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城商行竞争力评价报告摘要

2019-11-21 04:22
银行家 2019年9期
关键词:覆盖率均值区间

2018年,中美贸易争端下的国际经济波动加剧、国内经济走势继续下探、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民营企业财务恶化、金融严监管态势延续。在如此多元复杂且偏负面的环境下,主要商业银行的竞争格局、不同类型商业银行及其个体的形象与脸谱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呢?本文聚焦城市商业银行的竞争力变化状况,试图勾勒出将可能贴近真相的画面轮廓。 

城商行财务位势分析

按照中国银保监会的口径,中国主要商业银行分为六个板块即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民营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和外资银行。基于数据可获得性,本报告分析相对于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若干财务指标竞争力的变化情况。

首先看资产规模及其变化指标。图1显示,权重指标(某类商业银行资产总额占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总额之比)变化给出的2018年城商行的资产扩张能力略显优势。与上年同期相比,大型商业银行在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中的占比下降0.4个百分点,股份制银行占比下降0.43个百分点,城商行的占比则是上升0.14个百分点。

以同比增长率衡量的资产扩张能力使得城商行资产的扩张优势更为明显。2018年大型商业银行资产规模同比增长5.97%,股份制银行资产规模同比增长4.58%,城商行资产规模同比增长幅度则是高达8.27%,优势明显。

由此,无论是从占比还是从同比变化看,城商行的资产扩张还是显示出一定的相对优势。这样的优勢形成的主因应该是其绝对体量相对较小,其扩张的速度就相对较快。近10年来,城商行资产权重扩张一直保持着相对优势,2010~2018年间累计上升近5个百分点,股份制银行上升不足2个百分点,大型商业银行则是降约12个百分点。同期城商行资产同比扩张的相对优势更为明显,高达337.39%,而股份制银行是216.39%,大型商业银行是114.36%。因为如此动态扩张的相对优势,城商行体量与大中型银行的差距也大幅缩小,2010年城商行资产是大型商业银行的17.12%,股份制银行的52.84%,2018年分别提升到35%和73%。显然,即使这样,在资产规模指标上城商行体量的静态比较劣势依然十分明显。

进一步从资产的构成主因素即贷款权重及其变化看,城商行贷款权重在2018年相对于2017年的提升幅度均高于大型商业银行和股份制银行,升幅为5.46个百分点,大型商业银行和股份制银行分别是1.44和4.49个百分点。但2018年的绝对权重仍然明显低于另两类银行,比较劣势明显。这反映出,在2018年一系列监管新规下,城商行资产结构的虚拟性、脆弱性更为明显,资产结构调整压力更大,实际形成的动态调整能力并未显示出比较优势,这势必对其收益和风控能力的提升构成利空影响。贷款权重的比较劣势也反映出城商行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也处于相对劣势(见图2)。

其次是看盈利能力指标。图3显示,2018年城商行的资产盈利能力在动态和静态两面均存在比较劣势。特别是其变化量方面,2018年比2017年呈现较为显著的下降,降幅近10个BP,相当于约309亿元。城商行资产利润率的明显下降,应与其资产构成中盈利能力相对强的非贷款资产权重的下降和后面分析到的不良贷款率的相对上升有关。

进一步观察净息差及其变化情况,2018年三类银行的净息差均现升势,这可能与其主要生息资产即贷款在资产结构中的权重都有增加因而带动净利息收入增加有关,但从增加幅度看,城商行升幅最小(为0.06%,大型商业银行是0.07%,股份制银行是0.09%)。而由前所述,城商行的贷款权重升幅是最大的。城商行净息差的升幅并没有与其生息资产贷款的增幅同步,这反映其贷款资产的生息能力不如前两类银行,贷款资产生息能力的比较劣势应主要源于其不良贷款率的相对明显上升(见图4)。

由上两个指标的分析,相较于大型商业银行和股份制银行,2018年城商行的盈利能力呈现出明显的比较劣势。

再次考察质量指标。图5显示,相对于大型商业银行和股份制银行,城商行不良贷款率升幅明显。大型商业银行不升反降0.12个百分点,股份制银行持平,城商行则是上升0.27个百分点。

不良贷款率的上升致使其不良贷款规模大幅增加,进而拉低同期拨备覆盖率。2018年城商行不良贷款增加837亿元,尽管其贷款拨备额同期增加1068亿元,但城商行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在2018年还是出现了下降。如图6所示,大型商业银行和股份制银行的拨备覆盖率在2018年均有不同幅度的上升,但城商行的拨备覆盖率则呈现了明显下降。

由上两个指标的分析,与大型商业银行和股份制银行相比,城商行的贷款质量在2018年呈恶化趋势,显示出明显的比较劣势,这样的走势也殃及该板块的盈利能力相对走低。综上三个指标即规模、收益、和质量的分析,城商行板块的竞争力成相对下降态势,多数数据呈现明显的比较劣势。

财务因素分析

本部分的分析基于所搜集的123家城商行年报数据。从不同资产规模区间可以看出,城商行分化、分层更为明显;规模较大的城商行整体来说经营较为稳健,资产质量较好。规模较小的城商行经营稍差,资产质量较差。

资产、营收、净利润

从单家银行看,2018年末,共有6家城商行资产规模超过1万亿元,与2017年末持平;共有15家城商行资产规模超过5000亿元,较2017年末增加3家;共有50家城商行资产规模超过2000亿元,与2017年末持平。

有25家城商行营业收入出现下降,较2017年末减少17家。有56家城商行净利润出现下滑,较2017年末增加30家。

从不同资产规模区间看,城商行的营业收入占比、净利润占比与资产规模占比趋向一致。其中,资产规模1000亿~2000亿元城商行营业收入占比高于其资产规模占比1.09个百分点。3000亿元以上城商行净利润占比高于其资产规模占比2.69个百分点;2000亿~3000亿元与1000亿元以下城商行净利润占比分别低于其资产规模占比1.84、1.72个百分点。这表明资产规模较大城商行经营较好,资产规模较小城商行经营较差(见表1)。

从不同资产规模区间城商行各指标增速看,3000亿元以上城商行经营更为稳健,资产同比增长14.74%,为4个区间最高。1000亿元以下城商行经营不稳定,净利润增速较2017年下降16.72%(见图7)。

盈利能力

2018年末,受益于可收益资产投放的增加,城商行净息差有所回升;受凈利润增速滞后于资本增长速度影响,资产利润率持续下滑;成本收入比控制较好,依然维持较低水平。

净息差小幅回升。从不同资产规模区间看,2000亿~3000亿元城商行2018年末净息差均值为2.30%,为4个区间最高,仍低于2017年末0.1百分点;其它规模区间城商行净息差均值都高于2017年末净息差均值(见图8)。净息差回升主要得益于城商行不断优化资产负债结构、降低核心负债成本及提升资产定价水平。

资产利润率继续下滑。从各家银行看,大部分城商行资产利润率低于商业银行平均水平。主要原因在于:监管对资本的补充要求提高,而城商行净利润增速放缓并滞后于资本增长速度,导致近5年来资产利润率持续呈下滑态势。

从不同资产规模区间看,4个区间城商行2018年末资产利润率均值全部低于2017年末资产利润率均值;其中,3000亿元以上城商行2018年末的资产利润率均值最高,为0.77%(见图9)。

成本收入比小幅下降。有40家城商行成本收入比低于商业银行平均水平,有65家城商行低于2017年末水平。从不同资产规模区间看,4个区间中只有2000亿~3000亿元城商行成本收入比均值较2017年末成本收入比均值有所上升,其它都有所下降;3000亿元以上城商行成本收入比均值最低,为30.09%(见图10)。

资产质量

当前城商行不良资产正加快暴露、充分暴露,但还难言拐点到来。从另一方面来看,城商行信贷资产质量更为扎实,为其专注主业、回归本源,持续加大对实体经济支持提供了空间。

不良贷款率明显上升。2018年末,城商行不良贷款余额2660亿元,较2017年末增加837亿元,增幅为45.91%,同比上升24.21个百分点,上升幅度较大。不良率1.79%,较2017年末上升0.27个百分点,但仍低于商业银行不良率0.04个百分点;第四季度不良率环比上升幅度较大,这主要受“逾期90天以上贷款全部纳入不良贷款”的影响。

从不同资产规模区间看,4个区间城商行2018年末不良贷款率均值全部高于2017年末不良贷款率均值;2000亿~3000亿元城商行不良贷款率均值最高,为2.64%(见图11)。

资产、贷款减值大幅增加。从资产减值看,123家城商行中共有110家城商行披露了该数据,资产减值合计2021.73亿元,较2017年末增加561.82亿元,增长38.48%,增幅较2017年末上升36.97个百分点;从贷款减值看,110家披露数据城商行贷款减值合计4606.86亿元,较2017年末增加955.96亿元,增长26.18%,增速较2017年末上升4.56个百分点(见图12)。从这两项数据可以看出,2018年末多数城商行加大了不良核销力度,大幅计提了资产减值。

风险抵补能力

2018年末,城商行拨备覆盖率明显下降,但多数都符合监管要求;拨贷比小幅上升;资本充足率略微提升,面临资本补充压力较大。

拨备覆盖率明显下降。从各家银行来看,共有47家城商行2018年末拨备覆盖率高于商业银行平均水平,有64家城商行低于商业银行平均水平。从不同资产规模区间看,4个区间城商行2018年末拨备覆盖率均值全部低于2017年末拨备覆盖率均值;1000亿~2000亿元城商行拨备覆盖率均值最低,为182.70%(见图13)。

拨贷比小幅上升。从单家银行看,共有38家城商行拨贷比高于商业银行平均水平,40家城商行拨贷比低于商业银行平均水平。从不同资产规模区间看,仅有1000亿元以下城商行贷款拨备率均值低于2017年末拨备覆盖率均值,其它区间均高于2017年末贷款拨备率均值;1000亿~2000亿元城商行贷款拨备率均值最高,为3.5%(见图14)。

资本充足率略微提升。2018年末,城商行资本充足率为12.80%,较2017年末提升0.05个百分点,但仍低于商业银行1.32个百分点。从各家银行看,共有87家城商行资本充足率均低于商业银行平均水平,城商行整体资本补充压力较大。

从不同资产规模区间看,仅有1000亿~2000亿元城商行资本充足率均值低于2017年末资本充足率均值,出现了下降;其他区间高于2017年末资本充足率均值;1000亿元以下城商行资本充足率均值最高,为14.25%(见图15)。

流动性

流动性风险可控,流动性覆盖率保持稳健,流动性比例保持平稳,存贷比小幅上升 。

流动性覆盖率满足监管要求。从银保监会数据可以看出,自2017年以来,资产规模在2000亿以上的商业银行,流动性覆盖率整体呈现上升趋势,满足了《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的要求。从单家城商行看,123家城商行中共有27家披露了流动性覆盖率,资产规模2000亿元以上的城商行的流动性覆盖率均满足监管要求;27家城商行流动性覆盖率均值为213.20%。

流动性比例明显上升。2018年末,城商行流动性比例为60.14%,较2017年末上升8.66个百分点。从单家城商行看,123家城商行共有87家披露了流动性比例情况,其中,63家均超过了商业银行平均水平;这表明多数城商行流动性水平稳健。从不同资产规模区间看,4个区间城商行2018年流动性比例均值都比2017年末流动性比例均值有所提高;其中,1000亿元以下城商行流动性比例均值最高,为68.71%(见图16)。

存贷比有所上升。从单家城商行看,123家城商行共有100家披露了存贷比情况,均值为67.59%,较2017年末存贷比均值上升6.26个百分点;其中,24家城商行存贷比高于商业银行平均水平,76家城商行存贷比低于商业银行水平。从不同资产规模区间看,4个区间城商行2018年存贷比均值全部比2017年末存贷比均值有所提高;其中,3000亿元以上城商行存贷比均值最高,为69.70%(见图17)。

非财务因素分析

本文聚焦以下几个侧面观察和分析2018年城商行竞争力的非财务因素:第一,机制层面的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第二,业务层面的普惠金融和零售金融;第三,发展引擎层面的金融科技。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2018年,城商行主要围绕转变经营理念、加大创新能力、提升服务水平、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等方面推动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守“服务地方经济,服务小微企业,服务城乡居民”的市场定位,重塑服务模式,强化金融服务功能,找准金融服务重点,加大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金融需求。打造差异化产品体系,优化金融供给投向和结构,提高金融资源配置的市场化程度,提供更高质量、更有效率的金融服务。加大金融科技应用,优化服务流程,提升客户体验。增加普惠业务考核比重,加大尽职免责落实力度,有效缓解民营企业、小微企业融资难题。

城商行从供给侧入手深化结构性改革和转型旨在改变过去唯规模、重增幅的发展战略,把资产质量、经营效率和风险控制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实现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收缩资产规模,优化资产负债机构,改变净息差为主的业务模式,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从简单的资产持有型业务向交易型业务转变。加强公司治理,规范股东与股权管理,引入多元化投资主体,优化股权结构。推动“两会一层”有效运作,确保董事会承担最终风险管理责任,完善独立董事制度,强化监事会的监督职能。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在小微金融、服务三农、精准扶贫等深耕领域进一步发力,继续发挥领先优势。

普惠金融

2018年城商行充分发挥立足地方经济、与小微企业、三农天然亲近的优势,把发展普惠金融与自身转型结合起来。采用多种措施,创新推动普惠金融发展。这些措施包括推动机构调整,不断健全专业化经营管理体系,持续完善金融服务;推动网点下沉,努力构建多层次、广覆盖的便民网络;推动创新服务,创新普惠金融产品,设计更精准的金融服务方案,致力于提供“简单、便捷、高效”的服务等等。借助这些创新措施和手段,城商行已经探索出诸多各具特色的普惠金融服务模式。代表性的模式有三种,其一是台州模式。为了破解小微企业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台州银行、浙江泰隆银行、浙江民泰商业银行三家城商行推动业务人员深入了解借款人情况,充分掌握有关信息;基于经验去判断其还款能力与还款意愿,从而做出放款决策和利率定价。其是供应链金融模式。大力发展供应链金融,有效缓解供应链条上小微企业的自有资金缺乏、融资渠道狭窄等问题,实现了金融业务“由点到线”的转变。 其三是聚合模式。部分城商行联合政府部门依托金融科技搭建开放平台,将在获客、数据、风控、增信、资金等业务节点中各有所长的机构连接起来,形成有机生态体系的普惠信贷业务模式。

截至2018年末,城商行小微企业贷款余额6.26万亿元,同比增长16.11%,增速较2017年末下降3.6个百分点;仍高于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20.4、9.6个百分点(见图18)。

城商行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占其全部贷款的比重达到42.1%;占商业银行小微企业贷款余额比重为24.83%,远高于其资产规模占比。

零售金融

2018年在经济增长趋缓、严监管约束及资本补充渠道并不畅通的情况下,城商行公司业务面临着巨大压力,推动其向轻资本发展转变,零售金融得以迅速发展。其中可以总结的亮点有三。其一是调整零售业务定位。城商行抓住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及大数据广泛运用的发展机遇,在零售方面加大布局力度,以消费金融、财富管理及信用卡等作为重要手段积极推动零售金融发展,培养新利润来源点。2018年末,123家城商行存款余额20.35万亿元,同比增长9.85%,增速较2017年末下降7.7个百分点;存款占负债比重为65.65%,较2017年末提升1.13个百分点,连续三年保持上升趋势。22家上市城商行零售贷款余额2.3万亿元,同比增长33.67%,增速较2017年末上升3.63个百分点;零售贷款占全部贷款比重为31.48%,较2017年末3.21个百分点,近三年均保持快速上升趋势。其二是切入消费金融领域。部分城商行聚焦消费金融,以消费金融带动零售信贷先行指标实现短期突破,并不断夯实可持续发展模式基础;聚焦提升信用卡价值贡献,打造覆盖美食、出行、商圈等重点板块的生活圈,逐步实现信用卡业务从刷卡消费向分期信贷方向转型。其三是升级财富管理业务。持续推进理财产品转型,优化理财资产投资组合,提升市场竞争力,满足客户多样化的理财投资需求,实现理财业务平稳发展;推出公/私募净值型新产品、压降老产品,引导新产品续接老产品到期资金,实现平稳衔接;面向超高净值客户,推动私人银行业务发展,推广家族信托财务顾问服务。

金融科技

2018年,城商行重点在三个方面需要突破,推进金融科技建设,强化科技对于城商行发展的引擎作用。

整合服务渠道。推动网点逐渐向智能化、智慧化转变,打造智慧厅堂,提升客户体验;完善线上渠道,优化网上银行,升级手机银行,迭代微信银行;建设统一的生物识别应用服务平台,在各类应用产品场景中,运用AI智能、人脸识别、指静脉认证、语音判断等技术,實现人脸认证、指纹登录、文字自动解析等功能。

搭建生态场景。城商行全面拥抱金融科技,完善金融服务生态圈,借助微信银行、手机银行等平台,深度融合生活场景,切入餐饮、娱乐、教育、医疗、公共事业、水电交通等服务,开展产品与业务创新,优化客户旅程,提升客户体验,满足客户多元化的金融场景需求;大力塑造场景生态,秉承开放合作心态,积极拓展合作场景,加强与互联网平台合作,将金融服务融入平台场景。

打造开放银行。一般来说,开放银行应具备开放平台、开放创新和开放协作三大体系。部分上市城商行逐渐在这三大体系方面进行探索,深化科技赋能金融,以加快推进数字化创新为引领,持续打造开放、安全的互联网平台,实现线上金融服务能力的持续升级。

(执笔人:武安华、高广春)

猜你喜欢
覆盖率均值区间
均值—方差分析及CAPM模型的运用
均值—方差分析及CAPM模型的运用
电信800M与移动联通4G网络测试对比分析
V型函数在闭区间上的最大值只可能在端点取到
均值不等式的小应用
我国城镇保障性住房覆盖率影响因素分析
分析师一致预期大幅调高个股
覆盖率
应用均值定理“四”注意
单调区间能否求“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