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先芮
摘要:指出了原位好氧稳定化是指向垃圾堆体内注入空气,将收集的渗滤液回灌到垃圾堆体,使堆体内的有机物在适宜的含氧量、温度、湿度、pH条件下发生好氧生物降解以达到迅速稳定化。以南方某垃圾填埋场为例,详细介绍了如何进行原位好氧稳定化施工建设,提出了关键的部分项施工要点,希望为我国生活垃圾填埋场的整治提供参考。
关键词:垃圾填埋场;好氧稳定化;有机物;施工建设
中图分类号:X5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9)18-0141-03
1引言
我国有668座城市,2/3的城市被生活垃圾包围。这些非正规的垃圾填埋场会产生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占据大量宝贵的土地资源,严重污染周边地下水、地表水、土壤、环境空气,对人居健康产生潜在的隐患,甚至会影响社会稳定。因此如何对我国非正规垃圾填埋场进行整治,已成为生活垃圾填埋场治理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原位好氧稳定化起源于20世纪末美国的“填埋场生物反应器(LBR)”,该技术是处理非正规垃圾填埋场的崭新技术,目前在德国、美国等国家已有成功的实践。该技术包括输气井、渗滤液处理、渗滤液回灌、综合监测等系统,本文以瑞安东山垃圾填埋场为例,详细介绍了各分部分项施工建设。
2输气井施工建设
2.1通风量计算
注入垃圾堆体的空气量取决于堆体内可生物降解有机物(BDM)含量、治理达标率、BDM好氧负荷、治理年限、氧气的利用率、安全系数等。本工程空气的注入量按照以下公式进行计算:
式(1)中:Q为填埋场总抽/注气量,m3/min;mG为填埋垃圾总质量,kg;Co为修复前BDM的含量;C。为修复前BDM的含量,%;Ct为修复后BDM的含量,%;Kr为治理达标率,取值为90%.LBDM为BDM好氧负荷,g/kg;T为治理年限,取值2.5年;no,为氧气的摩尔质量;Ko,为氧气利用率,取值0.43;c为安全系数,取值1.2。
根据场地条件,由上述公式计算可知,总抽/注气量约为296m3/min。因此,本项目的抽/注气风机的总抽/注气量应达到300Nm3/min。
2.2输气并建设
输气井间距将根据抽注气的影响半径来计算,根据相关项目的工程经验,本工程采用18m作为影响半径。本工程中注气井和抽气井在运行过程中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转换,即注气井用作抽气井,抽气井也可用作注气井,注气井和抽气井的结构完全相同。
本工程共建设输气井311座,其中新建气井(I型)237座,现有气井改造22座,新建气井(Ⅱ型)52座,I型井和II型井结构完全相同,不同点在于Ⅱ型井内设温度传感器(图1)。
输气井由导管、花管及管外填充物组成。导管及花管位于井的中心,导管一端露出地面,井头密封,井头露出堆体表面,接夹布胶管后与输气支管连接。另一端在地下与花管串联。井管外采用导气碎石填实,不得使用石灰石。井颈部分采用膨润土及粘土密封,以防漏气,井底距垃圾底部至少1m。
花管外侧包裹200g/m2土工滤网,花管开孑L竖向每组间隔80mm,每组4个,孔径8mm,梅花状分布,上下交错布置。花管的目的为注气或抽气,花管开孔长度为井深的1/3长,自井管底部开孔,孔径过小气体流量受阻,过大会造成管道强度下降。
3渗滤液处理施工建设
3.1渗滤液收集处理
在垃圾填埋场北侧、南侧分别建设两排渗滤液提升井,东侧建设一排提升井,共计121座。每座井内设一台渗滤液提升泵(型号:100QJ10-50/7-3kW),将堆体内渗滤液提升至渗滤液调节池,后输送至渗滤液处理站进行处理。
鉴于本工程处理对象具有高浓度、成分复杂等特点,必须采用多种方法的组合工艺。该渗滤液处理总体上采用“预处理+厌氧反应器+A2/0+MBR+芬顿氧化”为主体工艺。该工艺处理能力为300m3/d,废水处理之后,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纳管三级排放标准(表1)。
3.2渗滤液回灌
渗滤液回灌的作用是将处理之后的渗滤液中添加化学药剂、生物菌剂回灌至垃圾堆体,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加快有机物的快速好氧降解。鉴于本工程条件,如遇到渗滤液处理站检修停产,可以临时取自调节池。
具体施工建设为:渗滤液处理站出水端设置一座滲滤液调理水箱,将生物菌剂、化学药剂加入水箱混合均匀,由渗滤液回灌泵取渗滤液,分别输送至垃圾堆体顶部回灌水箱,由回灌水箱自流至各个回灌横井(图2)。
4综合监测井施工建设
综合监测井是由现有气井改造完成,总计38座,内设湿度传感器和气体取样器。改造的工程量主要针对现有导气井近地表部分,工程量包括顶部管段切除、井头封堵、膨润土及压实粘土回填、安装传感器及气体采样器等。
主要监测项目包括:CO2、CH4、O2、CO、H2S,检测的指标上传中央控制器,通过液晶显示屏向社会公布(图3)。
5结语
原位好氧稳定化技术在国外有较多应用,而且在国内也有类似的工程案例。该技术采取原位治理,二次污染较少,可以有效地控制渗滤液扩散和臭气污染,施工过程中不涉及垃圾堆体开挖,可以有效控制社会舆情的发展,对非正规生活垃圾填埋场的治理有较好效果,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