对于思政知识的积累与理解程度也不尽相同,比如文科生对思想政治教材的理解程度就要比理科生强。其次,集中化的教学就会使思政教育缺乏针对性,不利于大学生接受。
(二)教师的教学方法缺少灵活性
盛行于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的魔弹论认为,大众媒介的力量势不可挡,媒介传播的信息和观点能够直接影响人们的观点,甚至直接左右他们的行动。但经过后人的研究发现,魔弹论夸大了媒介的影响,同时也忽视了受众自身具备的能动性。笔者将这一概念引用至思政教育课程中,那就是即便在课程教学当中,知识的传递也并非人们所期望的那样,只要传授内容就能完全达到教师预设的教学目标。学生来自于不同的地区、家庭、阶层,他们各自的思维观念不同,对于信息的接收和理解往往会出现“同向解读”(学生按照教师的主观期望去理解信息)、“妥协式解读”(学生对教师传授的信息进行选择性地理解和接受)以及“对抗式解读”(学生对信息的理解与教师的期望意图相悖)。思政教师要考虑到这些综合因素,有针对性地去传播思想和观念。
对于非思政专业的学生来说,思教课的课堂氛围总是给人以沉闷、无聊的感觉。除了学校设置的课程过于集中之外,最重要的原因是大多数思政教师的教学方法缺少灵活性,一味采用传统的“满堂灌”,缺少学生的意见反馈。一方面,教师认为大学生已具备了独立的人格,学生的学习兴趣已不需要教师再培养。另一方面,人的精力毕竟有限,教师无法在同一个时间里关注到所有的学生,对于那些学习主动的学生他们会非常乐意多加辅导,而对于那些被动学习的学生他们的关注度则会下降。如果教师缺少高效、灵活的教学方法,就容易导致学生无法将外在的知识传授转化为内在的政治素养,长此下去,并不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建设。
(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主动性
许多学生在进人大学后学业压力骤减,由于没有树立新的目标,部分学生在思想上产生了懈怠,他们抱着“混文凭”的心态来对待每一门课程。他们对待思政课更是抱有一种侥幸心理,加之教师在课堂上的机械灌输,课堂变得毫无趣味性,这让学生更有“理由”旷课、逃课、上课玩手机。
同时,学生受到功利思想影响的现象也值得我们警惕。长期的应试教育,让学生沉浸在“不考的不学”观念中,受这种功利思想的影响,学生为了求真求知而对思政内容感兴趣的现象并不常见。由此可看出,一些学生对待思想政治理论的态度并不端正,缺乏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钻研热情。
(四)新媒体背景下众声喧哗
如今,新媒体的出现为普通大众提供了更多的发声渠道。通过互联网,人们可以接触到更多的信息。2019年2月28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了第4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已达8.29亿,互联网普及率为59.6%。网民数量每年节节攀升,但同时调查也显示,在中国网民当中大部分的人仅有初高中学历。一方面,网络平台上众声喧哗,民粹主义、历史虚无主义、享乐主义等与主流价值观相悖的观点大行其道;另一方面,我们又不得不面对绝大多数的网民缺乏媒介素养的现实。
美国学者格伯纳曾提出过培养分析这一概念,他认为传播媒介在报道中隐含的价值偏向会影响到人们心目中拟态环境的建构,而这种影响是一个长期缓慢的培养过程,并且会制约人们的认知和实践行为。格伯纳将这个发现称为“培养分析”。借用这个概念,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在当前新媒体语境下,网络上众多非主流思想对大学生可能产生的不良影响,多元文化的交锋,容易使涉世未深的大学生在接触思政教育时采取一种逃避的态度,他们觉得思想政治教育就是在“唱颂歌”,而各类娱乐、猎奇、非主流信息充斥在各个社交平台,它们占据了学生刷手机时的绝大多数时间。在这个过程中,非主旋律文化借势融入其中,用娱乐化、猎奇性、宣泄性的观点吸引大学生的眼球,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政治思想教育的引导功能,若学生的认知没有得到有效纠正,那么将会严重影响到思政教育的传播效果。
三、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课教学创新路径
(一)加强高校思政课的课程设置,建立“大思政”工作格局
首先,作为课程设置主体的学校,应该针对不同专业、不同程度的学生进行课程细化。在现有课程设置的基础上增加主题课程,使学生能够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上拥有更多的选择,以激发学生对思政课的兴趣。同时,建立多层次的教学模式,开设理论知识基础班、提升班等不同程度的教学班级,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基础程度进行自愿学习。
其次,高校要树立“大思政”的意识,加强党委对思政课的领导作用,激励各部门、各单位和广大青年教师积极融入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中来,强化学校工作各环节的育人作用,形成合力[1]。高校应该全面整合校内外的资源,确定其培養目标、教学内容、团队人员等,并对此进行科学引导和实践培养。学校还要把握好课堂教学、实践教学、政策教育这三者的关系,使这三方面在思政教师的日常教学中得到充分体现。
最后,要强化党务工作者的队伍建设。政治建设是党的工作队伍建设的根本。思政教师作为培育和规范青少年思想的领头羊,必须根据时代和社会走向不断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和政治高度。学校可分时段分批次委派多名高校思政教师到革命教育基地、省级党校等进行进修,做到与时俱进地理解和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
(二)增强思政教师的教学思想意识,丰富教学形式
教学课堂的主体之一是教师,高校思政教师要意识到自己肩负着为学生扣好人生第一颗“扣子”的职责,这看似容易实则很难。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意识,以身作则,发挥好带头作用才能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水平,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主渠道作用,需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具备三重意识:一是责任意识,二是学术研究意识,三是问题意识。只有具备这些意识,才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作用,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2]。
与此同时,教师还要注重教学的话语形式,现在高校的学生主体已经从90后慢慢转变成00后。思政教师要提高在学生群中的亲和力,双方要互相尊重,平等和谐相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把晦涩难懂的理论知识转化为生动有趣的语言,增强学科的趣味性,丰富自身语言的表达能力,把思政语言体系与生活语言、网络语言进行有机结合,提高教学语言的说服力。
现在的思政课堂多采取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很多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照本宣科,没有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与学科兴趣。思政教师应在增强多重意识之外,注重教学形式的多样性。开展班级内小组讨论活动,让学生能够在讨论中深化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识,同时这还能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性,使课堂氛围能够活跃起来,让学生喜欢上思政课。同时,还应该鼓励学生在课后利用网络浏览收集时政材料,引导学生用已学到的书本知识来认识当下我国社会所面临的一些问题。除了开展课堂上的讨论外,思政教师还应该积极组织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身体力行地参与义务扶贫、短期支教、志愿者服务等活动,做到真正地为人民服务,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在实践中提升人生境界。
(三)布局网络意识形态阵地建设
当前,互联网已成为当今舆论斗争的主战场和意识形态工作的最前线。随着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各种错误思想、谣言、流言依托互联网孕育生成。在这个主阵地上,“必须坚持正能量是总要求、管得住是硬道理,加强互联网建设管理运用,打好网络意识形态攻坚战,推动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释放‘最大正能量”[3]。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社会上的多种思潮快速扩散,并对学生的价值观产生一定的冲击,学校应对此提高警惕,既要在通识课程中增设媒介素养课,又要合理地借助网络形式展开线上线下的辅助教学活动,利用网络平台组织学生进行线上学习,观看教育视频,参加集体线下讨论。以共青团中央的微信公众号为例,作为一个提供共青团工作和关注社会热点新闻的全国性公众号,它在互动栏中增设了“大学习”“主题团日”“建功新时代”等多个链接,学生可通过点击这些链接获取到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相关的主题视频团课。同时这些系列课程还增设了在线答题的环节,每次答题结束后都会出现相应的解析视频.通过这种集合了图、文、音视频的多媒体形式传播方式,能够督促学生进行学习,帮助大学生提高思想觉悟,树立崇高的信仰。这些独特的优势让越来越多的高校选择与共青团中央微信公众号进行合作,加入到布局高校网络意识形态阵地建设的工作中来。
新时代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不能因为强调塑造正确的价值观就要板起面孔说教。实际上,它仍然需要根据实际课程设置、学生的反馈意见、时代社会的变迁、新技术的采用而灵活地调整自己的传播方式,教师也需要与时俱进,采取必要的形式,对教学方式和内容进行创新。但同时也需要注意,不能因为追求创新而走向了另一个极端,一味追求观点的“语不惊人死不休”,甚至走向媚俗和猎奇。新时代的教育依然要坚持以人为本,以德树人,保持政治清醒和信仰坚定,把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内涵,树立正确的教育价值取向。
四、结语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思政课教师,要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4]在中国发展的新时期,高校培育的大学生是我国重要的人才储备,要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来灌溉和栽培祖国的花朵,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更是要不断提升课堂质量,优化教学内容,增进教师授课能力,创新教学水平,努力培养四有新人,让当代大学生意识到自身担负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
[参考文献]
[1]于向东.聚焦立德树人,健全高校大思政工作格局[J].红旗文稿.2018(6):32-34
[2]张安,方小年.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具备的三重意识[J].思想教育研究,2018(1):83-87.
[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M].第4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134.
[4] 习近平.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N].人民日报,2019-03-09(01).
[责任编辑:陈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