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山育林工程实施及成效分析

2019-11-22 14:36司绍兵
绿色科技 2019年17期
关键词:封山育林成效对比

司绍兵

摘要:为了探索不同地理区域封山育林工程的组织实施情况以及后期成效,对封山育林工程实施前后进行了调查对比,得出了封山育林是安徽沿江丘陵地带培育森林的一种有效方式。只要选择适宜的山场,抓好落实和后期管理,将能起到成本小、成林快的效果。

关键词:封山育林;工程;实施;对比;成效

中图分类号:s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9)17-0177-02

1引言

封山育林是利用森林的更新能力,在自然条件适宜的山区,实行定期封山,禁止垦荒、放牧、砍柴等人为的破坏活动,以恢复森林植被的一种育林方式。

含山县位于安徽省中东部,属沿江低山丘陵地带,部分山场立地条件较差,生态环境脆弱,由于人员活动较为频繁,造成目前全县山场有较多的灌木林、疏林地、天然次生乔木林分布,加上有的山场交通闭塞,森林资源培育难度大、成本高,适宜采取封山育林。

国有含山县苍山林场地处含山县境内,为加快恢复保护森林资源,扩大森林面积,提高森林质量,充分发挥森林的生态效益,林场经过调查,对部分山场因地制宜于2013年开始实施封山育林工程,到2018年工程达到年限,通过调查,工程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具体工程实施情况如下。

2县域概况

2.1自然资源情况

(1)地理位置。含山县地处安徽省中东部,长江中下游北岸,东经117°53~118°13,北纬31°24~31°53县域土地总面积104343.41hm2,萁中林业用地面积25847.44hm2,占国土总面积的24.8%。

(2)地貌土壤。含山县地形大体呈西北高、东南低走向,中西部丘陵起伏,山势大部分坡缓谷宽,海拔一般200m左右,最高峰海拔481m,丘陵区占国土总面积的75%。成土母岩主要为砂岩、石灰岩等,土壤种类主要为黄棕壤,肥力一般,大部分地区适宜松类、阔叶类植物生长。

(3)气候降雨。全县属江淮丘陵温和区向沿江湿热区过渡带,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阳光充足,雨量适中。年平均气温15.8℃。全年无霜期235d。年均降水量1008.4mm。春秋季常有干旱出现,初霜11月上旬,末霜3月下旬,适合多种植物生长,植物生长期较长。

(4)植被。含山县地带性植被以人工落叶阔叶林、针叶林为主,另有少量天然次生林。人工植被主要栽培树种为枫香、外松、杉木、栎类、毛竹等;天然乔木植被主要有朴树、檀树、黄连木、化香等;灌木及草本主要有山胡椒、山楂、野蔷薇、六月雪等。

2.2社会经济情况

2018年末,全县下辖8个镇,人口45万人,其中非农人口8.6万人。地区国民生产总值为173.58亿元,其中林业总产值1.6亿元,全县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4334元。

3封山育林项目实施情况

(1)封山育林对象。主要选择有成林希望,立地条件较差,交通不可及,每亩有朴树、檀树、栎树等乡土阔叶树幼树30株以上的部分小班地块进行封山育林。

(2)封山育林规模。封育小班4个,面积1645亩。

(3)封山育林小班因子调查情况如表1所示。

4封山育林措施

封山育林期限为5年,从2013~2017年。封山育林方式为全封,禁止放牧、砍柴、开荒等。封山育林类型为乔木型。

4.1封山育林技术措施

(1)通过调查。根据小班内林木数量多少、生长情况等确定目的树种为朴树、植树、栎类幼树等。

(2)清理杂灌。保留目的树种,将目的树种外的所有乔木、杂灌进行清理。

(3)疏伐。按每畝110株的密度标准,对目的树种幼树分布较密的地块,选择无主头、长势弱、有病害的幼树进行疏除。

(4)补植。主要对林中空地按每亩110株的标准,按造林技术规程选择2年生朴树苗木进行补植造林。

(5)抚育。对保留和补植的目的树种幼树、幼苗,根据杂灌和树木长势在不同季节因地制宜的及时进行割灌和块锄。连续抚育2年。

4.2封山育林管理措施

4.2.1成立封山育林工程领导组

领导组由分管领导、生产技术、财务、管理等人员组成,负责工程的领导、实施、检查和评审等工作。

4.2.2制定封山育林项目管理制度

(1)制定项目质量标准。

严格按照安徽省封山育林的技术标准执行,制定护林公约进行公示,在工程区主要山口设立固定标牌,标明工程名称、四至界线、责任人等,方便对标对牌进行检查验收。

(2)制定项目责任制度。

明确各部门、单位等人员的责任,签订责任状,压实责任,长期抓落实。

(3)制定项目管护制度。

配备护林人员,实行专人管护,进行巡查,严禁在封山育林期间出现放牧、砍柴等人为破坏活动,并经常检查林木生长和病虫害等情况,便于及时采取其他营林措施。

(4)制定项目绩效考核制度。

制定项目绩效考核办法,建立封山育林档案,定期调查更新封山育林小班各项因子变化情况。将项目实施、后期管护、项目成效等与管护人员的工资、职称晋升等挂钩,实行绩效考核。

5成效对比调查

封山育林期限达龄后对封育小班进行了详细调查,具体情况如表2所示。

表1、表2相关调查因子对比情况如下:

(1)株数情况:每亩株数都在110株以上,到达安徽省成林株数标准的要求。

(2)树高情况:树种树高平均长高了2m,长势良好。

(3)胸径情况:树种的胸径平均增长了2cm,生长一般,主要受立地条件较差影响。

(4)小班郁闭度和灌草覆盖度有了较大提升。

6结论

(1)封山育林见效快,能缩短成林时间,达到快速成林的目的。

(2)封山育林使林分灌草覆盖度提高,增加了生物多样性、提高了林分质量。

(3)封山育林后的林分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能力增强,生态效益明显。

(4)对促进当地林业经济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

封山育林是一种重要的森林培育方法,只要山场选择适宜,技术科学,措施得当,抓好落实和后期管理,将能起到快速成林的效果。封山育林适合安徽省沿江低山丘陵地区。

猜你喜欢
封山育林成效对比
封山育林在森林资源培育中的地位和作用研究
封山育林在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中的应用分析
浅论封山育林在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中的应用
封山育林模式与发展对策研究
中日两国胶囊旅馆业的发展对比及前景展望
克里斯托弗·马洛与陶渊明田园诗的对比
英国电影中“愤青”与“暴青”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