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的力量

2019-11-21 04:46张华
美文 2019年21期
关键词:文学界王蒙贾平凹

张华

为庆祝中国人民共和国70周年华诞,各行业都有行动,文学界颇具影响力的“我和我的祖国”“大片”,莫过于中国作家网推出的《文学的力量》系列视频。在其正式上线之前,作为精彩预告的“官宣”文章有一段话,我们不妨抄录于此:

即使隔着千年的时光,我也能辨认出那些从未见面而世代熟知的面庞,那是因为文学;

即使隔着万里的距离,我也能与那些至亲至情的人共一片月光,那也是因为文学;

即使身处无限的黑暗,我也能讲述阳光与海岸,那还是因为文学。

这部六集系列视频,虽未像《中国机长》《我和我的祖国》以及《攀登者》在院线赢得几亿、十幾亿票房,但对于我这样一位长期倡导“文化‘走出去,文学当先行”的“文学爱好者”来讲,却感到无比珍贵,因为它是对我倡导的这一观点最为有力的支撑。视频当中有对许多著名作家、翻译家、科学家和文学界人士的访谈。在谈及文学的力量时,王蒙的回答是:我觉得文学的力量是对人们精神生活影响的力量;贾平凹的回答是:文学的力量基本上就是改变人心灵的东西,转化人心灵的东西;梁晓声的回答是:能够带来人们的警醒;物理学家陈佳洱的回答是:科学是追求真理,文学是求真求善求美;刘震云的回答是:万千的心事汇到一起就成了洪流,这个洪流的力量,在文学中重新把它给打捞出来,彰显在这个世界上;梁鸿的回答是:能够获得对社会的理解,能够获得一种理性,能够使你对你自我的生活有一个重新的反观......

这些名家的回答都很深刻,都很值得赞赏和钦佩。但在我看来,还是王蒙和贾平凹的回答“最有力量”。也许这正是这篇网上的“官宣”文章只截屏他们两位回答的原因吧。

在谈及“文学的力量”时,我们应该想起鲁迅弃医从文的例子。的确,这个事例完全可以说明,文学具有救治一个人、一群人甚至一个民族心灵疾病、精神疾病的力量。这也正是王蒙、贾平凹所讲的“精神影响的力量”和“改变人心灵的东西”。从此意义上,谁又能低估作为诗人的毛泽东主席“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对推翻蒋家王朝、建立新中国所起到的作用和力量?

而事实上,人的肉体疾病、身体痛苦也多来自精神和心灵的疾病和痛苦,所以要想解除肉体疾病、身体痛苦,也应先改善精神和心灵,所以有些高校开办了“文学治疗系”。最近,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一位叫杨进刚的大夫在一次演讲的最后一段话,也同样说明了这样一个道理。他说:下医医病。如果你作为一个医生,你天天讲支架,药片,手术刀,你就是下医;如果你是一个中等的医生,你会关注人的行为,关注人的思想,关注的是人而不是病,也不是药;如果你能做到上医,那么你就会创造和谐而健康的环境,造福一方百姓,那就是最伟大的医者。

猜你喜欢
文学界王蒙贾平凹
捉鱼摸鳖的人
贾平凹的手
感动王蒙的一句话
政治与文学之间
The Use of Free Indirect Speech in Virginia Woolf’s to the Lighthouse
这样对待你,你还说他很好?
月迹
An Analysis of Literary Language in The Old Man and the Sea
王蒙强调莫用网络“浏览”代替“阅读”
王蒙:繁华人生“尴尬风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