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嵩
甲状腺癌是一种常见的头颈部恶性肿瘤,该病的发病率较高,且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严重威胁了患者的生活健康[1]。目前,临床上主要以根治性手术治疗甲状腺癌,但传统的根治术对患者的甲状旁腺损伤较大,患者常合并甲状旁腺损伤或喉返神经损伤,且术后患者的恢复效果欠佳[2]。研究显示[3],应用纳米碳甲状旁腺负显影辨认保护技术对甲状旁腺周围的淋巴结进行标记,可有效避免损伤甲状旁腺或喉返神经。纳米炭可作为廓清淋巴结的示踪剂,向患者甲状腺组织内注射纳米碳颗粒后,不会透过血-甲状旁腺屏障,因此,借助纳米碳负显影辨认保护技术能够准确的对甲状旁腺进行识别[4]。因此,本文旨在探讨纳米碳甲状旁腺负显影辨认保护技术在甲状腺癌根治手术中对甲状旁腺的保护作用。现报告如下:
选取2017年5月—2018年5月医院收治的70例甲状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男16例,女19例;年龄18~68岁,平均年龄(43.52±8.32)岁;单发病灶19例,腺叶切除13例,双侧甲状腺切除3例。对照组:男17例,女18例;年龄18~69岁,平均年龄(43.55±8.33)岁;单发病灶19例,腺叶切除12例,双侧甲状腺切除4例。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且患者均对本研究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1)经体检、颈部超声及CT检查后确诊为甲状腺癌;(2)均符合根治术手术治疗指征者;(3)自愿参与。排除标准:(1)妊娠及哺乳期妇女;(2)不满足根治术治疗指征者;(3)合并精神病者。
对照组仅行甲状腺根治术和淋巴清扫术。观察组在行甲状腺根治术15 min 前予以纳米碳示踪剂进行负显影辨认保护,由颈白线处切开颈前肌群,将甲状腺稍微显露出来即可,无需打开侧方与后侧间隙,于双侧甲状腺近峡部上下两点处注射0.l mL纳米炭悬混注射液[5]。完成双侧甲状腺近峡部上下两点注射后使用纱布对注射点进行加压,5 min后发现甲状腺黑染后再行根治术,手术操作者在术中能清楚的对辨认未黑染的甲状旁腺,对甲状旁腺进行原位保护,减少对甲状旁腺的误切和损伤[6]。
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甲状腺癌根治术术中情况及预后情况,甲状腺癌根治术术中情况包括淋巴结清扫数目、术中发现淋巴结转移数目、甲状旁腺切除情况、喉返神经损伤情况等;预后情况包括术后一年内的肿瘤复发率、转移率、二次手术率。
数据均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处理,计数资料通过(%)来表示,并实施χ2检验;计量资料通过()来表示,并实施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比较观察组术中淋巴结清扫数、淋巴结转移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甲状旁腺切除率、术中喉返神经损伤率均低于对照组,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的甲状腺癌根治术术中情况比较
观察组术后一年内的肿瘤复发率、转移率、二次手术率均低于对照组,其中肿瘤复发率、转移率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二次手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的预后情况比较[例(%)]
甲状腺癌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系统恶性肿瘤,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复发率和转移,手术是治疗甲状腺癌的主要方法,但术中易并发甲状旁腺损伤、喉返神经损伤[7]。纳米碳混悬液是一种淋巴示踪剂,具有较高的淋巴趋向性,对心血管及呼吸道无明显影响[8]。研究表明,甲状腺癌根治术结合纳米碳甲状旁腺负显影辨认保护技术科彻底清扫淋巴结,有效保护甲状旁腺,改善患者预后[9]。
本研究结果显示, 观察组术中淋巴结清扫数、淋巴结转移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肿瘤复发率、转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甲状旁腺切除率、术中喉返神经损伤率、二次手术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倪帮高等的研究结果证实[10],观察组淋巴结清扫数目、术中发现淋巴结转移数目均多于对照组,肿瘤复发率、转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与本研究结果基本相符。结果说明:在甲状腺癌患者行根治手术治疗前应用纳米碳甲状旁腺负显影辨认保护术可有效促进增加患者的淋巴清扫数量,且对甲状旁腺起到保护作用。分析原因可能为:(1)纳米碳甲状旁腺负显影辨认保护技术作可增强淋巴趋向性,无需通过毛细血管,速度更快,对淋巴结染的黑染率较高,在淋巴结中运行较慢,为手术治疗提供足够操作时间[11]。(2)纳米碳甲状旁腺负显影辨认保护技术的纳米碳示踪剂不会和组织间发生不良反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12]。
综上所述,纳米碳甲状旁腺负显影辨认保护技术在甲状腺癌根治手术前应用的效果显著,能够更彻底的清扫淋巴结,不会将甲状旁腺误切,明显降低甲状旁腺切除率和喉返神经损伤率,并改善患者预后。