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志慧
中图分类号:F406.3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1145(2019)9-124-01
摘 要 劳动定额管理并不是一种只注重结果的“决策型”措施,而是一种长期的“规范型”措施,这使得一些企业在应用劳动定额管理时,会出现各式各样的应用方式。为此,本文以“新形势下劳动定额管理在煤矿企业管理中的作用发挥”为题,探究新形势下劳动定额管理的积极意义,并剖析劳动定额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提出相应的优化措施,希望能为煤矿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劳动定额管理 煤矿企业 企业管理
随着经济市场的转变,当前产业调整方向逐渐出现了新的发展趋势,煤矿企业作为能源产业,不仅关系到一方的民生,更是为地方建设做出了极大的贡献。但是在产业优化的今天,经济成本支出逐渐囊括了机会成本与环境成本,为此,煤矿企业应当逐渐改变定额劳动管理的方向,将重心放置在生产环节中的劳动消耗量,避免煤矿资源的过度浪费,使得人力、物理得到充分利用。
一、劳动定额管理在煤矿企业管理中的基本应用
(一)涉及环节细致化
在劳动定额管理中,煤矿企业会对生产目标与环节采取以具体数值代表消耗与产出的规定,这一措施能够保证煤矿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成本、消耗与劳动力的一致性。为了确保有效管理与控制,煤矿企业还会以劳动定额为依据,核算生产过程中各个环节的人员数量、投入资金以及设备需求等等,才使得煤矿企业能够明确成本支出与经济效益,帮助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协调处理生产与成本之间的关系。同时,劳动定额管理还能够帮助煤矿企业完成对员工的绩效考核,充分激发员工工作的热情,让员工直接将企业经营与自身利益挂钩,从而有效保障员工的忠诚度与归属心。
(二)涉及范围宽泛化
与其他产业不同,煤矿企业相对来说生产范围较广,员工数量较多,职工种类较丰富,且涉及到的生产工序十分繁复。基于劳动定额的管理制度,合理的岗位分配与高效的生产工序是保证煤矿企业经营利润的前提条件,为此,煤矿企业在开采环节中,管理层往往会根据员工个人能力与岗位设定相宜的劳动定额制度,同时,由于煤矿企业的工作岗位与范围的变动,许多工作人员需要经常性地更换工作地点,这使得煤矿企业的劳动定额管理制度无法得到真正的落实与推行。以某煤矿企业为例,该企业拥有一座现代矿井,在理想情况下,该煤矿企业的生产工序涉及井下开采、井下辅助、机关、地面工作与工程技术等环节,同时在某一开采环节中,煤矿企业往往还需要配备综采、掘进与巷修等工作人员,这些工作人员的职责与能力都不尽相同,为此,煤矿企业需要配备相应的劳动定额管理制度,不能过于“一刀切”,以免打击员工的积极性。
二、劳动定额管理在煤矿企业管理中的优化措施
(一)劳动时间的规范
劳动定额管理能够将煤矿企业的生产环節细致到每一道工序,这使得劳动定额管理可以进一步确定员工的个人效率,为此,煤矿企业可以合理应用劳动定额制度,根据员工的个人适应性,调整员工的休息时间与工作时长,确保每个员工在工时消耗中都保持高效率的状态。同时,煤矿企业还可以针对生产工序中各项工作的分配度,在满足安全生产标准的前提下,科学地制定劳动定额,把控生产作业时长,尽量在员工个人工时消耗范围内,力求规范员工劳动的条件与内容,把复杂的生产环节细化到每一个岗位中,最终使得企业在保障员工身体健康的前提下,获得最大化的经济效益。
(二)工作人员的编制
煤矿企业员工的个人素质与技术水平决定了企业经济效益的上下限,为此,为了确保劳动定额制度的有效性,也为了有效激励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企业可以将劳动定额差异化,让同一岗位的员工互相督促,鼓励员工发展个人技能,科学安排每一道生产环节中人员编制,让员工充分发挥1+1>2的团队性优势。一方面,劳动定额为劳动强度提供了有效的标准,另一方面,劳动定额制度为规范市场劳动力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随着新形势下产业优化调整的不可逆性,煤矿企业应该勇于把握机遇,将工作与责任深刻落实到每一个员工身上,并加以劳动定额管理制度的约束,避免企业资源的不合理倾斜,同时,企业还可以按照员工个人能力与职责进行考核,充分发挥劳动定额制度的细致化优势,增加员工改的可支配收入,提高员工工作的积极性。
三、结语
综上所述,劳动定额管理是一种评价员工绩效的有效方式,也是企业管理的基础,它能从侧面反映出企业的管理水平与员工素质。但如何发挥劳动定额管理在煤矿企业中的作用,有部分煤矿企业将劳动定额管理放置在各道生产工序中,这显然提高了煤矿生产的效率。
参考文献:
[1] 丁艳红.浅析劳动定额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及改进建议[J].现代经济信息,2018(04):61+63.
[2] 李宏盘.劳动定额在煤矿企业管理中的作用发挥[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7(15):73-75+81.
[3] 付强.劳动定额在煤矿企业管理中的作用[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3(01):30+36.
[4] 史殿华,孔庆利.浅谈劳动定额管理在石油企业管理中的作用[J].劳动保障世界,2007(08):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