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靖
1839年,摄影术的发明,革命性地改变了人们感知和记录世界的方法。达盖尔摄影法和塔尔博特的卡罗式摄影法诞生,尤其英国人塔尔博特用底片保留并复制影像方法的发明,给了人们二次创作的可能性,摄影才能成为一门藝术。
01 银盐纸基手工上色,1950至1953年生产的德国奥迪DKW,汽车在郊外,解彩凤上色
02 银盐纸基手工上色。1837年,达盖尔在工作室内用自然光拍摄了《画室》,这幅照片是存世最早的“达盖尔银版法”照片,也是世界上第一幅静物照片。张志贤上色
但一开始,照片中颜色的缺席被视为一种遗憾。比如早期摄影发展的起源之一来自照相馆肖像业务的兴起,起初只是黑白照片,后来为了追求更真实的效果,人们将眼光投向了写实和艺术效果更胜一筹的手工上色彩色照片。
手工上色即主要通过后期染色或者绘制,让照片看起来真实、生动,更具艺术性。后来,在将摄影提升到艺术层面的画意摄影运动中,人们普遍地接受了通过对照片进行后期加工来达到艺术家想要的效果,以满足收藏者对藏品独特性的要求。1889年,自然摄影的出现,摄影开始作为一门独立的艺术形式存在。记录和表达是摄影的两大功能,色彩是其中重要的表现手段之一。但受当时的技术和成本限制,各种彩色处理技术在那个时代并未得到普及,即便是在1907年卢米埃尔兄弟发明了奥托克罗姆玻璃正片之后。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人们都在致力于寻找可行的办法。这其间,手工上色被认为是让肖像以及一些风光,甚至纪实照片的苍白色调变得鲜活,提升作品的美学效果和感染力的重要手段。
中国摄影发展也不例外。上色照片在中国发展的初期,许多从业者都是从画像师转行而来,他们利用自己原先擅长的绘画手法给黑白照片手工上色。1960年代,在一些中国对外开放的通商口岸,已有外国人前来开设照相馆。其中意大利摄影师菲利斯·比托(Felice Beato)的上色照片影像逼真、惟妙惟肖,在东方市场大受欢迎。1866年,在上海从事影像拍摄的英国人威廉·桑德斯(William Saunders)使用手工上色技术,制作了一系列上海风俗与肖像照片,被公认为是这一时期最经典的肖像作品之一。
03 银盐纸基手工上色,殷孟珍摄影/吴其龙上色
04 银盐纸基手工上色,演员孙道临,姚经才摄影/吴壬麟上色
20世纪初,在中国一些大城市,照相馆逐渐增多,人们对照相留影的社会需求日益加大,越来越多的人不但留影,还要将黑白照片上色,这在客观上推动了早期中国照片手工上色技艺的发展。1920~1930年代,手工上色照片在上海备受欢迎。1950年代,上海迁京中国照相馆的黄日华、吴壬麟两位老师傅将照片手工上色的理论系统化、书面化,并在北京及全国的同业人员中开设技校传授技艺、授予职称,做到传承有脉,后继有人,也使我国的黑白照片上色水平,在彩色照片来临前的那个短暂时期有了显著的提升。这其中许多专业的技术人员,比如吴其龙、徐锦明、柳鑫、解彩凤、张志贤老师等,都是那个时期的杰出人才和传承者。他们将青春奉献给了至今已经快要失传了的这门亟需“抢救”的技艺。
当今世界,摄影技术高速发展,彩色影像唾手可得,各种效果可用电脑和专门的软件来实现。影像艺术的百花齐放,创作形式和表达方法色彩纷呈,在这种环境下,出于对传统工艺的尊重和兴趣回归,促使一些当代摄影师采用手工上色的方法创作,是一个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
绘画和摄影的关系以及混合创作的可能性不断被探索和实践,摄影的“表达”功能越来越被人们发挥到极致。德国文学家歌德曾说过:“大艺术家制定美,而不是接受现成的美。”从这个角度讲,摄影和绘画固然是相对独立的两种艺术,但当二者融合时却绽放出奇异的美。被摄画面瞬间的唯一性和绘画作品的不可复制性在同一幅作品中得到了统一,这也是其他艺术品无法企及的价值之所在。
同时,手工上色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构思和色彩层次,无法被机械化、程序化,每一幅作品都不会相同。好的作品都需要由有一定经验积累和艺术积淀的人来完成。因此,作为技术与艺术的结晶、唯一之唯一的存在,让手工上色艺术品具备了其自身独特的价值。
05 银盐纸基手工上色,电影《方帽子》大幅上色剧照
06 银盐纸基手工上色,阿尔伯特爱因斯坦肖像,解彩凤上色
07 法国雕塑家奥古斯特罗丹在他的工作室,解彩凤上色
6月19日至8月16日,北京晶丽达国际影像图书馆以摄影学术研究与传统工艺抢救创新为目的,举办了一次手工上色作品特展。展览展出的近百幅作品,让手工上色这一影像表达方式再次走到大众面前。本文刊发的作品均来自此展览,方便读者对手工上色照片能够有较为直观的认识。
08 巴黎圣母院和塞纳河,解彩凤上色
09 莫奈花园和日本桥,解彩凤上色
10 晶丽达国际影像图书馆手工上色学习班学员习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