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偷袭珍珠港得手后,山本五十六感慨“我们惊醒了沉睡的巨人”,他已经意识到战略上的失败不可避免
关不羽
《决战中途岛》上映后的评价冰火两重,这并不令人意外。与1976年的《中途岛大战》相比,新版本还是有不少进步的,创作者还原历史真实的诚意满满,尤其是杜立特轰炸东京后中国军民付出极大牺牲援救的桥段,表现了太平洋战争并非纯粹的美日角力,而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组成。
当然,作为文艺作品,电影对历史的还原不可能面面俱到。在影片中,多处暗示了第一航空舰队司令官南云忠一(国村隼饰演)的指挥失误是日方惨败的主要责任人,甚至被表现为本来就不该担任这一要职。但是,事实并非如此。
在影片中,南云忠一成为日军的“不祥之兆”,始于对他的任命。在联合舰队司令官山本五十六与其爱将山下多闻之间的对话中,南云忠一被认为是仅凭资历获得这一重要任命,真正合适的人选是小泽治三郎。很多军事史研究者亦多采信此说,主要理由是小泽是以重视航母战斗力的“航空派”,而南云是重视舰船的“舰队派”,前者看上去更适合担任指挥主力航母舰队的人选。然而,这一理由颇为薄弱。
恰恰是“航空派”的山本五十六促成了南云的任命,其中有笼络“舰队派”的政治考虑,更重要的还是奇袭珍珠港的作战计划得找一个航行能手,以保证舰队安全通过异常危险的西风漂流带为前提,而这恰恰需要倚重“舰队派”的南云发挥其航行特长。南云对此也颇为自信,他在战前表示,“对于如何航行至作战海域,诸位不用担心,只要你们能飞得起来,能把炸弹扔下去,炸掉美国军舰,我南云绝对就能把你们带到作战海域去!”他也的确做到了,在中途岛战役之前,并没有人怀疑他的自信和老练。
南云并不是糟糕的人选,拿他和小泽比较,多半源于党同伐异的派阀纷争。比如说,南云忠一的水雷专家身份,被“航空派”之中的少壮军官讥笑为“水雷屋”。可是,小泽在专业程度上并不高明多少——小泽是鱼雷专家,甚至有“把飞行员当鱼雷用”的批评。小泽指挥的后期太平洋战争中大量使用自杀式的“特攻战术”,也可以印证那条批评。反而是“舰队派”的南云却对航空兵爱护有加。可以想见,如果中途岛战役由小泽治三郎指挥,优秀飞行员的伤亡只会更大,即使取得一些更好的表面战果,也无法弥补旧日本的致命短板:缺乏补充飞行员的能力。
更严重的是,日本缺的可不只是飞行员,石油、钢铁等多项战略物资都需要依赖进口,美国是最主要的供应方。因此,从战略上看,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是非常荒唐的。
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前,日本工业产值为90亿美元,美国是2000多亿美元。日本年产钢580万吨,而美国产钢3300多万吨,是日本的六倍有余。更可怕的是,由于侵华战争的泥沼,日本已经开始进入了战时体制,战争的“弦”已经绷得很紧了。而此时美国还没进入总动员,其强大工业能力还未进入战争状态。
作为太平洋战争中日方“总导演”的山本五十六对美日之间的经济实力差距是十分清晰的,但是他对美国人的战争意志存在严重的误判。
山本五十六误以为长期处于和平、富裕状态的美国人没有战斗到底的决心,他试图赌一场大胜来掩盖国力上的差距,迫使美国承认日本与之分庭抗礼的资格。但是,他没有意识到社会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只会因战争的持续而扩大。美国的国民收入是日本的7倍,经过航校正规培训的人数达十万以上,掌握汽车驾驶技能、机修技能的人口更是远超日本。山本五十六没有意识到:这样一个身心强健、技能出色的民族怎么会因暂时的挫败而怯战呢?
为了想象中的“逼平美国”,旧日本海军在山本五十六的带领下,可谓计谋百出。“奇袭珍珠港”堪称计谋策略的典范,中途岛作战计划也不失为大胆果断的“兵法”应用。如果没有密码被破解的“偶然因素”干扰,很可能进一步扩大奇袭珍珠港后的局部优势。甚至可以大胆想象一下,旧日本海军进军夏威夷的景象。但是,逼平美国的战略目标只会越来越远。
1941-1945年日本共生产了航母17艘、战列舰2艘、巡洋舰9艘以及驱逐舰63艘。而在同一时期美国生产了航母(包括护航航母在内)131艘、战列舰10艘、巡洋舰48艘、驱逐舰355艘。压倒性的实力差距面前,任何计策、谋略、兵法都是无用的。坚船利炮的背后,是美国人坚定的意志。偷袭也好,陷阱也罢,只会激起“巨人”的愤怒。可惜的是,山本的领悟来得太晚。
当偷袭珍珠港得手后,山本五十六感慨“我们惊醒了沉睡的巨人”,他已经意识到战略上的失败不可避免。与之相比,南云在战术层面的指挥失误不值一提。没有人能避免犯错,区别只在于谁更输得起。日本帝国误以为战争狂热、举国皆兵的军国主义带来了额外的赌注,却没有意识到真正有价值的筹码全在对手的手中。
这世上没有永远胜利的军队,却有一战而亡的国家。当联合舰队踌躇满志地驶向珍珠港时,失败已经不可避免。只是这场战争是以“倒叙”的方式展开,无论“Midway”发生什么,都不会有第二个结局。
(作者系历史、经济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