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娟
我是在这所小学认识石玉玺老师的。
人与人的相识一定有潜在的共识,一定有品格、精神层面的相互吸引,才能与岁月一样淡然地绵延往复。
石老师主攻国画。这个学校为他提供了二百多平方米的画室,画吧,尽情地挥洒笔墨,让这座典雅的小学飘满墨香。
是他,魏玉斌,太原市杏花岭区柏杨树街小学校长,慧眼发现了石玉玺老师。
我不敢用太多的言辞评价魏校长。如果众人聚集开会,那位最高个儿、戴眼镜的斯文慎言的儒雅之人就是魏校长。
提到魏校长,第一反应是“世界之愛”,他是世界语的忠实追随者。2019年7月27日第104届国际世界语大会在芬兰拉赫蒂闭幕,来自世界57个国家的917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以“活力自然,繁荣文化”为主题。会议还对在世界语教学上做出突出成绩者进行了表彰,魏玉斌校长获得“突出贡献奖”,成为获得此项荣誉的唯一的中国人。
对,就是这位德才兼备的校长给石玉玺老师提供了施展才华的空间。
“我不相信天才。”
石玉玺老师这样对学画的学生强调。他是农民出身,画家的名头的确与农民身份有些不搭。
事实就是这样,他本是个农家子弟,农民是他永远也无法改变也不想改变的身份。
子夏山下是他的家乡,他的那双手翻过地,撒过种,拔过苗,锄过草,施过肥,他也曾面朝黄土背朝天,挥汗如雨,春种秋收。同时,他也用那双辛苦劳作的手,手执笔,笔蘸墨,或淡或浓地在宣纸上随意滚动,于是远山的沟壑、云雾的飘缈、江水的浩荡,虚虚实实的自然山水美景,一时间跃然纸上……他开辟了滚笔山水画的先河。
作为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画匠,他曾经有一个美丽的梦,那就是当一个真正的画家。经过十多年的努力拼搏,他成功地进入中国美术家协会山西分会。他刻苦钻研,另辟蹊径,他敢于创新闯新路,学古而不泥古,充分利用毛笔的笔尖、笔肚、笔根三个部位,侧锋滚动行笔,在中国绘画六法的基础上,推陈出新,独创滚笔山水画法。
“先有规矩,后守规矩。”
石老师方言很浓,但这不妨碍他对学生的耐心讲解。
眼前气势雄伟、树木茂盛、湖光莹莹的画作正是他的新作。
不能否认画的销售就是石老师一家生活的口粮。
他没有别的选择,也不肯有别的选择来替代钟爱的绘画艺术。对于画,他遵从老祖宗的笔墨规矩,在原有的规矩上反复临摹、不懈推敲,滚笔画法是在经历了坚实的规矩结构后诞生的。
“守规矩,是石老师的信仰。”
初次看石老师创作滚笔大作时,看石老师运用自如,近色重墨,远色淡墨,云雾缭绕,抹笔推送,笔肚蹭纸轻轻提笔。这样出来的都是“好东西”,而画是画不出来如此幻化成风的云雾的。
当我铺纸提笔学老师的手法滚动笔肚笔锋时,宣纸上出现的哪里是山脉,简直就是泼墨。
“画画没有速成的捷径。”
石老师没有过多的说教,他知道如果想改变一个人的思路必须让他自己从内心认可才行。我就是这样,走了几个月的捷径,想抛开最基础的练笔直接云山雾罩出画作。
心里没有山石的基本轮廓,即使照猫画虎完成看上去很像山水的山水画,那也一定是没有魂魄的图画。因为胸中没有伟岸的脉络,没有日积月累对山石一笔一画的刻画打磨,怎么可以轻而易举地把这天地之骄子轻轻滚动就能使其雄居画中,不可能。
“耐得住寂寞,守得住岁月。”
从头开始,石老师爱说的一句话就是,画画只要耐得住寂寞就成功了一半。他的日常安排除了画画还是画画,画是他的生命,是他一家人的生活来源,画变成钱应该是石老师最迫切的希望。只有这样才能让岁月成为生活。俗吗?不俗,有几人能像他这样孜孜于画业、不倦于画室。
石老师没有其他生活来源,唯有画,既是毕生的热爱,同时也是赖以生存的依靠。
这是生活的无奈,也是真正画家面临的最现实的生存需求。他坦诚地对身边的朋友说出心里的真实诉求。
想起好多名人画家,为了心中的梦想终其一生不懈努力,不卑不亢默默在艺术的道路上艰难前进。艺术往往不能让艺术家丰衣足食,但他们坚守着那份赤诚的初心,再难再苦都默默铺开宣纸,将辽阔的海、伟岸的山、虔诚的庙、万古的松柏仔仔细细绘于纸上。
“画出灵魂,画出峰回路转。”
石老师的画,很少有冬天的雪景。他说这是他个人的作画习惯,农民有农民的心结,庄稼需要水,有水就有收成。所以他的画留白处一定是水和云。山石涧那或细或宽的是瀑布,这瀑布总能让整幅画产生幻听效果——一条一条的河流走投无路时,从山之巅一跃而下,产生绝处逢生的奇迹,壮观的瀑布形成了。
“做一件事难吗?你可以说不难。”
试试,一辈子就谋住一件事做下去,这需要的不仅仅是热爱吧,更需要自虐式的恒久耐力。
艺术是打磨雕琢出来的,时光打磨了石老师的手、臂、容颜,因为常年画画,胳膊肘处的老茧已经是他的老朋友了。
有人曾经问石老师,“你有别的爱好吗?”
他哪里有时间追求画画之外的爱好。心中有山水,眼中有笔墨,日复一日重复着时光、跨越着时光,让红尘杂事随着四季轮回老去,让绘画艺术在青山绿水间炉火纯青。
石玉玺简介:
石玉玺,1962年出生于山西省文水县,字太文,号子夏山人。中国美协山西分会会员,北京正德书画院会员,山西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理事,国际文化交流中心书画院理论学术委员会主任,兰青书画院艺术指导、画师,高级农艺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