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现状、困惑与展望

2019-11-21 03:38袁晓玲李彩娟李朝鹏
关键词:层面高质量经济

袁晓玲,李彩娟,李朝鹏

(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陕西西安710061)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经济平均增长速度为9.5%,并在2010年GDP总量位居世界第二,被誉为“中国式发展奇迹”,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并走向“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然而长期以来,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主要依靠资源、资本、劳动力等要素投入支撑,这使得能源过度消耗、环境质量严重恶化、经济结构失衡、城乡收入分配差距增大、公共服务发展不均衡等一系列问题愈发凸显。总体来看,当前中国经济发展存在“大而不强”“大而不优”的问题。

十九大报告强调,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当今经济发展的根本要求,对调整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同时也是化解经济高速发展引起的结构性矛盾,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公平、更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因此,如何提高中国经济发展质量、促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重大问题。为此,本文在梳理经济发展质量的历史渊源、内涵、影响因素、困惑和评价体系的基础上,探讨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可能路径,以期为深化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相关理论支撑。

一、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历史渊源和内涵

迄今为止,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概念尚未统一。其根源在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概念所牵涉的内容和范畴非常广泛,学者对经济高质量的内涵概括莫衷一是,因而梳理经济发展质量的历史渊源,把握经济高质量发展内涵,对进一步研究经济高质量发展相关议题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一)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历史渊源

高质量发展的本质是提高“质量”,因此从提高“质量”的角度去寻找其历史渊源十分必要。梳理国内外文献发现,有关经济发展质量的相关概念最早可追溯到“可持续发展”概念的提出。“可持续发展”一词最早由国际自然保护同盟会于1980年制订《世界自然保护大纲》时提出,用于描述自然生态环境的一种状态。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颁布了《我们共同的未来》,首次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应用在社会经济发展领域,着重强调人类社会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共同发展。1989年,第15届联合国环境署理事会通过《关于可持续发展的声明》,将可持续发展定义为既能满足当前需求,又不影响后代需求的发展。1992年6月,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再次颁布可持续发展的相关报告 ——《21世纪议程》,并将其作为全球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各国因地制宜,采取符合各国国情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一时间,可持续发展成为了全球的关注焦点。1994年,国务院颁布《中国21世纪议程》,并提出了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战略重点和重大行动,突出了可持续发展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

在这期间,可持续发展引起学术界的持续关注,国内外学者对可持续发展进行了大量研究,现有成果主要从宏观层面研究经济、社会、生态之间协调发展的重要性、实现路径、影响因素和影响机理等方面。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1996年出版的《超越增长——可持续发展经济学》[1]一书中的观点,指出可持续发展是一种超越增长的发展,强调建立质量型发展。之后,世界银行发布了《增长的质量》一书,从构成维度探求经济增长质量。2013年,马丁尼兹(Montfort)等[2]在探索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原因时,将高质量发展定义为“强劲、稳定、可持续的增长,提高生产力并带来社会期望的结果”。

通过梳理这一脉络,可以清晰看到“增长质量”概念的历史发展轨迹,从可持续发展到提升经济效益,再到经济高质量发展,“质量”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要求愈发重要。

(二)经济高质量发展内涵

以往文献中,学者们从效率、公平、可持续发展,宏观、中观、微观和五大发展理念等角度对经济高质量发展概念进行了全方位探索。

1.基于效率、公平、可持续发展的解释

经济高质量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根本规律、是新时代的要求,是效率、公平、可持续发展的集中体现。其中,效率是指以较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收益。影响高效率发展的两个因素分别是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技术创新以最大程度发挥各要素投入作用并实现收益最大化为目的;制度创新则通过有效调动各要素发挥最大作用,以实现较少消耗获得较大利益为目的。公平是指机会平等、规则公正、收入分配平衡,经济发展质量要体现公平原则,不但要保证有限资源的公平分配,而且要确保代际公平。究其原因,首先,资源具有稀缺性,而人类的每一个成员都享有利用有限资源的权利,这就决定了在资源分配中要有公正的规则,均等分配;其次,发展具有延续性,它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是一代代人共同努力的结果,这决定了代际公平的存在,即当代人不能因为自己的发展需求而影响甚至破环后代的发展和福祉,要为后人留下足够的生存坏境和发展空间。持续发展是一个具有经济含义的生态概念,一个持续社会的经济结构,应是自然资源和生命系统能够持续维持的结构。党的十八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中华民族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多次阐述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位,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等发展理念。总之,经济高质量发展就是实现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3]。

2.基于宏观、中观和微观视角的解释

从宏观视角来看,高质量意味着供给与需求的平衡,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的匹配以及供给侧适应需求侧变化的能力,实现供给与需求的动态平衡是经济运行和宏观调控的理想目标。供需平衡既需要量的相等,更需要结构的相互匹配。这是因为需求决定供给、引导供给,供给既满足需求、又创造需求[4]。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在相互影响中实现动态平衡;供给侧与需求侧是相互联系而不是彼此对立的,不能简单地说供给侧比需求侧更重要。供给结构不能适应需求结构的变化是供给侧结构性问题的具体体现,而供给侧结构性问题很大程度上正是由长期失衡的需求结构引致的。从中观视角来看,高质量发展主要是指产业和区域发展的质量,产业发展质量主要体现在产业结构的合理性和层次性、生产力空间布局、生产过程中的资源(包括环境资源)消耗以及发展过程中的利益共享等方面。从微观视角来看,高质量发展主要是指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包括服务的种类、数量和质量等,这是反映一个国家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经济社会发展质量和水平的重要标志,是提高人民获得感、幸福感的重要途径,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任务[5]。

3.基于五大发展理念的解释

高质量发展分为三个层面:第一个层面体现五大发展理念,第二个层面强调以人为核心的五大发展理念,第三个层面强调高质量政府和以人为核心的五大发展理念,这三层含义相互联系,逐渐深入。就第一个层面而言,高质量发展是以五大发展理念为基础,实现经济发展质量的一种经济形态。其中,创新是动力源泉,协调是本质特征,绿色是发展形态,开放是必经之路,共享是发展目标,而经济发展质量就是要实现生产要素投入少、资源配置效率高、资源环境成本低、经济社会效益好的可持续发展。就第二个层面而言,“以人为核心”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根本出发点,要积极发展“以人为核心”的广义人力资本服务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医疗卫生体系、教育体系等,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不断需求。就第三个层面而言,需要深化“放、管、服”改革,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关系,这就要求把政府和市场有机结合起来,使“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各司其职、协同发展、共同发力,从而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6]。

表1列举了经济增长、经济增长质量以及高质量发展的概念。其中,经济高质量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内涵大不相同,高质量发展意味着经济发展不再简单追求量的增加,而是“质”与“量”的高度统一。此外,经济高质量发展与经济增长质量的内涵也不尽相同,虽然两者都属于经济发展质量的范畴,但经济高质量发展是经济增长质量的高级状态,两者属于同一发展阶段的两种不同状态。因此,本文认为,经济高质量发展阶段既是数量的扩张,也是质量的提高,是数量与质量的高度统一。

表1 经济增长、经济增长质量、高质量发展的概念汇总

二、影响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因素

十九大报告对实现“高质量发展”提出更高的要求,强调要把高质量发展放到非常重要的位置,各方面都要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因此,亟需厘清影响经济高质量发展因素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主要依赖于经济发展方式、经济结构、资源效率、创新、生态环境、城市化与人力资本六个方面。

经济发展方式即生产要素分配投入组合使用的方式,经济发展方式的选择决定了产出的效益。现有文献多是把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发展质量的贡献作为经济发展方式的选择或者转换的主要标准,并认为在一定阶段,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增加经济效益的直接原因[15]。

通过对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文献梳理,发现自2000年以来,中国实体经济面临的一大问题是结构性失衡,特别是近年来提出的重大结构失衡,对中国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产生了明显制约。因此,建立合理的经济结构是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要务。有学者通过研究经济结构指数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了找到了结构性失衡的原因,如陶新宇等[16]研究发现合成的经济结构指数与经济增长呈现“倒U”型曲线关系。

资源效率是衡量高质量经济发展的标尺之一,同时也是判断经济持续增长的基本条件。资源配置效率对生产率的影响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焦点,合理的资源配置效率能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和促进经济发展。例如,1998—2005年间,若中国制造业采用更加合理的劳动力和资本配置方式,全要素生产率将提高30%~50%,但资源配置扭曲导致中国全要素生产率在这一期间年均下降了30%[17]。

创新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动力。研究表明,科技创新、文化创新、制度创新等对经济高质量发展都存在重要影响。其中,科技创新促进了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率的不断提高,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直接动力;文化创新是建立创新驱动体系的精神引领和智慧支撑,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旗帜;制度创新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保障,它不但能够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的有效配置作用,还能激发市场主体的自主创新能力[18]。此外,产品创新也对经济高质量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如苏剑[19]通过分析美国次贷危机产生的根源,指出产品创新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要方式。

生态环境是经济高质量发展不可跨越的红线,以往研究都忽略了生态环境对经济发展的抑制作用,使经济发展陷入先污染后治理的恶性循环,严重制约了经济的高质量发展。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生态环境成为衡量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指标,袁晓玲等[20]认为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相互影响,一方面,经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环境污染;另一方面,生态环境质量的下降也限制着经济发展质量的高度,只有二者协调发展,才能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更上一层楼。

城市化在中国经济发展中所处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而人力资本累积是城市化推进经济增长质量的重要途径。经济增长质量离不开城市化与人力资本的交互机制,人力资本的持续累积除了能够提高劳动生产率,还能进一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城市化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城市化率提高对于本地区经济发展质量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和高质量发展成为许多学者研究的重点问题[21]。

图1从经济发展方式、经济结构、资源效率、创新、生态环境、城市化与人力资本六方面探究了影响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因素及其作用机理,这为研究经济高质量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但是,由于经济高质量发展存在不同的驱动机制,目前还缺乏不同驱动机制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影响因素的对比分析,也未有学者对不同经济状态下不同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因素进行对比分析。

图1 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因素及机理

三、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

由于学术界针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尚未有明确的定义,所以有关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和测度同样是见仁见智。

(一)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目前,学术界针对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主要是从“五大发展理念”和“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两个视角来构建。

其一,基于五大发展理念。现有研究多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个维度出发,选用不同表征指标来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方大春[22]研究发现,当前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五个维度都呈现上升趋势,但创新与开放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贡献相对最高,协调、绿色与共享贡献相对偏低。李梦欣[23]研究了这五个维度的发展速度,发现创新发展水平与速度均领先于其他维度。易昌良等[24]也做了相关研究,但由于研究对象、样本和方法的不同,针对五大维度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贡献率和速度尚未形成一致看法。

其二,基于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发展视角。解决发展中的不平衡不充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目标。随着研究的深入,人民美好生活需求也被纳入到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中,李金昌[25]在经济活力、创新效率和绿色发展等三个维度的基础上,将人民生活和社会和谐两个维度纳入到了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任保平等[26]将城市基建、医疗保健和教育养老纳入到了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此外,社会人文高质量、民生共享高质量等指标也被纳入到构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中。

综合来看,目前有关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研究尚处于初步阶段,如何有效、准确地构建评价指标体系,仍是一个极具争议的热点问题,其争论焦点主要集中在评价视角和指标代表性两个方面。同时,上述研究更多是从整体性和宏观层面进行评价,反映中观产业和微观企业层面高质量发展的研究却相对较少。表2总结了当前国内外有关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基本情况。

(二)经济高质量发展测度

目前,针对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测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省际和区域两个层面。从省际层面看,中国地域广阔,由于区位条件、资源禀赋和政策偏向等原因,不同省域的经济发展情况各不相同,因此剖析不同省域经济发展质量的变化趋势、空间分布和综合水平对促进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师博等28在孟福尔(Mlachila)研究的基础上,测算了1992—2016年中国省际经济增长质量的总体情况,发现样本期间经济增长质量在波动中上升、地区间经济增长质量分布不均。为了进一步研究经济增长质量的地区分布情况,魏敏[30]采用熵权TOPSIS方法研究了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综合水平,指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综合水平偏低,整体呈现出“东高、中平、西低”的空间格局。

从区域层面看,区域间经济差距大、产业结构不协调、基本公共服务不均等是制约中国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因素。基于此,王志博[31]采用熵值法测度了全国31个省域的经济发展质量,并根据结果将全国的高质量发展水平分为四大区域。袁晓玲[32]通过动态加权方法,综合考虑了创新、产业环境、教育环境和对外开放程度等因素,对陕西省1998—2014年的数据进行测度并提出经济发展的两大综合指数区,即区域经济发展综合指数区和经济增长指数区。

表2 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汇总

由于每种评价方法的侧重点不同,测量结果有一定的差异,因此,选用合适的评价方法是经济高质量发展测度的关键,这就要求研究者根据具体问题和评价方法的特点做出选择。表3对几种常用的评价方法进行了梳理,希望能够对评价方法的选取提供参考。

由于经济高质量发展测度指标选取不同、数据处理方式不同和综合评价方法不同,导致了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测度结果差异较大。因此,建立客观、科学、可行的经济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将是今后的热点和难点问题。

表3 加权系数的确定

四、经济高质量发展困惑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经济正处在转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实现从经济高速发展到经济高质量发展跨越的迫切要求。因此,如何建立现代化经济体系是困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议题。

现有文献中,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相关研究多聚焦于宏观层面,包括高质量发展的经济学机理研究[3]、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本内涵剖析[13]、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本特质与影响因素[29]、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评判体系与测度[26]、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动力转换机制[19]、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现途径[24]等。然而,当前研究也存在一些不足和困惑,其中,宏观经济结构失衡就是中国经济结构失衡的最突出表现。“经济结构失衡”是经济高速增长的一个必然结果,资源非均衡配置在经济增长的前期和中期大幅度提高了经济增长率,即处在规模报酬递增阶段,但非均衡的增长模式导致经济结构日益失衡,结构失衡累积的矛盾随着经济发展进入中等收入水平后的规模报酬递减而愈发难以解决,进而制约了经济高质量发展。因此,如何有效解决“经济结构失衡”问题,是建立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关键。

从质量内涵本身出发看待经济高质量发展是本文的一个基本研究思路。“质量”涵盖了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次,因此,高质量发展必然也应涵盖宏观层面的经济发展质量、中观层面的产业发展质量和微观层面的产品发展质量三个层面。然而,目前国内外学者的相关研究都主要集中在宏观经济运行层面,针对中观产业层面和微观产品层面高质量发展的研究少之又少,仅有袁晓玲等[35]在《大质量观引领下中国经济发展研究》一书中提出要建立“大质量观”,即从宏观经济、中观经济、微观经济三个层面出发,全面衡量经济发展质量,这对于提升全面发展质量、建立现代化经济体系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综合来看,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宏观经济层面、中观产业层面和微观产品层面高质量发展的有机融合,经济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研究困惑不仅需要从宏观经济运行层面深入挖掘,还需要进一步对中观产业发展和微观产品质量进行深入剖析,分析经济发展问题的根源,进而对症下药,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因此,本文认为,目前解决诸如经济结构失衡等一系列质量发展问题的关键在于全面推行“大质量”观,从微观产品质量层面倒逼企业技术升级,进而促进中观产业层面发展质量水平的全面提升,最终实现宏观层面的经济高质量发展。

五、结论与展望

通过对文献进行梳理和分析,发现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经济高质量发展内涵、经济高质量发展影响因素、经济高质量发展路径和困惑以及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四个方面。虽然相关研究已经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但也存在诸多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经济高质量发展缺乏系统的理论结构。首先,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内涵理解认识不足、也不系统。其次,对经济高质量发展机理研究不足。一方面,对单个影响因素缺乏全面研究,如创新是高质量发展的根本驱动力,却尚未有文献就创新要素对高质量发展的驱动机制进行全面剖析;另一方面,缺乏纵向和横向的对比研究,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因素众多,各影响因素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驱动机制也不尽相同,当前还缺乏不同因素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影响机制的横向对比研究。此外,中国地域广阔,省际、区域以及城市经济发展状态各不相同,也尚未有学者对不同经济状态下不同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因素进行纵向对比分析。

第二,指标评价系统不统一。指标选取争议大、数据质量低。经济高质量发展有多种表征指标,单就创新驱动就存在许多表征指标,计算过程中也存在多种原始数据处理方式和加权方法,这是造成研究结论差异大的重要原因。此外,目前城市级的社会经济发展数据还存在缺失严重和较难获取的问题,这也是制约研究科学性与可信性的重要因素。

第三,研究层面不充分。经济高质量发展宏观层面的研究相对较多,中观和微观层面的研究却相对不足。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高质量的经济增长取决于高质量的供给,高质量的供给取决于高质量的需求,高质量的需求则主要依靠于产品创新,而针对企业产品创新的研究也还相对较少;此外,将微观企业、中观产业和宏观经济综合起来考察经济发展质量的研究也几乎没有发现。

基于以往文献梳理和上述研究不足,本文认为,未来研究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拓展:

一是需要完善经济高质量发展理论内涵框架和机理研究。一方面,经济高质量发展理论是建立在经济发展质量的基础上,“质量”与“高质量”的区别主要源于在公平和可持续的发展前提下实现更高效率。具体而言,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在五大发展理念的指引下促进宏观经济、中观经济、微观经济向着更加公平、更加可持续、更加高效的趋势发展,图2展示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涵逻辑;另一方面,应该确定各个影响因素对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约束条件以及影响因素之间相互作用时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系数,并在目前经济高质量发展机理的基础上,依据中国实践进一步检验、修正机理框架,预防“质量陷阱”的出现。

图2 经济高质量发展内涵逻辑

二是应该进一步完善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首先,要进一步研究建立系统指标评价体系,评价指标体系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定量度量依据,合理有效的评价指标选取要遵循简单科学性、系统性、可操作性、动态性的原则;其次,要拓展研究思路,从多维度出发考量经济质量,本文认为:可以从“质量损失”的角度来衡量经济发展质量,因为高质量意味着低损失,质量损失越大,产品质量越差;反之,质量损失越小,产品质量越好。因此,依据“质量损失函数”研究质量损失的影响因素和影响机理,从而减少“质量损失”,是今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

三是需要探索经济高质量发展路径。当前经济高质量发展已到了由“量”到“质”转变的关键时期,如何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当前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认为:树立“大质量”观、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首先,树立“大质量”观,完善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研究层面,从宏观、中观、微观综合考量经济发展质量,要意识到提高经济发展质量不仅要在宏观层面化解结构性矛盾、降低资源错配、提高资源配置效率,还要在中观层面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产品质量,更要在微观层面加强科学“质量管理”、减少“质量损失”。其次,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构建经济高质量发展有机整体。“现代化经济体系”不但能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还能加快完成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

猜你喜欢
层面高质量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
高质量项目 高质量发展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三部曲”促数学复习课高质量互动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健康到底是什么层面的问题
策略探讨:有效音乐聆听的三层面教学研究(二)
策略探讨:有效音乐聆听的三层面教学研究(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