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同
村庄僻处,常见到石磨,还有它的家族弟兄石碾、石砻、石臼等,被遗弃的它们趴在杂乱的草屑间沉睡。曾被乡村宠幸的它们,周围偶尔开着几朵野花,现今只能和草木共眠,与风雨同吟,唱一支落寞的挽歌。
石磨被花草包围,缠绕,境况算好的。它们有些同伴命运更惨,原本完整的磨身,不是被肢解,就是被掩埋,碎成寻常的石块,或铺路上,或垫在房前屋后,成了垫脚或踩踏的对象。石碾石砻做成桌凳,石臼成了缸盆,接雨水,装猪食,盛杂物,更多的成为畜禽的食具。
谁会想到,曾经当红、风光的石磨会这样被边缘化,隐藏在野花杂草的怀抱里孤苦终老。这些扎在乡村里的神器,是乡村基本的元素,曾活泛烟火,滋养日子,散发着熠熠光彩,也倍受人们尊重。
石磨一般用麻石打造,若是青麻石更好。麻石瓷实,坚韧,耐磨,纹理密。可麻石不好找,青磨石更难谋,需从特定的深山采得,还得经石匠师傅的手艺和汗水,一钎一刀日夜不停地精心雕琢,才能制成。我老家一带有山有石,山石虽大且硬,却经不得敲,耐不得磨,三敲五砸,不是裂片就是碎块,倘若研磨,恐怕很快成为齑粉。上世纪八十年代,城乡时兴山石筑墙,老家一带便有人开山放炮,炸出的石头泛泛而用,从未见人用石头做器物。
老家不产麻石,不产石匠,我未见过石磨的制作,所见到的石磨都是现成的。石磨每村一两只,人口多的村子,顶多三四只,多为村里公物或家族共有。殷实或做豆腐生意的人家,就另当别论。石砻石臼粗糙,数量也多些,它们仍是公物,总大大方方摆在村里栋厅或家族祠堂的开阔地上,不像石磨遮遮掩掩,藏在特定的地方。族里的石磨,更锁在祠堂幽深的木式厢房,由专人看管,就像旧时闺房里藏着的小姐,神秘,腼腆。
石砻的形体类似石磨,只是比磨大些,也比磨笨重。砻名义是石器家族的成员,却盛名难负。除磨面为石材外,砻的外围多由竹篾编成,磨面上方是厚土。砻粗大,作用粗犷,主要功能是磨谷成米。七十年代中期,碾米机是稀物,还未现身乡村,祖祖辈辈吃饭,不是臼舂,就是砻碾。石砻碾出的米粗糙,常会夹杂少量未掉壳的谷子,煮米成饭,谷粒仍完整,吃饭时要不停地挑,手中筷子忙,脚下鸡狗也忙,老妈见状,骂我们败家,糟蹋粮食。
同为磨具,石磨为尊,砻臼为次。我一直不明白为何会分出这样的三六九等。石磨昂贵?石磨磨出的东西更重要?石砻碾米是粗加工,食物制作的初始阶段。石臼也如此,只是它还能打糍粑。逢年过节,村里、族中,石臼四周会围满黑压压的人,他们有说有笑,评头论足,看一场盛大的打糍粑演出。臼前的三两壮汉,抡棒砸锤,挥汗如雨,把臼中的糯米饭砸烂,捣碎,糅合,打成一團黏性劲道的糍粑。这是石臼荣光的时刻。平常,大庭广众之下,石臼享受不到这般待遇,没人理睬的它只是接纳天空和屋檐滴下的雨水。乡亲有时急于磨刀,就着臼里的水,在臼上磨蹭起来,“嚓嚓嚓,嚓嚓嚓”,不消一会儿工夫,刀口便锋利。一日日,一年年,刀磨多了,臼会留下深深的伤痕。村中哪口老臼身上没留着被刀蹭过的痕印,痕印光滑,线条优美,灰尘都落不住。臼用身体磨出了乡村的气质。
在乡村,石磨顺理成章享受乡村的敬畏与尊崇。磨米、磨面、磨豆子、磨辣椒,石磨都不紧不慢,优雅从容,即使到了年关,也气定神闲,几多年味全靠它慢慢磨着、吐出。过去每到年关,族里主事者特别宽容,石磨不锁,人马不歇,连轴磨,连轴转。
推磨的方法,南北各异。北方用牲口拉。南方用人丁,人绕磨转,磨前悬木架。木架一端连着磨盘,一头悬在人前,人双手扶木架的横木,用力推木架做圆周运动,磨听使唤,一圈圈转动。推磨看似简单,实不容易,光有蛮力不够,需用巧劲才好。我七八岁时,自以为有气力,能推得起磨,站在磨前,扶住木架,用力推动,磨是动了,未转满一圈,木架就晃动厉害,左摇右摆的,我被木架牵扯得东倒西歪,几乎站不稳了,狼狈的样子让人忍俊不禁。后来,我还推过几次,感觉很吃力,即使年富力强时试着推过,火急火燎地推了几圈,便气喘吁吁、大汗淋漓,推磨绝不是好差事。我们村附近原有一家做豆腐生意的,他们家日日磨、月月磨、年年磨。一年四季,起早摸黑,大概只做一件事:磨豆子、做豆腐、卖豆腐,靠一只磨谋生。一只磨便能瘦身体,磨薄日子,磨穿岁月,这样长年累月地磨,一代一代地磨,那得需要多少耐心和韧劲。
在乡下时,我尚年幼,父亲在省城,全家靠母亲支撑,磨东磨西自然也是母亲操持的事。每到年关,母亲派姐去排队等磨,她不派心野的我。轮到磨时,母亲会端出稻米、豆子、辣椒、荞麦等,一股脑地磨妥当,这样,才能在大年节里做豆腐、做年糕、做点心、做卤菜。无论磨面、磨米、磨豆、磨辣椒,都是母亲推磨,姐在磨边加料。不同东西磨出,样子、颜色、感觉都不一样,酸甜苦辣都有。我爱看的是磨豆子,不仅磨出的豆浆好看又好喝,而且点卤成豆腐后,煮、煎、炸都好吃。磨豆时,乳白的豆浆从磨面缝隙间流出、淌下,慢慢覆盖石磨下部,半口石磨活像一只蛋糕。磨了豆,洗磨,再磨米、干辣椒等,每磨一种,洗磨一次。
母亲和姐姐磨东西,一磨好几个钟头。排队不巧时,还要挑灯夜战,磨到三更半夜。母亲顾不得疲乏,姐就倦得不行,一边做,一边打瞌睡,常遭到母亲的呵斥。那时,我只知年味不可缺,却不懂母亲的艰辛和年味的沉重,更体会不到年长我四岁的姐姐,不到十二岁便为母亲分担家事的苦累。
长大后,我随父亲进城,乡村生活一去不复返,磨中的事情、情形见得少了,也不知磨的荣光与变迁。日后见磨,就像见故乡,次数越来越少,即便见,每次都大变样,不是被埋在路上,就是被弃在角落,或被人收买,摆在游人、食客出没的地方,供很多陌生的人观看、感叹、议论。
我在很多乡村旅游处看到过石磨等旧物。个别地方甚至还收集了不少这样的器物,有的摆放有序,有的杂乱无章,未能展现人的敬畏与诚意。在某个旅游点,我甚至看到几十只石磨、石砻、石臼,堆在废墟一隅,周围长满野草。隐现花草中的它们,任风吹,任雨淋。它们不再是乡亲的朋友,不再是乡村的亲戚。
面对一只只石磨,我沉默而恍惚。我分不清,摊在眼前的究竟是磨失的石磨,还是被磨灭的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