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发展之“谜”

2019-11-21 21:40京民
中华魂 2019年11期
关键词:基础消费世界

京民

很多人都可能感到奇怪,为什么一个积弱积贫,连吃饭都非常困难的中国,在短短几十年间,就创造了如此令全世界刮目相看的奇迹?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中国是世界上最贫穷落后的国家之一。毛泽东同志曾感慨地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而如今,新中国不仅成功解决了近14亿人的温饱问题,还一跃成为世界主要经济大国。2018年,我国GDP同比增长6.6%,位列世界前五大经济体增速之首;经济总量突破90万亿元大关,稳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接近30%,是世界经济增长的动力之源。这一系列亮丽的数据令全世界瞩目,也集中彰显了中国在世界经济版图中的突出地位。

7月30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在研究下半年经济工作时,提出的第一条措施,就是扩大消费,而且是要“深挖国内需求潜力,拓展扩大最终需求,有效启动农村市场,多用改革办法扩大消费。”2019年上半年,我国的消费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60%。这也说明,中国的消费者,已经具备了巨大的消费能力。不仅有日常消费和大众消费,而且有时尚消费和奢华消费。商品之多让人眼花缭乱,服务之周让人流连忘返。更重要的是,腰包里的钱,总是源源不断,让人总是有钱花。

我们不会忘记,曾經,别说白米饭,连玉米面窝头都填不饱肚子;曾经,一件衬衣,晚上洗了白天穿,缝缝补补,连穿几个夏天;曾经,最珍贵的电器,是手电筒,最渴盼的大件,是自行车;曾经,一家五六口人,住在一间屋里;孩子大了,不得不找地方借宿。而后来,仿佛一夜之间,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党的十九大把中国70年艰苦卓绝的探索和努力,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49—1978年的“站起来”;第二个阶段,是1978—2012年的“富起来”;第三个阶段,是2012年以来的“强起来”。中国已经具备了推进强国战略的经济基础、社会基础、人力资本基础、科技创新基础、参与经济全球化和国际治理基础,任谁也挡不住中国发展的脚步。

是什么原因,让我们中国在这样薄弱的基础上、这样复杂的国情下、这样短的时间内,取得这么巨大的发展成就?

其一是“两面开花”,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相互促进。以改革促进开放,以开放倒逼改革,充分利用“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最大程度地发挥比较优势,开拓发展空间,所以才不断增强经济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其二是“两手齐抓”,政府和市场相得益彰。一种是市场的力量,又称“无形的手”;另一种是政府的力量,又称“有形的手”。既让市场这只“无形的手”充分施展,又让政府这只“有形的手”收放自如,共同推动中国经济发展持续向前。

其三是“两头突破”:加强顶层设计和基层突破的辩证统一。在社会主义国家搞市场经济没有先例,更没有成功经验可循。只能在干中学,在实践中摸索。看准了再推开、成熟了再推向全国。

其四是“两方用力”,加强党的领导和发挥人民主体作用有机结合。无论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破土而出”,还是乡镇企业异军突起;无论是共享经济“遍地开花”,还是移动支付改变生活,无不来源于党领导下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

中国经济的发展之谜,蕴藏的是中国智慧,体现的是中国特色。其中的很多奥秘,都有待人们去挖掘和探索,并进一步发扬光大把中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猜你喜欢
基础消费世界
新的一年,准备消费!
夯实基础,举一反三
夯实基础,举一反三
“新青年消费”,你中了几条
最憨厚笔记 夯实基础就是要一步一个脚印
拨乱反正 夯实基础
消费舆情
信用消费有多爽?
我爱你和世界一样大
彩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