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汪伊 WANG Yi 陈念妹 CHEN Nian-mei 刘嘉 LIU Jia 林钟芳 LIN Zhong-fang 胡争光 HU Zheng-guang 钟羽西 ZHONG Yu-xi张蓉 ZHANG Rong 孙璟 SUN Jing 王晓洁 WANG Xiao-jie 赵德强 ZHAO De-qiang
健康教育是通过有计划、有组织的健康信息传播活动,帮助个人和群体掌握卫生保健知识,促使人们自觉采纳正确的健康生活行为,以消除或降低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达到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为目的的教育过程[2]。健康教育在不断提高个人和群体生活方式的同时,形成统一的社会共识,并提高全社会的参与度,成为健康促进的良好基础。普陀区妇幼社区健康大讲堂是独创的健康教育新模式,是由普陀区妇婴保健院承办的、面向社区、以妇女儿童照护者为主要健康教育人群的健康促进活动。
随着社会进步、医学科学的发展、妇女社会经济地位的提高和身心健康水平需求的增长,妇女保健事业的发展已成为世界性趋势。妇女的健康也是新生儿健康的基础,无论何时,生育养育聪明健康的孩子是每个家庭的愿望。随着二胎政策的放开,给家庭带来喜讯的同时,随之而来的是高危妊娠所带来母亲和新生儿安全的问题。因此,妇幼的预防保健、健康教育与每一个家庭息息相关。新形势下,妇幼健康教育尤为重要,通过教育宣传普及医学科学保健知识,提高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养成科学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提高妇女儿童的身心素质和健康水平。
目前多数社区健康教育仍以普及卫生知识为主,主要根据卫生部下发要求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承担工作,除上级卫生主管部门要求开展的相应健康教育内容,其他一般多是根据季节变换情况安排,健康教育存在内容分散、普遍的情况。根据一项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健康教育的调查显示,72%的社区卫生服务人员把健康教育作为任务完成;其中83%的社区卫生服务人员感到健康教育课是负担;讲座人员中48%的人认为自己没有品牌,不吸引人。而健康教育难以吸引社区大多数居民,听众多是一些社区居民中的“老面孔”。究其原因主要是:(1)健康教育讲座内容重复,教育知识老旧,形式单一,讲座人员知识层次不高,缺乏与社区居民间的交流;(2)民众预防保健意识低下,“重治病,不重防病”的观念普遍存在,社区居民的社会责任意识和自我健康意识并未全阶层同步提高。因此现有的健康教育讲座模式并不能满足社区居民的需要[3-4]。而针对妇女儿童这一特殊人群的社区健康教育模式少之又少。
1.政府支持,多部门协同开展。健康教育的经费投入、活动组织、社区居民的发动都与政府协调息息相关,同时也需要多部门、组织的配合和支持[5]。普陀区妇幼社区大讲堂得到上海市妇幼保健中心、普陀区卫计委、西部医联体人、财、物各方面的大力支持。普陀区妇婴保健院高度重视健康教育的经费投入,保证专款专用,保证了各种健康教育资料和展板的设计制作及顺利印制。通过与区卫计委区域内10个街道、镇计划生育指导站合作,充分发挥卫生计生基层网络优势,以街道、镇为切入点,社区居委会参与,普陀区妇婴保健院进行健康教育管理。
2.妇幼社区健康大讲堂系统规范。此次提出《情系妇幼、健康随行》的主题,旨在目标明确受众人群,树立大讲堂新模式。大讲堂启动初期医院成立了妇幼健康社区大讲堂领导小组和组委会,建立工作网络和工作制度,包括活动流程及应急预案,工作分配明确。在大讲堂活动中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受众需要并对受众活动前后妇幼保健知识的知晓程度进行比较。以街道为单位举办50 场妇幼社区健康大讲堂活动,为辖区内居民提供专业的健康教育与优质的服务。
3.大讲堂形式灵活多样。有研究表明,我国城市社区健康教育人员主要存在初级职称比例较高、医学相关专业比例较低的情况[6]。组委会邀请上海市妇幼保健中心、西部医联体各成员单位的妇幼专业拥有副高以上职称医务人员组成大讲堂讲师团,以保证妇幼健康教育专业性,在大讲堂准备之初将讲师团讲座内容提前交由组委会审议并编辑大讲堂讲座目录,保证健康教育内容新颖、形式灵活多样。并且细化活动项目内容,包括生动形象的讲课、互动式的动手操作、孕妇健康操、一分钟小视频、开展现场一对一咨询、医疗就诊、分发资料等多种活动。利用丰富多样的健康教育形式,增加社区居民对妇幼健康大讲堂的兴趣,更有利于妇幼健康知识的推广和接受[7]。同时活动中居民通过微信扫码关注“普妇婴”公众号,实时推送大讲堂活动内容及“微课堂”。居民可以随时在手机上观看大讲堂微视频,查看大讲堂健康教育知识问答,不受时间、地域限制,也能辐射更多社区居民。
4.加强自身建设,发挥区域内妇幼保健龙头作用。普陀区妇婴保健院是一家院所合一的二级甲等妇产科专科医院,承担着全区妇女儿童的医疗保健工作,对妇女保健(包括青春期保健、婚前保健、围生育期保健、围绝经期保健、老年期保健)、儿童保健(包括新生儿保健、婴幼儿保健、学龄前期保健、学龄期保健)进行管理和业务指导。医院近年来引进具有学科特长的骨干人才,自身不断探索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鼓励新技术、新项目的开展,同时积极承担区域内妇幼保健工作的龙头作用,将健康教育资源作为整体看待并进行必要的规整,而后组织大讲堂活动更好地服务于全区妇女儿童。
普陀区妇幼健康社区大讲堂活动内容涵盖更年期妇女保健篇、女性疾病防治篇、孕妈妈保健篇、新生儿婴幼儿保健篇,总共50 场活动。完成更年期妇女保健篇14 场,女性疾病防治篇20 场,孕妈妈保健篇5 场,新生儿婴幼儿保健篇11 场。其中上海市妇幼中心专家14 场,普陀区妇婴保健院(所)专家26 场,普陀区中心医院专家7 场,普陀区人民医院专家3 场。大讲堂活动中采用自制问卷在健康宣教活动前后进行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2710 份,回收有效问卷2517 份。其中更年期妇女保健篇发放调查问卷1100 份,回收有效问卷1035 份,女性疾病防治篇发放调查问卷1050 份,回收有效问卷961 份,孕妈妈保健篇发放调查问卷200 份,回收有效问卷181 份。新生儿婴幼儿保健篇发放调查问卷360 份,回收有效问卷340 份。以更年期妇女保健篇为例,活动前发放550 份问卷,实际回收497 份;活动后发放550份问卷,实际回收538 份,调查结果经过核查纠正后均按可分析的最大数据量统计。结果显示,“潮热出汗”的知晓率从活动前的84.10%达到活动后86.06%,“情绪不稳定”从活动前的70.82%达到活动后80.48%,“睡眠障碍”从活动前的22.76%达到活动后56.88%,“心脏不适”从活动前的24.75%达到活动后53.34%,“关节疼痛”从活动前的33.61%达到活动后54.65%,“性生活困难”从活动前的10.66%达到活动后23.61%,“排尿困难或尿频”从活动前的16.90%达到活动后31.97%,“身高比以前下降”从活动前的16.90%达到活动后48.51%,“骨折”从活动前的10.66%达到活动后47.77%,“尿失禁”从活动前的6.44%达到活动后33.64%。说明大讲堂活动后受众对更年期常见症状的认知有所提高,且对于更年期常见的心脏不适、关节疼痛、性生活困难、排尿困难、身高比以前下降、骨折、尿失禁的认知程度显著提升。有更年期综合征症状且有就诊意愿的妇女中,会就诊人数比例从活动前的51.60%上升至67.22%,说明大讲堂活动后有更年期综合征症状的妇女就诊意愿较活动前显著提升。
1.从实际需求出发。本次大讲堂以街道为单位的健康教育过程中,活动类型课题主要是由街道计生部门根据辖区内需求制定的,课题制定上存在不够科学的情况,要积极开展调查研究工作,真正按照调查研究分析结果“因人”、“分层”施教,以“居民健康需求”为导向模式让社区大讲堂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8-9]。同时,结合社区女性妇科普查疾病谱分析、单位女性妇科体检疾病检出情况、幼儿园体检情况、低体重儿检查常见问题等,探索大讲堂内容的实际需求。
2.完善大讲堂教育网络及评价标准。作为大讲堂活动的主体单位,要探索可持续发展的方针,需进一步完善大讲堂教育网络,除建立工作网络外,建立健康教育计划、目标、活动流程、应急预案、工作职责、评价标准等,同时可成立妇幼健康教育指导中心。有研究表明,单靠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难以满足社区居民健康需求[10]。主体单位应充分承担区域内妇幼工作的“龙头”责任,在社区大讲堂模式基础上,探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妇幼保健工作者的培训工作,真正建立妇幼健康促进三级预防网络。
健康教育是贯彻“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普及疾病预防、卫生保健等健康知识,推广全民健康生活方式,提高全人群健康水平的重要工作。普陀区妇幼社区健康大讲堂活动与卫生计生部门等多部门的合作、灵活多变的健康教育形式、规范系统的健康促进在健康教育的模式上是一种全新的拓展与尝试,取得了良好效果,为今后的健康促进工作提供了丰富的宝贵经验,为社区大讲堂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提供实践和理论依据。大讲堂活动仍是社区健康促进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它可以通过健康教育的活动帮助社区居民改变原有观念上的认识,树立正确科学的生活健康观,有效降低疾病发生,达到预防作用,在未来保障社区居民的妇幼身心健康上发挥重要的作用。
感谢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普陀医院殷佩浩教授在本文撰写过程中给予的悉心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